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三伏養生最需要做的1件事,大部份的人都忽略了!

2024-07-16健康

因時養生、天人合一是中醫最妙不可言的理論之一。進入三伏天,除了養陽氣、護脾胃之外,一定別忘了此時節最基礎、最不可缺少的功課——養心。

對中醫基礎理論有所了解的同學都知道,心的功能特點和夏日的氣候特征遙相呼應。【素問·六節藏象論】有記載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中醫概念中的心有兩大功能:

  • 主血脈,使全身血管正常工作,血液順暢流通其中以滋養全身,迴圈之後,血液回到心臟,經過其生血的功能運轉再次發揮作用;

  • 主神明,保證人體生命體征和意識、思維、精神的正常執行。

  • 這兩大功能緊密相連,互相依存,又是所有生命活動的供給站和司令部,故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的說法。

    夏日裏暑氣騰騰,汗出涔涔,不免心煩氣躁,坐臥難安,而且此時節人有意無意地會和寒涼的東西親近,從氣血陰陽任何一個角度來考慮,實際上都會失真心的健康。

    劃重點的時間到。夏季養心,主要在於清心火、益心陰、養心氣、寧心神四點。

    清心火

    在三伏天裏,人受到暑熱的炙烤蒸灼,難免情緒波動,加上夏天是宵夜旺盛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以煎烤烹炸或者是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作為主要選擇。這些都會使人在夏天容易上火,且以心火盛為比較主要的原因。

    心火盛的一些表現:

  • 心中煩熱、憋悶

  • 失眠

  • 口舌生瘡,糜爛,出血

  • 有時容易流鼻血

  • 皮膚可能會長膿包,紅腫熱痛

  • 臉色紅,易口渴

  • 小便黃,排尿時有灼熱刺痛感

  • 大便幹

  • 舌尖發紅,舌苔有刺狀物

  • 脈搏急速跳動且有力

  • 提醒:

    大家在為自己進行診斷時,一定要首先抓住心煩胸悶、舌頭發紅起刺以及脈搏跳動狀況等幾個主要癥狀來辨析,由此來判斷上火到底是實還是虛,以免造成誤判。

    對於確有心火亢盛的人,夏日裏的西瓜是不折不扣的救星,堪比眾多去火藥物。

    西瓜色紅,所以諸多中藥學著作認為它入心經,能「主消渴,治心煩,解酒毒」、「消暑熱,解煩渴,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

    直接食用或者榨汁都是清心火、解暑熱的最佳方式,但極度不建議你吃剛從冰箱裏取出的西瓜,真的太傷陽氣了。

    另外就是食用西瓜的量,成人每天別超過500克,6~12歲的小朋友別超過250克,3~6歲的小朋友別超過150克,3歲以下的小朋友最好不吃。中醫認為,小朋友的生理特點是心肝雖火旺,但脾胃常不足。而西瓜這種寒涼之物由嘴而入,最先傷害的就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容易到時孩子體內寒濕積滯,出現腹脹腹瀉、食欲下降、腹痛等情況。

    過量食用西瓜,會使人體津液因西瓜的利尿作用而大量流失,津液虧虛則內熱盛,這麽一來,反而會導致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上火的問題更加嚴重。

    此外,如果西瓜和羊肉、雞肉、辣椒、花椒、芒果、荔枝等溫熱性質的食物,或者煎烤烹炸的食物一塊吃,容易導致寒熱交雜於胃中而引起嘔吐、腹瀉、腹痛。看到這裏,好多人是不是覺得膝蓋中了一箭?

    中焦虛寒、濕盛,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人群,是嚴格禁止食用西瓜的。

    【飲膳正要】裏有「夏氣熱,宜食菽」的觀點。菽是豆類的統稱,在炎炎夏日食用豆類亦可養心。

    夏日三豆飲

    【配方】赤小豆、白扁豆、黑豆各30克,浮小麥15克,淡竹葉5克。

    【制法】將三種豆子置於鍋中,加適量水,水面最好超過豆子一個指節左右。浸泡一夜後大火燒開,再轉中小火煲30分鐘,最好是煮爛糊一點,最後加入適量冰糖。飲湯吃豆,這也是清心火的一個好方法。

    如果懶得搭配,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款小袋裝的膏方,裏面的食材也豐富,用的是茯苓,桑葚,藿香,砂仁,赤小豆,薏米,芡實,山藥,陳皮,大棗,荷葉,甘草,而且吃起來比上面的粉粉更甜哦,用的是低聚異麥芽糖液調味。

    這個小袋裝的,撕開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溫開水沖泡當水喝,甜滋滋的,有果香味道,而且不會很甜,淡淡的甜味。

    茯苓薏苡仁祛濕,桑椹養血,藿香化濕止嘔,化濁解暑,赤豆養心補血,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祛濕消腫,山藥健脾益氣,陳皮理氣化痰,紅棗養氣血,荷葉清熱解毒,消腫祛濕,甘草健脾生津,芡實補脾的同時還能起到固攝作用,也就是把我們吃進去的營養固住不流失。

    純手工熬制的膏方,把裏面的食材的營養都給熬制出來了,濃稠不黏膩,開啟後能聞到一股棗香,很好聞,吃起來味道也不錯。

    茯濕金方自然本草李時珍膏滋即食茯濕金方70g
    ¥39.9 領券減10
    精選
    購買

    我們每天吃2袋,註意嬰幼兒和孕婦不要吃哦。這種小袋裝的,隨身攜帶也方便,更適合咱們需要外出,飲食不規律的朋友。

    日常也要同時警惕生冷食物對身體的傷害,丘處機認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

    平時有空的話,還可以透過拍打肘窩使經絡通暢,祛除邪火。

    肘窩是一個經絡密集的部份,分別有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三條經絡透過。邪熱易傷陰,在此可能會產生淤堵,這個時候,借助夏季的發散之氣拍拍肘窩,使局部氣血流通起來,心肺積郁的火熱之邪可以一起被排出。

