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2023年度最美康復科技工作者——黃曉琳教授典型事跡

2023-12-06健康

黃曉琳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世界衛生組織康復培訓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專案「面向肢體功能重建的智能康復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子課題負責人;華中科技大學教學名師,同濟醫院先進工作者,同濟醫院「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同濟醫院「十佳醫務工作者」暨「裘法祖醫德風範獎」提名獎獲得者。

醫者仁心,譜寫真愛

黃曉琳教授從醫40年,恪守醫生的天職,一切以病人利益為重,用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康復醫療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用真愛與真情溫暖撫慰傷者的心靈。2008年8月,黃曉琳教授作為湖北省援川康復醫療隊隊長,帶隊奔赴四川綿陽地震災區。在余震不斷和醫療器材有限的情況下,在工作生活環境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身先士卒,不顧安危,先後深入北川、安縣、江郵、遊仙等災區醫療點指導與參與實地救治。綿陽中醫院是湖北康復醫療隊工作的主陣地,黃曉琳教授和醫療隊的隊員,不僅短時間籌集到大量器材,還因陋就簡開辟了專門的康復功能訓練室,使災區的傷病員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在為期一個月的醫療援助工作中,醫療隊共收治護理傷員165人,出院39人,治療地震傷員5481人次。黃曉琳教授帶領醫療隊還幫助綿陽中醫院建立起基本的康復科,並且利用接診、會診等臨床工作時手把手教,周末休整時間就去縣鄉村等醫療點巡診指導,為當地康復醫學專業的起步打下了基礎,為那裏的醫院送去了康復技術,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師道尊嚴,立德樹人

教育是一種傳承與傳授知識的過程,教育是一種塑造人格與培養品德的過程,教育是一種培養技能和能力的過程,教育是一種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教育是一種培養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的過程。黃曉琳教授深知教育者肩負的責任,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傳道授業解惑,兢兢業業致力於教學一線。黃曉琳教授一直相信教育的力量,經常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用所學知識報效黨和國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目前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4名,碩士研究生38名,且每一位畢業生都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過硬的技術能力,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守正創新,學術常青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黃曉琳教授主編(譯)國家規劃教材和專著20余部;主持【康復醫學】課程獲湖北省精品課程及湖北省線下一流本科課程;獲得中國康復醫學會教學成果一等獎,先後多次獲得國家衛生部、科技部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教材獎,獲得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素及教學成果一等獎。黃曉琳教授不僅在教學方面銳意奮進,碩果累累,在科研工作中也是一馬當先,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部級課題10項,國際合作課題2項,獲得中華醫學會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國家專利6項,發表中英文論文100余篇。在這些成果中作為團隊負責人黃教授領導課題組長期致力於醫工結合領域的科學研究與臨床轉化工作,圍繞成年人重大神經系統疾病和青少年生長發育相關肌骨疾病,在上肢人形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脊柱側彎機器人等研發方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1)申請了多項國家級課題,包括NSFC-深圳聯合基金專案(面向肢體功能重建的智能康復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總經費1091萬)、國家重點專案(修復與增強人體運動能力的穿戴式機器人基礎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行可重構柔性踝足外骨骼機器人及其人機協調控制研究)等;(2)近5年在Stroke,Arch Phys Med Rehabil,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代表中國康復機器人領域研究首次登頂Stroke雜誌,Arch Phys Med Rehabil為美國康復醫學會會刊、Nature Index收錄期刊,在該雜誌發表的論文被評選為當期封面文章,表明課題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3)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英國列斯大學、美國埃默裏大學等醫工團隊搭建了跨學科交流合作平台,研究論文被國際卒中領域頂級期刊Stroke主編Argye E. Hillis教授等著名學者正面參照,在團隊國際、國內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成功實作了多項醫工研究專利的臨床轉化。

— The End —

中國康復醫學會

微訊號|CARM_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