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膜Shu前沿】2024年6月最新文獻—VBX攜CERIB技術引領髂內重建新趨勢

2024-06-30健康

引言

與開放手術相比,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EVAR)因早期療效更佳,已成為腹主動脈瘤(AAA)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在EVAR術中,髂動脈遠端錨定區是一個重要問題。另一個重要問題是,EVAR術後Ⅰb型內漏(ETⅠb)患者,需要遠端重建。近十年,為了保留髂內動脈(IIA),喇叭腿技術、三明治技術和髂動脈分支支架(IBD)技術得以發展。美國血管外科學會(SVS)最新釋出的指南強烈推薦,EVAR手術中應確保至少一條IIA的通暢,並推薦使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IBD於解剖合適的患者,以保障至少一條IIA的灌註。然而套用這些器械需考慮解剖條件限制,如髂支遠端到IIA起點的直徑和長度需足夠。在緊急情況下,IBD可能不適用,且常需配合近端主動脈同類別支架使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新的技術,在EVAR期間在EIA中錨定,同時保留IIA中的血流,使用球擴式覆膜支架,進行髂內外分叉部的腔內重建,即髂內外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術(CERIB)。在CERIB技術中,對於球擴覆膜支架有特定的偏好,主要使用VBX,VBX是市場上唯一一款可以長達79毫米、可後擴張直徑16mm的球擴覆膜支架,由於其半順應性覆膜球囊的加持,它具備卓越的效能,即便在不使用長鞘的情況下,也能精準地匯入靶血管,且確保不脫載,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精確性。此外,其獨特的環形設計賦予了它在復雜扭曲的解剖結構中出色的適應力,使得即使在復雜環境下也能遊刃有余,也可使用更大尺寸的球囊進行選擇性部份擴張,從而減少近端髂支內漏發生的風險。

本期將展示在EVAR過程中,透過CERIB在髂外動脈(EIA)錨定的同時保留IIA血流的病例系列,該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究竟如何,能否為保留髂內動脈提供新的治療策略,請看本期精彩內容解析,歡迎閱讀!

研究方法

這是一項單中心、回顧性分析,前瞻性收集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期間接受EVAR或之前EVAR失敗的AAA 患者數據。治療的指征包括髂總動脈瘤(CIAA)、短髂總動脈(CIA)或ETⅠb。對於遠端錨定區,我們使用了球擴覆膜支架。主要結果指標是技術成功率和術後1個月通暢率。次要結果指標是內漏率和再幹預率。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仰臥位進行手術。手術透過股動脈和左腋動脈進行切開或經皮穿刺實作。全身肝素化以100 IU/kg為劑量,目標活化凝血時間(ACT)>300秒。操作步驟如下:

1.在完成EVAR/BEVAR(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分支技術腔內修復腹主動脈瘤)或髂支展開後,髂支的遠端部份展開在髂內外分叉部上方1至1.5厘米處(圖1A和B)。腋動脈入路放置第一個球擴覆膜支架至髂內動脈:

將7Fr或8Fr親水塗層鞘管(通常長度為80毫米)沿導絲推進至降主動脈,並延伸至髂動脈分叉部位。在主動脈弓成角和BEVAR病例中,可能預先置入更大規格的12Fr鞘管,隨後沿親水導絲送入5Fr椎管至IIA。

2. 股動脈入路放置第二個球擴覆膜支架至髂外動脈:兩個支架對吻,放置在髂支內至少2至4厘米處(圖1C)。

圖1

3.隨後撤回鞘管,同時釋放兩個球擴覆膜支架(圖2A)。

展開後,回收IIA內覆膜支架的球囊,並將其推進EIA至髂支的近端,以高於額定壓力的壓力再次進行Kissing擴張(圖2B),以便在髂支內形成更好的形狀,降低任何內漏的風險(圖2C)。在這個階段,有時會使用更大直徑的球囊以達到更好的成形效果。

