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4師覆滅後,打掃戰場結果嚇粟裕一驚,陳老總嚴令:一個都不準放

2024-01-06歷史

孟良崮戰役,全殲國軍王牌整編74師,華東野戰軍開啟了局面,也振奮了全國軍民的士氣。現在看來這是一場毫無懸念地勝利,但當年整個戰鬥過程充滿驚險。戰後打掃戰場時,發現敵人人數對不起來,粟裕心中充滿擔憂;戰後,陳毅更下令不準放走一個俘虜,「優待俘虜」的政策,為何不管用了呢?

01 粟裕說,還不到慶祝的時候

孟良崮戰役全殲74師,逼得張靈甫吞彈自殺。為了這場大勝,我軍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因為國軍裝備占優,還擁有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我軍進攻過程中遭到了猛烈抵抗, 傷亡頗大。據戰後統計,此戰中我軍傷亡1.2萬人,接近萊蕪戰役和魯南戰役的傷亡總人數,由此可見戰鬥之慘烈。

我軍的巨大犧牲,換來的是整編74師死亡1.3萬人,被俘1.9萬人,共計3.2萬人的國軍,一個也沒跑出去。

這個數碼,是戰役最終結束時統計的數據。當年那場慘烈的戰鬥剛平息時,粟裕面對勝利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不是打了勝仗不值得高興,而是各個部隊匯總上來的斃敵和俘虜人數,無論如何也和74師的人數對不起來。

根據匯總情況來看,當時被我軍俘虜的國軍,還不足1萬人,略高於74師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雖然知道74師是國軍王牌,被老蔣洗腦嚴重,但真能做到死亡率如此高還能死戰不退?這哪裏是國軍所能做到的?

一些人覺著粟裕過於敏感,可能各個部隊統計的數據不準。如此激烈的戰場上,誰也無法確認到底打死了多少人。既然現在只有這麽多俘虜,那說明其他的都被打死了。

電報科長拿著向中央報捷報的電報,找粟裕簽字。手中的筆一直停留在電報稿上方,粟裕始終簽不下這個字,他始終認為其中必有蹊蹺。

面對各個部隊提出的慶祝大勝的請求,粟裕也沒有同意,反而要求各部隊加強戒備,重新統計匯報戰俘人數。

慶祝活動沒搞成,還得繼續保持戰鬥狀態,部隊中一些人開始發牢騷,認為粟裕自恃有功而擺譜,不讓大家好好放松一下。殊不知,正是粟裕的這份小心,才避免了我軍更大的傷亡。

02 搜山,發現隱藏敵人

再次統計戰俘之後,報上來的數據和之前基本一致,我方匯總的74師傷亡人數,和實際數碼差距較大。粟裕心中的不祥預感更加嚴重,他立即下令,各個部隊加大搜尋力度,每一處山溝都要仔細搜查,確保敵人沒有漏網之魚。

面對大家質疑,粟裕也知道自己的命令有點不近人情,但為了大家安全著想,現在確實還不到慶祝勝利的時候。

萬一差的這幾千敵人沒有被消滅,而是在山溝裏躲了起來,突然反撲必將給我軍造成無謂傷亡,也讓這場勝利蒙上陰影。

粟裕嚴令各個部隊加大搜尋力度,務必不能遺漏一寸地方。原本已經下山的戰士,扛起槍再次上山搜尋敵人。這一番仔細搜查的結果,著實把我軍嚇了一大跳,也讓大家對粟裕敏銳的洞察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原來,在戰士們的仔細搜尋下,在一處山谷中發現了敵人的蛛絲馬跡,7000多人的隊伍,悄無聲息地隱藏在窪地之中。

因為位置隱蔽,如果不靠近仔細搜尋,還真無法發現敵人的蹤跡。原本敵人計劃趁我軍不備發動突然襲擊,但現在既然已經被發現,之前的計策也就宣告失敗了。

大部份國軍選擇了投降,少數一些穩固分子試圖抵抗,最終被我軍擊斃。74師師長張靈甫,見反攻無望又不想做俘虜,在山洞中吞彈自殺。

至此,74師被斃被俘的人數總算對起來了,徹底放下心來到粟裕,爽快地在電報上簽字向中央和全國報捷,同意各個部隊舉辦慶祝活動。孟良崮戰役至此結束,艱難的俘虜改造工作,才剛剛開始。

03 陳老總嚴令:一個都不準放

很多國軍士兵,當兵只是為了吃餉,並沒有什麽堅定的立場。而我軍又有優待俘虜的傳統,對這樣的士兵,教育一番之後就讓其自由選擇,願意加入我軍的就地加入,不願意加入的就發給路費讓其回家。

但這次對待74師的一萬多俘虜,陳老總卻打破慣例,直接無視「優待俘虜」的政策,反而嚴令各部隊,不準放走任何一個俘虜。

74師的士兵,早在抗戰時期就多次與日軍血戰,稱得上有血性的百戰精兵,否則也不可能悄無聲息地躲在山谷中,沒有被我軍發現。

這支隊伍是老蔣手中的王牌,無論是軍械還是待遇,甚至是洗腦程度,在整個國軍中都首屈一指,因此74師的士兵從上到下,都對老蔣十分忠誠。

如果沒有之前粟裕下令仔細搜尋,他們的暴起突襲,必將給我軍帶來巨大傷亡。就算不偷襲,這部份人找準時機回到國軍之中,又能重新搭建起74師的架子。

一支部隊能不能打,和有沒有老兵有很大關系。在孟良崮被全殲之後,雖然老蔣後來多次重建74師,但都徒有其名卻無其實,都只是頂個名的花架子而已,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此,對於這部份死忠的士兵,陳老總嚴令一個也不準放走,一方面避免他們再回到國軍,這樣可以削弱國軍的力量;另一方面希望透過做思想工作,把這些精兵吸引到我軍當中。

我軍經過一系列艱難的戰鬥之後,傷亡也同樣很大,急需補充兵源。如果能有如此身經百戰的精兵加入,我軍實力必將更上一層樓。一進一出之間,還縮小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差距。

陳老總的想法是好的,不過真正實施起來卻難上加難。不過,這都是政工幹部該頭疼的事情了。 陳老總安排部隊,把74師的俘虜轉送後方,統一進行審查集訓,表現好的分配到各支隊伍,頑固分子就繼續改造,直到國軍敗退之後,才得以恢復自由。

不得不說,陳老總的深謀遠慮,確實值得敬佩。他和粟裕搭檔,雖然很少參與具體的戰鬥指揮,但就眼光而言,他無疑比粟裕高出好幾個檔次,大概就是戰略級和戰術級的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