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第一次戰役,彭德懷為何怒批38軍?只因其2次讓主席殲敵構想破滅

2024-04-27歷史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註】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950年10月28日晚至 30 日,分殲當面之敵的戰鬥陸續打響。其中,取得較大戰果的,一是第 118 師的龍谷洞戰鬥,二是第 120 師的龜頭洞戰鬥。

1、龍谷洞、龜頭洞戰鬥

龍谷洞是古場南面一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

從楚山回撤的韓軍第 7團團部一度設在這裏。

29日晚,第118師發現被困於龍谷洞附近的敵軍有突圍跡象,為了不失戰機,鄧嶽決定不待第148師趕到即先行發起攻擊。 身陷死地的韓軍第7團團長見眼前形勢危急,立即下令「各部隊竭盡全力分頭突圍,到球場洞集結」。

這道讓大家分散逃跑的命令,起到使該團免遭全殲的效果。該團官兵按這道命令四散逃亡,紛紛鉆進山溝、叢林之中,使這場計劃中的圍殲戰變成了費時費力的搜剿行動。

與龍谷洞戰鬥幾乎同時,龜頭洞戰鬥也在進行之中。

龜頭洞位於熙川和溫井兩點之間,是韓軍第6師重占溫井,接應孤軍深入的第7團的必經之路。

當時,第40軍第120師正在該地與韓軍第6師2個營對峙,以吸引第6師余部和第8師來援,但直到28日晚,韓軍僅從熙川出動2個營向龜頭洞方向增援,主力仍停留在球場地區未動。

根據誌司關於迅速殲滅龜頭洞地區韓軍第6、第8師各2個營的命令,第40軍於28日14時作出龜頭洞彈頭署。

28日午夜發起攻擊,激戰至29日晨,給予韓軍第6師第19團和第8師第10團各2個營以沈重打擊。

【抗美援朝戰爭史】稱此戰「將南韓軍4個營大部殲滅」,第40軍戰後總結則稱「殲一個營,余全部擊潰」。

第40軍戰後總結認為,龜頭洞戰鬥雖然獲勝,但仍有遺憾,主要是「在部署上未能全部形成包圍,以至敵人大部逃跑」而「打成擊潰仗」。

盡管如此,毛澤東對這一戰鬥所取得的戰果仍很看重,收到戰報後即致電彭、鄧慶賀勝利。

龜頭洞、龍谷洞兩場戰鬥,都是第40軍的部隊打的。從10月25日在兩水裏、豐下裏打響,到30日取得龍谷洞、龜頭洞戰鬥的勝利,該軍連戰皆捷,共殲敵 1400 余人,受到誌願軍總部的「特電嘉獎」。

2、38軍放跑敵人的原因

當第 40 軍對當面之敵實施攻殲之時,在其左右兩翼的第 38 軍、第39軍部隊也展開了行動。

10月29日,第39 軍進至雲山附近山區,從東北、西北和西南三面對位於雲山地區的韓軍第 1 師形成包圍,為此次戰役中最大的一場攻殲戰創造了條件。

不過,在熙川方向,第 38 軍卻出現了意外。

在向熙川開進途中,第 38 軍於26日19時下達了「為殲滅熙川敵任務部署」,決定以第113 師擔任主攻,第112師迂回到熙川東北斷敵退路,第 114 師作為預備隊隨後趕上;預定 28 日黃昏「攻占熙川殲敵後再向館上洞、天水洞前進」。

誌司同日電示第38軍:「熙川目前敵有六師一至兩個團,八師亦可能有兩個團,共四個團。你們必須充分準備不可大意。」

同日 20 時 30分,誌司再次來電確認,韓軍第8師4個營已向球場以北集結,令第38軍(配屬第 125師)「應即迅速堅決攻殲熙川之敵」,並在得手後立即南插。

第 38 軍各部即以熙川為目標組織開進。28日,第113師第 338團進至熙川附近,準備對守敵發起攻擊,但此時從第 112 師方面傳來一個訊息,說是熙川守敵為美軍一個「黑人團」。

後來證實,這個所謂的「黑人團」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以訛傳訛。當時美軍內部仍實行種族隔離政策,陸軍部隊編有全部是黑人的建制單位,在北韓戰場上,第24師有一個黑人團(第24團),第2、第7師也分別編有黑人營(第 9 團 3營和第15團第3營),但這些黑人部隊這時根本就不在熙川地區。

