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回顧:為何美國牛肉便宜?看看全自動化的屠宰流程就知道了

2024-01-31美食

牛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餐桌上的首選,雖然它的「食客」遍及全球,但是牛肉相對於其他肉類來說價格昂貴,幾乎是豬肉的三倍,在日本等國家,更是成了「奢侈品」,是開大餐時才能吃到的好東西。

然而,美國的牛肉單價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便宜的等級,是「品牌」的「平替」,即肉質既有保證,又價格低廉,這是為什麽呢?

美國牛肉便宜的關鍵在於機械化操作

對於三農機械化生產,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實作從上到下的全自動化規模。但是像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無論是畜牧業還是農業,基本上都實作了機械化生產。

就拿養牛來說,機械化全自動養殖從根本上就降低了投入成本,所以對於作為世界上名列前茅養牛大國的美國來說,方便全自動化養殖的牛肉要比豬肉便宜很多。

在我們國家,市面上質素差不多點的一斤牛肉可以到四十多塊一斤;但是在美國,一斤牛肉只需要3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才20塊左右。美國的牛肉這麽便宜,說到底還是機械化操作帶來的優勢。

美國總人口3億多,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裏,跟中國的14億人口和960萬平方公裏相比,可謂是地廣人稀。

一個國家既有土地又有技術,那推行機械化生產便是順理成章。所以在美國,一大個農場基本上就農場主或者農場主一家打理,都不存在手忙腳亂的說法。

在中國的養牛業中,基本上每個流程都需要人工操作,規模越大需要的人力就越多,人力需求越多,投出的成本也就隨之增加。

但是在美國,農業和畜牧業相結合,牛群每天都有固定的一段時間能夠快樂地在草地上「散步」。農場種的草或者農作物既可以供牛群日常邊「散步」邊進食,牛群在這個過程中殘留的糞便也可以成為草地和農作物的肥料。

牛群除去在農場的「自力更生」覓食以外,回到養牛場的條件也是極佳的——每天固定時間進食,食物都添加足量的牛需要的營養物質,有直接投餵幹草的,也有和水混在一起的,但無論哪一種都只需要駕駛著攪拌機按順序投餵就好,整個過程一個人就足夠了。

要讓牛能夠健康成長、保證肉質口感絕佳,牛群所在的養牛場環境衛生也是必要條件。

我們國家可能會采取人工清理糞便的行為,而美國這些農場主都是采用帶有刮刀的全自動糞便清理機,按照每個圈養的範圍,客製同等寬度的全自動糞便清理機,每當牛群出去「散步」時,就開動機器一鍵式清理室內糞便,清理機統一將糞便推到指定的糞便渠道後,工作人員又一鍵開動灑水和消毒機器,對整個養牛場進行清潔和消毒。

試想一下,一頭牛的所在環境尚且可以人力清理,那一萬頭牛呢?單憑人力怕是也得幾十個人好幾個小時才能結束,但是機械化清潔頂多也就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各項衛生指標還都是杠杠地達標。

除去牛的生長環境和食物條件機械化以外,美國的養牛戶也不用自己去尋找市場,在相關部門的牽線下,美國的屠宰場和各個養牛戶之間都存在成文或不成文的協定,如果誰家的牛長到了可以食用的年紀了,屠宰場的人會專門派工作人員來進行運送。

當牛群到達屠宰場後,每頭牛都必須從一次只能過一頭牛的狹窄通道進去,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手持高壓電棒,當牛到了通道盡頭時用電棒抵著牛的頭部,只需一下,牛就會因為承受不住突如其來的高壓電流瞬間死亡。這一措施讓屠宰過程更加高效,也從根本上節約了很多人圍著一頭牛費很大勁都無法將牛按住的時間。

當牛群被電死後,它們的屍體會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地送到解剖流水線,最開始是過濾牛皮,也就是牛在經過這一機器時,牛皮會被完整地剝開;

在牛被剝完皮後,會接二連三地送去清理內臟的環節,然後只剩下骨架和肉的牛會被工作人員操作機器來進行細致的分割。

在牛肉按照不同部位切割完成後,都要經過一個掃描器才能送去下一個車間,這個掃描器的作用在於檢查牛肉是否清理和切割幹凈,合格的才會打上標記進行下一步操作。

下一個車間用人的地方要多一點,在這之前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表皮」,在這裏工作人員需要人工操作,對牛肉進行更加細化地區分並按照一定規格進行切割,不太優質的牛肉會送到攪拌機處制作成牛肉餅,優質的牛肉在切割好後被機器打包好就可以直接售賣了。

在養殖過程中,美國特意成立了專門的養殖咨詢機構,意在為那些缺少經驗的農場主提高線上和線下的專業幫助;而養成後,農場主也不用操心尋找市場,整個過程可以說都是完全自動化、機械化,一個人都能完成的「輕松」差事。

機械化操作的劣勢

凡事有利則有弊,更何況是科技。機械化操作固然省時省力,但是它的原動力是電,對於美國這種全自動農場養殖規模來說,一旦沒了電,任何操作都是無用功,那個時候,僅僅農場主一人或者一家人,根本無法讓整個農場正常運轉。

但是換在我們國家,無論有沒有電,人力才是占大頭的勞動力資源,有電機械化操作省時省力,沒電人力足夠也不至於應對不了,也就像老話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再者,推行全自動化操作並不適用所有國家和地區。美國地廣人稀,土地平地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推行機械化生產確實是最佳的做法。

但是中國的地形中山地高原占大多數,地形不合適,人口也多,即便是有了機械化的技術,也沒有推行的必要,這種做法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既花錢不討好,又搶人的飯碗。

結語

科技是把雙刃劍,按照中國當前的發展水平來說,完全有能力全面推廣機械化生產,但是就像上述說到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大到國家道路,細到三農政策,中國一直在「因地制宜」地走著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機械化生產給美國帶來糧食產量和生產效率提高等優勢,但是換到中國的具體情況來看,全自動化固然香,盲目自動化就是傷財傷民了。

但是從美國的基本國情來看,機械化操作極其適合他們國家的發展,單單從養牛這一行業我們就可以看出,機械化全自動的「人機式」養殖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從源頭上就利於人民,我們也可以「因地制宜」擇善而從,從而更好地造福中國的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