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杜聿明唱空城計帶30萬人連夜逃出徐州,粟裕:撤得太快,沒有想到

2024-02-05歷史

1948年11月22日,在12天的殊死搏殺之後,被包圍在碾莊的黃百韜兵團最終迎來了全軍覆沒的命運。

黃兵團被殲滅的噩耗傳來,在徐州的「剿總」和在南京的蔣介石集團驚恐萬狀,他們為了挽回敗局,第二天就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最終確定以徐州部隊主力向宿縣以北的符離集進攻,以蚌埠的劉汝明、李延年兵團向宿縣進攻,搞一次「南北對進」。

這一招主要有2個目的:首先是重新打通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以便在戰況不利時把徐州的部隊撤到蚌埠,其次是把華野和劉鄧中野隔開,以免兩軍形成合力。

已經在徐東阻擊戰中打得頭破血流的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不得已再次出動向南推進,結果立即遭到粟裕緊急部署在徐州以南的阻擊部隊迎頭痛擊。

盡管碾莊戰役已經結束,粟裕沒有給部隊休整的時間便立即在徐州以南展開了12個縱隊加2個獨立旅的兵力,硬生生卡在國民黨南北對進的4個兵團近30萬大軍之間。

打完碾莊的華野部隊十分疲憊,連俘虜兵都還沒有充分消化,卻不得不一邊舔著傷口一邊連續作戰。

運籌帷幄

11月20日,粟裕給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發報,統計華野各部損失,8縱、9縱傷亡5000以上,4縱,13縱傷亡4000以上,1縱,6縱,10縱傷亡3000以上,3縱,11縱,魯中縱隊傷亡2000以上,還有3個縱隊傷亡1000以上。

換句話說,淮海第一階段的碾莊戰役和徐東阻擊戰,華野的傷亡已超過了4萬人。

事實證明「慈不掌兵」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此時華野13個縱隊中,5個縱隊向南阻擊李延年、劉汝明,7個縱隊和2個獨立旅阻擊李彌、邱清泉和孫元良兵團,幾乎是精銳盡出,只剩下一個10縱作為預備隊。

12月上旬,粟裕又根據軍委的指示和劉伯承、鄧小平的要求,調出7縱、10縱、11縱由陳士榘統一指揮,參加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

實際上,粟裕是以10個縱隊約30萬人承擔了盯防、阻擊、消滅國民黨5個半兵團超50萬人的艱巨任務,配合打黃維、阻擊國民黨南北對進的4個兵團,還要盯住徐州的1個兵團加3個軍,一人挑了三個擔子,壓力可想而知。

從23日打到26日,李彌和邱清泉一共就向南推進了10-15公裏,接下來幾乎是寸步難行,光從地圖上看他們距離符離集還有35-40公裏,距離從蚌埠出發的李延年、劉汝明更是十萬八千裏。

李彌:指望我就算了

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在顧祝同的督戰下勉強打了2天,勉強推進到距離宿縣40公裏的任橋,就收到了共軍部隊已經出現在自己側翼的訊息。

一貫信奉「死道友不死貧道」邏輯的李、劉二人預感到再打下去說不定會遭遇黃百韜同樣的命運,便把老頭子的嚴令拋到了腦後,立即縮回蚌埠。

到11月27日,蔣介石「南北對進」的戰術只打了3天就宣告破產了,現在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國民黨集團面前:

因為在武漢的宋希濂第14兵團被白崇禧借故拖住,也無法再投入淮海戰場,蔣介石已經沒有可以改變戰局的預備隊了。

鑒於奪回宿縣的計劃破滅,黃維兵團自身難保,徐州已成了孤城,周圍全是解放軍的人馬,再守下去「剿總」的30萬大軍只怕難逃覆滅的命運。

11月28日,杜聿明在南京向蔣介石當面獻計,表示「從徐州撤出問題不大,可是要放棄徐州,就不能戀戰;要戀戰,就不能放棄徐州。」

此時的老頭子思路還屬正常

最後,蔣介石同意了杜聿明的計劃,要求黃維繼續固守雙堆集以牽制中野、華野大軍,命杜聿明把徐州的部隊撤出來,第一步撤到永城,然後再撤到阜陽,最後從淮南向淮北推進,解黃維兵團之圍。

偏偏這天是杜聿明老母70壽辰,一貫善於籠絡人心的蔣介石指示在徐州、上海為杜母祝壽,劉峙請杜聿明點戲,杜聿明伸手一指,二人相視一眼不由得會心大笑。

原來杜聿明點的是一出【空城計】。

杜聿明的「空城計」唱得實屬高明,因為他在28日晚上召集各兵團司令下達命令:

第一,各部自30日開始大舉出擊,企圖虛晃一槍騙過粟裕的眼目。

第二,30日晚上,徐州部隊帶上7天的彈藥和幹糧和100公裏的油料全部撤退,以「滾筒戰術」逐次掩護行進。

杜聿明和邱清泉留下的一張照片

但私下裏他卻得意地對各兵團的頭頭腦腦們說:「我預料這次迅速決定撤退的行動是成功的,按照共軍平日作戰的規律,每經過一次激烈的戰役,至少要有2個月以上的休整。」

因此,杜聿明樂觀地認為:解放軍只能有一部份部隊插在徐蚌之間,其作戰目的主要是切斷國軍的補給線,幹擾國軍的行動,不可能有持續作戰的能力。

他這一招「空城計」正好卡在共軍發動下一次攻勢的間隙,是「以退為進,以救出黃維兵團為目的」。

對於杜聿明的計劃,孫元良、李彌、邱清泉一致表示只要堅決執行「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策略,撤退是可以成功的。

