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陜西十大名面

2024-04-06美食

陜西,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十四個朝代在此更叠,炎黃故裏、華夏文明、先秦文化、漢家文化、後稷文化、漢唐盛世、藍田遺址、餐飲文化、仿唐文化等等。這裏有壯麗的自然風光,有眾多的人文景觀,有別樣的三秦美食,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和吃貨前來探訪。就單單一項陜西面食而言,它種類豐富多樣,毫不誇張的說,即便頓頓吃面,陜西的面食都能不重樣的吃上一個月,足可見陜西面食的多樣性和受歡迎程度。從漢朝開始,關中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小麥,面食逐漸成為了陜西人糊口的主糧,直至今日,面在陜西人手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的千姿百態,「玩」出了天際,「玩」出了各種新花樣。

在【舌尖上的中國2】紀錄片中,開頭的第一集,就一口氣介紹了兩款獨具美味的陜西面食,褲帶面和臊子面上了央視,攢足了大眾的眼球,讓人看了口水直流。下面就陜西眾多面食中,給大家介紹一下陜西的十大名面,到陜西必打卡,不要錯過哦!

Biang biang面,拼音讀作:BiángBiáng Miàn,這個字是一個古體合成字,有多種寫法,在電腦上也無法找到,用輸入法也無法打出成品字,常被代寫為BiángBiáng面、BiángBiang面或彪彪面,英文拼寫為Biangbiang noodles。陜西關中傳統風味面食,是傳統的陜西褲帶面。因為在制作的過程中會發出biang - biang - biang的聲音,而得此名。此面軟而不爛、長而不斷、厚而不硬,吃著很有嚼勁。

據傳說,古時有一位懷才不遇、窮途末路的秀才,到長安趕考時路過鹹陽,途徑一家面館時,聽見裏面「biang——biang——biang」之聲不絕於耳,一時饑腸轆轆,不由得踱步進去,面案上擺滿了許多等分的面劑子,只見大師傅扯了一塊面劑,拉住兩頭,頃刻間摔打成褲帶般長短的面片,扔進沸水鍋裏,三四條長面就可以撈出一老碗來,碗底事先盛著佐料和一些燙熟的豆芽青菜,撒上些許蒜末蔥花,澆上一大勺滾油,冒著油香,熱騰騰的端上桌來。

秀才正看得興起,便大叫:「好香啊!店家來一碗!」,「這位客官要一碗……」店小二一聲長長的吆喝,立馬上來一碗,擺到秀才面前,餓了很久的秀才擼起袖子,拿起筷子,瞬間碗中罄凈,吃得大汗淋漓。「好面,好面,店家,結賬!」秀才喝道。一摸兜,壞了,光顧著肚子,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無半點銀兩,頓時窘住,熱汗頃刻間冷冰冰直流。一旁的店小二斜著眼聳著肩,一臉壞笑。「小二……」秀才訕訕,話剛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經營,概不賒賬。」見店小二不通融,秀才又向身上摸去,上下左右全摸了個一遍,好像真能摸出幾文錢來似的。店小二心想:「你個窮秀才,看你摸出什麽來。」天呀,這不是有辱斯文麽?秀才一邊摸,一邊思量脫身之計。

他與店小二搭訕:「小二,你家這面何名?」「何名biang」店小二學著秀才的腔調說:"biangbiang面。"秀才隨即問道:「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寫?」這家面館可是遠近聞名的老字號,其面做得特殊,面與面板摔打撞擊,「biangbiang」也,故稱「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寫,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誰也不曾想過。見店小二答不上來,秀才頓時有了主意,他說:「小二,你與老板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換這碗面吃?」店小二頃刻間回來,說:「成。」店家心想:「古來就沒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個窮秀才怎麽個賴賬法。」「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裏嘀咕,嘴上嘀咕。

秀才讀書,也最認書,古往今來偏偏沒有這「biang、biang」二字。「書上沒有,豈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為名,秀才豈敢與之比肩?秀才滿腹心酸,一腔惆悵。寒窗苦讀,功不成,名不就,眾目睽睽之下,落到賴賬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裏罵皇上:「什麽‘日月當空照’?民間疾苦,哀鴻遍野。宮闈傾軋,豺狼當道。貪官汙吏,橫行鄉裏。我秀才寒窗苦讀,因無錢無人,打不通關節,獲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罷罷罷,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嘗不能?」秀才一聲大喝:「筆墨伺候!」只見他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

