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根英:3次拒絕陳賡求婚,犧牲後陳賡為她守節3年,72年後合葬

2024-04-27歷史

王根英:3次拒絕陳賡求婚,犧牲後陳賡為她守節3年,72年後合葬

在邯鄲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紀念館中,有一張被放大的黑白照片十分惹人註目。照片上,一個齊耳短發、眉目俊秀的年輕婦女蹲在地上,懷裏摟著一個濃眉大眼、目光純摯的小男孩。這個男孩便是陳賡將軍的長子陳知非,而那位年輕婦女正是陳知非的母親、陳賡將軍的第一任夫人王根英。

提起陳賡將軍的家庭,許多人都聽過關於他和傅涯相攜一生、兒女繞膝的美滿婚姻故事。在第二任夫人傅涯之前,陳賡與第一任夫人王根英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革命愛情,更具浪漫傳奇色彩。

王根英原名王庶心,1906 年生於上海郊區的一戶農家,由於家境貧寒,王根英一直沒有念書的機會。9歲那年,王根英就隨嫂子和姐姐進入外國人開辦的紗廠當了童工。那時,小小年紀的她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上工,在廠裏連續做工十幾個鐘頭,時不時還要挨工頭的打罵。饑餓、疲倦與貧困,是王根英的童年底色。

1923年,17歲的王根英在英商怡和紗廠做工。這一年,年僅 20 歲的陳賡受組織派遣,利用教會名義在上海的工人區開辦平民夜校,王根英成了夜校的學員,並在這裏受到了革命的初步啟蒙。當時陳賡正好在校內教授文化課,因緣際會認識了王根英。這個俏麗動人、堅毅好學的姑娘,給陳賡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01

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當時陳賡正好接受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唐生智的任命,擔任特務營的營長,負責會議的保衛工作。在這次會議上,陳賡註意到了離自己不遠處,坐著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一打聽才知道,她便是王根英。

此時距他們第一次相識,已經過去了四年時間,王根英已經從當年的普通紡紗女工蛻變成一名運動骨幹。

作為怡和紗廠的共青團支部書記,1924年,王根英曾在中共滬東區委的領導下,發動6000多名工人進行大罷工。「五卅運動」中,王根英嶄露頭角,帶領了全廠7500多名工人參加了遊行示威。

勤勞勇敢、團結能力強的王根英後被推選為怡和紗廠工會主席,並入黨。在上海從事婦女工作期間,她積極參加了三次武裝起義,期間,王根英負責槍械運送工作,盡管危險,卻從未出錯。

陳賡在了解了王根英的這些經歷後,更添了一份對這個磨難鍛造出來的「奇女子」的愛慕。性情率真的他當即就給王根英寫了一張字條,內容是:「根英同誌,我很愛你,我希望你嫁給我,永遠做我的妻子。」

出乎陳賡意料的是,性格倔強的王根英並不以這樣的示愛方式為「浪漫」。相反,她覺得陳賡在這樣的場合做這樣的事情,實在讓自己「下不來台」。於是,王根英當即在情書背後輕輕啐了一點口水,隨手就把情書貼到了墻上。

陳賡不知女兒家的真實心意,只以為對方潑辣,心中不服,於是又揮筆又繼續寫下第二張求婚字條:「根英同誌,我很愛你,我請求你嫁給我,永遠做我的妻子。」第二張紙條傳到王根英手中後,還是被她反手貼到了墻上。

不反對還不怕別人知道,那便是答應了?陳賡自認為求婚有戲,很快又寫了第三張字條,這一次,他寫道:「根英同誌,我很愛你,我不娶你為妻,誓不罷休!」而王根英看也沒看,轉身就把字條啐了口水,貼到了墻上。

當時適逢會場休息,各地代表紛紛圍觀上來。場上有人打趣道:「王根英,你這樣處理情書,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也有人評價陳賡英俊瀟灑,王根英亭亭玉立,正是郎才女貌,說得王根英臉紅耳熱。陳賡的三封情書,一時之間轟動了大會,成了代表們之間的笑談。

02

為了以證自己求婚的真心,陳賡還幾次前往王家破舊的棚戶區去看望王根英的父母和親人。當時陳賡雖來上海不久,但聰明過人的他已經學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在王根英家裏,陳賡就用上海話和長輩們拉家常。

王根英的父母和姐妹們都十分喜歡陳賡,妹妹王旋梅羨慕地表示:「這位先生(指陳賡)文武雙全,彬彬有禮,人品又好,阿姐真有福氣!」但當時王根英一心裝著革命,一直不正面回應這段感情。