就在國民黨方面緊張地部署撤離徐州的行動時,粟裕也在焦急地思考下一步蔣介石、劉峙和杜聿明到底會怎麽走。

碾莊戰役結束,徐州成為孤城,根據軍委的意見,杜聿明集團下一步可能向兩淮或者武漢方向撤退。

粟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而粟裕則認為,徐州之敵撤退的路徑主要有三個:第一是向東撤到連雲港,然後海運去上海,這個策略是最快的逃跑路線,但敵人兵力太多,走海運船只不夠,如果被我軍追上,可能大半難逃被殲的命運。

第二是走兩淮然後撤到南京,這個辦法的優點是可以避免與我軍主力遭遇,但兩淮地區水網密集,大兵團和重型裝備行動困難。

第三就是沿著津浦路南下,這一帶地形開闊、道路平坦,而且距離黃維兵團較近,可以尋機解黃兵團之圍,當然缺點就是可能和我們的主力兵團正面相遇。

粟裕推斷:萬一杜聿明和黃維會合,則是對我軍最為不利的一種局面,因此杜聿明很可能選擇第三種方案。

何況,實際上杜聿明還並不知道粟裕已經把其主力部隊全部調到了徐州至宿縣之間,所以他幾乎是沒怎麽猶豫就選擇了南下方案。

可是就在粟裕在三種情況之間反復推敲的時候,軍委根據南京國防部內線郭汝瑰反映的情況又發來電報,認為「徐州蔣軍逃跑的方向以兩淮或連雲港兩處為最大」,因此要求華野必須立即部署,絕對不能讓敵人從這兩個方向逃跑。

毛主席對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的判斷有些過於樂觀

這讓粟裕感到十分為難,因為軍委的意見和自己認為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不向兩淮或連雲港方向預作部署,萬一敵人真的從這兩個方向跑了,自己要負貽誤戰機的重大責任。

但如果把主力分去東、東南兩個方向,萬一杜聿明往西南跑了,那麽整個中原的戰局將不堪設想。

因此思前想後,粟裕還是決定把主力7個縱隊部署在徐州西南郊,並命令韋國清、姬鵬飛率領的阻擊李延年、劉汝明的5個縱隊除留6縱監視蚌埠之外,其他4個縱隊立即向北回撤至宿縣以東地區待命。

11月30日,粟裕向華野各縱隊下達命令:當徐州之敵傾巢南犯,或向西南竄犯,或圖由兩淮逃走,則應不顧一切,不惜任何傷亡代價堅決的幹脆的予以全部殲滅,不讓敵人逃到江南!

值得指出的是,就在杜聿明已經連夜跑路的第二天,12月1日淩晨2點,軍委依然向華野發報,要求防止敵軍向兩淮或連雲港逃跑。

但粟裕再一次啟用了毛主席授予他「機斷專行」的權力,他根據華野12縱匯報的「徐州機場已經空無一人」的訊息,迅速判斷杜聿明已經撤逃,便立即命令在西南方向待命的7個縱隊,加上抽回來的4個縱隊,全力圍追堵截杜聿明集團。

解放軍進入徐州

杜聿明跑得如此幹脆利落倒也確實出乎粟裕的意料,因為30日白天徐州城外還是炮聲隆隆,李彌、邱清泉一副要和解放軍在這裏死磕到底的架勢,而從蚌埠方向抽回來的4個縱隊才剛剛動身,來不及參加對杜聿明的圍殲。

在電影【淮海戰役】中,粟裕就有一句這樣的經典台詞「七個縱隊,七個縱隊,好像手裏有了七個縱隊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粟裕手上的的確確已經無兵可派了,除了西南之外,他只好在其他方向都唱了「空城計」:你往東跑、往西跑、往北跑都可以,就是不讓你往南跑,萬一讓杜聿明撤到淮南,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但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撤退路上發生的兩件事情決定了杜聿明兵團的命運。

第一件事是,12月2日3個兵團撤到蕭縣西南地區時邱清泉、李彌向杜聿明建議:部隊撤退十分混亂,應當稍加停息,整理部隊。

因為擔心夜間行動會給解放軍有機可乘,杜聿明同意就地休整了一個晚上,白白送給了粟裕半天的時間。

借徐正運老師劇照一用:我太難了

第二件事是,12月3日上午蔣介石給杜聿明空投了著名的「微操信」,嚴厲命令杜集團停止向永城撤退,轉向濉溪口方向解黃兵團之圍。

如果2日晚上不休息,30萬大軍此時已經撤到永城了!杜聿明不敢違抗蔣介石的命令,只能率部向東南轉進,以求與黃維會師,又送給粟裕整整一天的時間。

到12月6日,杜集團終於被包圍在永城東北的陳官莊、青龍集、李石林地區,一個多月後被全部殲滅。

陰差陽錯,成敗只在一念之間,此固天意耶?人力耶?

淮海一戰定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而粟裕作為華東野戰軍的實際負責人,在這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無可爭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