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國腫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識(2024)】(卵巢癌)

2024-04-11健康
一、防篩篇
觀點1:遺傳咨詢可篩選出高危人群,但早診手段有限。
卵巢癌分為散發性、遺傳性,其中遺傳性卵巢癌占所有卵巢癌的15%~20%,BRCA基因突變是最常見的引起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症候群的基因。 一般女性終生患卵巢癌的風險僅為1.4%,但如果攜帶BRCA突變基因的女性,終生卵巢癌發病風險可以達到15%~65%。 BRCA基因突變親代遺傳子代的概率是50%,攜帶BRCA突變基因的女性,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卵巢癌和乳癌的預防措施,如進行更加密集的乳腺和卵巢體檢,爭取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因為上皮性卵巢癌80%可能來源於輸卵管,所以,攜帶BRCA突變基因的女性在完成生育後,可以在盆腔良性手術時,預防性切除輸卵管。 觀點2:BRCA基因突變者降低卵巢癌的風險策略是預防性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文獻報道,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術(RRSO)可以降低85%~90%的卵巢癌、輸卵管癌和原發性腹膜癌的發病風險,且可以降低總死亡率。推薦BRCA1突變攜帶者在35歲~40歲前,BRCA2突變攜帶者在40歲~45歲前,實施降低風險的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 觀點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推薦檢測BRCA1/2胚系突變。
對於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各種指南均推薦檢測BRCA1/2胚系突變。因為,第一,判斷預後,BRCA1/2胚系突變患者對鉑類化療敏感,治療效果好;第二,手術+化療結束後,精準地選擇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第三,篩查出家族遺傳史患者,針對其家族親人進行檢測,對攜帶BRCA1/2胚系突變者進行精準預防。 觀點4:遺傳基因檢測前後推薦進行專業遺傳咨詢。
二、病理篇
觀點1:卵巢腫瘤以上皮性最常見,占比90%以上。
卵巢這個器官的體積只有3×2×1cm大小。但是,卵巢是腫瘤病理類別最多的器官之一,其中上皮性腫瘤是最為常見的卵巢腫瘤,占90%以上。 卵巢腫瘤按生物學行為分為良性、交界性及惡性腫瘤。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級別漿液性癌占70%,子宮內膜樣癌占10%,透明細胞癌占10%,黏液性癌占3%,低階別漿液性癌小於5%。 觀點2:國際上卵巢腫瘤組織病理分類以WHO分類為標準。
觀點3:第5版WHO分類標準在2020年更新,涵蓋新亞型。
觀點 4:子宮外HGSC約80%歸類為輸卵管起源。
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是上皮性卵巢癌的最常見類別,除此之外,卵巢上皮性癌,還有粘液性癌、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樣癌,但是在正常卵巢組織當中是沒有這些上皮樣細胞存在的。 經過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現在的共識是卵巢位於盆腹腔的最底部,表面沒有腹膜,由於輸卵管和卵巢密切的解剖關系,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可能是起源於輸卵管的癌癥轉移到卵巢,或者是輸卵管漿液性細胞脫落到卵巢表面繼而發生癌變。因為診斷時多數病人病變範圍廣,起源部位往往無法確認。 現在的共識子宮外高級別漿液性癌可能起源於輸卵管、卵巢或偶爾起源於腹膜,因為這些腫瘤具有共同的流行病學特征和臨床行為,治療的原則也是相同的。 三、診斷篇
觀點1:卵巢癌診斷依賴多種影像學檢查。
卵巢癌由於缺乏特異性的癥狀和體征,所以在診斷當中,影像學檢查非常重要。常用超聲、CT、MRI,必要時,進行PET/CT檢查。對於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腫瘤可切除性評價,首選增強CT、增強MRI或PET/CT(有助於發現腹盆腔以外的轉移病竈)。 觀點2:超聲檢查是卵巢腫瘤初始診斷的首選方法。
彩超的普及性和便捷性,讓其成為婦科疾病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方式。透過超聲,可以發現盆腔的包塊,根據包塊的狀態和回聲性質(如囊性或實性、有否完整的包膜等)判定是否為腫瘤,若為實性包塊,再根據血流訊號判定是否可疑惡性。如可疑惡性,還需要進一步的CT或核磁共振的檢查。 觀點3:組織病理檢查是卵巢癌確診的必需條件。
組織病理檢查是所有腫瘤確診的必需條件,是金標準,卵巢癌也不例外。手術是卵巢癌治療最主要的方式,手術切除的標本要進行病理檢查,進行手術病理分期和病理類別分析,從而評價預後,並制定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方案。 觀點4:診斷不明確時,腹腔鏡檢查有助確認是否為卵巢癌。
