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2年,印度悍然挑起了中印戰爭,毛主席說:十天十夜都沒有想通

2023-12-07歷史
1959年3月22日,在給
周恩來
總理的信件中,印度總理
尼赫魯
恬不知恥地提出中國大片領土歸印度的無理、荒謬要求。以尼赫魯的大胃口,中印邊境中段2000平方公裏、東段「
麥克馬洪線
」以南9萬平方公裏以及西段一直處於中國政府管轄的33,000多平方公裏的阿克賽欽等地區的中國領土都劃給印度。
中、東、西三段的中國領土面積總共加起來有12.5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面積。尼赫魯如此要求,真是異想天開,更是讓人感到荒誕無恥,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自然不會同意。
遭到中方拒絕後,不甘心的尼赫魯政府開始搞小動作,推行所謂的「前進政策」,透過武力手段,片面地改變已成現實的邊境狀況,制造一系列流血事件及不斷地將中印邊界線向中方推進。
中國剛國慶不久的1962年10月8日,印軍公然越過克節朗河,到我境內活動。10月10日,突襲我軍的多處哨所,到20日左右,共導致我軍47名邊防戰士犧牲。
而就在偷襲哨所兩天後的10月12日,尼赫魯向全世界宣布:「恢影印度領土完整,把中國軍隊從印中兩方的爭議地帶‘清除幹凈’!」如此言論,無異於宣戰。
對此,毛主席百思不得其解地說:「我想了十天十夜,總想不通為什麽尼赫魯要來搞我們?」的確,印度政府荒誕、無恥、毫無底線的行為,令人非常費解。
「司馬昭之心」已很明顯,中方再三克制,邊防軍遵從中央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盡量克制」的命令,從事發至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以前,始終都沒有向印度及其軍隊挑釁。
而中央的寬宏大量和邊防軍的忍讓,卻給印方留下「軟弱可欺」和「不堪一擊」的假象,以至於讓其變得更加瘋狂。
那麽,知道中國已經緩過氣,並且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敗過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國軍」,國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印度為什麽還非逼中國出手以及迷之自信地以為能將中國軍隊「趕出」中國領土?
千百年來,中印兩國長期都處於和平共處之中。歷史上,兩國並未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領土入侵戰爭),就算是成吉思汗的軍隊曾進入印度,也只是追擊劄(zhá)蘭丁·明布爾努,未曾長時間停留在印度境內;文化層面,印度的佛教對中國有很深刻的影響。
元朝起,西藏正式被中央政府納入管理系統(如設地方行政機構、建驛站、查戶口等),自此至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前的幾百年裏,中印逐漸形成歷史悠久的「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
但印度一經擺脫英國控制,就想要繼承英國的殖民「遺產」,繼續非法霸占中國領土,甚至還想將中印邊境線往中國方向移動。
兩國都是殖民帝國瘋狂侵略、掠奪和遙控下的受害者,本應攜手奮鬥,共同發展才對,不過印度卻非有如此邏輯和想法。單方面地破壞「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其後果只會使兩國交惡,引發戰爭。
從淪為殖民國家到獨立,印度主要依靠的並非軍事,難道印度人想要透過挑起邊界矛盾以驗證其軍隊實力嗎?也許,此處正是主席想不通的地方。
印度的自我膨脹是制造中印邊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尼赫魯曾經說:「除美、蘇、中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先進、高度文明的國家……展望未來,顯然世界上的這個第四大國就是印度!」
為實作這一目的,印度不斷地對外擴張,後來甚至想出以西藏牽制中國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國」的歪招。英國人從印度撤離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被英國侵占的西藏領土應當回歸祖國,就此同印度進行談判。
不過,印度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姿態耍賴,宣布繼承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已劃定的領土,拒絕西藏方面的要求。
事實上,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劃出後,英國從未進入過傳統線以北的中國領土。所以印度提出的要求,無異於將英國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變成現實。
劃線之初,是英國外交大臣麥克馬洪背著北洋政府(當時的中央政府),誘導西藏地方噶(gá)廈政府代表才炮製出的。
