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九阿哥被雍正瘋狂清算,十阿哥為何能逃過一劫?雍正:我不敢

2024-04-13歷史

引言:

康熙一朝,九子奪嫡的慘烈場面令人心驚。雍正繼位後,瘋狂清算異己,手足之情蕩然無存。八阿哥、九阿哥慘遭迫害,十四阿哥雖為同母弟弟,也未能幸免。然而,身為八阿哥黨羽的十阿哥胤誐,卻能在這場腥風血雨中安然無恙。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讓雍正帝也不敢輕易動他?

一、雍正帝的鐵腕治國

康熙晚年,朝政日漸松弛,官員腐敗,民不聊生。九子奪嫡更是讓朝堂動蕩不安。雍正繼位後,深知若不力挽狂瀾,大清江山恐難久長。他勤勉刻苦,夙興夜寐,決意革新政治,整頓吏治,讓朝堂煥然一新。

雍正帝性情剛毅,雷厲風行。他上台伊始,便著手清除宮中異己勢力,尤其是當年在奪嫡中與自己針鋒相對的兄弟們。八阿哥胤禩,曾是雍正最大的競爭對手,人稱"八賢王"。奪嫡失敗後,雍正先是將其除名,改名為"阿其那",繼而又將其圈禁於宗人府,不久便慘死獄中。

九阿哥胤禟的結局也不遑多讓。他起初被派往西北,名為督軍,實為充軍。次年,雍正下令逮捕胤禟,將其改名為"施夫黑"。押解京城途中,胤禟神秘死亡,再無聲息。

連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也未能幸免於難。胤禵在奪嫡時站在八阿哥一邊,令雍正惱恨不已。登基後,他先是派胤禵去看守康熙陵寢,後又將其軟禁家中。即便有血緣關系,雍正也絕不手軟。

一時間,朝野內外,人心惶惶。但凡與雍正政見不合或有過節者,無不人人自危。清算的風暴席卷京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雍正帝鐵腕治國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同為八阿哥黨羽的十阿哥胤誐,卻能在這場腥風血雨中安然無恙。他不僅沒有被殺,最後還被放出家門,官復原職。這不禁讓人好奇,胤誐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竟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雍正帝也不敢輕易動他?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還要從胤誐的身世說起。作為康熙帝的第十子,胤誐有一個尊貴的出身,他的母親溫僖貴妃,是康熙帝最寵愛的妃子之一。更難得的是,溫僖貴妃還與康熙的皇後孝昭仁皇後,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妹。兩姐妹先後嫁給康熙,地位尊崇。

孝昭仁皇後去世後,溫僖貴妃便成了後宮之首。胤誐也因母親的顯赫身份,成為宮中最尊貴的皇子之一,地位僅次於太子胤礽。康熙帝雖然認為胤誐"忠厚老實,並無能力",但礙於其尊貴的出身,也不便輕易廢黜。

正是這層特殊的身份,讓胤誐在奪嫡大戲中,雖是個重要的配角,卻並未真正參與其中。他雖被歸入八阿哥一黨,但實際上對奪嫡幫助不大。胤誐秉性懦弱,文武不行,既無才幹,也無野心,註定不會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雍正心知肚明,這個不學無術的十阿哥,根本構不成威脅。即便登基後,他也並未刻意針對胤誐。直到雍正元年,胤誐拒絕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貴族,還數次上書指責雍正篡位,這才觸怒了雍正,將其軟禁家中。

但即便如此,雍正也不敢對胤誐趕盡殺絕。因為在胤誐身後,是一個龐大而顯赫的外戚家族——鈕祜祿氏。胤誐的外公遏必隆,是跟隨皇太極打天下的開國功臣。遏必隆的兒子額亦都,同樣是順治、康熙兩朝的寵臣。

雍正深知,若是得罪了鈕祜祿家族,恐怕會樹敵無數,於新立的政權不利。況且,以胤誐的資質,就算放他一條生路,他也不可能有機會奪取皇位。與其殺一個無足輕重之人,不如籠絡鈕祜祿家族,為自己擴張勢力。

