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專題研討:聚焦輔助生殖科普與院內轉診機制創新

2024-07-22健康

研討會現場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劉穎穎)7月19日,社會評價科技系列活動暨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管理者、輔助生殖行業專家、人口發展研究學者圍繞「提高輔助生殖健康科普宣傳的可及性」「建立不孕不育患者院內轉診機制的可行性」等話題展開交流研討,共同為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貢獻智慧。

國務院參事室原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王程在發言中表示,構建生育友好環境,是順應時代變遷、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必然選擇。希望透過本次活動集聚各方專家智慧,共同研究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生育支持措施。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醫療服務管理處副處長楊蕊分享了北京市輔助生殖技術納保經驗。她指出,北京市輔助生殖醫保政策起步時間較早、保障水平較高、政策溢位正效應較大。政策執行以來,參保人員就醫負擔減輕,醫保基金總體可承受。從數據來看,政策實施一年來,北京市參保人員共有約4萬人接受了輔助生殖服務,總費用3.9億元。其中,醫保基金支付約2.66億元。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副研究員林夏介紹了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的相關工作。她表示,透過醫院滿意度數據分析發現,婦幼保健院的整體滿意度高於綜合醫院,其中二級婦幼保健院的整體滿意度尤為突出,這與人群年齡差異、人群健康狀況差異、外部大環境變化、服務意識理念變化等因素有關。未來,在提升就醫體驗方面,僅僅關註醫療技術的進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將更多的註意力放在患者的體驗和需求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洪燕分享了輔助生殖技術科普宣傳的實踐與經驗。她談到,醫生可透過短影片平台觸達更多人群和有需求的患者,引導疾病防治觀念,給出專業、嚴謹的科學科普。新媒體時代下,醫院宣傳應當適應時代發展,可透過建立健全宣傳制度、提升醫院差異化特色宣傳、布局多種宣傳渠道等方式,加強宣傳工作。

人民線上企業咨詢部副主任、公立醫院社會評價研究院綜合研究部副主任麽向凝分享了【社會評價視域下完善不孕不育診療服務體系】開題報告。報告提出,近年來,各地醫療機構持續改善醫療服務,透過完善雙向轉診流程、成立專科聯盟、開通「綠色通道」等方式,不斷最佳化不孕不育診療流程。然而,隨著不孕不育患病率提升,臨床診療亟需創新解決方案,不孕不育跨科室診療及轉診工作有待進一步推動。此外,不孕不育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面臨多重壓力與就診難題,應進一步最佳化不孕不育科普宣教,最佳化科普內容,創新科普形式,滿足患者對生育知識的了解需求。

在研討中,與會嘉賓圍繞「提高輔助生殖科普宣傳可及性,提升患者健康意識素養」「探討建立不孕不育患者院內轉診機制的可行性,如何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就醫流程」等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與對話。

深圳市羅湖人民醫院生殖中心總負責人劉彥慧認為,科普宣傳要既要重視廣泛性,更要重視公信性。醫院內部的科普宣教使相關專業科室聯動起來,可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在自媒體時代,為使科普宣教具有權威性和公信性,醫院需要加強管理,形成相對統一規範的日常工作。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黨委副書記周倩介紹,醫院完善多學科診療模式,建立院內轉診流程,為有優生需求的遺傳病患者提供綠色通道。同時,醫院還透過最佳化流程,建立「幸孕」大使、「幸孕」開放日等活動,打造生育友好型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楊曉葵表示,跨學科的聯合門診是非常重要的,對此,北京婦產醫院不僅增加了科室間業務方面的協同合作,還從管理制度和診療流程上,建立了互相溝通、合作聯動的機制,提升患者滿意度和就醫體驗。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默克中國醫藥健康、醫策智庫作為公益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