其惡果就是,原本處在阿山姆平原邊緣的中印傳統邊界線向西藏方面推進150公裏,讓西藏莫名其妙地被割出9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給英屬印度。
英國不敢進入傳統線以北地區,印度卻非如此。二戰末期,趁中國內外交困之機,已經快喘過氣來的印度乘人之危地入侵瓦弄、噶拉塘等地。
1951年,又在新中國忙於內務和參與抗美援朝戰爭的間隙,印度派遣100多名印軍公然越過西山江、達旺河,侵占門隅的首府達旺,強迫那裏的地方政府搬遷。
此後不久,「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馬果、上珞瑜的巴恰西仁等地也被占領,梅楚卡等地則被強行建設印度兵營。
到1954年,英國所騙取「麥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被建設成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並第一次被修入「官方地圖」中。
更荒唐的是,提出「麥線」的英國人所遺留下來的「未經標定邊界」等問題也被印度一一解決,第一次在其「官方地圖」上標明為「已定界」,讓從未從中國割讓出去的9萬平方公裏領土變成印度的「事實領土」。
在中段邊界線,從1954年起,香紮、拉不底、烏熱、波林三多、巨哇、曲惹和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塊草地等約2000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被印度一一侵占。
西段,於1951年前後,印軍開始入侵西藏阿裏地區,賣爭拿馬、碟木卓克附近的約449平方公裏的土地以及巴瑞加斯也被印度侵占,面積約有3.3萬平方公裏。
到中印戰爭爆發前,印度單方面地制造出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裏的爭議地區,使之成為羈絆兩國建立和平友好關系的主要障礙。
盡管印度卑劣地蠶食和侵占中國領土,但中方一直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因此從1951年至1958年的幾年時間裏,中印之間基本沒有發生大事。
除自我膨脹和對外擴張的野心之外,英國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是印度以光明正大地入侵他國的依據和理由,甚至在此基礎上想出利用西藏牽制中國發展的陰謀。
1888年,英殖民者入侵錫金,同藏軍在錫金和印度的邊界線附近發生激戰,即著名的「隆吐山戰役」,後被稱為「第一次英國入侵西藏戰鬥」。
經過幾日的激戰後,藏軍因裝備落後而潰敗,錫金從此淪為英國的保護國。這一戰給英國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打通從印度大吉嶺到西藏的必經之路,為此後的入侵戰爭創造條件。
1903年,印度總督寇松勛爵讓榮赫鵬擔任英軍指揮、錫金政治專員約翰·克勞德·懷特帶頭,發動第二次入侵西藏戰爭,於1904年9月7日逼迫藏族同胞簽訂【拉薩條約】,並在1905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雖然英國承認西藏主權屬中國,但也從那裏獲得很多的權益和好處,如建立噶大克、江孜兩處商埠(bù),劃定臭名昭著的所謂的「麥克馬洪線」、「莊遜線」等,為此後印度對外擴張留下借口。
周恩來總理對此說:「對於印度在中國西藏的關系的現狀,是英國過去侵略中國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
此外還說:「英國企圖抹掉中印之間長期形成的傳統習慣線,用割裂中國領土、擴大英屬印度領土的辦法,來達到它的帝國主義的侵略目的。」
英國人走後,印度除繼承他們的殖民攤子外,還想全盤接收在西藏的非法利益,以領土擴張的形式完成其「戰略部署」,嚴重影響中印關系和邊境安全。
那麽,從北韓戰場上退回之後,中國已進入全面建設時期,為什麽沒有將印度軍趕出去?
1962年以前,印度曾積極同中國建立聯系,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度過一段「蜜月期」。新中國成立之初,印度就不顧美國反對,於1949年12月30日公開承認新中國的合法性,是保持中立國(不在美蘇之間站隊的國家)中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很讓人刮目相看。
關系最要好時,印度民眾還出現「印地秦尼巴伊巴伊」的口號,其大概的意思為「印中人民是好兄弟」,算是當時的歷史見證。
之所以如此,並非是印度人的心變得「善良」或「友好」,而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依照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改變對外政策。對他們而言,在當時與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能謀得許多好處。
1950年底,美國提出「克什米爾獨立計劃」,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一份秘密報告中向杜魯門建議:在克什米爾地區建立美國空軍基地,將克什米爾變成美國托管下來的「獨立國」。
