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天一紡織:突破!「復活」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繚綾

2024-04-22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綾羅綢緞」,綾排在首位,綾盛於唐代,唐綾之中,又以繚綾最負盛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繚綾】為名賦詩一首。白居易筆下的繚綾究竟是什麽?一直以來,成為人們津津樂道不斷探尋的秘密。

近日,【尋找繚綾:白居易<繚綾>詩與唐代絲綢】新書釋出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寫作過程中,作者趙豐循著研究線索找到一件出自法門寺地宮的唐代繚綾實物,竟將文物完整復制出來,讓「春衣一對值千金」的古代美物驚艷世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件復原繚綾浴袍由軒寧的一家企業——軒寧天一紡織有限公司織造而來。

為何選擇軒寧這家紡織企業,有何特別之處?一起走進天一紡織,探尋繚綾復活背後的故事。

可降解的尼龍面料、可回收的醋酸面料……走進天一紡織的面料展廳,各類花型、色彩琳瑯滿目,無一不在展示企業的科技與創新。一直以來,天一紡織註重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新產品研發過程中加入環保元素,開發可降解、可持續的面料。

本次參與織造繚綾,對企業織造技術創新的再突破。「本次活化繚綾浴袍,主要分為確定紋樣,織造,染色,縫制浴袍成衣四個環節,織造是決定繚綾成功‘復活’的重要一環,我們接到任務以後,就組織專業研發團隊,開始攻克織造難題。」天一紡織總經理魯建平表示,傳統提花樓機織造繚綾更為合適,但是出於產業化以及時間、成本等原因,最終選擇用現代織機仿制織造真絲繚綾織物。

現代織機如何織出古老紡織物?這尤其考驗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我們透過資料研究,請教專家,最終透過降低機器織造速度,來模擬傳統提花樓機。」天一紡織研發設計師余用婷介紹,速度降低反而加大織造難度,很容易造成紗線紗線的脆斷。

最終,天一紡織研發團隊集中攻關,最終找到了手工藝與機器生產的平衡點,並成功研制了符合傳統繚綾織造工藝和各項技術參數的電子提花機。「極大地提高了繚綾的生產效率,也為企業後續將繚綾產業化打好基礎。」魯建平說。

為了復刻原原本本的繚綾,天一紡織專門停留一條生產線,用作繚綾研發的專用生產線。在壓發團隊日以繼夜攻關兩個多月,最終織造出花紋、手感、密度等最為接近的浴袍繚綾復原織物。趙豐團隊也對其進行了後續染色等加工,最終復原了繚綾浴袍。

魯建平講述繚綾「重生」的過程,看似簡單,實則不是隨便一家紡織企業可以輕易做到。

天一紡織擁有極其成熟的織錦工藝和強大的研發實力,曾多次為重大場合活動提供服裝面料,這也是企業能復原繚綾的一大優勢和基礎。

復原繚綾,不是天一紡織與傳統服飾的首次結緣。此前,天一紡織曾與楚艷老師和山東博物館合作,投入30萬元為其館內一件珍貴的明朝服飾進行復原。

如今,藝術再現歷史中的古代服飾、改良漢服以及新中式的時裝是品牌的兩大業務板塊。近些年來,公司透過專業的研究、與中國各大博物館聯合開發,從壁畫和文物中尋找樣本,復原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服裝。

天一紡織將繼續把研究中國傳統服飾和制作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以創意為重心,把傳統工藝與時尚相結合、把東西方文化相融合,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同時我們會加強跟時裝板塊的互動,在不同的領域結出不同的果實和花朵。」魯建平表示。

【來自:嘉興市工商業聯合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