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為何從北京消失了兩個月,他去了哪裏?

2024-04-12歷史

眾所周知,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曾經為國捐軀,於1950年犧牲在北韓戰場上,而這也成了毛主席一生中最大的傷痛。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毛主席知道兒子離世後,卻突然離開了北京兩個月,仿佛人間蒸發似的完全不見蹤影。

那麽,毛主席到底去了哪裏?他為何要突然消失?這背後有什麽隱情嗎?

抗美援朝為國捐軀

1950年11月25日,北韓戰場上打響了第二次戰役,時任誌願軍總司令的彭德懷及時下達了戰鬥命令,由於一夜沒合眼,他便和衣而臥打算小憩一會。

彼時的太陽已經升起,按說往日這個時候,是敵機活動猖獗之時,但現在連飛機的影子都沒看到,因此大家覺得應該暫時沒有危險。

於是有的戰士在聊天,有的在吃東西,而彭德懷的俄文轉譯毛岸英,也在忙碌著簽收電報,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

然而,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後,突然有4架美軍轟炸機,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掠過作戰室的上空,向北邊飛去。

「彭司令,敵機來了,趕快去防空洞吧!」誌願軍副總司令員洪學智,趕緊將彭德懷叫醒,希望他躲避一下。

「看看你,怕成啥樣?就這麽怕死?」彭德懷睜開惺忪的睡眼,笑著說道。

「我倒是不怕死,是怕你有事呢!」說完便拉起彭德懷,連拖帶拽向門外的防空洞走去。

而就在這時,敵機突然又從北邊折回來,在掠過作戰室上空的時候,迅速投下了近百顆凝固汽油彈。

「不好,敵機飛回來了,快躲避。」洪學智大聲疾呼,提醒還留在室內的人。

而此時彭德懷也迅速掙脫洪學智的手,準備指揮滅火和搶救,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成群的汽油彈已擊中整個作戰室,木板房瞬間全部坍塌,有幾名參謀幸運地跑了出來,而毛岸英當時由於在工作沒來得及反應,頓時被一片火海吞並。

過了幾分鐘,敵機終於飛走了,警衛排的士兵迅速在灰燼中尋找毛岸英,可當找到時,他已經被大火燒的只剩一具殘骸,現場慘不忍睹。

毛岸英犧牲了,年僅28歲,當時距離他入朝作戰也僅僅只有34天的時間,而他也成了毛主席一家為中國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的第6位親人。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於長沙,盡管是偉人的兒子,但他從小卻品嘗了一般人沒經歷過的艱辛。

8歲那年,毛岸英的母親楊開慧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他也跟著一起住進了牢房,並親眼看到母親被敵人殘忍地殺害。

就這樣,母親犧牲,父親也在外幹革命,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兄弟三人成了孤兒。盡管後來在組織安排下去了上海,但由於形勢突變,他們還是陷入了人間煉獄般的生活,不僅經常挨餓,還時常遭到有錢人的嫌棄和毒打,而這樣艱難的日子一過就是六年。

1936年,也就是毛岸英14歲時,他與毛岸青一起(當時毛岸龍已經不幸離世)在黨組織的秘密安排下去了蘇聯,總算在那裏度過了一段安穩寧靜的時光。

1946年1月,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當時正值毛主席身體有恙,但他毫不顧及自己的病情,毅然冒著寒風去機場接兒子,父子闊別十幾年終於得以重逢,兩人緊緊擁抱、喜極而泣。

「岸英,你是在蘇聯長大的,並不熟悉國內生活,因此你必須紮根農村、向農民學習才能了解中國革命。」

當毛主席在與兒子聊家常時,也沒有忘記教導他,於是毛岸英同意了父親的安排,很快脫下洋裝、換上布衣,進了陜北吳家棗園的「農民大學」。

可以說毛主席身為統帥,能縱橫捭闔指揮千軍萬馬,但作為一名父親,他更深知責任重大,於是便向毛岸英灌輸樸實的家風,其高風亮節可見一斑。

而毛岸英也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逐步成長為民族的脊梁,當韓戰爆發後,他更是主動請纓前去入朝作戰,其錚錚鐵骨令人敬佩。

可誰曾想到,他這一去卻再也沒回來……

主動請纓前去戰場

毛岸英犧牲後,全軍上下無不感覺痛惜,尤其彭德懷更是傷心至極,他經常喃喃自語道:「毛岸英是向我第一個報名參加誌願軍的一個人,他犧牲了,我怎麽向毛主席交代啊?」

是啊,到底該怎麽說呢?