周恩來回到南京後,還為此親自找到了陳賡談話:談戀愛與打仗不一樣,不能采取強攻的戰術。

在周恩來的指點下,陳賡後來找到了王根英進一步表明了心意,終於得到了王根英的回應。可當陳賡提出結婚,王根英卻希望再等兩年,陳賡著急地說:「過兩年時間太長,我看再過兩天就結婚吧!」王根英反詰道:「現在我們都在為黨的事業而戰鬥,你急瘋啦!」

陳賡回到住所後,許多朋友都以為好事將近,誰知灰頭土臉的陳賡竟語出驚人:「誰要動員王根英兩天之內與我結婚,我在新婚之夜給誰磕三個響頭!」

此話一出,眾人都打趣他,「你這麽瀟灑英俊的小夥子,怎麽采用磕三個響頭的辦法討老婆?」

周恩來得知後不禁莞爾,他胸有成竹地告訴陳賡:「我一不讓你磕頭,二不讓你請客,保證你明天晚上入洞房!」原來,周恩來早就認為陳賡與王根英早日結婚對革命終究是有益無害。為此,他和鄧穎超提前給王根英做了思想工作,王根英也同意了婚事。

第二天晚上,陳賡和王根英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從此結為革命伴侶。二人的新婚生活很是甜蜜,卻也很短暫。

在武漢,夫妻倆僅僅共同生活了數日,王根英就作為上海工人代表,被委派參加了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和國際工人太平洋勞動大會,後又被被調回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從此,她與陳賡二人為革命南北奔波,聚少別多。

1927年8月1日,陳賡在南昌起義的會昌戰鬥中身負重傷,左腿中了三顆子彈,脛骨、腓骨全被打斷。10月中旬才歷經千難萬險,經汕頭、香港輾轉來到上海治傷。

王根英看著拖著重傷歸來的丈夫,悲喜交加。王根英將丈夫安頓在家,一邊悉心照料,一邊與黨組織聯系。上級得知陳賡的情況後十分關心,將其轉往上海最好的牛惠霖骨科醫院,數月後,陳賡的傷勢才慢慢好轉。

03

1928年4月,中央特科剛剛成立不久,傷愈不久後的陳賡主動請纓,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進入了情報二科工作。為了掩護丈夫的地下工作,王根英叫來了妹妹王旋梅和弟弟王鑫昌,組成了一個四口之家,以免敵人起疑心。

次年,王根英和陳賡誕下了他們愛情的結晶陳知非。兒子的降生讓初為人父的陳賡興奮不已,也為這個革命家庭帶來了歡樂,但是緊張的革命工作卻一刻也沒有停歇。

從1929年到1931年,陳賡和王根英為了躲避敵人的偵察,先後在霞飛路、納裴德路、保定路等處居住,兩年內搬家達5次之多。王根英每次都會細心選擇有三四個出口的住房,只為危急時刻輔助一家人脫身。

為了配合陳賡的工作,王根英利用本地人的優勢,幫丈夫熟悉上海的風俗、地形和語言,全方位給他打掩護。

兒子知非已經日漸長大,但是為了丈夫的安危,王根英從來不讓他知道自己的門牌號,也從未在兒子面前提及陳賡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但童言無忌的驚險事件還是發生了。

一天,才3歲的陳知非在街上玩耍,眼見街上的一個紅頭巡捕挎著槍桿,神氣非凡,不禁想起了父親枕頭底下壓著的那把槍,知非上前說道:「我阿爸也有槍!你的槍,沒有阿爸的槍好!」

巡捕一聽,當即尾隨年幼的陳知非來到了陳賡家裏,恰逢王根英出來找孩子,巡捕便問:「你家有槍嗎?」王根英馬上意識到兒子說漏了嘴,但還是裝出一副鎮定的模樣說:「是有支槍,他阿爸在永安公司給他買的玩具槍。」

巡捕見王根英儼然一副典型的上海生意人家少婦的模樣,說話也自然從容,便信以為真離去了。

1931 年4月,由於顧順章叛變,陳賡的工作發生變動。前往天津不久後他被派到鄂豫皖紅四方面軍工作,王根英則帶著孩子留在滬東區堅持工作,夫妻倆再次分離。

一直到1933年3月,組織終於決定讓王根英和陳賡夫妻二人一同前往中央蘇區工作,王根英為此振奮不已。不料在二人動身前夕,陳賡因叛徒出賣被捕。

當時王根英正在閘北的一家酒樓上開會,當她聽說丈夫馬上要押解到南京去,一時急火攻心,頭暈眼黑,竟抱著陳知非從樓梯上跌了下來,後只能暫居郊區的娘家養傷。

待到陳賡經組織營救出獄後,他心念母子二人行動不便,決定讓他們在滬養傷,自己一人先到中央蘇區工作,誰知這一別竟是四年。

04

同年12月,由於叛徒出賣,王根英在家被捕,被判8年有期徒刑,她被押解至南京憲兵司令部老虎橋監獄。直到1937年8月19日,王根英在周恩來等人的積極營救之下出獄。

8月26日,王根英在西安與陳賡團聚。為了對這對歷經滄桑患難最終重逢的夫妻表示祝賀,當時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鄧小平特意為二人加了菜,並單獨為他們安排了一間住房。陳賡在1937年8月 27日的日記中寫道:

