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市級重點專科的第一任科主任,如何為科室大躍升鋪路?

2024-04-14健康

作為南通市臨床重點專科——海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第一任科主任,秦延昆把開展新技術、新專案作為工作重點來抓,以實幹推動神經內科高質素發展。如今的神經內科實作了從「請兄弟醫院支持開展手術」向「團隊迅速反應開展手術」的轉變。

目前,科室常規開展急性腦梗塞靜脈溶栓聯合機械取栓、顱內外血管狹窄血管內成形及支架植入術等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在縣域及周邊地區都處於領先地位。

記者|張園園

通訊員|朱思雨

專註做一件事情,專註在臨床一線,專註於治病救人,秦延昆用三個「專註」註解了何為匠心。作為海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他以專業領跑,鉆研最精準的技術,攻克最難啃的關卡,以精湛技藝守護人民健康。

「盡自己所能把工作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老百姓就行。」他說。

01

選擇

秦延昆走上從醫之路,離不開父親的影響。

當年,農村活躍著一批赤腳醫生,走家串戶,為老百姓解除病痛。秦延昆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這讓秦延昆自小就對醫生很有好感。

從村頭到村尾,大人、小孩、老翁、老嫗只要有個頭疼腦熱都會來找村裏的秦醫生看看,父親背著紅十字藥箱急匆匆出門的背影深深印刻在他幼時的記憶中,埋下了一顆醫學的種子。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是【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那個年代的高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學習改變命運,秦延昆深知這一點,因此他格外珍惜讀書的機會,挑燈夜讀是家常便飯。

臨近高考,正是三伏天,秦延昆卻突然病倒了。起初只是全身乏力,後來反復發燒,腦袋一直昏昏沈沈,這可把家人急壞了。幾服藥下去,暫時退了燒,但止不住的咳嗽又讓人心焦。家人擔憂這場病會影響到考試,他說,「我可以堅持!」

好在最後的結果令人滿意,親身體會到疾病帶來的不適與無助之後,秦延昆對健康的珍貴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填報誌願時,他毅然選擇了醫學。

1998年6月,秦延昆滿懷一顆赤誠之心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入黨25年以來,他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自己,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不斷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同時,作為神經內科的學科帶頭人,他以身作則,為年輕醫師的成長之路「點燈護航」,發展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黨員。

02

變革

海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建立於70年代,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南通市臨床重點專科,在神經系統各類常見病及疑難危重病的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發展過程中,作為醫院第一任神經內科主任,秦延昆把開展新技術、新專案作為工作重點來抓,以實幹推動神經內科高質素發展。

秦延昆立足當下,放眼長遠,他認真解讀本領域診療指南,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診療經驗和技術,先後鼓勵邵祥忠(現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神經內科主任)、許小偉(現神經內科副主任)等優秀骨幹人才外出進修學習,不斷引進本領域新技術、新專案,並實作成果轉化。

如今的神經內科實作了從「請兄弟醫院支持開展手術」向「團隊迅速反應開展手術」的轉變。目前,科室常規開展急性腦梗塞靜脈溶栓聯合機械取栓、顱內外血管狹窄血管內成形及支架植入術等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在縣域及周邊地區都處於領先地位,極大地改善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質素。

談及卒中中心的建設過程,秦延昆感慨萬千。成立之初,無論是基礎設施的配備、人員的配置,還是教學科研的提升、診斷技術能力和治療技術水平對當時的科室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全體醫務人員以實幹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從技術攻關到全員培訓,從最佳化急救流程到完善制度職責,從單打獨鬥到全院聯動,從院內普及到院外宣教,逐漸實作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提升。

科室經常性業務學習、早查房、病例討論,團隊成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及實際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自2015年卒中中心建成以來,海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完成急性卒中溶栓數百例,目前急性腦梗塞溶栓前準備時間(DNT)約37分鐘左右,讓海安市城鄉大量的卒中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治。

03

堅持

秦延昆作為高年資主任醫師,一直在臨床一線從事醫療工作,每天不管多晚,都會把所有病歷看一遍,年輕醫生寫得不行的地方,他都會一一修改。

他細心嚴謹、仁心仁術,一次次將危重病人從「死亡線」拉回。有一名年僅28歲的患者,因為高熱、嘔吐被家人認為是感冒在家吃藥,沒想到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出現抽搐癥狀,繼而陷入昏迷。父母焦急萬分,慕名找到秦延昆。結合患者病史及檢查結果,秦延昆診斷其為病毒性腦膜腦炎,情況十分危急,他立即組織醫護團隊積極開展救治工作。

連續一周,秦延昆密切關註著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措施,只要有時間就會到患者床邊噓寒問暖,給予家屬信心。他說,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透過醫護團隊的不懈努力及家屬的積極配合,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轉,出院前復查腦脊液已正常,成功「死」裏逃生,並且沒有留下後遺癥。患者父親拉著秦延昆的手激動地說:「謝謝醫生,是你們把我兒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是救了我們一家人!」

目前,秦延昆還兼任中國卒中學會腦靜脈病分會常委,南通市神經病學分會委員,南通市卒中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先後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醫學論文10余篇。

從醫三十余載,歲月沒有磨滅秦延昆年少的初心,沒有沖淡他對事業的熱忱,他的大部份時間都與這份平凡卻不凡的神經科事業緊緊連線在一起,並對此甘之如飴。

new era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釋出了【國家臨床專科能力評估辦法(試行)】,評估覆蓋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及社會辦醫療機構的臨床專科。評估要求,醫院需要打破傳統學科和科室壁壘,充分整合資源,構建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的多學科融合型臨床專科,以讓患者得到最佳化的診療策略與方案,最大限度提升醫療服務質素和效率。這意味著縣域醫療機構也將全面迎來臨床專科建設的全新時代。

近幾年,隨著縣域醫院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全國各地湧現出了一批優秀臨床專科建設的先行者。為了將這些優秀的建設經驗進行有效推廣,中國縣域衛生融媒體即日起,除了對縣域優秀專科進行深度采訪報道之外,還 特別發起「縣域醫院臨床專科建設標桿參訪系列活動」,以實地走訪、深入交流等方式 ,讓更多縣級醫院全面掌握更加實用、更易落地的專科建設經驗。

讓我們一起向縣域臨床專科建設標桿醫院出發

學習優勢專科建設理念

聆聽科室管理優秀經驗

掌握特色專科建設路徑

活動咨詢:

本公眾號註明原創的內容權利屬於本公眾號所有,未經公眾號授權,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截圖、復制、傳播、展示、轉載、摘編等)。如需授權請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經獲得公眾號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作者來源。否則,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