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切除病肝30斤!巨型多囊肝患者重獲新生

2024-06-26健康

器官移植被譽為21世紀的「醫學之巔」,而肝移植技術是器官移植領域最為復雜的尖端技術之一,素有「醫學皇冠上最閃耀的明珠」之稱。6月17日淩晨,大醫二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為一名55歲的多囊肝患者實施了肝移植手術,該患者肝臟重達 15kg(約是普通人的15倍) ,器官移植團隊徹夜奮鬥,成功完成這例超高難度的肝移植手術,目前患者康復良好。

飽受折磨,唯有肝移植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途徑

今年55歲的高女士是一名多囊腎合並多囊肝患者。這種疾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疾病,早期通常沒有癥狀,隨著年齡增長囊腫數目及大小逐漸地增多和增大,多數患者到四五十歲時肝、腎體積增長到相當程度才出現癥狀,約半數的多囊腎患者會合並多囊肝。

高女士的癥狀相當嚴重,生活質素極差,巨大的多囊肝幾乎侵占了她腹部的全部空間,肚子「高高聳起」,其他鄰近臟器紛紛受壓,並向上壓迫肺臟、心臟,導致她無法平臥,只能側著身睡覺。進食困難,吃少量飯就覺腹脹難忍,苦不堪言。

因為巨大多囊肝,高女士已經無法正常行走,並且合並了大量腹水,曾反復手術及穿刺治療,但效果均不理想。在絕望之際,高女士得知這種疾病除了器官移植,沒有其他更好的救治途徑。她輾轉多家醫院求醫無果,在得知大醫二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肝臟移植手術技術高超,為很多在疾病折磨下絕望的病友帶來希望後,高女士慕名而來,進行了器官移植登記及相關準備。

迎難而上 挽救生命 體現醫者使命擔當

大醫二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表示,患者目前腎功能尚好,囊腫壓迫程度輕,而多囊肝急需處理,肝移植難度系數相當高。首先病變的肝臟巨大,壓迫腹腔周圍臟器,占據了幾乎整個腹腔,手術中暴露十分困難。移除巨大肝臟時,極易引起低血壓,導致心排出量嚴重減低、心臟驟停的結果;此外,患者肝臟向腹壁外膨出,合並切口疝及臍疝,可能與腹壁及周圍組織粘連嚴重,出血較多;再加上患者同時合並多囊腎,術中出血所致的低血壓也會對腎血流有影響,可能會出現術後的腎臟功能恢復遲緩,嚴重時可能需要透析以及使用抗凝藥,若如此又會增加移植肝出血的風險。

盡管手術難度及術後恢復難度極大,但患者以性命相托,醫者定當全力以赴,器官移植中心、肝膽胰外1科迎難而上,制定了嚴密的個體化手術方案,靜靜等待合適肝源的出現。

學科聯合 保駕護航 展示醫院綜合實力

高女士是幸運的,6月16日,匹配的肝源等到了。當天是星期天又恰逢父親節,接到急診移植工作通知時,大多數人都在家裏團聚。移植號角響起,團隊成員紛紛趕到醫院,按照術前方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手術於20時開始,由王立明教授、高振明教授主刀,帶領團隊進行多囊肝切除。患者肝臟的體積是正常人肝臟的15倍左右,表面布滿大小不同的囊腫,可謂是觸目驚心。術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暴露困難,主刀醫生仔細分離,精細操作,將病肝一點一點的遊離,最終暴露肝臟各個部位。經過團結奮戰,移植團隊順利將多囊肝完整、順利地切除,同時植入新肝。

因患者本身體質等多方面問題,開放門靜脈過程中血壓明顯下降,麻醉科醫生緊急維持迴圈穩定,平穩渡過門靜脈開放的危險時期,為手術的平穩進行保駕護航。

手術成功結束已是17日淩晨3時,在場一夜沒合眼的醫生、護士都長長舒了一口氣。隨後患者轉入重癥醫學科(ICU),進行生命體征的維護及移植器官功能的維護。

此次超高難度手術的成功開展,是多學科聯合共同努力的成果,器官移植團隊、麻醉科、輸血科、重癥醫學科、手術室、醫務部等多個科室參加了這場奮戰,檢驗科、超聲科等這些幕後的學科也都派出經驗豐富的醫護隊伍,為移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的狀況做好準備。該例肝移植手術的成功,充分體現了大醫二院的綜合實力。

麻醉蘇醒後高女士對著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並透過影片連聲交代家人:「我恢復的很好,各方面都很好,放心放心!」經過ICU團隊精心治療,患者快速康復,度過危險時期,順利轉出ICU。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是大連地區目前同時擁有肝移植、腎移植、肺臟移植、心臟移植資質的醫院,在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肝膽外1科主任高振明教授的帶領下,器官移植中心正在蓬勃發展,入選大連市「登峰計劃」重點學科。從2001年完成大連市首例肝臟移植以來,20多年來,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已完成各類器官移植共700余例,開展了親體活體肝移植、劈離式肝移植、小兒及活體腎移植、肝腎聯合移植等高難度移植技術,多項成果填補了大連乃至東北地區的空白。手術一年、三年的存活率均達到或接近全國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