「昨日根英由西安到雲陽總政治部,小平同誌加菜為我們慶祝,並另辟一室,使我們作竟夜之談。是晚彼此互訴離情,直達深夜,尚無疲意,其快樂有勝於 1927年武漢新婚之夕。根英在獄達四年,艱苦備嘗,在敵威迫利誘下,始終堅持共產黨員的立場,不為動搖,使我對她更加敬佩。從此我倆的愛情更趨穩定,而絕對不可動搖了。」

短暫的小聚過後,王根英被派往延安學習,陳賡也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率部東渡黃河,夫妻兩人再度分手。

臨行前,陳賡為妻子飽受監牢折磨的身體十分擔憂,卻也無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妻子提供一匹編制之外的瘦馬。王根英背著陳賡其實已經流下了惜別的淚水,但她知道,只有自己的鎮靜從容,才是對丈夫最大的安慰。

和丈夫分別之後,王根英進入延安的陜甘寧邊區黨校學習。隨著華北戰局的發展,八路軍三大主力在各個戰場勝利展開,王根英越發向往前線的戰鬥生活,一再向組織提出要求。

1938年秋,黨組織終於批準將王根英調往太行山區的一二九師,王根英興奮地奔向已在開創的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此時,王根英與陳賡終於同在一個師,卻因戎馬腔鍃,兩人仍然不能見面。除了1938 年秋王根英從延安赴華北抗日前線,途經三八六旅時與陳賡有過幾天小聚外,再就是1939 年1月15 日陳賡率部開向香城固時,兩人在館陶偶然路遇。

那是在深夜的12點,久別的夫妻相見,有著說不完的話,可戰爭年代裏,他們只能接受這一次次重逢過後的痛苦別離。而陳賡沒想到,這次匆匆作別,竟是他與妻子的訣別。

1939年3月8日,王根英所在的師供給部在南宮縣的前後王家村被敵軍包圍。王根英把自己的馬給傷員騎,自己徒步隨警衛部隊突出重圍。當她好不容易跑到村外,卻發現裝有檔和公款的挎包沒有帶出來,於是又毅然奔回村中。

她在駐地將挎包取出,卻在出村時與敵人遭遇。日軍一邊開車追她,一邊用機槍掃射。王根英邊跑邊回身還擊,不幸身中數彈,戰馬也被擊中。敵人追到跟前,還用刺刀在她身上刺了幾刀。等大家組織好隊伍前來營救時,王根英已經壯烈犧牲,年僅33歲。

而這一天,陳賡正率三八六旅越平漢線西進。當他接到妻子身亡的電報後,滾燙的淚水劃過這個鐵血英雄的面頰……良久,他突然站起身來大喊:「全體集合!背誦抗日誓詞!」

一直以來,陳賡都有記日記的習慣,但是在王根英犧牲的這天,他的日記裏只有一句話:「三·八,是我不可忘記的一天,也是我最慘痛的一天。」

在此後的一個月裏,他中斷了日記寫作。直到 1939 年4月17日,陳賡才重新開始寫日記。王根英犧牲後,陳賡對戰友同誌們說:「我要為她守節3年,我要為她報仇雪恨!」

王根英犧牲後,陳賡也一直沒有再娶。直到三年後,他才在組織的安排下與文工團的傅涯結為夫婦。

1961年3月16日,58歲的陳賡在上海逝世。丈夫離世後,傅涯將陳賡生前的手稿和日記組譯成我們所熟知的【陳賡日記】出版。在這期間,傅涯在陳賡的記錄之中,被他和王根英的傳奇革命愛情打動,親自到王根英的家鄉四處奔走,搜集資訊,為她寫下了【王根英烈士傳】。

2010年1月4日,92歲的傅涯在北京去世。在離世之前,傅涯曾留下遺囑,讓子女將陳賡和王根英合葬。2011年,王根英烈士的遺骨遷往湖南與陳賡合葬,也算聊慰這對革命夫妻生前聚少離多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