28 日 8 時,彭德懷致電第 38 軍指出:

「現有熙川可能有一個團或沒有敵人。據雲美軍兩個黑人連隊,根本無此訊息」;令第 38軍「迅速堅決執行廿七日廿二時命令,迅速占領熙川後大膽迅速向球場、天水洞、石倉洞攻擊前進,戰機良好不可錯過」。

然而,關於「黑人團」(從彭德懷電報看,該軍轉報誌司的是熙川有「美軍兩個黑人連隊」)的訛傳嚴重幹擾了原定的熙川攻殲行動。由於軍、師領導敵情顧慮過重,過於謹慎,致使部隊行動始終快不起來。直到 27日下午,只有第113師1個前衛團逼近熙川,其余均落在後面。

梁興初只好致電誌司,建議推遲攻擊熙川的時間,以等待第112、第113 師全部進至指定位置。

28日13時20分,第38軍最後確定「攻殲熙川敵」,當這場姍姍來遲的攻擊終於發起時,駐守熙川的韓軍早已在美國飛機掩護下全部撤逃,只留下一座空城。第38軍只有先頭第335團在外圍戰中抓到逃敵的一個尾巴,俘虜100余名,其他全都撲空,最大的收獲不過是截下5 輛裝滿食品的卡車。

至 10 月 31 日,西線誌願軍主力終於在泰川、雲山、溫井、熙川一線完成戰役展開,並在展開過程中重創韓軍第 6 師大部、第 8 師一部,對雲山地區的韓軍第1 師形成三麪包圍。第66軍主力也全部渡過鴨綠江,向龜城前進,準備阻擊西進的美軍第24師和英軍第27旅。

第50軍主力正在過江,向鐵山半島集結,作為誌願軍預備隊。

自此,第一次戰役進入擴張戰果階段。

3、毛主席再次殲敵的構想

從整個戰線看,川江以北「聯合國軍」以師或以團為單位,分散配置在龜城、定州、雲山、球場、博川一線,背水列陣。 左翼美英軍與右翼韓軍之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空隙。韓軍5個團一線攤開,正面寬達40 公裏,其間山巒重疊,通道頗多,特別是位於戰線中央的清川江河谷,向誌願軍敞開一個大口子,成為可向美英軍側後實施迂回的接近路線。

這時,誌願軍在清川江以北戰場已經集結了 10~12 個師,至少 12萬~15萬人,對敵形成2~3倍的兵力優勢。更為有利的是,誌願軍主力已全面展開,各部均進入可協同發起攻擊的位置。

10月29日,彭德懷、鄧華分別電令第40、第39、第66軍抓住當面之敵,第38軍和第42軍一部實施側後迂回。

這一部署的關鍵在於對第38軍的運用。

可以說,以第 38軍沿清川江河谷迅速南下,進占球場及其以南的院裏、軍隅裏,切斷雲山、泰川之敵退路,是極具殺傷力的一招。此招若能見效,必然危及清川江以北美韓軍的根本,造成誌願軍大勝的條件。

兩天前,當第38軍尚在熙川城外徘徊時,彭德懷就急令該軍迅速占領熙川,爾後大膽向球場一帶攻擊前進,強調「戰機良好不可錯過」。

毛澤東對彭德懷使出這一殺招大為贊賞。

11月1日9時,彭德懷、鄧華等致電各軍並報中央軍委,指出:

敵側背倚清川江,以師(或團)為單位,分散於由龜城、定州至球場、博川線上,已造成我對敵各個分割包圍殲滅的有利形勢。

值得註意的是,彭德懷在下達作戰部署時,特別提出了發揚戰鬥精神和嚴守作戰紀律的要求。

4、雲山戰鬥的經過

11月1日黃昏,誌願軍各部對清川江以北的「聯合國軍」展開猛烈攻擊。

作戰的焦點在雲山地區。

此時,面對韓軍第6、第8師遭到沈重打擊的事實,美軍第 8 集團軍情報部門才遲鈍地承認中國軍隊已經參戰。

不過,他們估計,中國參戰兵力十分有限,大概只有 2個團規模。

基於這一判斷,麥克阿瑟堅持占領全北韓的計劃不變,仍強令第 8集團軍繼續向鴨綠江邊推進。

作為集團軍預備隊的第1騎兵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奉命前出,從平壤附近北上,進至雲山、龍山洞地區接替韓軍第 1 師防務的。10月31日,第1騎兵師師部及第5團到達雲山以南龍山洞,該師第8團開赴雲山,準備與據守雲山的韓軍第 1 師第12、第 15 團換防。

