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孕期不想早產,這5個行為別做

2024-06-28健康

懷孕,對每個女性而言,都是一段甜蜜又艱難的旅程。

孕期,每個媽媽的體質不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感!

為了寶寶的健康考慮,孕媽媽們只能忍受這些不適感,直到寶寶健康降生!

對於孕媽媽來說,最害怕聽到的詞,應該就是「早/產」吧!這兩個詞,會給孕媽媽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一,早產,到底如何定義?

女性在懷孕之後,醫生會根據她們的末次月經,推算出寶寶出生的日子。

這個日子,也被稱之為 「預產期」 ,一般為40周。

而早產,是指懷孕不足37周,就有生產的跡象!

所有37周之內出生的寶寶,都稱之為「早產兒」。

從醫學數據來看,這些「早/產兒」的 體重一般不超過2400g。

月份越小的話,體重越輕,伴隨的健康問題也越多。

「早/產兒」在媽媽肚子裏不足月,就意味著它的 器官發育還沒有成熟

出生後,自然也就有很多不健康的地方。

二,孕媽媽的這些行為,容易導致早/產

1、精神壓力過大

倘若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壓力過大,很容易導致寶寶早/產。

主要是,長期在高壓狀態下,會讓孕媽媽的身體出現很多應激反應,誘發一系列的孕期疾病。

而這些疾病,就是導致孕媽媽早產的最大元兇。

所以說,孕媽媽一定要 學會調節情緒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就算遇到困難,也要請身邊人幫忙解決,而不是自己去處理。

2、過度勞累

每個孕媽媽的家庭情況不一樣,孕期也要努力工作的準媽媽們,大有人在。

忙著工作、忙著照顧家庭,或者忙著照顧其他家庭成員……

過於勞累的生活,都容易讓孕媽媽早產。

勞累,就意味著孕媽媽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

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孕媽媽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早產的風險。

3、不良生活習慣

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對胎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

吸煙、飲酒、濫用藥物等行為,若是放在非孕期階段,都可能會給女性身體埋下健康隱患,何況是在孕期呢?

這些不良的習慣,會給胎兒的發育和健康,都造成一定傷害。

等不到預產期那天,他們就迫不及待的想出生。

4、孕期感染

很多人都聽過「孕期感染」這個詞吧?危害值直接拉滿。

不管是呼吸道感染,還是尿路感染,亦或者是其他感染,都可能透過血液傳遞給肚子裏的胎兒,導致他們在宮腔內出現感染。

這麽說吧,一旦胎兒出現宮腔感染的情況,那他隨時都有可能出生。

最可怕的是,在媽媽肚子裏就沒有呼吸,後果極其嚴重。

5、忽視產前檢查

不知道是真的沒時間,還是覺得沒必要,經常會有孕媽媽不重視產前檢查。

說真的,產前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碼,醫生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了解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及時把潛在危險規避掉。

難道,孕媽媽非得要等到早產時,才後悔當時沒有產檢嗎?

很多小問題,明明可以早早預防,卻還是要將它釀成大禍。

三,孕媽媽,該如何預防早產呢?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想要胎寶寶足月且健康的出生,那孕媽媽要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現在開始,戒掉一切不好的生活習慣。所謂「防患於未然」,就是把所有不好等因素,都提前防範起來。

2、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

誰說孕期,一定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呢?

孕期,只要確保食物種類豐富,能夠同時攝入不同的營養元素,對孕媽媽和胎寶寶來說,就足夠了!只要控制飲食量,確保食材幹凈就好。

3、調整心態

孕期的情緒,會直接影響胎寶寶的健康,一定要註意!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孕媽媽也應該在孕期這個特殊時間段,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更不要陷入焦慮中。

4、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還是那句話, 定期產檢,是對自己和胎寶寶,最負責任的表現。

就現在的醫學技術來說,產檢不會對孕媽媽和胎兒造成太大傷害。

很多時候,不要被傳統思想影響,要用科學眼光看待產檢。

為了母嬰健康,孕媽媽要警惕一切可能導致早產的行為習慣,並且將它們一一改正,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之後,能把早產的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