他一邊寫一邊詠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裏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勾掛麻糖,推著車車逛鹹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炎涼。秀才寫罷擲筆,滿堂喝彩。從此,「biangbiang面」名震關中。店主大喜,便請秀才吃面,一大碗面讓秀才吃的津津有味,並連連稱贊面好。秀才走時,店主便祝福道:「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應試必能中狀元」。秀才長揖道謝。後秀才果然中了狀元,並到多地任職做官,從此biangbiang面的名聲也隨之多地傳開。

如今的鹹陽biangbiang面與山西刀削面、四川擔擔面、河南燴面、延吉冷面、蘭州牛肉面、山東熗鍋面、武漢熱幹面、廣東雲吞面、北京炸醬面被評為「中國十大名面」。

油潑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期稱之為「湯餅」,到了隋唐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期又改稱為「水滑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經營。用燒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滿碗紅光,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食客就是排著長龍也要吃上這一碗。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有言:「八百裏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怒吼秦腔,吃一碗油潑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

陜西油潑面的主要食材有面粉、菠菜、辣椒面等。油潑面有寬有細,可粗可扁,可以像褲帶面也可以用手搟面,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裏,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面一起平鋪在面上,用滾燙的菜籽油一潑,刺啦一聲,頓時熱油沸騰,面條迅速攪勻,滿碗紅光。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等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再來兩瓣蒜,一起食用,香味更足,吃著更過癮。

油潑面是陜西面食的經典代表。傳說在古代,陜西關中地區的農民在田間勞作時,饑腸轆轆,為了填飽肚子也為了省時間,便將煮熟的面條撒上佐料並澆上熱油,攪勻食用。這種簡單而美味的面食便由此慢慢傳承下來,並演變出了各種不同的做法和口味。

油潑面的味道鮮美,面條Q彈有嚼勁,配料的香味和調味料的酸辣味相互融合,讓人回味無窮。

油潑面不僅在家庭中常見,也是許多餐館和小吃攤位的招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都能成為一餐口感獨特的美食。作為中國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油潑面見證了中國人民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中國面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臊子面,又稱哨子面、紹子面、嫂子面,北方傳統面食,歷史悠久,在陜西尤以寶雞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據說起源於商周時期,清代已名聲大噪。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岐山臊子面要求湯寬,即湯多面少,突出酸辣味,面條以韭葉為主。

臊子面也是陜西主要的傳統面食,臊子以家常食材為配菜,面條主要以手搟面為主,陜北和關中都以此面為家常面食,經常食之,各地有各地的吃法,但大致基本相同。其中西安本地臊子面用大鍋下面,和面時加入了少許堿面,以保證湯不混,面不濃。成品之後的西安臊子面,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在關中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裏來了親朋都離不開這碗臊子面。值得註意的是,西安臊子面北郊地域臊子湯不勾芡,東郊地域紡織城、長樂坡一帶臊子湯中一般都勾有薄芡。臊子面在陜西,各地有各地的風味,都是適合咱大眾的口味。

蘸水面,此面是料湯與面分開盛的,吃時將盆裏的白面拉到碗裏的料湯中。蘸水面的特點醋酸,辣子紅,蒜泥香,湯汁鮮,面筋光,給人一種常吃都吃不夠的感覺。當地人有言:「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湯面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相傳唐貞觀年間,天下太平,百姓豐衣足食。楊陵一帶有一農婦李王氏,在與丈夫拌嘴,生氣之余,和面造飯,面硬加水,水多而面軟,又加面,結果又硬,如此反復,揉了九九八十一遍,此時的面是和的既白又筋,無力搟開,只好連揉帶扯,結果又寬又長,形似「褲帶」下鍋久煮,熟而筋道。農婦又燒了一碗料湯,端給其夫吃,因面大片寬,其夫無法在碗內攪拌,無奈將面蘸到湯汁中,不料吃後連說「嘹!美得很!」,此事被丈夫傳到村中,周圍村民也效仿食之,贊其味甚美。後傳入京城長安,唐太宗李世民微服遊玩,品嘗了這款美食,並贊不絕口,賜書「蘸水褲帶面」。此時不論皇親貴胄,還是士農工商皆食之贊美。