記得10月7日晚上,毛主席特地在北京中南海的菊香書屋設下家宴,為即將赴北韓作戰的彭德懷餞行,當時毛岸英也在場。

「岸英,你現在在哪裏工作?」吃飯期間,彭德懷關切的問道。

「彭伯伯,我在北京機器總廠工作。」這個靦腆憨厚的年輕人笑著回答。

「你們廠對韓戰有什麽看法?」彭德懷三句不離本行。

「工人們覺悟都很高,都想積極地支援北韓人民呢!」

「挺好、挺好。」彭德懷點點頭道。

「彭叔叔,聽說你正在招兵買馬,我願意第一個報名當誌願軍。」毛岸英顯得有點激動。

「不行、不行,別開玩笑了。」彭德懷說著轉向毛主席。

「既然岸英想跟你去打仗,我沒得這個權力批準,你是司令員,你說了算。」毛主席笑呵呵地說道。

「叔叔,我不是開玩笑,我已經考慮很久了,現在正是保家衛國的時期,每個人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何況我是國家主席的兒子,更應該帶頭去北韓。」毛岸英斬釘截鐵地說。

「主席,我這個司令還是你封的嘛,這件事你做決定吧,我真的……」彭德懷心裏清楚,打仗就意味著有犧牲,萬一毛岸英有個三長兩短,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於是他便請求毛主席。

「呵呵呵……彭司令,你就收下他吧,一是岸英會講俄語,可以跟你當轉譯,二是他參加過蘇德戰爭,也算有點作戰經驗,再說了,他是我兒子,他不去誰去?」

就這樣,毛主席主動將兒子送去了北韓戰場,而毛岸英在國難當頭也挺身而出,一度令彭德懷感慨萬千。

如今毛岸英為國捐軀了,彭德懷確實不忍心告訴毛主席這個噩耗,但又不能不說,於是思慮再三,他便以顫抖的手給毛主席寫了一封電報,全文不到30個字的電文,但他卻寫了1個多小時。

要知道,當時正值毛主席得了重感冒,如果再聽到這個訊息一定受不了,於是周總理決定將電報暫時壓了下來,待到時機成熟後再告訴毛主席。

1951年1月2日,當北韓戰場的形勢有所穩定時,周總理與彭德懷將此事告訴了毛主席,那麽,當得知兒子離世後,這位偉人會做出怎麽的反應呢?

消失兩個月編著【毛選】

毛主席是馳騁疆場的革命領袖,但更是一位情飽豐富感情的父親,當他聞訊兒子犧牲的訊息後,眼圈瞬間濕了,隨後便一支接一支地抽著煙,陷入了長久地沈默。

「主席,我沒有照顧好岸英,我失職……」彭德懷滿懷愧疚地說道。

「不要這麽說嘛,搞革命總是會死人的,岸英也是一個普通戰士……」

毛主席強忍喪子之痛,說出此話安慰彭德懷,讓這位革命老將當場淚雨如下,更讓全軍戰士無不動容。

其實,毛主席內心何嘗不是經歷了一番煎熬,毛岸英是他的兒子,也是他曾經的驕傲,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想來任誰都難以逾越這道坎,而毛主席一樣如此,於是他在難以釋懷的情況下,打算離開北京兩個月,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一是靜靜心,二是集中精力去編選【毛澤東選集】。

1951年2月28日,毛主席以休息名義向中央請了假,乘火車來到河北石家莊,住進了西郊的一所保育院,就是後來人們熟稱的「小白樓」。

為什麽毛主席選擇石家莊呢?

因為當時他想找個離北京不遠的地方,而且不想住進老百姓的家裏,也不願意住招待所,於是他身邊警衛長汪東興找了許多地方,最後毛主席選定了石家莊西郊的「小白樓」。

其實對於【毛澤東選集】的編著,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而進駐北平以後,也曾經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只不過後來由於形勢不斷變化,一度又中斷了很長時間,直到三次戰役勝利後,他才又將其提上了日程。

如今毛岸英突然犧牲,讓毛主席的精神倍受打擊,他因此就想休息一下緩解難過的心情,同時編著【毛選】轉移一下註意力,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深沈的愛。

就這樣,毛主席在幽靜的「小白樓」裏挑燈精心修訂【毛選】,這是一項細致而又十分繁復的工作,而他不辭辛苦,對文章逐一進行閱讀和校註,經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毛主席在「小白樓」待了兩個月,直到4月27日審定完【毛選】才離開。據說在此期間,他基本不邁出大門半步,累了就在院子裏溜達溜達,或者對著空曠的院子唱幾句戲,以便調整自己的情緒。

除此之外,毛主席依舊關註著抗美援朝以及一些國內大事,他幾乎每天都要對大量來信和檔做出批示,有時還與外國來賓會晤,可以說名義上是來石家莊「休息」,實際上並沒有徹底擺脫繁忙的工作。

不過在此期間,毛主席盡管還沒有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但抑郁的心情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這讓周總理、彭德懷等人感覺非常欣慰。

毛岸英,身為偉人的兒子,從來沒有借助父親的光環而嬌縱跋扈,相反他為了保家衛國主動提出上前線,其崇高的風範確實令人贊頌和欽佩,更是無愧「英雄兒子」的稱號,向毛岸英致敬、向在抗美援朝中做出貢獻的的全體將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