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民國將領之湖南湘軍陶廣

2023-12-12歷史

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獨立的武裝,比如川軍、東北軍、晉綏軍、粵軍、湘軍等。

湘軍自然是湖南的本土武裝,而民國的時候,一共有四任「湖南王」,分別是譚延闿、趙恒惕、唐生智、何鍵。其中譚延闿和蔣介石關系最好,趙恒惕屬於吳佩孚派系,唐生智是國民黨的一級上將,他率領的湘軍,也是湘軍的巔峰時期,控制了兩湖地區。

何鍵是第四任「湖南王」,他也是湘軍中最頑固的「反動派」,屬於蔣介石「反共」的急先鋒,殺害了很多工農群眾和紅軍戰士。既然何鍵是頑固的「反動派」,那他手下自然也有一群「反動」的將領,跟著他一起和紅軍為敵,比如危宿鐘、陳光中、陶廣等人。

湘軍

陶廣與何鍵屬於發小,二人小時候一起學過武,後來「護法戰爭」爆發,何鍵在湖南組建遊擊隊,陶廣就跟隨何鍵參軍。在北伐戰爭時期,何鍵的官職越來越大,陶廣也跟著沾光,當上湘軍的師長。

唐生智下野後,何鍵在蔣介石的扶持下,當上湖南省主席,為了對蔣介石表示忠心,何鍵成為「反共」的急先鋒,作為何鍵心腹愛將的陶廣,自己也跟著何鍵一起和共產黨為敵。但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陶廣的心態也出現變化,覺得日本人才是主要敵人,應該團結所有力量抗日,因此他經常配合新四軍一起打日本人。

由於陶廣的「親共」行為,導致蔣介石的猜疑,奪取他陶廣軍長的實權,讓他只能擔任虛職。解放戰爭時期,陶廣不願意參加內戰,離開了軍界,並且積極勸說舊部和平起義。

陶廣

1887年,陶廣出生於湖南醴陵,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陶廣與何鍵是同鄉,二人年紀也差不多,在少年時期二人在同一個師父那裏學過武。後來何鍵考入湖南的法政學堂,而陶廣考入湖南的瓷業學堂。

從湖南瓷業學堂畢業後,陶廣在湖南的瓷器廠,當過一段時間的彩繪工人,雖然當彩繪工人夠養活一家人,但陶廣並不滿足這樣的生活,於是他想報考軍事學堂。

透過自己的努力,陶廣首先考入北京憲兵學校,在那裏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他又考入在南京的江南講武堂,接受更正規的軍事教育。

1912年,民國成立後,蔡鍔當上雲南都督,而蔡鍔是湖南人,他在湖南的威望很高,陶廣就跑到雲南投靠蔡鍔,在滇軍裏面當參謀。

蔡鍔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蔡鍔被袁世凱調往北京,唐繼堯成為雲南都督,由於陶廣外省人的身份,在滇軍裏面經常被排擠,因此他離開雲南回到湖南老家。

1918年,「護法戰爭」時期,北洋軍主力進攻湖南,湘桂護法軍戰敗,桂軍撤回廣西,湘軍撤往衡陽一帶,湘軍的趙恒惕和北洋軍的吳佩孚簽訂協定,雙方才停止戰爭。停戰以後,為了騷擾北洋軍的後方,趙恒惕讓何鍵回到醴陵,在那裏成立遊擊隊。

等何鍵回到醴陵,陶廣、劉建緒等人跑來投奔何鍵,透過幾個月的時期,遊擊隊有了上千人,多次打敗北洋軍的圍剿。當時程潛在郴州擔任湘軍總司令,但他這個湘軍總司令譚延闿和趙恒惕不認,譚延闿也說自己是湘軍總司令。