蘸水面講究一青和二白,青則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綠葉蔬菜。寬寬的褲帶扯面,約寬3至5厘米,長約1.5米,厚約2至3毫米,白白的面,盤繞於青綠之中。趁熱端上桌,菜青面白,又波清霧白,面、菜、清湯單獨裝一個盆中,其它多種口味的料湯,有西紅柿、蛋花、姜、蒜、紅辣椒、口蘑、玉蘭片、海參、幹貝等可隨自己口味調制多款,微酸,略辣,從大面盆裏夾出褲頻寬的面片,泡在料湯中,一口一口地咬著吃、嗦著吃,口感與味道並存於口腔中,吃著特別美,特別過癮,一口一口的滿足感,真是給肉都不換。

饸鉻面,饸饹,古稱"河漏"、「河撈」、「和樂」、「餄餎」等。饸饹面是北方傳統面食之一,也是陜西傳統面食之一。蕎面饸饹,位列北方面食「三絕」之一,同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齊名。其美味可口,香氣逸鼻,深受歡迎,廣泛流傳於山西、陜西的陜北和關中地區、河北、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一帶。

在陜北各地都有食饸饹面的習慣,不管是婚喪嫁娶,生辰滿月,款待親朋,節慶廟會等,必有饸饹面。根據饸饹面的吃法分為臊子饸饹面、羊肉饸饹面、湯饸饹、幹拌饸饹、涼調饸饹、泖饸饹等。根據饸絡的主料不同,有蕎面饸饹、白面饸饹、榆面饸饹、黃面饸饹、雜糧饸饹等不同面類。因地域而出名的有韓城羊肉饸饹、淳化饸饹、銅川北關饸饹、臨潼斜口蕎面饸饹、延安羊肉饸饹等等。韓城有句俗話說:"蕎面涼冶沿,離不開三樣好調料,油潑辣子、蒜、芥末",充分說明了韓城人鐘愛饸饹面,就算是炎熱的夏天也要把它做成涼面來吃。

饸饹自古就是民間日常粗糧細做、葷素搭配的飯食之一,傳說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派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了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小吃上報朝延。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引康熙皇帝心中不悅,便揮筆把「河漏」改為「饸饹」,有「和樂」之諧音。

制作饸饹在揉面的時候,還需要加入少許鹽和堿,面團要揉得恰到好處,再蓋住讓面醒一下。醒好的面再次和勻揉筋道,接著把面團按需要分成等份的劑子。做饸饹面俗稱軋饸饹,壓面的工具被稱為饸饹床子,是一個直徑15厘米左右底端像篩子一樣的圓柱形的鐵管,放入劑子,再用帶著長長的力臂的木頭墩子在上面使勁壓,劑子透過底部的篩子網路眼被壓擠成細長條,直接入開水鍋煮熟,就成饸饹了。

根據元代王楨著的【農書·蕎麥】節中有「北方山後,諸郡多種,磨而為面或作湯餅,渭之河漏。」關中地區做饸饹選料很考究,主要用關中千陽、隴縣、白水、長武、蒲城諸縣的新鮮蕎麥現磨現做,饸饹的制作過程主要分和面、煮條、拌油等程式,兩個環節,一個是制青石水,選一塊雞蛋大小的青石用火燒紅,放入涼水中一激,「嗞喇」一聲,青石水就成了,舀一小碗灑入面盆再揉和成面團。關於青石水揉饸饹面,路遙在他的【平凡的世界】裏也曾提起,據說加入了青石水的饸饹吃著筋韌且耐嚼,尤為好吃。

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麻什子」、「疙坨」、「手撇面」、「撚面卷」、「貓耳朵」、「空心面」、「次面子」或「魚兒鉆沙」等。

元代【飲膳正要】就有關於禿禿麻食的記載。麻食的做法是將和好的面撮成細條後,用手揪成指甲蓋大小的面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的。陜西麻食是陜西主要傳統面食之一,陜西麻食制作起來很講究,從生到熟要經過熬煮汆燉燴燜各個階段,其做法是把肉丁、豆腐丁、蘿蔔條、青菜等等煸炒到七八成熟時,加入肉湯,燒開下入搓好的麻食,慢火煨煮,就成了陜西人的家常便飯「燴麻食」。

