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精神疾病?

2024-06-09健康

精神疾病患者的行為及表現

1、儀表:

如打扮比平時過份妖艷或怪異;或蓬頭垢面、不處理個人衛生。

2、意識:

如對外界刺激沒反應,經常發呆,或註意力不集中。

3、定向力:

對時間、地點與人物混淆不清。

4、知覺:

精神疾病常常表現為幻覺癥狀,其中最常見的是聽幻覺。病人會聽到說話聲音,盡管周圍沒有人。還有一些人可能會出現幻視或體幻覺,感覺身上有異物或昆蟲爬行等情況。有些病人可能不會直接表述,但周圍的人可以透過他們的自言自語、無故發笑、比劃、無故發脾氣等行為來判斷是否存在幻聽癥狀。

5、思維:

最典型的癥狀是患者會產生一些奇異的、與現實脫節的想法。他們可能會對某些事物持有錯誤的認知,但卻堅信不疑。例如,患者可能認為周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有關,或者都在說自己的壞話;他們可能相信自己擁有超能力,能夠完成常人所不能的事情;或者認為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患者還可能誤以為別人對自己產生了愛慕之情,或者相信自己被鬼神附體等。

6、情感:

如哭笑無常,比平常高昂激動;或過度悲傷;或坐立不安;擔心不知道要發生何事;緊張、害怕、恐懼等。

7、動作行為:

如出現怪異行為,做些不可理解的動作(如撿食垃圾、反復洗澡等);或有破壞行為;或有攻擊性行為。

8、生活方面:

如工作或家事無法持續;或學業成績一落千丈,卻找不出合理的原因可以解釋;不能照顧自己,顯得較幼稚;或人際關系退縮等。

有些人的疾病發展較為緩慢,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表現出來,而有些人則經歷突然且迅速的進展。

不過,一旦註意到這些異常的言行舉止,就應該及時求助於精神科醫生。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新時代背景下,現代人經常面臨各種心理挑戰。人們不僅可能遭遇常見的精神疾病,還可能與心理障礙打交道,有時甚至難以分辨二者之間的區別。所以很有可能的是,你並非患有精神障礙,而是需要心理疏導。

►►►

精神障礙與心理障礙

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是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心理障礙是指個體在認知、情感、行為和社交等方面的心理活動出現異常,但尚未達到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許多心理障礙可以透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和自我調整等方式得到有效緩解,甚至完全康復。

然而,精神疾病與心理障礙的關系並非涇渭分明。有些心理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等,如果持續發展且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演變為精神疾病。此外,一些精神疾病的癥狀也可能表現為心理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可能表現為幻覺、妄想等心理異常。

因此,無論是精神疾病還是心理障礙,都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註。那麽,如何判斷我們是否有心理障礙呢?

►►►

心理障礙的自我判斷

1.人際交往有障礙嗎?比如你害怕人際交往嗎?人會自卑嗎?你是否在社交場合不知所措,臉紅了?

2.你心情不好嗎?比如經常悲觀、抑郁、焦慮、易怒,或者易怒、好鬥?

3.有原因不明的身體疼痛嗎?比如長期慢性疼痛、自主神經紊亂、體力下降、長期失眠等。

4.工作、學習和註意力的能力明顯下降。

5.有沒有你控制不了的異常行為?比如反復洗手、關門、做鬼臉等。

6.是否極度討厭自己和別人。

以上六個方面的表現,每個健康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一些,只有達到一定的強度和一定的時間,才能算是心理障礙。所謂一定強度,是指這些癥狀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工作能力;所謂時間是指這些癥狀的持續時間,應該在 3 到 6 個月以上。那麽,該怎樣判斷您所患心理障礙的輕重?

►►►

判斷心理障礙的輕重三個標準

結合下面這三個標準,我們可以對心理障礙的嚴重程度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第一個標準:

檢驗現實的能力,這涉及到一個人的主觀判斷與客觀現實的符合程度。主觀判斷和客觀判斷的符合程度越差,檢驗現實的能力越弱,他的心理疾病越嚴重。重度精神病人對事物的判斷受幻覺和妄想控制,嚴重脫離現實,是現實測試中最差的人,所以是最嚴重的心理障礙。

第二個標準:

他對人際關系和壓力的適應能力。適應力越差,心理障礙越重。重度精神病人的適應能力明顯退化,只能躲在「自戀」的小圈子裏。他的生活只能用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幻覺和妄想來進行;邊緣障礙患者只能適應非常有限的人際交往,處於半自戀半開放的「邊緣生活」狀態;精神官能症患者通常能適應一般的人際交往和壓力,但適應能力打折扣。

第三個標準:

是心理發展損害階段,損害越早,障礙越重。出生後六個月內精神發育受損,精神障礙屬重度範疇,可發生精神分裂癥;六個月至十八個月期間的損害是嚴重的心理障礙,可能出現邊緣性心理障礙和癔癥;兩歲至三歲之間受損,易出現強迫癥或自戀障礙;從三歲到五歲受傷,容易出現神經官能癥和社會恐怖等性心理障礙。

對於一個有精神障礙的人來說,客觀的評價問題的嚴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較輕的患者就不用背負沈重的負擔,較重的患者也能引起警惕,得到及時的治療。

►►►

患了心理/精神障礙,該怎麽辦?

人們的第一個情緒反應,往往是自卑在知道自己患有心理障礙後。感覺自己已經被歸為一個軟弱無能的人。其實,一個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礙,不是由他自己的意誌決定的,而是由他的周圍成長環境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命運」。它只是反映和代表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背景,並不代表一個人是否強大,是否有價值。

第二個反應,就是悲觀失望得知自己患有精神障礙後。因為他們習慣於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不幸的人,患有無法克服的疾病。事實上,根據最保守的估計,人口中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也是 2%,也就是說,中國十幾億人口中至少有 2019 萬與你有類似精神障礙的患者,所以你不是孤立的。精神障礙不是不可治愈的。可以說大部份精神障礙都可以透過治療得到緩解和治愈。只是緩解和治療需要付出精神、經濟和時間的代價。

所以,遭受心理障礙,既不難過,也不可怕。你只需要面對自己遭受心理障礙的「命運」。冷靜思考,可以慢慢思考,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面對自己的心理障礙,采取以下心態會有好處。

第一,必須接受自己的「病」現實;其次,要肩負起自己戰勝心理疾病的主要責任;然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或者專業的心理治療。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旨在分享好文章給更多需要的人,我們尊重所有原創作者,如侵權實屬無心,請通知小編刪除處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