於是,胤誐最終逃過一劫,在雍正一朝,雖然不得誌,但至少保住了性命。直到雍正駕崩,乾隆繼位,胤誐才得以重獲自由,並被封為"輔國公"。這在當時的皇族中,已是極高的封號了。

回望雍正朝的腥風血雨,胤誐能全身而退,完全得益於其顯赫的出身和外戚家族的庇佑。若非如此,恐怕他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這不禁讓人感慨,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皇家的親情是多麽脆弱,而血緣和政治利益,才是最牢不可破的盾牌。

二、十阿哥胤誐的獨特身世

在康熙帝眾多的兒子中,十阿哥胤誐的身世可謂獨樹一幟。他的母親溫僖貴妃,不僅是康熙帝最寵愛的妃嬪之一,更與康熙的皇後孝昭仁皇後,有著同父同母的血緣關系。

孝昭仁皇後原名鈕祜祿氏婉君,是滿洲鑲黃旗人,出身鈕祜祿家族。她的父親遏必隆,是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的開國功臣。康熙十年,遏必隆的兩個女兒先後入選秀女,婉君和婉嬪都進了宮。

康熙帝對兩姐妹寵愛有加,先是封婉君為貴妃,後又立她為皇後。婉嬪則被封為溫僖貴妃,在後宮中也有著崇高的地位。兩姐妹在宮中相互扶持,情深意篤,成為康熙朝一段佳話。

可惜的是,孝昭仁皇後在康熙二十四年去世,享年僅二十九歲。康熙帝悲痛欲絕,從此再未立後。溫僖貴妃作為皇後的親妹妹,自然而然地成為後宮之首,地位尊崇。

胤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的。他不僅是康熙帝鐘愛的貴妃所出,更是皇後的親外甥。這樣的身世,在宮中可謂獨一無二。康熙帝對這個侄兒也是疼愛有加,胤誐的地位僅次於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是康熙帝與第一任皇後孝誠仁皇後所生。孝誠仁皇後十幾歲就嫁給了康熙,兩人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可惜這位皇後英年早逝,康熙帝悲痛之余,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胤礽身上。

起初,胤礽也不負眾望,品行端方,深得康熙帝喜愛。但隨著年歲漸長,太子身邊奉承之人日眾,胤礽的性情也漸漸變得驕縱跋扈。康熙帝兩次廢黜太子,都因他而起。

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康熙諸子間的奪嫡之爭,也就愈演愈烈。按理說,以胤誐的身世,是最有資格問鼎皇位的。但康熙帝對這個侄兒的評價卻是:"忠厚老實,並無能力。"

這恐怕就是胤誐悲劇的開始。康熙帝一語道破,胤誐雖然出身尊貴,卻並無真才實學。他自幼養尊處優,遊手好閑,既不肯用功讀書,也不願習武練兵,整日只知道吃喝玩樂。

康熙帝對胤誐頗為失望,曾多次訓斥於他。但胤誐仗著母親寵愛,並不將康熙帝的話放在心上。他目中無人,脾氣暴躁,在宮中也時常惹是生非。

這樣的人,即便出身再尊貴,也註定難成大器。康熙帝雖然疼愛胤誐,卻也深知這個侄兒難當重任。在康熙晚年的奪嫡之爭中,胤誐雖被歸入八阿哥一黨,但實際上並未起到什麽作用。

八阿哥胤禩是當時奪嫡的主要競爭者之一,人稱"八賢王",才華出眾,頗得康熙帝喜愛。他麾下聚集了不少有才幹的皇子,胤誐名義上雖屬其黨羽,卻並非心腹。

胤誐秉性懦弱,優柔寡斷,既無才幹,也無鬥誌。他只知跟隨八阿哥,卻並不願為黨派效力。在奪嫡的關鍵時刻,胤誐非但幫不上什麽忙,反而可能成為八阿哥的累贅。

事實上,雍正也深知胤誐的為人。在奪嫡中,他從未將胤誐視為真正的威脅。即便胤誐名義上是自己的政敵,雍正也並未對他趕盡殺絕。在雍正帝的眼中,胤誐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根本不可能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

