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六七十年代「辦年貨」:切麻葉子——芝麻麻葉,炒米麻葉,炒米糖

2024-02-01美食

在那個精神充實而物質匱乏的年代,過了臘月二十之後,人們開始夜以繼日地忙碌:「辦年貨」。那時候,辦年貨的意思與現在不同:現在主要是指上街采購過年物資,那時候則指籌備過年必需的幾個「大件」,如切麻葉,打豆腐,搞發貨,等等。而對於我們「產棉區」的農民而言,這幾個「大件」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這幾個「大件」既是「過年」的核心內容,又是大人小孩一年上頭的期待……

今天我們就先說切麻葉子吧。

當代的麻糖制作

一、切麻葉子,要從熬麻糖說起

事實上是熬糖和切麻葉子兩件事,但說到切麻葉子必須說熬糖。

熬糖的講究很多。條件好的人家用「梗米」熬糖。所謂「梗米」就是與細米相對而言的「整米」——天門人有時把完整的「整」念作「梗」,「梗」的基本意思是完整、沒有裂痕或分裂。條件差點的人用細米,甚至還兌入粟米等雜糧。有的人家既熬「老糖」又熬「嫩糖」,「老糖」主要用來切麻葉子,而「嫩糖」則給老人兒童當零食。

有的人家是「梗巴掌」——手掌沒有分蘗出手指,什麽都不會做,就在熬麻糖的時候舀糖稀,準備做最最粗獷、最最原始的「麻葉子」。

孝感麻糖

二、麻葉子的等級

從整體上看,麻葉子有三個等級:芝麻麻葉子,炒米麻葉子,車排麻葉子或糖團子。我們可以拿古代三個等級的女性類比:芝麻麻葉子是大家閨秀,萬裏千裏挑一的人尖尖,炒米麻葉子是小家碧玉,車排麻葉子或糖團子是打雜燒火的粗丫頭。

芝麻麻葉子,顧名思義,就是拿芝麻與麻糖結合,切出麻片 。

芝麻,曾經是我們家鄉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小時候一首兒歌這樣唱:高田裏,種芝麻,矮田裏,種棉花;棉花田裏一窩蛋,撿回家裏姆媽看;姆媽罵我屙血的,我說留著請客的。然而,當時國家強調江漢平原土質好的地區一概種棉花;就是因為「高田裏」「矮田裏」都種棉花,芝麻成了稀罕物。所以,只有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才會設法弄來芝麻,切一兩「手」芝麻麻葉子嘗嘗鮮。

精致的白芝麻麻糖

現在幾乎全國、甚至海外都知道「孝感麻糖」,但我家鄉的芝麻麻葉子比「孝感麻糖」小巧,嬌貴。家鄉的芝麻麻葉子講究「細氣」和看相:薄如牛皮紙,一寸半長,六七分寬,相當秀氣;當然,也講究酥脆:放入口中牙齒輕輕一碰即碎,隨之融化……芝麻的「麻油香」與麻糖的醇甜融為一體,給人無窮回味,在半饑半飽的「產棉區」,那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老兩口扯糖

芝麻麻葉子,體現的是一戶人家的經濟實力與聰明才智,因此它往往擺放在顯眼的地方,代替主人拋頭露面。正月初一接待「拜跑年」的拜年客,主人家要端出「看盤盒子」,而芝麻麻葉子則擺放在「看盤盒子」中央的格子裏,替主人家掙面子。至於炒米麻葉子與車排麻葉子只能「墊底」,放在荷葉子、玉蘭片等食物下面,濫竽充數……

扯糖

炒米麻葉子,是炒米與麻糖的結合體 。

事實上做炒米麻葉子也不簡單:拋開熬制麻糖不說,單說制作炒米就得二三十天時間。從牙縫裏擠出精選的大米後,開始了炒米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泡米。泡米要換幾次水,隨後是蒸米,蒸米之後是「陰米」——不能暴曬,只能「陰幹」,否則「炒不梗」;再往後是曬米。最後是關鍵環節:炒米。炒米是個技術活,關鍵是炒出的米「泡不泡」,這關系到麻葉子的好壞。

粗糙的炒米麻葉子

現場制作炒米麻葉子的技術難度比制作芝麻麻葉子的難度大。關鍵是把握火候和手快。

炒糖要把握火候:麻糖炒軟後要快速兌入炒米,然後快速翻炒——不能「搭鍋」。待到炒米開始沾附糖塊時就快速「疊糖」,用一個帶把的木板把糖和炒米疊壓在一塊,弄出一個「糖坨」。「糖坨」起鍋,拿到案板上搓揉、切片。

切片之前要「整糖」:趁熱快速搓揉,揉成長長的圓條;接著,用「逼板」把圓條壓扁,然後用棉衣或棉絮蓋上扁圓形的長條條,開始切,必須趕在「圓條」變硬之前切完。

孝感麻糖

刀工很重要。刀工好的人,即使是炒米麻葉子也能「粗活細做」,把炒米麻葉子整得文質彬彬,小巧玲瓏,有模有樣,以致「小家碧玉」走出「大家閨秀」的步態。——既切得薄,又不碎,準確把握厚薄,憑的是拿刀人的眼力與手上功夫。

車排麻葉子或糖團子是麻葉子的「底層」 。所謂「車排」,是老式紡車上的一個部件:兩寸來寬、三四寸長的木板板。切車排麻葉子也用炒米,但因為火候與刀工都跟不上,主人只能退而求之,把一般的麻葉子放大N倍,其成品給人的感覺是大老粗、馬大哈、傻大個……

經濟條件極差且「手笨」的人家會「撮糖團」:把大量的炒米加入滾熱的糖稀中,攪勻,然後搓成形狀不一的團塊……事實上「糖團」是麻葉子家族中的敗類!

葵花籽麻糖,有點像先前的車排麻葉子

正月初一接待「拜跑年」的客人,把車排麻葉子或糖團子 擺上桌,是一件丟人現眼的事,孩子們平日拿著「糖團」在外面啃,也被人譏笑……

三、切麻葉,另一種狂歡

切麻葉子,有著節日般的快樂。

如同熬糖、打豆腐一樣,切麻葉子也是豐收或收獲的象征,也給人帶來歡樂。因此,人們也像熬糖、打豆腐一樣咋咋乎乎,聲音高昂,動作誇張,動靜特大,弄得半個灣子都知道有戶人家在幹什麽……

切麻葉子先要擱案板。所謂案板,就是農戶的房門,有些房門切了幾十年麻葉子,留下了凹槽與無數刀痕。四條長凳一摞,就成了案子。當幾個人一塊切的時候,那種「切切切」的「鈍響」,構成一種美妙的齊唱……

大家互相幫助,輪換著切,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炒糖、揉糖、切片……大家說說笑笑,切完之後喝酒吃肉,好不熱鬧……

孝感麻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