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商朝國都朝歌,周朝國都西岐,如今這兩大名地分別位於什麽地方?

2024-01-08歷史

商朝朝歌,周朝西岐,現址何在?

商周時期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印著華夏文明的歷程,無論是寫實還是寫意,這個時期都充滿了神秘和厚重的歷史色彩。

至今,商周國都仍然凝聚著璀璨的人文情懷,被譽為「走不出的封神」、「忘不了的西岐」、「回不去的朝歌」……

商朝國都變遷歷史久遠,商朝國都並不是只有朝歌,實際上,商朝曾多次遷都。傳說中,商族是上古神族的後代,起源眾說紛紜,有帝嚳之說,也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說,充滿了神秘色彩。

在夏朝時期,商族始祖帶領族人居住在黃河下遊地區,逐漸向南擴充套件勢力,發展壯大。因此,【國語·周語下】稱贊商族早期首領們的雄才偉略,感嘆建國之艱難。

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最初,商朝將國都設立在了今天的河南商丘,為了方便統治和擴張,國都一直未有大的變動。

然而,第十任君主仲丁繼位後,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將國都遷移到了囂(今河南鄭州西北部)。這個遷都決定的原因多種多樣,一方面是因為商朝的政治經濟中心有所偏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逃避黃河水災的影響……在中國古代,國都被視為龍脈所在,遷都是十分慎重的事情,因此,這個遷都的決定在當時引起了一定的反對聲浪。

仲丁力排眾議,堅決采取行動解決水災問題,雖然成功緩解了一部份災情,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挑戰。先是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向商朝挑釁,仲丁親率軍隊出征,歷經數年的艱苦戰鬥,最終成功擊退夷族,然而商朝也因此國力大損,仲丁英年早逝,他的離去引發了長達一個世紀的王位爭奪戰,導致內鬥不斷,這段歷史被稱為「九世之亂」。

自此,商朝的實力大不如前,開始走下坡路。

商朝的遷都史,是一部搬家史。河亶甲從囂遷相,祖乙從相遷耿,遷都第二年就發洪水,無奈遷邢,不久水災又遷庇……像遊牧民族一樣,洪水在後,祖乙在前,帶著人們過上了頻繁搬家的生活。

盤庚即位後,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勵精圖治,意圖改變這種亂象。

公元前1300年,盤庚為了遷都回最初的亳城,努力說服了群臣和民眾。他堅信,先王成湯在亳建都定有深意,後人不能舍棄這些美好的法則。

經過一番努力,盤庚成功渡黃河南下,回到了最初的起點。然而,商朝王室內鬥激烈,社會階級矛盾尖銳,亳城依然受到水災災害的困擾,盤庚無奈之下,再次決定遷都。

盤庚再次施展說服力,聯合民眾力推新國都殷。他豪情萬丈地描繪著殷土的肥沃、殷水的美麗,以及山中的虎獸和水中的魚蝦,以此激勵大家協力發展,打造燎原之勢。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星火燎原"一詞首次被賦予了深遠的意義。經過盤庚的不懈努力,他成功安撫了民眾,並且采取了堅決的措施,將那些不遵從的貴族遷至殷地。

這些軟硬兼施的手段,終於促使了遷都的成功。此後,商朝國都一直設在殷,期間保持了穩定的朝局,原本衰落的王朝也因此獲得了復興,因此商朝又被稱為殷商或殷朝。

公元前1101年,商朝進入衰落期,首都被迫遷移到沬邑,現在的位置在河南省鶴壁市。為了紀念這個歷史事件,帝乙將沬邑改名為朝歌。

而後來的紂王帝辛繼承了這個首都,但這個選擇最終導致了商朝的覆滅,因此朝歌成為了亡國之都。 商朝的都城變遷非常頻繁,主要是因為水災和國情這兩個因素。

總的來說,遷移首都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定和統治的維護。然而,盡管幾百年來的努力和掙紮,商朝最終還是只能留下一個無法回溯的朝歌。

周朝國都變遷:相較於商朝,周朝國都的變遷並不算頻繁,但同樣充滿了曲折。據說,商族的先祖是帝嚳,而周族的先祖則是帝嚳元妃的兒子後稷,兩者有著共同的血脈。

值得一提的是,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祖父,被周武王尊稱為周太王。他是連線後稷、公劉之偉業和文王、武王之盛世的紐帶人物。

在商朝武乙的時代,周太王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決策,那就是將都城遷至岐山。原來,周族人早期生活在陜西一帶,主要從事遊牧。

但是,西北戎狄常常侵犯,使得周人苦不堪言。周太王深感憂慮,他不希望因為他的緣故而讓人民相互殘殺,因此,他帶領姬姓族人離開原居地,搬遷至周原。

岐山——周王朝的發源地與文化政治中心。周人憑借其豐富的物產和便利的農耕生活,迅速實作了自給自足,建立起了小王國,並得到了商王朝的認可。

據【竹書紀年】記載,商王武乙六年,賜予周公亶父岐邑,周人因此定下了國號為周,初步形成了國家的形態。周人接納了商朝的文化,受到了商朝的保護,成為了商朝的附屬國,但又保持了高度的統治自主權。

在接下來的四百年裏,岐山始終是西周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岐山之巔,鳳凰展翅,喚醒一片祥瑞之氣。據【國語·周語上】記載,周朝的興起,離不開鳳凰的庇佑。【詩經·大雅·卷阿】亦有「鳳凰鳴矣,於彼高崗」之句,講述周文王在岐山時期,常有鳳凰在此棲息並高聲鳴叫。