第2年,秘密報告在報刊上公開,宣稱克什米爾將會被建設成「東方的一個真正的瑞士」。1953年5月,杜勒斯存取南亞時再次強調「克什米爾計劃」,讓印度惱怒不已。
1954年,巴基斯坦和美國結盟,一直都想將巴基斯坦吞並的印度更加驚恐。權衡之下,只能將目光轉移到中國的身上。當時的中國剛打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同中國處理好關系就是對抗美國的最好辦法。
為此,盡管印度一邊蠶食中國領土,但動作並不大,不敢發動大型戰爭。同樣情形下,剛成立的中國也處於困境之中,很需要同印度建立友好的邦交關系。國內的國民黨殘余勢力(如特務、淪為土匪的官兵等)仍在,國外有美國的瘋狂封鎖,同時還需要提防蘇聯「放冷槍」。
除了需要建立友好的中印關系以外,對於中印邊境線的事,不是中國不管,而是鞭長莫及。直到1953年,西藏的一些問題徹底解決後,處理中日邊界線的問題才被提上日程。
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印度同美國的關系越來越親近,尼赫魯對中國的態度開始轉變。在尼赫魯時期,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特殊,既存在如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蜜月關系」,又有因印度而起的邊境矛盾。
1959年3月,中國西部地區發生暴亂,印度卻公然指責政府的叛亂行為,對叛亂地區「表示同情」,讓中印關系直接由好轉壞。
據事後調查發現,叛亂的指揮中心在印度的噶倫堡,此前它就在印度成立了一個非法組織,還讓印度駐西藏的總領事館兩次轉發電報。所以,關於叛亂的事,印度早已知道,且很可能就是背後的黑手。
浙江大學副教授張忠祥在【尼赫魯與中印關系】一文中認為:尼赫魯之所以對中國采取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態度,除他個人原因之外,印度國內政治要素的影響也很大。
綜合起來,這些要素分別包括右翼的強大壓力、新聞媒體肆意渲染與煽動、軍隊中某些軍官的強硬立場等。
其中新聞媒體的煽動性不可小覷,如西部叛亂被平定後,【印度快報】直接將西藏形容為「緩沖國」,聲稱「對緩沖國的威脅就是最大的鄰國之間發生沖突的前奏」;【印度斯坦時報】更是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地說:「還要等多久?要忍辱多久?才讓中國認清印度是為了它的尊嚴而戰?」
印度陸軍總部參謀局局長考爾等人分析中國武器後,認為中國武備落後,「不堪一擊」。有媒體的煽動和軍方的「肯定」,尼赫魯自然是有所動搖,加之蘇聯同中國關系的急劇惡化,讓他認為印度成為「世界第三大國」和完成「大印度聯邦計劃」的夢想已經近在咫尺。
頻頻入侵中國,萬惡之源就是以「印度文化圈」為基礎、「印度中心論」為戰略思想的「大印度聯邦」治國理念所引起的,而尼赫魯就是這一套思想的支持者和實施者。
歸結起來,「印度文化圈」、「印度中心論」並不是尼赫魯的原創,是英國人留給他們的畸形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
正是受此影響,尼赫魯才宣揚:「小的民族國家註定要滅亡,它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自治區而茍延殘喘,但不能作為獨立的政治單位!」
就此而言,如果讓中國的西部成為所謂的「緩沖國」,那它必將成為下一個錫金及印度所吞並的其他主權國家一樣,下場都非常慘。只能說,印度人學其他的不會,學英國等殖民帝國的殖民思想倒是學到精髓。
一個事實不得不承認,英國人放棄印度後,沒有給印度人帶來損失,倒是在殖民中帶動印度發展,以至於他們的離開讓一些印度人依依不舍。
英國人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幫助印度完成國家統一。歷史上,印度未曾完全統一過。John Keay在【印度史】如此描述:曾有9個帝國統治如今印度的一半或以上的領土,分別有如難陀王朝、孔雀王朝、笈(jí)多王朝、戒日王朝和近代的大英帝國等。
經過莫臥兒王朝、馬拉塔王朝以後,印度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中,如果沒有英國人的出現,至今的印度可能是數國並存,同歐洲或中東地區沒有區別。
英帝國主義統治時期,不僅是如今的整個印度,包括巴基斯坦、錫金、緬甸、新疆少部份地區等都是其殖民地。盡管在印巴分治後,英屬印度宣告解體,但英國人給印度留下的仍然是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
英國人給印度帶來的第二個好處是在思想、制度和技術等方面,都讓印度領先於其他亞洲國家(除了日本)。
例如,1947年獨立時,印度就已經是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各項工業的指標名列世界前茅,在亞洲排名第一,是亞洲的第一大工業強國。
若非如此,許多印度人應該不會在當時看不起中國,因為直到中印戰爭爆發前,中國的工業體系以及產能等都還沒有趕上他們。
而中印爆發戰爭後,盡管中國取得勝利,但在工業、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依然與印度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知道中國不該惹以後,印度逐漸將註意力轉移向南亞,先是吞並錫金,後分裂巴基斯坦等,不過對於中國的「一箭之仇」依然念念不忘。