    拍打時手掌放松,稍微用點力氣,有節奏地拍下去,每條胳膊連續拍打5~10分鐘,先左後右。拍打後不要進食生冷之物,最好不要洗澡。

    如果手三陰經有邪熱留存,一般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斑點,顏色越深說明淤堵越嚴重。最好是每周拍打一次,一般3~5次反應物就會明顯減少。

    如果怕疼的話,輕輕拍打到發紅也可以通經絡,促進氣血的執行。

    益心陰

    「五臟化液,心為汗。」

    ——【素問·宣明五氣論】

    汗液是人體津液的一種,本性屬陰。炎熱的夏日讓人毛孔腠理疏松開泄,人體在透過汗液排泄、降溫的同時,精氣也會隨之有所流失。若沒有及時調理補充,久而久之,必然會出現一些夏熱傷陰津的情況,例如:

  • 五心煩熱

  • 潮熱,盜汗

  • 心悸,心跳不規律

  • 失眠多夢

  • 兩顴骨發紅

  • 舌頭偏紅,唾液分泌少

  • 脈細如絲,跳動頻繁

  • 心陰不足以抑制心火,很容易導致心火亢盛證,而心火亢盛亦容易耗傷心陰,兩者互為因果。況且在秋冬季裏,天氣相對幹燥,人體正需要充足的陰液來滋養。所以這段時間,補益心陰、滋養津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功課了。

    我在夏天會時不時自己煮酸梅湯來喝。不僅在於它能生津止渴解暑,更關鍵的是其中的烏梅、山楂和生甘草、冰糖搭對,暗合了張仲景「酸甘化陰」的思路。所以夏日養陰,我首先緊抱它的大腿不放。

    我煮酸梅湯的配方:

    烏梅5~8顆(有煙熏味者為佳),山楂10克,廣陳皮10克,肉桂絲6克,生甘草6克,冰糖適量。

    這個配方煮起來的關鍵,就是在起鍋前最後10分鐘把肉桂撒進去,在生津、養陰、解暑的同時,順便安撫一下脾胃和腎。

    另外一個適合夏日養心陰的飲料就是【金匱要略】的名方——甘麥大棗湯。

    取小麥30克,生甘草9克,大棗10枚(煮前掰開),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爛,然後去渣飲湯即可,如果心煩不眠、舌紅少苔情況比較明顯,還可以加入15克的百合和搗碎的酸棗仁,血虛可加入15克龍眼肉。

    仲景稱贊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我想這也是中國飲食習俗裏要人們夏至吃面、頭伏吃餃子的一個原因吧。

    養心氣

    暑熱除了耗傷陰液以外,也同樣會傷心氣。它既能維護心臟有條不紊地搏動,推動血液輸布到身體各處,還能護衛心神使之不受侵擾。

    如果心氣虛弱,拖延下去會出現心陽虛這個更嚴重的問題,所以要分外註意。

    夏季調養心氣,用上面所說的甘麥大棗湯同樣適用,另外可以去藥店裏買生脈飲口服液作為調養的備用品。

    睡覺是最養人的法子。除了保證按時、充足的睡眠外,夏日裏的午休不可缺少。

    11~13點心經當令,此時睡個午覺最是養心。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別吃太飽,護好頭頸、關節、肚子等部位,別著涼。實在睡不著的話試試靜坐也好。

    進入夏季,心煩失眠的情況會漸漸變多。心在誌為喜,適當的喜樂,能使血氣調和順暢,不致淤阻。正所謂「喜則氣和誌達,營衛通利」。但過度的喜樂,則可損傷心神。故曰「喜傷心」。

    另外,平時得空的話,可以試試六字訣中的「呵」字訣。在【攝生訊息論】有記載稱:「夏三月,屬火,主於長養……心氣當呵以疏之」。

    操練時選擇站位,兩腳分開與肩膀同寬,下巴內收,用鼻子吸氣,緩慢而深長,然後用嘴輕輕發出「呵」的聲音,發聲時要感覺自己的喉結是下沈的。每日可以重復多次。

    這個動作不僅能夠通調心氣,我在比較焦慮、煩躁的時候經常做,會感覺到緊提著的心隨著氣息慢慢歸位的感覺。

    寧心神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焦慮煩躁、心神不寧,這個一方面是氣候和身體之間互相感應的原因,還有一方面是人心裏揣了太多攪擾寧靜的東西。

    身體和心理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如果健康狀況欠佳,存在氣血陰陽方面的問題,必然會是個煩心事;而人如果被過多的執念和欲望裝填,心總是安寧不下來,又反過來會影響身體的各種表現。

    寧心安神的一個思路,是讓腎水與心火相濟,引自身之水來滅自身之火。時常搓或者拍打腳底的湧泉穴或者操練八段錦中的「搖頭擺尾去心火」「雙手攀足固腎腰」都是不錯的選擇。

    【素問·上古天真論】裏認為,人最佳的心態應該是「誌閑而少欲」。

    所謂的誌閑,指的就是放下種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少欲,指的就是節制自己的欲望,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對功名和物質的過度追求。

    少欲,並不是要求無欲、禁欲,而是要做到提放自如,把欲望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疇之內。所謂的「做減法」,正是這個意思。

    如此這般,心神怎能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