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1年海明威夫婦采訪周恩來,其妻感慨:我被這位中國人吸引住了

2023-12-07歷史

許多人都聽過一本小說【老人與海】,其作者海明威是非常著名的美國作家。

海明威在西方世界有極高的聲譽且一生都反對不義戰爭,也曾經為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貢獻。

而鮮為人知的是他在1941年來中國采訪期間,曾經在重慶與周恩來有過一面之緣。

盡管這只是一次非官方的采訪,但是海明威還是被周恩來的風采所折服,並預言出抗戰之後中國將會由共產黨領導。

海明威

海明威和妻子帶特殊使命訪華,耳聞目睹中國軍民飽受戰亂痛苦

歐内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附近的郊區,從中學時代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寫作天賦。

18歲時他拒絕父親要其上大學的安排而是成為了一名【堪城星報】的記者,半年後又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擔任救護員。

親臨戰場的經歷一方面為海明威的寫作積累了素材,另一方面也讓他樹立了反對不義戰爭的堅定信念。戰爭結束後海明威回到美國過了一段平靜生活,但1937年他又到西班牙報道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的鬥爭。

隨著戰火開始在世界各地蔓延,海明威也逐漸意識到東方也有值得報導的故事。

海明威

1941年2月海明威以紐約【午報】特約記者的公開身份來中國進行采訪,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他妻子瑪莎·蓋爾霍恩的母親是羅斯福夫人的好友。

正是有了這麽一層關系,再加上海明威本來已經在西方國家積累了很高的人氣。美國財政部長主動與海明威夫婦聯系,並讓其幫助收集有關中國的一些情況。

這樣海明威訪華就帶有半官方色彩,國民政府得知訊息後自然要對其盛情款待。

海明威夫婦首先來到了當時被英國控制的香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便安排行政院秘書夏晉熊迎接並陪同他們整個存取過程。神奇的是孔祥熙當年赴美留學時就曾經住在海明威家,並和海明威的父親成為朋友。

海明威

但是想從香港到中國大陸要穿越日占區,所以一直到了3月25日他們在香港警察局長科恩的陪同下;才利用夜色乘坐一架小飛機避開了日軍的巡邏戰機,並最終在廣東北部一處偏僻的機場降落。

既然要收集有關中國的資訊海明威就不可能直接去重慶,他首先要求到韶關國軍第七戰區采訪。

在韶關期間盡管廣東的冬天算不上天寒地凍,但是海明威看到身處抗戰第一線的廣大中國士兵只有單衣;甚至很多人連鞋都沒有只能赤腳,不由得感到無比心酸。

本不擅長演講的海明威卻在韶關國軍士官培訓學校多次登台演講,鼓舞廣大中國軍民同日寇血戰到底。

海明威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還親自同當地遊擊隊參加了一次對日本軍營的夜襲,並臨時起意摸到日軍崗哨殺死了一名日軍。

這也許是海明威人生中唯一一次親自上陣殺敵,他後來說:「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早就恨得咬牙切齒。今晚正好幹掉他們一個哨兵,解我心頭之恨!」

完成在韶關的采訪後,海明威一行決定到桂林去放松心情。然而海明威和他的妻子在領略桂林七星巖的美麗風景的同時,卻親眼見到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被迫棲身於巖洞之中。

雖然當時日軍沒有打到桂林,可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卻毀了無數中國人的家園。

興致全無的海明威於4月6日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重慶,可接下來的遭遇卻讓他們更加心情郁悶。

日軍

對腐朽不堪的重慶政府失望透頂,卻偶然得到了見周恩來的機會

抗戰時期的重慶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已經多次遭受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

同時由於大量難民湧入重慶,造成其虛假繁榮的同時廣大市民卻整日缺吃少穿。

然而海明威一進入重慶,就感覺這座城市除了少量的標語和不時出現的日本戰機之外;給人一種完全不像是戰爭時期,反而是一片紙醉金迷的荒誕景象。

在重慶海明威夫婦住進了宋子文的豪華別墅,當晚孔祥熙和他的夫人宋靄齡在其家盡地主之宜。然而一路上已經領略中國人民遭受戰爭痛苦的夫妻二人,對這桌盛宴卻一丁點胃口都沒有。