良好的外交環境,也是英國臨走時給印度留下的非常好的「禮物」。透過英國這個宗主國(可以認為是樞紐),印度同加拿大、澳洲、南非等曾經的英屬聯邦殖民國家建立起良好的外交關系,許多印度人不僅能輕松地進入英國學習,而且還可以到以上列舉的國家安家、就業和貿易等。
上世紀60年代左右,印度之強,其實是有理可依的。不僅是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大國,印度自己也認為是亞洲的頭號強國,並以「領袖」自居。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於印度獨立之際的經濟、政治實力,彼時亞洲的其他國家無法與之相比較。
而中國也剛好建國,此後就參加韓戰;到60年代,更是遇上歷史上未有的內外交困,外有美蘇壓力,內有嚴重的三年災害,無法與印度相比較。
而印度一經成立,就從英國處繼承200多年建設所遺留下來的巨量經濟基礎設施,包括如公路、鐵路、港口、醫院、各大中小學校等,他們在50年代左右的鋼鐵、造紙、航運、發電、貿易等各項產業中,人均GDP的指標普遍高於中國,大約在一倍至10倍左右。
中國也有優勢,不過僅是純堿、燒堿、食鹽、卷煙這4項工業產品在產量上超過印度,其他的無法相比較。而這一些差距,直到70年代以後,兩國才逐漸出現偏差;80年代至今,中國最終實作逆襲,遠遠地將印度拋在後面。
在影響力方面,其實印度在50年代的威望是相當高的,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國家,印度同中國、蘇聯、美國、歐洲各大小國及發展中國家中的大部份國家都關系友好,在南亞地區除巴基斯坦外,其他國家都唯印度馬首是瞻。
當時中國的領導人也很高看印度。如1951年1月,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舉行印度國慶招待會時,領袖毛澤東也親自出席,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在北京參加的外交使團活動,蘇聯都不能享受到如此待遇。
毛主席對印度尚有如此看法,其他國家領導人固然不用說。所以尼赫魯對中國宣戰的時候,讓主席感到非常不解。其中倒不是對中印力量懸殊的驚訝,而是印度真的會對中國發動戰爭,以及鼓動中國西部地區「獨立出去」,成為其提出的所謂「緩沖國」。
從關系友好到戰爭爆發,期間的變化猶如眨眼功夫,讓人措手不及。對於蘇聯的斷絕關系和壓迫,中國領導人尚有準備,不過對於印度領導人如此做法,的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時中國的實力雖然沒有印度強,不過戰鬥能力不容小覷。經1962年短暫的戰鬥,以解放軍陣亡722人、負傷697人的犧牲,讓印度軍隊付出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的代價。解放軍逼近印度首都新德裏的舉動,更是一戰而震動全世界。
英國報社記者麥斯韋在【印度對華戰爭】中就此寫道:(中印戰爭)與其說讓全世界松了一口氣,倒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言下之意,想要表達的就是不僅全世界,連印度對中國的認知也是顛覆性的。經過戰爭以後,印度在國防建設方面加大力度投入;60~70年代中,他們每年軍費占 GDP的比例超過3%,大部份費用用於購置美蘇優質、先進武器。
不過,時代已經悄然變化,南韓、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逐漸成長為亞洲的四小龍。同時期的中國,經過80年代的發展以後,經濟全面超越印度,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值得強調的是,當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而經過上世紀後半葉之後,印度逐漸衰落,國內問題頻發,國外影響力越來越小,最後喪失亞洲經濟老大的地位。到2019年,印度的GDP超過英法,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就算是如此,與中國的差別依然是幾條街,也許能同中國相靠近,就只有人口的發展。如果預測沒有錯,將來印度的人口將超越中國。
結語:
中印戰爭是兩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在此以前,印度號稱亞洲最強一點也不為過,當時「亞洲四小龍」尚未出現,中國則剛處於建國不久,在歷史上沒有可繼承的強大經濟基礎,起點相當低。
毛主席就非常氣憤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如此大的區別,又怎麽能與當時的印度相比較呢?
不過,中國人有永遠都打不敗的毅力,發現問題之後就不斷地發奮圖強,在戰鬥中戰勝印度,在經濟建設方面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而讓人想不通的是,印度強盛之時,居然會擔心中國,為遏制中國而幹些小人勾當,難怪毛主席對此也不理解,想了十天十夜都沒有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