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長沙,放下行李,就直奔火宮殿,為了去嘗一下著名的臭豆腐。其實我並不是什麽嗜臭之人,只是很早就讀過汪曾祺一篇【五味】,文中最後一部份寫臭,他轉引一位大人物的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據說這句話在那個特殊年代還被刷到了火宮殿的墻上。
坡子街,一面是茶顏悅色(那時候只長沙有),一面是火宮殿,對門而開,都很火,都要排隊。於是一人排臭豆腐,一人排奶茶。終於買到臭豆腐,黑乎乎兩碗,撒上紅紅的辣椒,好不容易在店堂找到座。幽蘭拿鐵配火宮殿臭豆腐,一新一舊,都是長沙名吃,也是難得的經歷。只是黑乎乎的臭豆腐,總讓人心生膈應,況且味道也並不突出。所以當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其實對火宮殿臭豆腐的味道,已經沒有什麽記憶了。
人類對於味覺的記憶力,我總覺得有一點像是性愛體驗,總是會忘記,所以要不斷地吃,不斷地要,用新的體驗,覆蓋舊的記憶。所以從來不會被滿足,即便被短暫滿足,還是馬上會餓,會饑渴,這大概就是人類的本能。說句俗套的話,「食色,性也」。
我的家鄉浙東一帶,老傳統就喜食臭,臭莧菜梗,臭冬瓜,臭豆腐,還有黴千張。從我有記憶起,老一輩都喜歡食臭,比如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的飯桌上永遠有一碗臭莧菜梗。在竈間飯鑊上蒸熟,淋上一些熟菜籽油,那真是香氣撲鼻。臭,在一定時候,會轉化成香,也很神奇。莧菜梗,一段一段,疊在大碗裏,綠偏向黃的色澤。臭,鹹,用寧波人的話來講,是「下飯榔頭」。幹下三大碗,不是問題。
現在想來,那時生產力低下,物資不充裕,只能用這樣廉價易得的菜,下飯填飽肚子。比如黴幹菜,比如大頭菜,比如雪裏蕻。不是曬幹,就是腌制,易於保存,僅此而已。浙東人吃食之儉樸,由此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就成了當地特色。
我爸,出生於1950年代,長身體的時候正好遇上「三年自然災害」,他是真正餓過肚子的。可能是小時候吃多了這樣的菜,到現在,他對這些東西,一碰弗碰。當然也有反例,比如我的一位上虞的書家朋友,幾乎逢餐必點「三臭」,這成了他的味蕾偏好,無臭不歡。當然也有中間狀態,比如我自己,那種很鹹、很臭的,就感覺頗難下口。但偶爾會吃一些清淡的臭,總覺得鮮美。只是做得好吃的,可遇不可求。
女兒讀幼稚園,是在滸山老西門頭。這片地方我熟,是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老國營廠宿舍區,我小時候,就天天混跡於這裏的錄像廳、遊戲廳。沒想到差不多三十年後,女兒會回到這裏,我又天天過來接送。我在朋友圈就描述過當時的場景,不妨參照一下:
幼稚園的弄堂口常年有流鶯逗留,不管上午下午。
帥哥,要敲背嗎?
我笑笑說,我接孩子。
她也笑,高高大大的,真帥。
我邊走邊說,你也很漂亮啊。
於是她笑得更燦爛了。這是一個目光沒有焦點的中年婦女。
幾句話,可見這片老宿舍區的市井氣息。饅頭店、早餐店,各種菜蔬攤販混在裏面。其中有一家早餐店,午後點心時間,開賣臭豆腐。用很大的一口油鍋,在路的另一邊油炸,之後倒在不銹鋼臉盆裏。拿到店裏賣,你五塊,我八塊十塊,一大鍋很快就賣完。所以往往有很多人在排隊。有時候我也忍不住買一點,三塊錢可能才十來個,一小塑膠袋。蘸著店家調制的蒜泥醋,松松脆脆的,很快就吃完了。等冷下來,就不怎麽好吃了,臭味太重。
幸好這樣的雅好沒有遭到女兒的嫌棄。後來她上了小學,雖然隔著一段距離,我有時候也會跑過去,吃上幾個。她也覺得好奇,嘗幾個,居然也愛吃。
有一次我們跑到紹興吼山。跟東湖一樣,是歷代采石殘存的遺跡。東邊曹山,西邊吼山,隔一條河,桃花盛開的時候,這裏是最美的。據說晚明的張岱曾隱居於此,在煙蘿洞裏,寫下了他最著名的【陶庵夢憶】(這是我的老師龔靜最喜愛的散文集)。卷六有一篇【曹山】,就是寫這裏,「曹石宕為外祖放生池,積三十余年,放生幾百千萬」。這個放生池(上圖),至今尚存。只是山上的陶望齡讀書處,名「石簣山房」的,早已不存。
吼山有雲石(上圖),上大下小,狀如蘑菇,上覆一塊分離的的巨石,堪稱奇觀。邊上是棋盤石,比較粗壯一點,上面覆蓋幾塊巨石,跟棋盤一樣。這些都是古代采石人的傑作,並非天然形成。據說舊時,還有「鳥人」築巢棲居於頂上,從不下到地面,也是奇事。山下是剩水宕,【陶庵夢憶】有句:誰雲鬼刻神鏤,竟是殘山剩水。竟被無知者豎排題刻為:誰魂刻神鏤,竟是殘山剩水。字跡不堪入目,只想速速離開。
到臯埠鎮上,闖入一家叫「海鮮閣」的排檔。明檔點餐,居然都很新鮮,點一只生炒小魷魚,一只富鹽水蒸豆皮包肉。正在不知吃啥之際,在角落裏發現幾排臭豆腐,看上去很幹凈。老板說這些是專門跑到崧廈買來的,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炸。我問:上虞的崧廈?老板答:是。
那麽就油炸。端上來,居然真的好吃,也不是很臭。油炸得金黃,外酥裏糯,蘸辣椒和醋,口感柔綿。這怕是我吃到的最好的臭豆腐了。以前到紹興,也在倉橋直街網紅老伯那裏買過臭豆腐,真沒有這次在臯埠鄉下偶遇的好吃。回來查資料,得知上海小紹興飯店有一道名菜,油炸臭豆腐,就是來自於崧廈某氏的傳承。
上虞崧廈,正是臭豆腐的祖師爺。
作者:陳成益
文:陳成益圖:陳成益編輯:錢雨彤責任編輯:舒 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