可以說,胤誐雖然出身尊貴,卻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才能。他一生最大的幸運,恐怕就是生在了鈕祜祿家族。若非如此,以他的資質和作為,恐怕早就被康熙帝廢黜,也不會有機會在雍正朝茍延殘喘了。

這不禁讓人感慨,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出身和血緣固然重要,但若不能以真才實學服人,終究難以成就大業。胤誐雖然僥幸活了下來,但也註定不會有什麽作為。他的一生,恐怕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個註腳,一個尊貴而又可悲的註腳。

三、胤誐在奪嫡中的表現

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戰火愈演愈烈。作為皇子中的佼佼者,八阿哥胤禩自然成為眾矢之的。他才華橫溢,頗得康熙帝喜愛,麾下也聚集了不少誌同道合的兄弟。胤誐雖名義上歸屬八阿哥黨,但實際上並未在奪嫡中發揮什麽作用。

要說起胤誐的為人,恐怕要用"碌碌無為"四個字來形容。他雖出身尊貴,卻並無真才實學。自幼在宮中養尊處優,遊手好閑,整日只知吃喝玩樂,對朝政毫無建樹。康熙帝曾多次訓斥於他,但胤誐仗著母親寵愛,並不將這些話放在心上。

在奪嫡的關鍵時刻,胤誐非但幫不上八阿哥的忙,反而可能成為他的累贅。胤誐秉性懦弱,優柔寡斷,面對兄弟間你死我活的爭鬥,他只知隨波逐流,既無主見,也無鬥誌。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第二次廢黜太子胤礽,奪嫡的爭鬥進入白熱化階段。八阿哥胤禩作為最有力的競爭者,自然成為各方勢力的首要目標。而胤誐雖是八阿哥黨的成員,卻並未在這場爭鬥中發揮什麽作用。

據史料記載,胤誐不僅沒有為八阿哥出謀劃策,反而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突發疾病,八阿哥胤禩欲趁機奪取皇位。他密謀發動政變,擬在康熙帝駕崩後立即掌控朝政。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胤誐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在宮中宴飲,不慎失言,將八阿哥的計劃泄露給了四阿哥胤禛的心腹。訊息傳到雍正耳中,他當即采取行動,先發制人,一舉粉碎了八阿哥的陰謀。

這個失誤,不僅讓八阿哥的計劃泡湯,也讓胤誐在黨派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八阿哥對這個不爭氣的兄弟深感失望,從此對他更加不信任。而胤誐也因此失去了在奪嫡中發揮作用的機會。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四阿哥胤禛順利登基,是為雍正帝。而八阿哥胤禩也在這場奪嫡中徹底失敗,不僅丟掉了皇位,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作為八阿哥黨的成員,胤誐雖然最終逃過一劫,但也淪為階下囚,再無翻身的可能。

雍正繼位後,對八阿哥黨進行了大肆清洗。八阿哥胤禩被廢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不久便慘死獄中。九阿哥胤禟也被貶為庶人,發配新疆,途中神秘死亡。十四阿哥胤禵雖是雍正的同母弟弟,但因支持八阿哥,也未能幸免,被削爵為庶人。

而胤誐雖也被削爵,卻並未受到更嚴厲的懲罰。雍正元年,胤誐因拒絕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貴族,又多次上書指責雍正篡位,才被雍正下令軟禁。即便如此,雍正也並未對胤誐趕盡殺絕。

這其中的原因,恐怕還要歸結到胤誐的身世。作為皇後的外甥,又有鈕祜祿家族這樣的外戚撐腰,雍正即便想要除掉胤誐,也不得不三思而行。況且,以胤誐的資質,就算放他一條生路,他也不可能對皇位造成什麽威脅。

可以說,胤誐在奪嫡中的表現,充分暴露了他的無能和懦弱。他雖然出身尊貴,但既無才幹,也無鬥誌,註定難成大器。即便是在八阿哥這樣的強勢黨派中,他也只能充當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