擔負攻殲雲山之敵任務的是第39軍。

第一次戰役開始後不久,毛澤東就將雲山附近的韓軍第1師列為尋殲物件。

10月26日,他連發數電,親自指導第 39 軍在雲山方向的作戰。

30日零時 5分,吳信泉等致電誌司,報告對雲山的攻擊部署:

以第116 師擔任主攻,沿雲山西北鷹峰兩側公路實施主要攻擊;以第 117 師2個團繞至雲山以東,由東南向西北打,另1個團由北向南打,掃清雲山外圍馬場洞、三巨裏之敵;以第 115 師主力進至雲山以南公路南側,自西向東攻擊,並以1個營插至諸仁下洞東南公路轉彎處斷敵逃路。

因道路限制,炮兵全部放在雲山北面,以炮 29 團配屬第 117 師作戰;以炮 26 團全部和炮 25 團 1 個營及軍火箭炮營,配屬第 116 師作戰;高炮1團分別配屬第116、第117師作戰。

吳信泉決定:

於 31 日 19 時 30 分開始炮擊,發起總攻,預計一晝夜解決戰鬥。

此時,第 39 軍還不知道美軍第 1 騎兵師 1 個團已進至雲山,正在與韓軍換防。吳信泉預計一晝夜解決戰鬥,是以韓軍而不是以美軍為作戰物件推算的。

11月1日下午,美軍第8騎兵團分別在雲山城外北、西、南三個方向占領陣地,韓軍第 1 師第 12團開始撤出雲山,只留第 15 團繼續駐守在雲山城外東面的高地。

15時30分左右,第116師師長汪洋在前沿觀察到雲山城內汽車往1來不斷,城外圍高地守軍在炮火掩護下開始後撤。他不知這是美軍開始與韓軍換防,而以為雲山之敵要逃。為了抓住敵人不使其逃脫,汪洋立即打電話報告吳信泉,建議提前發起攻擊。

吳信泉當機立斷,決定將總攻時間提前到17 時,電告誌司:

「雲山敵於一日十五時三十分開始撤退,我已下令出擊。」

16 時 40分,吳信泉下達總攻開始命令。炮兵部隊實施炮火急襲,國產 6管火箭炮首次投入實戰。經10分鐘火力準備,第116、第117師主力兵分三路,向雲山城發起全面進攻。

起初,雲山城內城外交戰雙方均未弄清對方身份:攻者以為守者是韓軍,守者則以為攻者是北韓人民軍。當誌願軍攻入敵陣,抓到第一批長著西方人面孔的俘虜時,才發現打的是美國人。

第1騎兵師是美軍的一支老牌勁旅,建立於獨立戰爭時期,有「開國元勛師」之稱。該師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打過不少硬仗。雖全師早已換為機械化裝備,但為保持歷史榮譽,仍沿用「騎兵師」番號,官兵均佩戴繪有馬頭的符號。初次與美軍這個部隊相遇,誌願軍戰士頗覺納悶:這個「騎兵師」裏為什麽見不到馬呢?

不過,誌願軍官兵並沒有因猝然碰上美軍而怯戰,反而越戰越勇,很快就掌控了局面。對於美軍第 8 騎兵團來說,這意味著災難的降臨。

雲山戰鬥打響後,位於龍山洞的美軍第1騎兵師主力全力向北增援,接應第8團余部突圍。

第115師擔任阻擊。

該師第343團定下死守決心,與增援美軍展開激戰。11月2日,美軍第1軍軍長米爾本和第1 騎兵師師長蓋伊親臨前線督戰,指揮美軍向堅守龍頭洞陣地的第343團連續猛攻。

熾烈的炮火和飛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彈將該團陣地炸成一片火海,工事大部被毀,但堅守陣地的部隊巋然不動,擊退敵一次又一次沖擊。激戰竟日,美軍傷亡達400余人,第5騎兵團團長也身負重傷。

當晚,為避免遭受更大損失,米爾本決定放棄北援企圖。

對美軍來說,雲山之戰就是以這種「最令人心碎」方式結束的,而對誌願軍來說,這場既在意料之中又在計劃之外的與美軍首次交鋒,不僅極具象征意義,而且收獲遠超過實際取得的戰果。