關於麻食還有一個民間傳說,忽必烈打仗的時候,為了輕裝上車,便把他的一個孫子寄養在固原一位富商家裏,幾年後戰爭結束,忽必烈來找他的孫子,經過一座山突然下起了大雨,連忙到一戶老人家裏躲雨。饑腸轆轆的忽必烈因為趕路,感覺身體不適,老人見他人氣度非凡,有貴人之相,連忙洗手煮飯,用蕎面和成面團,搓成筷子粗的面條,掐成指頭蛋大的方塊,放在草帽邊上搓滾成面卷,下鍋煮熟,並加以調味,餓急了的忽必烈連吃三碗,便問老人:「此食何物?」就在這時,從外面飛進一只麻雀,老人一看那面卷兒很像麻雀下的蛋,順口就說了句,叫「麻食子」,從此以後,「麻食子」這個名字就漸漸的傳開了。

陜西燴麻食在西安及周邊地區十分的流行,手工麻食口味筋道,湯料味道濃郁,湯中配上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更是可以做出百變的花樣。雖說萬變不離其宗,它總歸是麻食,但可以盡著自己的性情變湯變菜,吃著特舒坦。

在陜北,麻食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疙坨,這個稱呼在賈平凹的【陜西小吃小識錄】裏也曾提到過。陜北的疙坨以蕎麥面為主,又稱蕎面疙坨。在陜北的傳統說唱中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段:「蕎面圪坨羊腥湯,好比那帥男俊女配成雙。蕎面圪坨羊腥湯,天荒地老得久長。蕎面圪坨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蕎面圪坨羊腥湯,常常吃來常常想。」這裏提到的羊腥湯就是過去大鍋煮過羊肉沾點腥味的羊肉湯,現在稱羊肉燴圪坨,它是羊肉湯和蕎面之間的完美結合。是藝人口中帥男俊女的組合,是死死活活不分離、天荒地老得久長的絕配,一道美食能扯得上生死相依的愛情,可見這道美食的好吃程度和蘊涵的地域文化。

羊肉面,陜西陜北傳統小吃,陜北榆林和延安廣為流傳的經典面食。最為有名的當屬陜西綏德四十裏鋪羊肉面。四十裏鋪羊肉面的羊肉,肉質鮮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極品,面主要是揪面片,有肉有面有又湯,用筷子擓著吃最香,最過癮。

在陜北有句民謠:「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裏鋪的羊肉面不一般~」。由此可見,羊肉面在陜北人眼睛裏是多麽重要的飲食,它得是有多好吃,才能讓人,人人傳頌。羊肉面不僅是陜北人的最愛,也是面食愛好者必不可少的頂級美味。有人說陜西人容易滿足,有一碗面條就十分知足了。所以,四十裏鋪的羊肉面就成了整個陜北、乃至陜西,最著名的名吃之一。

現如今四十裏鋪的羊肉面,像雲南的蒙自米線、北京的陽坊涮肉、河北河間的驢肉火燒一樣,在陜西的不少地方,都有「綏德四十裏鋪羊肉面」的牌號。

驢蹄子面,主要流行於秦隴晉豫一帶的面食,在陜西尤以關中乾縣的乾州驢蹄子最為出名。為什麽叫「驢蹄子」?因為這款面的面條形似驢蹄子,口感筋道,耐嚼頂飽,像「驢」一身的倔勁兒而得名。老碗拌著千年流傳下來的面食,一碗下肚,一股豪氣由然而生,秦人的剽悍在削筋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有的人也把他叫撥刀,乾州人稱其驢蹄子。

驢蹄子面的起源,據說與修建乾陵有點淵源,武則天把梁山選為其陵地(今鹹陽市乾縣縣城北部的梁山上),並進行大規模修建,唐高宗李治駕崩後,乾陵尚未修建完畢,工匠們必須加班加點,無暇省出時間來做飯,於是用玉米面和成硬面團,壓成厚片,接著用刀直接切成面片,既省時,吃了也耐饑,因其口感勁道,形似驢蹄子,被人們稱作「驢蹄子面」,後來這一制作工藝被廣泛流傳於當地民間。

相傳,蘇東坡在陜西為官時,特別愛吃這種面條,並賦有詩曰:「甚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 早在唐朝時期,以西安為主的面食制作,已享譽當世,並聲名遠播。