海明威妻子回憶作為「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宋靄齡的旗袍上每一個扣子都是鉆石做的。宋靄齡還告訴她另有紅寶石和祖母綠的扣子,藍寶石的因為不夠顯貴就不用了。

宋靄齡

之後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等其它重要官員,幾乎輪番宴請海明威夫婦。

這些人的聲色犬馬與咫尺之遙廣大中國平民的饑寒交迫形成了鮮明對比,讓海鳴威對國民政府產生了深深的厭惡感。

經過幾天預熱後,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介石終於來了一次「壓軸」的宴請。盡管海明威公開身份只是個記者和作家,但這次蔣介石卻完全以對美國政府特使的標準來招待他。

原來就在1940年1月蔣介石悍然發動了「皖南事變」,我新四軍軍部及直屬隊9000多人幾乎大部份遭遇毒手[1]。

訊息傳出國內輿論嘩然,雖然國民政府一再誣蔑新四軍是「叛軍」;但仍然招來國內眾多民主人士強烈抗議,同時也在國際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

蔣介石

美、英等大國都不希望面對日本入侵時中國會發生內戰,所以在內外交困之下蔣介石急需要美國主子的支持。

據海明威回憶盡管他不是政府人士,可蔣介石和他幾乎三句話不離「皖南事變」。蔣介石做賊心虛地問海明威:斯諾和史沫萊特這些去過延安的美國記者在美國媒體上公開批判國民政府,海明威對此有什麽看法?

海明威只能推說他沒有看到相關報道,也並不關心斯諾等人有什麽評價。蔣介石又厚著臉皮對海明威說「皖南事變」完全是新四軍不聽調令,國民政府所作所為是合情合理的。

盡管海明威對此一再不作理會,但蔣介石居然把他看成是向美國政府獲取「諒解」的一根救命稻草。

瑪莎後來寫道:「他們口若懸河般向我們做宣傳,卻像往沙裏潑水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海明威

被蔣介石這些高官們弄得心情抑郁的海明威夫婦決定到山城的各個角落,盡可能地貼近普通的中國老百姓。

一天瑪莎正在重慶某菜市場拍照時,突然一個金發碧眼的女人在她身後拍了下肩膀:「你想認識周恩來嗎?」

瑪莎當時並不知道周恩來是誰,但是看這個女人說話的語氣就感覺對方很有來頭。於是瑪莎馬上回去找到海明威,海明威一聽周恩來脫口而出:那可是伊文思的朋友啊。

有人會感到奇怪周恩來已經在中國共產黨當了十幾年的高級領導人,為什麽海明威妻子會不認識他呢?原因很簡單1927年後國民政府成了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自然被其宣傳汙蔑成了「匪首」。

周恩來

再加上西方媒體普遍只為金錢服務,所以西方大眾在斯諾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之前,對中國共產黨和其領導的武裝幾乎是一無所知。但偏偏有西方人願意為真理服務。

荷蘭著名導演伊文思1937年輾轉來到中國,用攝影機拍攝了紀錄片【四萬萬人民】。

可台兒莊戰役之後他想去延安采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卻遭到了國民黨當局的無理阻撓,經過了大半年的折騰後伊文思最終只能在武漢采訪了八路軍辦事處的領導人。

周恩來和他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並向他推薦了著名中國導演袁牧之。

盡管伊文思沒有能夠拍攝到延安,但他把自己的先進器材送給了袁牧之。也正是在伊文思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才有了抗戰時期的很多重要影像資料,而海明威一聽到周恩來就立刻決定要親自采訪他。

海明威

精密安排順利來到周公館,偉大的會面令雙方都獲益匪淺

當時向瑪莎發出邀請的女人,是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負責人王炳南的德籍妻子王安娜。

海明威同意采訪周恩來,讓辦事處的所有工作人員喜出望外。

這不僅僅是向外界展示中國共產黨風采的絕佳機會,更是向西方世界澄清「皖南事變」真相的天賜良機。於是王安娜很快又找到瑪莎,雙方商量如何能夠完成采訪。於是這天海明威和妻子像往常一樣出門,在重慶的各個大街小巷裏左扭右拐。