雲山之戰,第39軍共斃傷俘敵 2000 余人,其中美軍1800余人,占第一次戰役中美軍被殲人數的一半以上,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 余輛,各種火炮119門,還意外繳獲了 4 架停在臨時機場上的輕型飛機,創造了一個「步槍繳飛機」的戰例。

美軍第8騎兵團遭到重創,該團第3營全軍覆沒。誌願軍首次取得對美軍作戰的寶貴經驗,大大增強了戰勝強敵的信心。

在雲山之戰中,第 115 師第 343 團一連在一次反擊戰鬥中殲滅美軍1個連計100余人,繳獲迫擊炮3門,得到誌司的通令嘉獎。

這對於首次與美軍作戰的誌願軍來說,無疑起到榜樣的作用。

5、38軍再度「放跑」敵軍

雲山之戰後,整個戰場態勢變得對「聯合國軍」更加不利。

在第 8 集團軍右翼,韓軍第 2 軍團已全線崩潰;其左翼,美軍第 24師和英軍第27旅沿西海岸公路孤軍深入,一路狂奔到距鴨綠江僅幾十公裏的南市洞,但後續不繼、翼側暴露,已進入十分危險的境地。雲山之戰,更使位於戰線中央的美軍第1騎兵師和韓軍第1 師遭到重創,第8集團軍戰線在這裏被打出了一個大窟窿。

面對這一情況,第 8 集團軍司令沃克知道,此時,對第 8 集團軍戰線完整性構成最大威脅的,是雲山之戰後向對方攻擊力量敞開的清川江河谷。

這裏,處於戰場中央位置,直通第 8 集團軍後方補給線,是西線「聯合國軍」全部部署的重心所在。如果對方沿河谷順勢而下,一舉拿下博川、價川、軍隅裏、安州、新安州諸點,第8集團軍整個戰線就會被分割肢解,已渡過清川江向北攻進的美軍第24師和英軍第27旅的後路將被切斷,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避免前出的部隊落入對方包圍圈內,沃克決定:暫時放棄向鴨綠江挺進的計劃,將清川江以北的美、英、韓軍全部回撤到清川江以南。

11月1日晚,沃克下達全線向清川江以南後撤的命令。

鑒於韓軍與中國軍隊交戰時往往一觸即潰,造成美軍翼側完全暴露,沃克指示第24師和第2師各以1個團在韓軍後面建起兩道封鎖線,對韓軍實行監視,如其潰逃則以強制手段予以制止,以確保美軍主力安全回撤;待全線收縮整理完畢後,再發起新的攻勢。

誌願軍各部按預定部署繼續攻擊當面之敵,整個西線戰場上出現了敵退我進的新局面。

11月2日19時,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鄧華等,就推進戰役發展提出要求,其關註點放在對第 38 軍的使用上。

電報指出:

全域關鍵在於我三十八軍全軍以猛速動作攻占軍隅裏、價川、安州、新安州一帶,隔斷南北敵人聯系,並堅決殲滅北進的美軍第二師,此是第一緊要事,其余都是第二位。

在此,毛澤東對第38軍寄予厚望。他特別指出使用該軍控制安州、新安州、軍隅裏、球場對於全域的意義,稱「此著成功,即是戰略的勝利」,稱「此是第一緊要事,其余都是第二位」。言辭切切,分量極重。

安州、新安州、軍隅裏、球場諸點,均位於清川江邊,是誌願軍沿清川江河谷向南、向西發展進攻的必由、必爭、必控之地。 安州及其以西 6 公裏的新安州,是清川江下遊兩個最重要的渡口,有公路、鐵路橋溝通江南江北的聯系。

在毛澤東發出上述電報之前,彭德懷、鄧華也看到了戰役發展的大致方向和第 38 軍行動將起到的重要作用,並於 10月30 日電令第 38軍占領熙川後即以先頭師「迅速堅決向球場進攻,軍主力應迅速尾追」;攻擊球場得手後「繼續向院裏、軍隅裏挺進,威脅安州」。

