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胃癌都是吃出來的?2個吃飯壞習慣,你可能天天做

2024-09-04健康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胃癌,這一聽起來離自己還遠的可怕病癥,其背後卻藏匿著日常習慣裏那些容易忽視但危害無窮的因素。今天就讓我來為你揭示那些藏匿於餐桌上的潛在危險因素,幫助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防患於未然。

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探究胃癌背後的秘密,看看哪2個吃飯壞習慣可能會悄然增加你的患病風險?

不良飲食模式

首先,讓我們一起談談現代人中普遍存在的不良飲食模式問題。

挑食:偏食導致營養失衡,影響胃健康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學習日益繁忙,快餐和外賣開始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裏的主角。這些食物為了滿足顧客對味道的需求,往往會在烹飪時使用更多的食鹽、糖分等調料來增加風味。

長期如此,便會引發一系列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等問題出現。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很多人因忙於工作等原因常常錯過正餐時間,在饑餓到極致後再狼吞虎咽地解決饑餓感問題。

你也許覺得這樣的事情離你很遙遠,事實上卻是許多上班族的真實寫照。試想一下這樣的情景:

在工作日早上,你匆匆沖向公交車站或地鐵口,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準備營養早餐;午餐時間短暫,為了趕進度,不得不叫份外賣簡單解決。

到了晚上回家後已是身心疲憊,只想趕緊吃完飯休息,根本沒心思認真做飯……這一切都在不經意間給胃造成壓力。久而久之,這些行為習慣會慢慢侵蝕我們的健康,為胃部疾病埋下了種子。

實際上,挑食不僅僅指的是對某些特定食物有所偏好,更多的是指飲食習慣中不均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蛋白質攝入過多或者纖維素、維生素攝入不足等都可能增加胃腸道病變的機會。

尤其是一些長期以肉類為主的人群,更容易出現消化系統負擔加重甚至引發相關問題的機率大大提升。據中國營養學會數據顯示,中國成人超重率已經突破百分之三十。

其中不規律的進餐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肥胖也是誘發腫瘤的重要危險因素。

三高飲食,胃腸道慢性疾病根源

隨著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越來越多家庭選擇以動物油脂為主要食材烹飪,而植物油、谷物比例顯著下降;加之人們對於口感越來越挑剔,大量攝入含有味精、色素以及其他各種食品添加物的產品逐漸普及。

這種所謂高熱量、高鹽分、高脂肪(通常被稱為三高)的食品組合成了許多人心中最愛的味道。殊不知這恰恰為胃黏膜健康帶來威脅。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曾經指出,如果每日攝入量超過兩百克左右的紅肉產品(牛羊肉雞肉等等)就會增加患上結直腸腫瘤的風險概率接近25%,而且這個結論同樣適用於各種腌制品如鹹魚、培根之類的肉類。

長期以往這類物質會在人體內轉化成一些毒性較強、具有腐蝕性效果的產物直接損害細胞正常功能活動從而誘導腫瘤變性。

據最新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在全球範圍內約有1/5病例是由於此類不當生活方式所致,每年新增胃病患者中有近百分之十屬於晚期診斷案例,這不僅加大治愈難度,更是大大降低了五年生存機率。

面對如此誘人的美食誘惑,究竟怎樣才能保護脆弱胃黏膜呢?

餵養方式的錯誤選擇:暴飲暴食與速戰速決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迫使許多人只能迅速解決進餐問題。這種行為看似節約時間但其實潛藏著不少健康威脅。

暴飲暴食與慢性病形成

對於暴飲暴食這個問題來說,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尤其是在節日聚餐場合裏更加凸顯出來。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它對我們腸胃所造成的影響。

當人們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之後,並不是所有的養分都可以被及時分解吸收掉,相反那些堆積在一起的食物反而增加了腸道消化負擔。

特別是當我們吃得很急很快時,胃部還沒有來得及發出停止進食指令就已經裝滿了食物,這時便會導致胃壁持續膨脹甚至出現穿孔出血等癥狀。

除此之外,長期以往這種做法也會影響大腦下丘腦對飽腹資訊處理機制正常運轉規律,即所謂的「胃-腸反射」過程出現問題導致身體失去自我節制力變得越來越難感覺到饑餓或飽腹感變化。

據哈佛醫學院研究顯示,這種行為與肥胖、胰島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以及多種內分泌失調症候群之間有著密切聯系,並且一旦進入惡性迴圈就難以自拔。

