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糖尿病患者易發低血糖!如何處理和預防?

2024-03-18健康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趕緊點贊+收藏~

撰文|南南總內分泌 劉維

劉大爺糖尿病十余年了,一直用註射治療,但血糖一直達不到理想目標,於是自作主張地增加了餐前胰島素的劑量,自我感覺還不錯。

這天劉大爺早起在公園遛彎,突然感到頭暈,全身沒有力氣,看不清東西,行走困難。一起鍛煉的夥伴們急忙把他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低血糖了,立即給他註射了葡萄糖水。劉大爺很快恢復過來,但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糖尿病,不應該是高血糖嗎?怎麽會出現低血糖呢?

一、糖尿病患者為什麽易發低血糖?

糖 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為主要特征的一類代謝性疾病。診斷標準為具有糖尿病癥狀,且隨機血糖檢測≥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1mmol/L。因此,部份患者會以為糖尿病只會血糖高而不會有低血糖。

1

什麽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偏高,對低血糖的耐受性較差,所以非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血糖低於2.8mmol/L,就稱為低血糖;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低於3.9mmol/L,即可診斷為低血糖。但臨床中還存在個體差異,需因人而異。

2

低血糖的原因:

①糖尿病患者通常會註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如果胰島素劑量過大,長短效胰島素混合使用。

②因長期不規範註射胰島素,導致皮下脂肪萎縮、硬結,胰島素吸收時多時少。

③合並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藥物代謝和清除不及時,胰島素排泄延緩使其長時間在體內蓄積。

④註射或口服降糖藥後未按時進餐或進食過少。

⑤過度節制飲食,致使進食量不足,或兩餐間隔時間太長、過量飲酒,尤其是空腹喝酒。

⑥空腹運動,或運動量過大。

⑦出現胃腸道反應,大量嘔吐或腹瀉。

⑧胰島素分泌延遲引起的低血糖,常見於糖尿病早期,常常發生在下一餐的餐前。主要是由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與血糖反應不同步造成的,由於胰島素分泌延遲,當血糖處於高峰時,胰島素未達到高峰,當血糖出現下降時,胰島素高峰才開始出現。因此導致低血糖。

3

低血糖的癥狀

①輕度低血糖:出汗、心悸、面色蒼白、手抖、饑餓、乏力、情緒和行為改變(如小孩哭喊、易怒)、註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

②中度低血糖:除上述癥狀,還伴有生活不能自理(如進食和飲水困難)、表情淡漠、頭暈、恍惚、頭痛、腹痛、惡心等,出現中度低血糖反應時若不及時處理,可發展成重度低血糖;

③重度低血糖:無法站立、對周圍沒有反應、定向力消失、無法進食和飲水(可能誤吸入肺,發生窒息危險)、肢體面部痙攣,甚至昏迷。

但也有部份患者由於經常出現低血糖而適應了低血糖狀態,或者由於並行植物神經病變,即使血糖已經明顯降低,也沒有心悸、手抖、饑餓、出冷汗等表現。這部份患者其實更容易發生危險,因為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無法給你血糖低的訊號,如果不能及時補糖,嚴重者可能會意識障礙與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糖了怎麽辦?

①對於清醒的患者:可透過進食快速升血糖食品,如果汁、蜂蜜、曲奇、糖塊、液體葡萄糖(一般要15~30g),15分鐘後測血糖,如果血糖仍低於3.9mmol/L,可繼續補充。

②對於重度低血糖或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禁止餵食,立即送往醫院就診 。

三、如何預防低血糖?

1

隨身攜帶小食品和急救卡

糖尿病患者外出時隨身攜帶可以及時補充能量的食物,如糖果、曲奇等,以備發生低血糖時急用,其中葡萄糖方糖是首選。還應隨身攜帶急救卡片(註明姓名、診斷、電話、用藥等)(圖1),以便在發生嚴重低血糖時能在最短時間得到診斷和治療。

圖1 糖尿病患者保健卡

2

加強血糖監測

糖尿病患者要養成監測血糖的習慣,不能靠感覺來衡量血糖的水平。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有自己覺得不舒服的時候血糖才是異常了,這時才會想到測量血糖看看,往往這時候出現低血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長期波動的血糖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尤其要避免空腹飲酒。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積極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進食三餐。易出現低血糖的患者最好在3次正餐之間增添2次~3次加餐,需要註意的是加餐的量是在每日定量攝入的食物總量中扣除。

4

合理用藥

藥物使用過多也是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降糖藥本身就易導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服藥,註意藥的劑量,在並行腎病、肝病等情況下,盡早向醫生反饋,調整用藥量。還要定期輪換胰島素註射部位,防止產生皮下硬結影響吸收。

5

合理運動

適量的運動對糖尿病患者控糖有好處,但突然加大運動量或變更運動時間,會使消耗過多而誘發低血糖反應。糖尿病患者正確的運動方式是在飯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開始運動,每次運動時間30分鐘至一小時即可。

推薦閱讀:【反復發生低血糖,竟是常用藥導致?】

稽核專家

李 佳

  • 南部戰區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內分泌用藥評價分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骨質疏松預防與康復委員會主任委員

  • 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

  • 主編、參編、參譯專著5部

  • 近年主持國家、省部級基金5項 授權專利8項

  • 多次擔任大會同聲轉譯

  • 多份SCI雜誌審稿人

  • 本文稽核丨南部戰區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李佳 責任編輯|馮梓瑩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