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3種直播賣茶話術,內行人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專騙新手小白

2023-12-30美食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無聊的時候會逛進一些充斥著浮誇風的直播間。

嗯,很熱鬧。

論演技,比不少國產劇好。

以前在課文上學過,浮誇是一種修辭手法。

李詩仙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想象力豐富的誇張。

但誇張得有bigger,有浪漫詩情畫意。

茶界的浮誇派,比這差遠了,僅是自欺欺人。

每當喊麥式的快節奏上連結後,短短幾秒鐘,瞬間清空。

千人在場,百人瘋搶,好不熱鬧。

只不過,店裏的貨,並沒有賣出多少。

得來一個漂亮的紙面銷售數據,又有何用?

動輒一晚上賣茶,售出過萬份,銷售總額上百萬。

嘖嘖,陽明心學被他們歪學的很厲害。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一心想爆賣上萬件,就敢宣傳售空上萬份。

心想便事成。

用演技來為自己許願,難麽?一點都不難。

逛完一圈直播間,漸漸發現一個規律。

浮誇風茶界直播間內,無處不是誇張。

浮誇的低價,浮誇的噱頭,浮誇的銷量。

連賣茶話術,也頻頻充斥著誇張。

一度還扮演工藝創新者角色,連制茶工藝過程,也一並浮誇化。

一場熱鬧浮誇大戲看下來,低頭一看才發現。

謔,滿地雞毛。

【2】

「科技恒溫發酵紅茶,每款發酵足足48小時」

聽上去特別厲害!有技術含量。

(李麻花歪評:突然想吃酸奶了,這恒溫發酵的宣傳,咋和她下單的酸奶機一樣?)

額,還是回來繼續聊茶吧。

大家都知道,紅茶是發酵茶。

不論金駿眉、煙小種、滇紅、祁門紅、寧紅、九曲紅梅、坦洋工夫…任意一種紅茶,加工期間都繞不開發酵。

那麽,紅茶的發酵是怎麽一回事?

茶葉的發酵,本質是多酚類氧化酶的酶促氧化。

紅茶鮮葉經過萎雕後,會加入揉撚,經歷一番搓揉後,茶葉表皮破裂,用植物學的觀點,葉片植物細胞發生破壁,再下一步,便是靜置發酵。

細胞壁破損後,氧化酶會促使大量存在細胞液內的多酚類物質發生氧化轉變,將多酚類物質,陸續氧化發酵成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促進紅茶特征成型。

發酵後,茶葉會發生一系列改變。

未發酵的茶呈現綠色,這是茶本色,而發酵程度越重的茶,顏色越紅。

香氣也會因為發酵度遞增,呈現鮮葉階段所不具備的果香、甜香、蜜香。

紅茶揉撚後,靜置發酵期間,為了達到更理想的發酵效果。

的確要留意周圍溫度、空氣濕度、氧氣含量的變動。

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妥。

合理控制發酵環境溫度,的確有必要。

但發酵足夠48小時,如此一刀切的數據,顯然與制茶現實脫節。

經驗再豐富的廚師,都不敢篤定,一條魚蒸夠10分鐘就會熟透。

背後有大魚小魚,溫度高低差異。

做茶亦然,假設3月29日,日均溫不到18℃,陰天北風,將一批嫩采芽頭初展的紅茶送入發酵。

對比一個月後,日均溫上升,發酵一批小開面三、四葉的紅茶。

此時,哪怕沒做過茶,也能看出來,兩者的發酵時長不能直接劃等號。

看茶做茶,看天做茶,才是王道。

【3】

「延長萎雕時間,白茶口感更甘甜?」

白茶工藝在六大茶類裏算最樸素的。

比綠茶都簡單天然,沒有殺青,盡可能保留下天然原味。

大道至簡,大抵如此。

然而,有人覺得做白茶沒有技術門檻,沒有難度,體現不了水平。

一位隨便一位制茶師,都能做好白茶。

甚至連普通人,跟著網上的影片,隨便將采下的鮮葉曬一曬,曬幹後做出來的也叫白茶。

更有甚者,有人嫌白茶太素,太簡,體現不了差異。

硬生生另辟蹊徑,非要給它添東加西。

比如,延長萎雕時間。

想到這,突然香氣東方不敗的出場穿搭,紅配綠,然後還要搭一條粉不粉,綠不綠的薄紗。

連任盈盈都挑戰不了的清新少女風,硬是要秀上一把。

額,光從描述,就能看出這身穿著有多辣眼睛。

想追求個性,出發點固然是好的。

但奇裝異服,另辟蹊徑,則是行不通。

因為,白茶的萎雕時間,也是看具體情況而定。

看青葉的老嫩厚薄,看茶芽肥壯程度,看天氣,看風向……

而不是想當然的「延長時間」,就延長時間。

萎雕時間長,做出來的茶葉品質未必好。

白茶品質衡量,看的是終極效果。

產區環境,決定品質上限。

制茶工藝,影響質素底線。

先有了好產區,好材料,再輔以精湛制茶技術,由經驗成熟的老師傅親自操刀,拿捏萎雕細節變動,以及烘幹過程。

面面俱到,才是真正好。

至於萎雕時長,不過是制茶工藝當中的小插曲。

單獨拎出來,將長時間萎雕視作高品質白茶的宣傳賣點是外行所為。

對白茶的認知,根本不深入。

【4】

「挑戰高難度焙茶,十道焙火,十焙成金」

這是從某篇賣巖茶的軟文看到的。

看到這一幕,不得不說,對方的賣茶套路太過時了。

即便是騙紙,騙術也要與時俱進才是。

要知道,巖茶圈內,自從「八道火肉桂」掀起過軒然大波後,沒幾人再去照搬焙茶次數越多越好的老舊套路。

因為,茶友們已經得到普及。

判斷巖茶品質,不是看焙火次數。

而是山場環境,做青效果,焙火技術。

況且,單論焙茶,次數多不代表效果好。

正常焙火,用不著這麽誇張的數碼。

控制在兩、三次左右,達到焙茶所需效果,不需反復盲目再焙下去。

因為,焙茶需要成本,打一次焙,單個焙窟內放足20斤果木炭,還要請焙茶師看著火候,材料費與人工費支出可不小。

因為,焙茶會有碎茶損耗,上焙-翻焙-下焙,幾經波折,平均算下來,焙茶一斤,碎掉半兩很常見。

還因為,盲目多次焙下去,茶葉一早焙焦。

按正常焙火溫度、焙茶時長,巖茶經不起短時間內反復、多次、來回焙茶。

一旦將茶味徹底焙空,或者是幹茶焦化,焙出焦糊味,徹底變成焦炭。

意味著整批茶徹底報廢,此前的付出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橫豎看去,對待此類焙火次數浮誇的巖茶。

有心人一看就知背後全是「吹牛」罷了,不能當真。

【5】

巖茶圈,有一個古早版笑話。

某天,幾人聚在一處喝茶,席間有位喝茶高手。

喝到一款肉桂後,劍眉一緊,徐徐片刻,緩緩出聲。

「此茶山場極好,可惜做青差了點,制茶師搖青到一半出去接了電話,做得稍微熟了點。」

偶買噶,這堪稱神算子。

話說,現實中,喝茶水平神乎其神的人,能不能喝出制茶師在做茶中途接了電話?

當然,不能。

這種江湖神算子的浮誇套路,一看一個假。

演戲演過頭,只會帶來一場笑話。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註【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