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小小魚刺也能引發「血案」!吃魚時警惕被魚刺「牽腸掛肚」

2024-03-30健康
近日,新晃縣中醫醫院外二科83歲高齡患者楊爺爺病愈出院,該患者因右側腹股溝區疼痛7天入院,於2024年02月27日在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鏡探查+右側嵌頓疝松解復位+雙側疝囊高位結紮+乙狀結腸穿孔修補術,術中發現右側腹股溝區一長約5cm魚刺,其周圍存在膿苔。
經仔細尋找,於直腸膀胱陷凹上方乙狀結腸上發現一直徑約1-2mm大小的穿孔,穿孔處未見糞便流出,穿孔處周圍腸壁組織水腫,考慮患者腹腔未見腸內容物外漏,腹腔感染不重且局限,穿孔點微小,故行乙狀結腸穿孔修補術。
結合患者術前描述情況,且仔細詢問病史,得知其之前吃過魚肉,考慮異物(魚刺)引起腸道穿孔。
當時情況十分危急,若不及時處理,則有彌漫性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風險,後果不堪設想,經過外二科醫生團隊與麻醉科及手術室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歷時2小時55分鐘,終於完成了手術。
術後經確認,罪魁禍首就是魚刺!
(術中腹腔內情況)
術後第十天,患者康復出院,術後隨訪,患者食納正常,大便通暢,已恢復正常生活。
新晃縣中醫醫院溫馨提示:
魚刺從口經咽喉、食管、胃、小腸、大腸到肛門排出,需在人體內「長途跋涉」,在此遊走過程中可謂危險重重,步步驚心。
魚刺如果卡在咽喉部可能引起反射性喉痙攣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如果穿透食管壁刺破胸主動脈則會引起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導致死亡;如果僥幸到達胃腸內,刺破胃腸壁可能誘發胃腸穿孔,嚴重者感染性休克會危及生命。
魚肉雖然美味,建議大家用餐時需細嚼慢咽,特別是老人及小孩,在吃魚時一定要註意分辨魚刺。
若一旦誤吞「魚刺」、「棗核」等尖銳物後,切勿用民同士方法如大口吞飯、喝醋、用手摳喉催吐等應對,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透過消化內鏡、CT等檢查以確定異物存在的位置及拔除難度,從而決定下一步專科治療方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新晃縣中醫醫院 外二科 楊大領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