譚延闿

程潛聽說何鍵有一支遊擊隊,就任命何鍵為瀏醴遊擊隊司令,副司令張國威是程潛的人,陶廣、劉建緒等六人擔任營長。

1919年,湘軍內訌,程潛被譚延闿、趙恒惕逼到廣東,這時候張國威突然拉走三分之二的兵力,投靠唐生智去了,何鍵剩下的兵力只能編成一個營,所以陶廣只能當連長。

1920年,趙恒惕任命何鍵為團長,於是何鍵又有了五個連,因為當時沒有團裏沒有營長,所以陶廣、劉建緒等人,被任命為少校連長。

1923年,何鍵已經是唐生智的部下,何鍵被任命為旅長,陶廣因此也當上團長。

唐生智

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唐生智的部隊被編為國民革命第八軍,陶廣擔任第二十六團團長。在進攻湖北的時候,陶廣率兵參與了汀泗橋、賀勝橋的戰鬥,因功升為旅長。

10月,北伐軍攻下武昌,唐生智繳獲了北洋軍上萬把武器,因此開始擴充軍隊。

1927年,唐生智手下有了四個軍,何鍵擔任其中一個軍長,陶廣也跟著升為師長。

4月,蔣介石在上海背叛革命,當時唐生智率兵在河南與奉軍作戰,何鍵站在了蔣介石一邊,他讓手下的團長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抓捕和殺害了很多共產黨人。「馬日事變」後,何鍵成為頑固的「反動派」,因此陶廣也跟著何鍵一起「反共」。

何鍵

1932年,陶廣手下一個團長賀幼農,暗中和桂系聯系,企圖在衡陽制造事端,這件事被陶廣發覺,陶廣立馬派兵前往衡陽,解除了賀幼農的武裝,賀幼農逃離了衡陽。陶廣下令一定要抓到賀幼農,最後賀幼農逃到湘潭,還是被陶廣的追兵抓到,被押送到長沙。

1934年,紅軍長征的時候爆發了「湘江戰役」,當時劉建緒已經當上軍長,手下有四個師長,分別是陶廣、李覺、章基亮、陳光中。這四個湘軍師長,都率兵參加了「湘江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紅軍的部隊損失特別大。

1935年,陶廣升為二十八軍中將軍長。

1937年9月,抗日戰爭爆發後,陶廣率領湘軍四個師,從湘西出發來到浙江東部駐防,去參加「淞滬會戰。當日軍從金山衛登陸的時候,陶廣率兵英勇阻擊,在天馬山和鳳凰山的戰鬥中,陶廣的湘軍犧牲了八百多人,團長張空逸戰死。

陶廣

「淞滬會戰」結束後,陶廣升為第十集團軍副司令、第三戰區第一遊擊區總指揮等職。

1939年5月,陶廣率領一個師進入浙東地區,開始展開敵後遊擊鬥爭。這時候陶廣的思想開始轉變,他覺得現在中國最主要的敵人是日本人,就開始聯合新四軍和日本人作戰,多次粉碎日軍的掃蕩。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陶廣拒絕蔣介石的命令,不願意對新四軍反發動進攻,導致蔣介石的排擠。等「皖南事變」結束後,蔣介石想辦法調走了陶廣的兩個師,這讓陶廣實力大減,只有兩個師的兵力。

1942年5月,日軍進攻蘭溪地區,陶廣率兵在蘭溪和日軍打遊擊,並且讓工兵在陣地附近埋上地雷,導致日軍指揮官酒井直次,在戰鬥中無意踩中地雷,當場被炸死。

陶廣

1943年,蔣介石任命陶廣為,浙蘇皖邊區挺進軍副總司令,陶廣由湘軍的正規軍軍長,變成遠離他鄉的雜牌遊擊隊副司令,這也是蔣介石排除異己的手段。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裁撤了陶廣部隊的番號,要陶廣的部隊原地待命,不許進入杭滬的繁華地區。最後陶廣的部隊被解散,中下級軍官被派往其他部隊,陶廣對蔣介石徹底失望了,於是他主動辭職,到杭州去居住。

1946年,李濟深來到杭州,和陶廣等人秘密參加反對蔣介石獨裁的活動。

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陶廣加入了民革,他到處勸說舊部,希望他們可以和平起義,陶廣的舉動被國民黨的特務盯上。

1949年3月,陶廣被國民黨特務給逮捕,經過程潛等人的營救,蔣介石才下令放了陶廣。

1951年8月,陶廣在浙江杭州去世。

聲明: 歷史公共資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