11月1日9時,誌司下達新的殲敵部署令,該部署令指出:「卅八軍動作愈猛愈快,則對全域所起作用越大。」

3日淩晨,彭德懷、鄧華發現當面之敵開始全線後撤。為抓住敵人,彭、鄧與杜平聯名下達動員令。

遺憾的是,還是讓敵軍逃跑了。

一方面,「聯合國軍」憑借現代化交通工具,在空中掩護下,向後收縮的速度極快。誌願軍的兩條腿與汽車輪子賽跑,根本趕不上。

另一方面,擔任側後迂回任務的第38軍的動作未達到毛澤東、彭德懷所要求的「猛」和「快」的標準,在沿途敵軍阻滯之下,行動較為遲緩,未能按時到位。

戰役結束後,彭德懷對第38軍提出嚴厲批評。他的批評分為兩段,一段是從戰術層次上講的,另一段是從戰役層次上講的。

關於戰術方面的失誤,彭德懷特別點了該軍第 113 師的球場之戰,指出:

「特別是球場戰鬥,偽軍兩個團本來已被我截斷了退路,但一一三師只去了一個團,師主力則在離二三十裏的地區休息,致使敵人逃跑。」

熙川一戰,第38軍因動作遲緩而遭遇到只能面對一座空城的尷尬,在這之後,又應了那句「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老話,其行動總是慢了半拍,怎麽也趕不上戰役發展的步點。

雲山之戰的第二天,第 38軍進占球場,未能達成殲敵目的。再向軍隅裏、價川插進時,彭德懷於11月2日將毛澤東指示以第38軍斷敵後路的電報轉發該軍,嚴令梁興初等軍領導:

「你們率軍指今晚必須迅速進至院裏,督率主力迅速向價川、軍隅裏攻擊,遲則美二師可能趕到,整個戰役將受影響。你們如再遲延,得要受到紀律制裁。」

對軍一級指揮員直接以「紀律制裁」相警告,等於下了一道死命令。

3 日晚,第38軍主力開始行動,因遭到敵軍密集炮火封鎖,加上天黑、雨大、路滑,部隊前進仍較緩慢。 直到4日拂曉時分,才分路向軍隅裏發起攻擊。戰至下午15時,攻占了軍隅裏東北的飛虎山等要點,但未能拿下軍隅裏。此後,美韓軍在飛機、坦克支援下,在飛虎山等處展開反撲,竟與第 38 軍打成對峙。

就這樣,第38軍迂回敵側後、割斷敵軍聯系的任務沒有完成。

7、另一個批評者——66軍

另一個受到彭德懷批評的部隊是位於戰線右翼的第66軍。

第 66軍是第一次戰役發起當日(10月25日),由天津、廊坊、滄縣地區緊急出動到達安東的。 當時賦予該軍的任務是以1個師進入北韓境內,負責保護新義州至定州段交通,接替原在該地擔任守備的第39軍部隊;軍主力作為誌願軍預備隊。

戰役打響後,第66軍進至車輦館、秕峴地區,準備阻擊向新義州進攻的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當時,這兩支美英軍部隊正在向前推進,一部進至泰川東南,一部進至定州以北。誌司一面令第 39 軍讓開泰川至龜城的公路,誘敵北上,造成敵兵力分散,一面令第66軍急速向龜城前進,阻擊美英軍西進。

10月29日,第66軍主力進至龜城以西塔洞、新市洞地區。

30日,毛澤東在批準誌願軍下一步作戰部署時提示彭、鄧:

「在大作戰時請註意使用六十六軍,以厚兵力。」

11月 1日,彭德懷令第 66軍一部於龜城以西鉗制美軍第24師,以另一部插至龜城至泰川公路和龜城至定州公路,破路炸橋,阻敵運輸;軍主力控制於適當地區,準備從側後出擊,圍殲美軍第24師。

但在這一時節,第 66 軍出了問題。

本來,第66軍已按彭德懷電令作出部署,以第198師對龜城的美軍第24師實施攻殲,但因通訊不暢,該師接到命令幾經周折進抵龜城時,敵人早已南撤。 在此之前,奉命在龜城以南擔負破路炸橋任務的第66軍1個營,及偵察隊發現敵人南撤動向,可手頭上沒有通訊工具,無法又將情況及時上報,致使第198師撲空。

誌願軍首批入朝的4 個軍,通訊裝備水平普遍較低,1個軍擁有的無線電通訊器材最多的也不過68部,倉促出國的第66軍更差,全軍入朝時只帶了5部電台——軍部及 2個師各有1 部,另一個師有 2部;軍部只有12名電話員、5拐子被復線,其他通訊分隊均落在國內沒跟上來。

這次第66 軍未能按彭德懷命令抓住美軍第24 師,相當大程度上是吃了通訊落後的虧。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註】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