他們終於甩掉了跟蹤的國民黨特務,而王安娜早就提前準備好了一輛黃包車。在海明威和妻子與她碰頭之後馬上上車把布簾拉好,車夫一溜小跑很快就來到了曾家巖50號周公館。

海明威

由於當時日機頻繁轟炸重慶,周恩來等人也被迫轉入地下辦公。於是在當天下午海明威和瑪莎在一間只有一張桌子和三個椅子的地下室裏,見到了一個身穿白襯衫黑褲子的「工人」。

當二人得知站在他們眼前的就是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年後瑪莎在回憶那一次同周恩來見面時,仍然說「我被這位魅力十足的人強烈地吸引住了!」

更讓海明威驚訝的是,周恩來居然非常流利地用法語向他打招呼。原來周恩來1920年底至1923年曾赴法國勤工儉學,盡管之後沒出國但卻仍然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2]。

周恩來

海明威因為經常去歐洲國家所以也自學了法語,這樣他們沒有了障礙非常輕松地交談起來。

瑪莎後來回憶說,周恩來是他們見過的唯一一個能夠像和自己家人那樣交談的中國人。

在和周恩來的短暫采訪之中海明威向他講述了這一路眼見中國人民遭受戰爭的痛苦,同時他也看到了中華民族不屈的反抗精神。周恩來對此非常贊同,還拿重慶的天氣來打比方。

他說:昨天重慶的霧還很大今天就放晴了,可是好天氣一來敵人的飛機就要來。這就像如今的中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讓海明威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就在前幾天蔣介石也提到了重慶的霧。

蔣介石

蔣介石只是說:重慶多霧,有人不喜歡,可他喜歡。因為濃霧天氣撲朔迷離,誰也看不清楚誰好像捉迷藏一樣。

這樣一對比蔣介石在周恩來面前簡直就是小學生級別的政治家,也讓海明威夫婦發自內心產生了對周恩來充滿崇敬。

周恩來向海明威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對於抗日戰爭的看法,尤其耐心地向海明威解釋了「皖南事變」的前因後果。因為國民政府總參謀長何應欽和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曾對「皖南事變」發表聲明,所以周恩來針對他們的聲明寫了紀要作為回應。

盡管這次會談在當時並未公諸於眾,但是對海明威和周恩來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一次會面。

皖南事變

預言中國必將戰勝日本,中共才是中國的希望

幾天之後海明威完成了在中國的采訪輾轉回到了美國,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周恩來給他的紀要交給了美國政府。

接下來他又在美國媒體上公開發表了六篇公開報道:【蘇日簽訂條約】,【日本必須征服中國】,【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日本在中國的地位】,【中國空軍急需加強】和【中國加緊修建機場】。

海明威對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總結出了兩個預言。

中國一定能夠戰勝日本,因為日本是邪惡的侵略者,而中國雖然弱小但卻有著不屈的反抗精神。

海明威

但與此同時海明威也直言不諱地抨擊了重慶國民政府的種種腐敗和對民生的漠視,而他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必然能夠成為中國的領導者。

他由此建議美國政府乃至整個西方社會拋棄腐朽不堪的國民政府,支持中共領導中國取得最後的勝利。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但是美國政府卻並沒有像海明威期望的那樣同中共交好反而繼續支持國民政府。

結果到了1949年新中國建立,狠狠打了美國政府那些頑固反共分子的臉。

海明威之後再也沒能存取中國,但是他又積極投身於支持拉美革命運動並在古巴生活了十多年。到1954年海明威連續獲得了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卻在1961年因身體原因自殺離世令人痛心[3]。

海明威

而周恩來不但是中國共產黨著名的政治家,同時也是外交戰線的開創者。他在黃埔時期就努力發展中國共產黨同其它政治力量的關系,在抗戰時期又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向外界宣傳中國共產黨和領導的人民軍隊。

新中國成立之後周恩來又曾經兼任外交部長,用他的不懈努力和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短時間內就開啟了外交的局面。

最難得的是面對西方國家的敵視周恩來仍然能設法同美國、日本等國友人積極發展關系,並最終促成了1972年美國尼克遜總統訪華。

可以說周恩來同誌無論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新中國重返國際舞台都做出了無法被替代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