疙瘩面,別稱「猴兒上竿」,因為煮熟的面條簇擁成團,宛若花蕾,而得此名。陜西三原的地方特色小吃,面條細長柔韌,臊子油而不膩,澆酸而香。細品慢咽,回味悠長。面的形狀類似於女孩子盤的頭發,陜西方言中形容一團東西纏繞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於是便由此而得名。

疙瘩面的吃法也很講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湯,謂之「渴湯」嘗鮮。疙瘩面在三原也叫「一面三吃」,因為吃時要重復幾次用筷子加面條,陜西人將這個加面條的過程叫做「挑面」,據說挑面寓意深刻,過年圖個好彩頭,「一挑金銀財寶,二祧好運彩頭,三挑平安吉祥」。

清朝光緒年間,在三原城內有家叫「悅來館」的餐館,以經營面食為主,但生意卻不是很紅火。當時店裏有一名綽號為「帽蓋李」的小夥計,他為人精幹,很有經營頭腦,善於創新。憑借三原盛產小麥的這一原料優勢,遵循當地商貿飲食講究及其生活習慣,不斷摸索,經過反復試驗,創出了一種面條,在餐飲界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小店生意從此由平轉盛,顧客盈門,「帽蓋李」也因此,成為了這家小店的大掌櫃,靠著這款面和經營手段發財致富。他創的這款面條,面細如龍須。盛入碗內,面絲縷縷,簇擁成團,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所以依據它盤繞的形態,有食客便叫它「疙瘩面」。

每逢夏季暑熱,香氣四溢的疙瘩面,都會讓人食欲大增。隨著其加工工藝不斷的改良,三原疙瘩面如今已是享譽三秦,聞名全國,依舊延續著它得經典傳奇。

旗花面,又稱奇花面、一口香、起花面。特點以「薄、筋、光;酸、旺、香」著稱,陜西武功傳統小吃,盛名遠揚。因碗上飄著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因配菜繁多,也有人叫「七花面」。吃起來酸香開胃又解油膩,因面「挑起如旗,放下似花」而得名「旗花面」。

旗花面的精細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汪、煎、清、稀、細、軟、工」。「汪」指油汪汪的汪,湯要飄香。「煎」是典型的關中話,意思是要趁熱吃,不能溫吞吞的。「清」,指湯要清亮,不能混濁。「稀」就是湯要多,面要少。「細」指面條工藝考究,精工細做。「軟」指的是面片薄光軟和,不能煮得過硬。「工」說的是面片端上桌的時候,其形態美觀,誘人食欲。

據說旗花面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皇帝有一寵妃得了怪病,整日茶不思飯不香,身體日漸消瘦,太醫也束手無策。皇帝不得已張榜納賢,當時民間有個名叫張味的人,得知此事,便揭了著皇榜,心想這妃子可能是平日吃得太好,引起積食,所以才沒食欲。如果給她做碗旗花面,定會勾起食欲。意外的是,娘娘見了張味做的旗花面,食欲頓起,一碗吃完喊著還要吃。皇上聞言大喜,遂降旨獎勵張味,並把「旗花面」列入宮廷膳食。明代武功人康海是弘治年間欽點的頭名狀元,官居翰林院修撰,喜食面食,他讓府裏的家廚向做膳食的禦廚學會了這款旗花面的做法。後因權宦劉瑾一案被受牽連罷官,帶著家廚等仆人一並回到陜西老家武功縣,招待親友鄉鄰時,命家廚做了一頓「旗花面」,眾人爭相品嘗,贊不絕口,此面因此在武功一帶傳開,並代代相傳,成為當地廣受喜愛的名小吃。

陜西十大名面你覺得怎麽樣?還有哪款你還沒來得及品嘗?陜西的面食多得很,美得很,撩得很!少則百多則千,特色鮮明,各具風味,經久不衰。陜西的面還有連鍋面、片片面、窩窩面、延安香菇面、風幹羊肉剁蕎面、雜碎面、梆梆面、踅面、禮泉烙面、耀州鹹湯面、和雜面、抿節面、戶縣擺湯面、彬縣禦面、扶風一口香、哈水面、砂鍋面、罐罐面、爆肚面、匯通面、廁所面、搟面皮、米皮、涼皮、和湯面、和菜面、撥刀面、大刀面、紅豆面、手搟雜面等等。你還知道哪些?在你一睹陜西盛世顏時,別忘了細品三秦面食篇。點贊關註不迷路,這裏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美味,別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