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銀橋晚年接受采訪,坦露毛主席對粟裕評價:再不講永遠沒人知道

2023-12-21歷史

1961年9月,毛主席接見了英國軍事家蒙哥馬利元帥,在國際舞台上蒙哥馬利元帥被稱為二戰期間盟軍最傑出的指揮官之一,同時還是英國陸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指揮官之一。

這麽一位功勛卓越的指揮官在跟毛主席會面時稱贊的說道:「 您是一位高明的軍事家,戰場上用兵如神,特別是淮海戰役,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面對這樣一位傑出軍事家的贊賞,毛主席沒有馬上表示贊同而是謙虛的說道:「 在我的戰友裏,有一個最會帶兵打仗的,這個人叫粟裕,淮海戰役就是他指揮的,他也是我們湖南人。

蒙哥馬利元帥在談話中說的這句話是在稱贊毛主席,但因為不清楚戰場上的詳細經過,而選錯了戰役,面對這種情況毛主席本可以接著談話進行下去,不去管談話出錯的地方,畢竟這也不是什麽嚴重的錯誤。

可毛主席的選擇卻是糾正蒙哥馬利元帥的說法,將淮海戰役中的真正指揮家粟裕搬出來,還順帶對粟裕進行了一番誇贊。

這場對話也算的上是毛主席在外人面前公開評價粟裕的例子,除了公開評價粟裕,毛主席在私底下也沒少對粟裕展開過評價,有的評價甚至連粟裕本人都不知道。

曾作為毛主席貼身警衛的李銀橋,就曾多次聽到過毛主席對粟裕的評價,多年之後晚年時期的李銀橋在接受采訪時就將毛主席一次對粟裕的評價講了出來,並坦言道:「 我再不講,永遠沒人知道了!

李銀橋口中毛主席對粟裕的評價究竟是怎樣的一句話?除了李銀橋所講之外,毛主席還對粟裕展開過怎樣的評價?

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那就少不了去了解粟裕的革命之路,以及他在革命之路上跟毛主席之間的交際。

早年參加革命,「師從」毛主席

要知道粟裕算得上是第一批參加革命的人,而粟裕之所以參加革命是因為他早年接受到的教育,在粟裕九歲那年他就進了自家叔父創辦的學校內就讀,讀了兩年後粟裕又進入了縣城內的學校念書。

在學習一事上,粟裕可是從小就沒少下功夫 ,在縣城內讀了5年書後粟裕就報考了湖南省立第二師範,並且當年就被錄取為選送生,但粟裕並沒有順利進入湖南省立第二師範中學習,因為當時錯過了考試時間只能去了附小中學裏學習。

雖然粟裕進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的過程出了點岔子,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經過一年的等待後粟裕如願在1925年考入了省立第二師範學院, 可就在粟裕進入學校後,省立第二師範學院的校長被害 ,這一下就打亂了粟裕在校內讀書的計劃。

在學校將粟裕等人送往武昌後粟裕痛定思痛,經過校長被害一事後, 經過學習後具有先進思想的粟裕認為,若想要真正的解決問題那光靠嘴上行動是不夠的,解放的道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參加革命。

於是充滿進步思想的粟裕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日6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加入共產黨之後也就意味著粟裕的革命之路就此開始。

雖然粟裕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間很早,且參加了革命起義運動,後來還跟隨著部隊上了井岡山,但其職位晉升之路卻不是那麽順暢,在職位晉升的過程中粟裕曾遇到近十年職位不變的情況。

雖然其職位變化的慢,但因為參加革命較早的原因,粟裕很早就接觸到了毛主席 ,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粟裕還只是個小班長,這讓他幾乎沒有機會跟毛主席說上話。

但粟裕卻絲毫不介意,身份差距太大那就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位置,抱著這樣的態度粟裕在革命道路上沒少在學習上下過勁, 光是毛主席在戰場上調兵遣將的戰法就讓粟裕鉆研了好久,直到將戰法融會貫通之後才會放下去學習新的知識。

雖然在當時學會戰法並未給粟裕帶來上戰場調兵遣將的機會,但他也從中學了解到了戰場上的不少經驗,這些經驗足以用來幫助粟裕從班長升職到連長。

在當上連長之後粟裕跟毛主席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兩者能夠溝通的機會也多了起來,最關鍵的是在粟裕當上連長之後接到了一個命令,這個命令就是讓粟裕帶手下的連隊前去保護毛主席。

正因為這次保護行動,讓粟裕跟毛主席再次產生了交際,並且也在毛主席那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為粟裕之後成為毛主席深受信任的指揮家做下了鋪墊。

粟裕在成為毛主席「衛士長」的這段時間內盡職盡責,把保護毛主席的安全一事做到了極致 ,同時粟裕在毛主席身邊做保衛工作的這段時間內,除了必要的工作匯報外就再也沒有接近過毛主席,這種行為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好感。

在這段時間內粟裕也從毛主席這學到了不少東西,為了粟裕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背後少不了毛主席的一份功勞。

從「衛士長」,到「指揮員」

粟裕透過自己在軍中的優秀表現成功在1930年時出任了紅六十四師師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粟裕才開始了自己的領兵作戰之路。

粟裕指揮的這支紅六十四師隸屬於毛主席管理範圍內,這也讓粟裕得到了更多在毛主席身邊學習的機會 ,從一開始的站在指揮室旁邊看,到後來在作戰會議時給出自己的意見,粟裕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這背後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早些年對部隊指揮的研究所帶來的回報。