可疑診斷卵巢癌的患者,判斷病變非常晚期,直接手術很難達到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時,可能需要先做新輔助化療,之後做中間型的腫瘤細胞減滅術。 進行新輔助化療前,必須要有病理學的診斷,一般需要腫塊的穿刺活檢或者是胸、腹水的腫瘤細胞檢查來明確腫瘤診斷後再進行化療。 特殊情況下,有一些患者,經過這樣的處理,仍然不能找到腫瘤細胞,依然高度懷疑是卵巢癌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腹腔鏡探查的形式來進行診斷,一方面能夠直接觀察到腹盆腔的腫瘤狀態,在直視下取組織作病理,診斷將更加精準。另一方面,也可以進行Fagotti評分,如果評價能夠做到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也可以直接轉開腹進行腫瘤細胞減滅術。 四、治療篇
觀點1:卵巢癌初始治療總原則為手術主導,輔以化療和綜合治療,恰當的初始治療直接影響患者生存率及預後。
卵巢癌的初始治療模式是先手術+化療+維持治療(PARP抑制劑等靶向藥)。因為卵巢癌的手術範圍非常大,為了達到肉眼看不到腫瘤病竈(R0)的目的,需要多學科團隊一起配合。 恰當的初始治療包括治療決策,是直接手術還是新輔助化療後再手術,因為,新輔助化療後再手術,患者耐藥率可能升高,進而影響患者的總生存期。手術技術決定手術的治療結果,要達到滿意的減瘤手術(R0),需要有經驗的多學科團隊一起完成。所以,建議患者初始治療時盡量選擇有豐富經驗的三甲大醫院進行。 觀點2:全面分期手術適用於臨床早期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
觀點3:晚期卵巢癌手術的終極目標是無肉眼殘留。
目前,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術後輔助化療以及維持治療(PARP抑制劑等靶向藥)。幾十年的臨床試驗證明,晚期卵巢癌手術質素決定了患者的預後。如果手術後,肉眼看不見腫瘤病竈(R0),患者的預後將會是比較好。因此,肉眼無殘留是晚期卵巢手術的重要標準,為了實作這樣的目標,除了婦科腫瘤醫生外,還需要多專業的外科醫生(如腸道外科、肝膽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等等)協同完成手術。 觀點4:新輔助化療適用於Ⅲ/Ⅳ期患者,特別是大量胸腹水者,通常不用於早期患者。
新輔助化療的概念是相對於手術後的輔助化療而言,是指在手術前進行的化療,目的是縮小腫瘤的體積,減少腫瘤負荷,使手術過程中減少手術的創傷,並能完整切除腫瘤。 卵巢癌新輔助化療一般套用在Ⅲ/Ⅳ期患者,經影像全面評估,不容易達到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者,可先行新輔助化療2~4程(根據患者腫瘤縮小的程度決定療程數,最多4個療程),然後進行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手術後再輔助化療。如果個別早期患者因為各種合並癥(近期血栓、栓塞、嚴重心肺疾病等)直接手術風險極大,也可以采用。 觀點5:復發卵巢癌可根據無鉑期長短分為鉑類敏感型、耐藥型、難治型。
復發卵巢癌根據最後一次使用鉑類藥物到疾病復發的時間間隔,將患者分類為鉑敏感性、鉑耐藥性和鉑難治性。使用鉑類治療達到臨床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部份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的患者,間隔時間≥6個月的患者被視為鉑敏感;<6個月內復發的患者被視為鉑耐藥;如果在初次治療期間就未達到臨床緩解或疾病繼續進展的患者被視為鉑類難治性,這類患者預後比較差。 觀點6:初治後復發卵巢癌的患者,復發治療方案尚無統一標準。
觀點7:對於復發的上皮性卵巢癌,首先根據無鉑間期或無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分型,從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有專家曾經說過一句話:「鉑是上帝賜給卵巢癌患者的禮物」,也就是說,鉑類藥物是卵巢癌化療的主要藥物。但是,它非常容易耐藥,一旦鉑類藥物耐藥,再治療就不選擇鉑類藥物了。因此,根據最後一次使用鉑類藥物到卵巢癌復發的時間間隔劃分為鉑敏感性、鉑耐藥性和鉑難治性。目的是決定後續的治療藥物選擇。 觀點8:單純CA125升高的復發患者,可參加臨床試驗或繼續觀察,待有臨床癥狀或有影像學證據再治療。
卵巢癌復發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腫瘤標記物CA125升高,影像學發現腫塊,不明原因的腸梗阻以及大量胸、腹水等。很多研究證明CA125升高比較敏感,它的升高有時要比影像學看到腫塊早3~6個月。 有臨床試驗對於僅有CA125升高的患者,進行兩種方案處理:第一組馬上采取相應的化療;第二組患者繼續觀察,直到影像學能看到腫塊或者有臨床癥狀時再進行化療。結果發現兩組患者的總生存期沒有差別,早化療的患者生活質素更差。根據這樣的結果,對於單純腫瘤標記物升高的患者,指南的建議是觀察,直到有臨床癥狀或者影像學診斷。 觀點9:中醫治療可在卵巢癌各個階段發揮作用。