狼吞虎咽與消化系統損害

其次則是進食速度的問題了。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協會發表論文表示,與正常飲食速度相比,那些吃飯速度快的人患肥胖的可能性高出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這是因為當食物以高速透過口腔時並沒有得到足夠咀嚼時間,進而直接影響唾液澱粉酶分泌量導致糖分吸收速率增快引起血糖濃度上升。

同時,胃黏膜表層由無數微絨毛構成起到屏障防禦功能作用,但過度摩擦損傷將導致該結構受損,使胃部更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侵襲。

而根據歐洲胃腸內鏡學年會上公布的報告顯示,在中國北方地區因為飲食習慣差異,胃黏膜炎癥發生率明顯高於南方省份,並且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

忙於趕路與消化不良

最後則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在路上」式進餐方式了。對於大多數白領族而言,「邊走邊吃」的習慣幾乎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在行進過程中口腔唾液腺受到抑制,食物未能得到徹底混合便直接進入胃腔之中,增加了食物顆粒體積增大,進而阻礙小腸吸收營養成分效率。

同時胃液分泌量也會減少,不利於胃粘膜層正常維護屏障防護功能。

因此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不規律飲食狀況,必然會造成腸胃運動紊亂失調、胃腸道菌群多樣性減少、腸道通透性改變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問題,最終形成慢性胃病甚至惡化為潰瘍或者更糟糕的結果——惡性腫瘤等。

如何才能夠擺脫這種飲食惡習、保護我們寶貴的胃呢?

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平衡搭配飲食

首先,我們必須改變自己過去不健康的食譜結構,建立起以植物性為基礎的合理膳食理念。在日常膳食中,應該盡可能多地嘗試各種類別的食品搭配,以確保攝入足夠多類別的維生素及胺基酸等成分,維持體內代謝平衡穩定。

少吃加工過的肉類及燒烤食物,而多選擇新鮮蔬菜瓜果作為主要攝入原料,這不但可以預防多種胃部疾病,還可以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並且,盡量多吃一些具有抗癌性質的食物如大蒜、西蘭花和胡蘿蔔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據美國腫瘤學會報道顯示,在每天吃掉兩個拳頭大小的新鮮水果或蔬菜前提條件下,男性罹患食道癌風險將降低四分之三;女性胃腺癌發病概率則能削減接近五分之一。

同時要特別強調對於特殊人群而言(如老年人、兒童、青少年),更要重視微量元素與鈣鐵鋅硒等各種礦物質元素需求變化特點,在遵循國家規定建議每日營養指南的前提下適當添加牛奶、魚類以及海帶海藻等海鮮種類,保證自身造血能力與智力發育處於良好狀態下運作。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與過度勞累

在確保營養全面均衡基礎上還需要調整作息模式。保證充足睡眠有助於修復體內受損細胞組織,加強自我免疫力功能建設。

並且在睡前避免攝入辛辣油膩等高能量密度食品以免增加腎臟過濾廢物負荷量誘發結石癥狀產生。

另外對於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年輕人群體來說,更需要適當休息雙眼,定時做一些眼部按摩緩解眼周疲勞狀態,從而更好地預防視神經疲勞萎縮癥出現。

慢慢品味每一份食物的美好

養成細嚼慢咽好習慣。吃飯時保持心態放松平緩狀態不僅有助於提高食物分解效率還有利於及時感知饑餓資訊反饋大腦控制飽腹感形成正常代謝規律。

此外在每次進餐時盡量選擇固定座位與家人共度歡樂時光也能促進消化吸收哦。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小組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在相同數量食物條件下,以每頓十分鐘勻速進餐組別相比,那些以六分鐘速成模式吃東西的人群平均多消耗20%左右總卡路裏值。

同時前者也表現出更低血胰島素水平、更高胃酸pH值、較優膽固醇比值、較低體重增長振幅以及較好血脂指標控制能力。

結語

以上便是我對「吃飯壞習慣是否容易引發胃部疾患」的解讀啦!其實想要遠離疾病並不難,關鍵在於能否堅持下去並形成良好生活秩序。畢竟任何事情都需要從自身做起、從小處抓起,只要時刻記住:身體永遠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好的夥伴。

因此無論多麽忙碌或者辛苦,請一定記得照顧好自己的腸胃,珍惜現在擁有的每一天美好時光!

讓我們一起從現在做起,用實際行動關愛胃部吧!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資訊:

吃飯時有這個壞習慣,讓你離胃癌越來越近,看完趕緊改

2022-08-12 17:13·五彩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