自此,鳳凰成為了周人眼中的祥瑞之鳥。

隨著周族國家實力的逐漸增強,引起了殷商的警覺。姬昌繼位後,商朝對周族的打壓達到了高潮。據說,紂王曾將姬昌囚禁在朝歌,並且經常會將他的大兒子伯邑考帶過來請他釋放。

但是,紂王的殘忍無道讓一切變得難以預測。他殺了伯邑考並將其做成肉餅,逼迫姬昌吃下。姬昌在西岐安定下來後,開始了他的討伐商朝的旅程。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與商軍在牧野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武王取得了勝利。紂王在鹿台自焚,商朝也隨之滅亡,周朝取而代之。

西周和東周是周朝的兩大階段,周武王建立周朝並定都西岐,但因病重離世未能實作遷都鎬京的計劃。直到周成王即位,才實作了武王的遺誌,將都城遷至鎬京,這一舉措穩固了國防,維持了周朝政局的近百年穩定,直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荒淫無道,烽火戲諸侯導致內亂外患嚴重,後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公元前770年,被廢的太子宜臼在鎬京自立為王,史稱周平王。為了加強對東部地區的統治和防禦,他聯合鄭、秦、晉等諸侯,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雖然國號仍為周,但東周已不再是當初的盛世,周天子的權力被大大削弱,只能依賴其他諸侯的保護,任由他們強大。

最終,形成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周朝徹底結束歷史舞台。或許是因為早期的君王們過於耀眼,周王朝創造了許多傳奇故事,所以周王室的沒落總讓人感到惋惜。

就像白月光一樣,周王室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朝歌與西岐,作為商周時期的都城,遷都一直是政治家們常用的策略。然而,時至今日,朝歌與西岐仍是最具知名度的國都。

歷經數千年的變遷,這兩座都城如今位於何處?關於朝歌的記載,【史記·衛康叔世家】中提到,周公旦奉命討伐殷商,殺死了武庚祿父和管叔……並將此地設為商墟,也就是黃河和淇水之間的土地。

然而,朝歌的具體位置仍有待確定。

在【史記】和【嘉慶·浚縣誌】中,都有關於殷墟的描述,指出它位於現今浚縣西南、淇縣東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內考古學家發起了尋找殷商廢墟的行動,根據歷史資料提供的線索,在現今河南省鶴壁市鉅橋鎮劉寨與申寨中間地帶展開了挖掘。

經過長期的努力,終於挖出了一處大型城址遺跡,其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甲骨文、青銅囂等,這些都經過了研究對比,確認為商代時期的產物,且出土位置正好位於「河、淇之間」,符合古代對殷墟的描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遺跡中還發現了一尊銅方鼎,鼎上刻有銘文,記錄了當初紂王大修鹿台宮殿的事件。因此,專家們推斷此遺址就是商朝滅亡時,紂王引火自焚的鹿台遺址,並將其命名為鹿台遺址。

考古學家們以鹿台遺址為據點,向周邊地區擴充套件挖掘範圍。果然,在西北方向又發現了一座大型城址遺跡,其中包含了各種商代陪葬品,以及一條寬達四十米的古城墻遺跡。

因為這個遺址位於劉莊,所以命名為劉莊遺址。鹿台遺址和劉莊遺址共同構成了商末國都朝歌的大致輪廓,曾是商代最繁華的城市。

紂王還在朝歌推行了甲骨文書寫制度,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宗教祭祀儀式,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貴族、文人和藝人,成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舞台。

然而,現在只留下了破敗的遺址,昔日的繁華都隨著紂王的那一把火化為灰燼。

岐山南麓的西岐,曾是周朝國都,其名源自太王之子季歷。考古學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證實了朝歌的存在,並在隨後的發掘工作中,在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找到了一處規模巨大的古城遺址。

在岐山之陽發掘出的文物完美展現了西周時期的文化特征。其中一尊銅方鼎,銘文記載了周成王遷都鎬京的故事,證實了這裏就是周朝的國都西岐。

西岐,作為周朝文明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周武王以此為根據地,實作了四海統一,建立了周天子為首、諸侯為輔、百姓為本的統治模式。

盡管它已在歲月的長河中消失,但仍讓人們追憶著那段輝煌的文明歷史。

結語:自古至今,中華文明始終在繼承與創新中不斷進步,在適應變化、迎接挑戰中不斷昇華。無論是商朝還是周朝,它們都是相互交織、密不可分的,國土、國家和民族的團結,是文明得以延續的關鍵。

也許商周之前的歷史距離我們太過遙遠,不足以引起人們的廣泛關註。但追根溯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唯有了解自身的歷史和起源,才能更堅定地邁向未來。

商周雖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消失」或許並非壞事,因為這正是歷史的規律,前浪退去,後浪湧起。那些曾經的朝歌、西岐,即使已經成為了歷史的一部份,但它們仍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瑰寶。

正如文明會有停滯,但絕不會消失。

了解古代歷史,不妨從這些經典文獻開始:【尚書·商書·盤庚篇】、【史記·殷本紀】、【史記·夏本紀】、【後漢書·西羌傳】、【殷商制度論】和【竹書紀年】。

這些文獻記載了先秦諸子、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那個時代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