西醫的抗腫瘤治療,無論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都是針對腫瘤的局部和腫瘤細胞,並且所有的治療手段均有副作用,化療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中醫是以整體觀,辯證看待腫瘤,根據各個臟腑虛損的不同特點,予以與之相應的治法,使機體維持基本的動態平衡。 化療是卵巢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在化療過程中,中醫藥可以在減輕副作用方面發揮作用,如果化療結束患者進入觀察期,中醫藥透過補氣血、扶正、滋養臟器的角度,幫助患者康復,進而達到降低復發風險的目的。因此,中醫治療應該貫穿卵巢癌治療與康復的全過程。 觀點10:肝胃不和證的治法為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觀點11:中醫治療原則是調理沖任,扶正祛邪。
觀點12:需根據個體差異,透過辨證論治,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
五、預後與隨訪篇
觀點1:卵巢上皮癌總體預後較差,早期診斷和治療耐藥性是關鍵。
大部份癌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都是好的,卵巢癌也一樣。如果是I期卵巢癌,經過規範的手術+化療後,5年生存率超過90%;如果是III期/IV期的卵巢癌,手術+化療+維持治療,反復復發後再治療等,5年生存率在40%左右。所以我們應該註重癌癥的預防和篩查。 卵巢癌沒有好的預防措施和篩查方法,每年定期體檢、有家族史的更加密集的彩超+CA125篩查,爭取早期診斷和治療獲得好的預後。另外影響卵巢患者生存時間的因素是化療敏感性,卵巢癌的特點是反復復發,只要化療敏感,就可以生存很長時間。但是,一旦化療耐藥,患者的生存期就非常短了。 觀點2:影響預後的因素有年齡、分期、類別、分化程度、術後殘留病竈大小等。
觀點3:隨訪目的是及早發現復發、處理治療相關並行癥、提供營養、心理、社會支持。
卵巢癌有三個70%的魔咒,第一,發現時70%屬於是晚期;第二,70%的患者在初始治療結束三年之內復發;第三,沒有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之前,大約70%的患者跨不過5年的生存期。 隨訪的主要目的是盡早發現復發及時治療。同時也要監測前期手術、化療後引起的並行癥並給予相應的處理,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素。因為50%~70%的卵巢癌患者在治療中以及治療後會有不同程度的營養、心理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將影響免疫功能,增加腫瘤復發的風險,需要及時進行幹預。 觀點4:隨訪內容包括體檢、腫瘤標誌物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心理社會支持。
癌癥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癌癥容易復發,同時具有遠處轉移的能力。卵巢癌70%在2~3年內復發,所以要每3個月隨訪一次,3年後可以每6個月隨訪一次直到5年。一般腫瘤5年不復發則定義為臨床治愈。但是,也有一些患者5年後是指十年後復發的。 卵巢癌患者隨訪的內容包括:全身體格檢查以及婦科的專科檢查,同時要做血液的腫瘤標記物檢查(CA125/HE4)和彩超檢查,結合癥狀體征,可以每3~6個月進行全腹CT和肺CT等檢查。 六、營養治療篇 觀點1:惡性腫瘤患者應關註營養治療,定期評估攝入與體重變化。
營養不良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且貫穿於整個病程。據文獻報道,40%~80%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約4%~20%的惡性腫瘤患者最終會死於惡病質。 長期忽視營養不良問題會引發腫瘤患者預後差、生活質素低、治療反應差、並行癥增多、死亡率增加、醫療費用增加等諸多問題。比如,放化療時營養缺乏會降低白細胞、血漿蛋白水平,從而導致藥物吸收和代謝障礙;營養不良還會削弱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防禦能力,增加感染風險,使得患者對治療的耐受程度下降,導致抗腫瘤治療效果降低。 應該高度重視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態,把定期評估、及時有效地補充和調節營養問題,貫穿腫瘤治療與康復的全過程。 觀點2:卵巢癌會加重患者營養不良風險,確診時約23%伴惡病質。
卵巢癌被發現時,70%屬於晚期,腫瘤細胞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它和人體競爭營養。 初始治療前,大約有23%的卵巢癌患者已經是惡病質狀態了,惡病質是由癌細胞產生的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物質引起的,這種物質抑制食欲、導致肌肉流失和體重下降、能量被消耗。 卵巢癌手術創傷非常大,手術後的化療對消化系統的副反應會影響食欲和進食,都是導致營養不良的因素。營養不良將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進而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該重視其營養問題。 觀點3:推薦從腫瘤確診開始定期評估營養攝入、體重和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