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別再扯什麽八旗軍善戰 18、19世紀八旗軍對外戰績遠不如印度軍隊

2024-07-26歷史

滿清其實是一個很尷尬的王朝,康熙自吹本朝武功冠絕歷代,乾隆也搞出了十大武功之類的說法,這些說法有些是是事實,但這要看和誰比。在對外作戰,尤其是和西方軍隊作戰方面,清軍、八旗軍的戰績遠遠不如印度軍隊,甚至被印度軍隊甩了幾條街,不信,咱們看一下下面的戰績。

清軍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戰果可以說是非常寒酸,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給英軍造成了500人左右的傷亡,幹掉的英軍總人數是70人左右;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八旗軍精銳盡出,在十二場戰役中讓英法聯軍付出了傷亡1192人的代價,英法聯軍陣亡總數是184人,有據可查的數碼是英軍陣亡138人,法軍陣亡了56人。兩次鴉片戰爭,清軍對外作戰造成的陣亡數碼不超過300人。中法戰爭、左宗棠收復新疆、甲午戰爭清軍的主力都是湘軍、淮軍,八旗軍並未參戰,我們暫時不計算在內。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武衛軍、義和團、 神機營(地道八旗精銳)、虎神營(總指揮是載漪)聯手造成了對手3411人的傷亡,我們大度一些,把功勞分給八旗軍一半,它也才造成了1700人左右的傷亡數碼,幹掉的敵人大約是600人左右。即便加上康熙時期的戰績,地道八旗軍消滅的西方強軍也不會超過2000人。

這個戰績就算在第三世界國家也是非常難看的,別看網友們總是看不起印度人的戰鬥力,但印度人消滅的英軍總人數遠超八旗軍。18、19世紀的印度軍隊技術上可是向歐洲看齊,印度各個土邦的君主們舍得花錢招聘歐洲來得僱用兵,這也是印度的自古以來。早在滿清入關前後,就有5000多歐洲僱用軍在印度找工作。當時的南亞次大陸可是古惑仔,不,傭兵的天堂,非洲來的黑奴戰士在德幹高原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阿拉伯傭兵在孟加拉當上了總督;愛爾蘭僱用兵喬治·杜文在哈裏亞納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法國傭兵皮埃爾·庫利耶則是馬拉塔聯盟的指揮官,他擊敗了喬治·杜文。邁索爾王國等印度勢力也學習了排隊槍斃戰術,印度勢力可以一次動員3萬5000名使用歐式戰法的軍隊,能和英軍打得有來有回。

大家熟悉的基利武在印度也吃過虧,他帶著「470名歐洲官兵、800名印度兵、6門野戰炮、1門榴彈炮、70名隨從,還有一隊水手」PK6萬孟加拉軍隊時,就「損失了將近150人」。印軍的這一戰績可是遠遠超過了八裏橋之戰的僧格林沁,當年八旗精銳盡出也只是打得法軍三人陣亡、17人受傷(英軍那一戰並沒有上報傷亡數碼)。

1763年東印度公司和比哈爾邦起了沖突,雙方交戰一個月,結果是5000名東印度公司官兵中有3000人陣亡、被俘或者投敵,印軍一個月的戰果可是超過了八旗軍上百年。英國人滅亡莫臥兒帝國的關鍵戰役布克薩爾戰役中,印軍的交換比其實也不錯,那一戰東印度公司軍隊有7000人,交戰結果是英軍850人陣亡、負傷或失蹤,超過全軍人數的八分之一;莫臥兒人被幹掉了5000人,雙方交換比大約是一比六。兩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交換比可都在1:40左右。

1779年的塔萊加奧恩之戰,2000多名東印度公司士兵被馬拉塔人幹掉了350人。當然了這些戰役,交戰雙方都有歐洲軍人當骨幹、有歐式戰法的印度本土軍人當主力。你可以說這些戰役含金量不高,但威靈頓公爵可不這麽想。威靈頓幫助哥哥(他哥哥是印度總督,也是他哥哥幫他買了三次官)作戰時,帶過地道的大英米字旗軍隊2488人(總兵力一萬501人),結果還是在阿薩耶會戰中損失了1594人(印度一方損失了5000多人,交換比不到1比4),地道的歐洲軍人(主力其實是歐洲人,這是當時的常態,荷蘭人就用德意誌人當殖民作戰主力)陣亡了198人、負傷442人,一戰把威靈頓打得精神恍惚(他的哥們幾乎團滅,他有近一天都神誌不清)。英國人最後搞定印度就是出動了打敗了拿破侖和法軍大半元帥的威靈頓,英法聯軍攻打滿清的將領含金量就差遠了。

也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同時期,印度還爆發了民族大起義,英印軍隊中僅僅其中是孟加拉部隊就有72個團(總兵力84個團)參與其中。英軍對抗自己一手培訓出來的部隊遠沒有八裏橋之戰那麽輕松,德裏之戰英軍陣亡了1254人(印度一方陣亡, 4,493人受傷,印度大起義五場主要戰役英軍有據可查的傷亡數碼是8623人(這個數碼還要加上600人,因為勒克瑙圍城戰,英軍600守軍團滅) ,英國人結束戰爭時一共傷亡了12,000多人。

整個18、19世紀,印度人對英軍的戰績可真比八旗軍強得多。戰神從來都不看什麽血統和民族,在18、19世紀印度人學習的西方技戰術遠超大清,它打出比八旗軍強得多的戰績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