圖2

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了16名患者,使用20個CERIB支架進行了治療。患者群體的平均年齡為71±4歲(均為男性),常見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93%)、高血脂(78%)和吸煙(78%)(表1)。其中4名患者之前EVAR失敗,而3名患者因癥狀性腎旁腹主動脈瘤而緊急接受治療。治療的指征包括Ⅰb型內漏(n=2)、短CIA(n=4)、管腔狹窄的CIAA(n=3)和CIAA(n=11)。根據使用說明(IFU),僅有35%(7/20)的髂分叉解剖結構適合植入IBD。使用的支架平台包括Cook Zenith Alpha(n=5)、Gore C3(n=2和3個分支)、Endurant Ⅱs(n=2和3個分支)以及t-branch(n=3)(表2)。在3個病例中,IIA使用了Begraft支架,其余IIA和EIA都使用了Gore VBX支架(n=40)。使用單個CERIB進行EVAR的平均手術時間為161±30分鐘,BEVAR(3個病例中有1個使用了雙側CERIB)的平均手術時間為240分鐘,之前EVAR失敗的病例(4個病例中有2個使用了雙側CERIB)的平均手術時間為163±25分鐘。住院期間未發生圍手術期死亡、中風或腎功能損害。

手術技術成功率為100%。所有患者在術後30天未發生死亡或再幹預,2名患者進行了6個月隨訪,未出現死亡或再幹預。術後第一個月的CTA結果顯示,通暢率為100%(20/20),術後6個月接受CTA隨訪的2名患者中,通暢率也為100%(2/2),未觀察到扭曲或狹窄。2名患者在BEVAR後出現了Ⅲ型內漏,2名患者出現了Ⅱ型內漏,其中1名腰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都出現了Ⅱ型內漏,1名患者在CERIB區域出現了GUTTER內漏。

關於CERIB區域的解剖特征,術前IIA的平均角度為122°,而術後IIA的平均角度為142°。術前EIA的平均角度為153°,而術後平均角度為158°。平均近端錨定區長度為25毫米,而IIA開口處平均長度為16毫米。

研究討論

這項單中心經驗表明,CERIB技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幹預手段,適用於套用腔內治療的主動脈-髂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使用球擴覆膜支架完成而不需要任何特殊支架(如IBDs)。

CERIB技術對於面臨特定挑戰的患者群而言,是一項極具價值的手術選擇。尤其適用於那些CIA較短、遠端錨定區不足的患者,他們通常需要考慮錨定區延伸,那麽可能難以保留IIA。據文獻報道,IIA閉塞會增加EVAR患者的並行癥發生率。此外,面對CIA較短和動脈瘤較大需急診手術或需要復雜的腔內治療(如3例使用t-branch)患者,CERIB技術同樣展現了其優勢。在這些患者中,保持IIA的通暢性至關重要,以降低SCI(脊髓缺血)的風險。面對IBD不可用或不足的情況,CERIB是這些病例的合理選擇。在緊急情況下使用IBDs可以隔絕破裂的主髂動脈瘤,但二次幹預率仍然相當高,此時,CERIB技術透過僅從上方增加存取點,能夠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CERIB技術還適用於同側開通困難時的翻山操作,顯著減少了低血容量患者的手術時間。

CERIB技術的另一個適應癥是用於治療先前EVAR失敗的患者。最近有報道稱,在開放手術或EVAR後進行使用IBD的腔內治療在長達3年的時間內是安全有效的。

然而,使用IBD有特定的嚴格解剖學標準,在本研究中,CERIB技術似乎是一個更簡單的選擇,取得了良好的結果且沒有任何解剖限制(圖3)。此外,先前使用的IBD並不幹擾CERIB技術的套用。采用CERIB技術,也可以根據每位醫生的經驗或患者主髂動脈解剖結構,使用自膨或球擴覆膜支架。

圖3 CTA示先前EVAR失敗並隨後接受CERIB技術的患者,其球擴覆膜支架通暢性良好。

在CERIB技術中,血管扭曲可能不是需要擔憂的難題,本研究顯示CERIB術後IIA和EIA的角度都變得更為平滑,這可能是因為球擴覆膜支架的起點高於髂內分支近端部份限制的IBD。

另外,CERIB技術建議使用上肢入路。最近的復雜EVAR病例/研究報道中證實,使用上肢入路安全可行,並且沒有增加卒中風險,其中透過切開經腋動脈入路可能是更安全的方法。

本研究中無論是切開還是經皮穿刺,都未發生通路相關並行癥。

臨床影響

髂動脈的遠端錨定區在EVAR中是一個重要問題,同時保留IIA的血流也至關重要。CERIB技術是一種在EVAR術中保留IIA的技術,它適用於各種商品支架。

CERIB技術在早期階段似乎既有效又安全。在面臨解剖學因素的制約時,該方案或可成為IBD治療的一個有價值的替代方案。

參考文獻:

Matsagkas M, Spanos K, Haidoulis A, et al. Initial Experience of the 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Iliac Bifurcation Technique[J]. 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2024: 1526602824125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