在第一次反「圍剿」期間粟裕曾給毛主席獻出過計策,幫助拿下了戰鬥的勝利,到了第二次反「圍剿」時粟裕直接自己上場,帶領部隊擊敗了敵軍公秉藩部。

也正是這兩場戰鬥讓毛主席看到了粟裕身上的指揮才能,如果說後面的路都按照這樣的情況走,那粟裕成為軍隊的頭牌也不是問題,畢竟他有這樣的指揮才能。

但粟裕在這幾場戰鬥打完之後度過了快十年的「徘徊期」 ,在這快十年時間裏粟裕一直是軍隊裏面的師長,這還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多年後毛主席想起粟裕這位得力的老部並去尋找他時,得到的訊息居然是粟裕可能犧牲了。

由此也能夠看出粟裕過去快十年的情況過的是多麽平淡,但好在苦日子馬上要熬到頭了, 1938年毛主席從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那得到了粟裕還活著的確切訊息,毛主席在聽聞此訊息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毛主席在時隔多年之後有了自己「衛士長」的訊息,但兩人的見面還得有幾年的時間,在未見面之前毛主席便一直關註著粟裕的動向,由粟裕指揮的韋崗處女戰、黃橋戰役等捷報傳來讓毛主席的欣喜更上一層樓。

面對這些捷報毛主席自然也絲毫不吝嗇自己對粟裕的獎賞,這些也都是粟裕應得的,而粟裕也用了自己之後的行動回報了毛主席的獎賞。

1945年由粟裕指揮取得的天目山大捷傳到毛主席這裏時,讓毛主席更覺得自己對粟裕的判斷沒錯,得到捷報之後毛主席當場就對現場的周總理等人說:「 粟裕同誌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粟裕多次立功,得毛主席評價

就在毛主席對粟裕那邊表揚過後,粟裕那仿佛聽到了毛主席的評價一般,在內戰爆發後粟裕馬上又給出了七戰七捷的戰績,帶領部隊打敗了裝備精良的敵軍,極大的鼓舞了軍隊士氣。

毛主席更是親自起草文電,將粟裕的戰績通報給全軍,由此也能夠看出毛主席此時對粟裕的看重。

粟裕這邊在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後也沒有自滿,而是在戰場上打出了更多令人乍舌的勝利,這也讓毛主席對粟裕更加欣賞了。

毛主席曾給自己定下個規矩,那就是黨內的同誌上門,不論地位高低、資歷大小,從不出門迎接,但有兩人來找毛主席時讓毛主席破了自己定下的規矩,其中一人是在蘇聯養傷回國後的林彪,而令一人就是粟裕。

1948年8月粟裕接到命令回到司令部中商量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而毛主席這時正在司令部中,在聽聞粟裕的到來後毛主席顯得十分高興,隨後就大步走到門外,拉住粟裕的手就說道:「 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歡迎你,粟裕同誌!

這次見面也是毛主席跟粟裕自1931年分開後的首次見面,毛主席在歡迎過粟裕後下一句就說道:「 有十七年了吧,十七年沒見了啊。

見毛主席還記得上次跟自己分別的時間,粟裕自然在感動的不行,心中馬上就被激動的情緒占滿,這個在戰場上不論遇到什麽事情都能夠冷靜指揮部隊、料事如神的「常勝將軍」,在這一刻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只駐足在原地緊握著毛主席的手連連向毛主席問好。

因為兩人是同鄉的緣故,這次毛主席為了迎接粟裕的歸來特意準備了家鄉中的辣椒來招待粟裕,由此也能夠看出粟裕在毛主席心中占據著不低的地位。

在此次會面後粟裕在戰場上更加神勇,毛主席在作戰時也常派粟裕出戰,每逢大戰時期毛主席就會發電報給粟裕,在電報上告訴他:「 戰場可獨立處置,不要請示,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

雖然電文上沒幾個字,但已能夠看出毛主席對粟裕的信任,給予了粟裕極大的作戰自主權,這種權力放眼全軍也少有人能夠擁有,而粟裕也不辜負毛主席的信任,在全國解放前的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上粟裕捷報頻傳。

粟裕正因在戰場上的優秀指揮能力,才能取得毛主席的稱贊,粟裕透過自己在戰場上的神勇表現在毛主席心中占據了一片天地,以至於毛主席後來路過粟裕曾作戰過的地方時都會向身邊人介紹粟裕曾經的戰績。

例如在1953年時毛主席在陳毅的陪同下坐火車從南京回北京,這條鐵路上經過了不少粟裕帶領華東野戰軍作戰的地方,每經過一處毛主席就會向身邊人介紹粟裕當年有多能打仗,在他的帶領下取得了多少勝仗。

這趟列車也經過了粟裕當年指揮的淮海戰役主戰場,當列車路經此地時毛主席感嘆的說道:「 粟裕立了大功,是人才、將才、帥才。

毛主席身旁的陳毅接過毛主席的話說道:「 粟裕是當代樊噲。 」在陳毅說完後毛主席感覺此話不妥,於是便糾正著說道:「 粟裕一不是樊噲,二不是韓信,三我也不是劉邦;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軍的戰將,是人民的好兒子嘛!

毛主席的這番話不僅是說給陳毅來聽的,也是說給在場的所有人,更是說給世人來聽的,當時在毛主席身邊當警衛的李銀橋自然也聽到了毛主席這段對粟裕的評價。

但當時這段話並未傳出,所以李銀橋在晚年接受采訪時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讓世人了解到了毛主席曾經對粟裕的評價。

得到毛主席如此高評價的粟裕雖然並未獲得元帥的軍銜,但其一生經歷也足以「笑傲江湖」,更值得我們後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