而雍正之所以放過胤誐,恐怕也並非看在什麽兄弟情分上,而是基於政治考量。對雍正而言,與其殺一個無足輕重之人,不如籠絡鈕祜祿家族,為自己擴張勢力。胤誐的悲劇,恰恰源於他的出身和無能。若非鈕祜祿家族的庇佑,恐怕他早就難逃一劫了。

從胤誐的遭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殘酷。在皇權至上的年代,任何人都難以逃脫命運的安排。胤誐雖然僥幸活了下來,但也註定要在雍正的陰影下度過余生。他的一生,註定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個註腳,一個尊貴而又可悲的註腳。

四、雍正不敢殺胤誐的原因

雍正繼位後,對八阿哥黨進行了大肆清洗。八阿哥胤禩被廢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不久便慘死獄中。九阿哥胤禟也被貶為庶人,發配新疆,途中神秘死亡。連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也因支持八阿哥而被削爵為庶人。

然而,面對同為八阿哥黨羽的十阿哥胤誐,雍正卻並未痛下殺手。即便是在胤誐公然指責雍正篡位,拒絕為其辦事之後,雍正也只是下令將其軟禁,並未趕盡殺絕。這其中的緣由,恐怕還要追溯到胤誐的身世。

胤誐的母親溫僖貴妃,是康熙帝最寵愛的妃嬪之一。而溫僖貴妃的姐姐,則是康熙的皇後孝昭仁皇後。兩姐妹先後入宮,在後宮中相互扶持,情深意篤。孝昭仁皇後去世後,溫僖貴妃更是成為後宮之首,地位尊崇。

而胤誐的外公,則是鼎鼎大名的遏必隆。遏必隆是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的開國功臣,在朝中地位舉足輕重。他的兒子額亦都,同樣是順治、康熙兩朝的寵臣。可以說,胤誐的外戚家族在朝中的地位,是無人能及的。

雍正深知,若是得罪了鈕祜祿家族,恐怕會樹敵無數,於新立的政權不利。況且,以胤誐的資質,就算放他一條生路,他也不可能對皇位造成什麽威脅。與其殺一個無足輕重之人,不如籠絡鈕祜祿家族,為自己擴張勢力。

事實上,雍正在繼位之初,就對鈕祜祿家族示好。他先是追封孝昭仁皇後為孝昭皇後,又將溫僖貴妃尊為皇貴妃。對於遏必隆,雍正更是禮遇有加,不僅保留其原有爵位,還特許其入朝不趨。

種種恩寵,無不彰顯著雍正對鈕祜祿家族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雍正自然不會貿然對胤誐下手。即便胤誐再如何不爭氣,雍正也只能忍氣吞聲,以大局為重。

當然,雍正對胤誐的容忍,也並非毫無底線。雍正元年,胤誐拒絕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貴族,又多次上書指責雍正篡位,才徹底觸怒了雍正。但即便如此,雍正也並未對胤誐趕盡殺絕,只是下令將其軟禁而已。

這恐怕也是雍正的一種無奈。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沒有人能夠完全無視血緣和政治利益。雍正雖然對胤誐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考慮鈕祜祿家族在朝中的地位。若是貿然殺了胤誐,難保不會引起鈕祜祿家族的反彈,給新立的政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況且,以胤誐的資質,就算放他一條生路,他也不可能掀起什麽風浪。雍正雖然心狠手辣,但也深諳政治的藝術。他深知,有時候留一個無足輕重之人性命,反而能換來更大的政治利益。

事實證明,雍正的判斷是正確的。胤誐雖然僥幸活了下來,但也徹底淪為階下囚,再無翻身的可能。直到雍正駕崩,乾隆繼位,胤誐才得以重獲自由。而那時的他,也已是垂垂老矣,再無掀起風浪的能力。

從胤誐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代政治的復雜。在皇權至上的年代,血緣和政治利益往往比個人恩怨更加重要。雍正雖然對胤誐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考慮鈕祜祿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這恐怕也是歷史的一種無奈。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胤誐雖然僥幸活了下來,但也註定要在雍正的陰影下度過余生。他的一生,註定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個註腳,一個尊貴而又可悲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