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徐海東打完仗卸任八路軍教長,除了傷病另有原因,從此遠離戰場

2024-02-27歷史

1939年年末,抗日戰爭進入了一個微妙的階段。日本軍隊在攻陷武漢之後,無暇發動大規模的攻勢。而且,中國軍隊在年底發起了冬季攻勢,展示出了堅決的抗戰意誌。

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隊只能在局部小範圍內發動一些零星的進攻,這為深入敵後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提供了更多的殲敵機會。

當年12月,日軍第6師團的一部份向皖東發起了進攻,隨行的還有來自南京、明光、蚌埠等地的偽軍,他們集結在滁州、全椒等地,目標直指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在地周家崗。

第6師團是日軍最精銳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以嗜血蠻勇而聞名。該部在淞滬會戰中成功登陸杭州灣,直接導致了中國軍隊的全線潰敗。

在之後的南京會戰中,也是該部率先攻入中華門,制造了南京大屠殺。師團長谷壽夫,更是罪惡滔天、人神共憤的惡魔。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在張雲逸、戴季英、羅炳輝等人的領導下,貫徹「東進」方針,積極展開在淮南津浦路兩側的鬥爭,為建立皖東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加強皖東新四軍的領導,原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按照中原局書記胡服的命令前往皖東,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4支隊司令。

日偽軍此次的大掃蕩戰術設計復雜,從全椒和滁州各出動兩路軍隊,全椒日偽軍分為主次兩股,一路上千人,進至大馬廠,另一路只有300人,經石沛橋進犯周家崗。

從滁州出動的日偽軍也分大小兩支,一路700人,另一路300人,目標是前往施家集,等到兩股會合後再合力進攻周家崗。

此外,巢縣的日偽軍也出動近千人,經含山和程家市進犯古河鎮,算是對大掃蕩的配合。古河鎮有蔣軍李本一部5000多人把守,比從巢縣過來的日偽軍多了5倍不止。

但是,蔣軍完全沒有鬥誌,僅象征性地放了幾槍就潰逃而去,致使古河鎮一片火海。指望蔣軍出力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想粉碎日寇掃蕩,穩固皖東根據地,那就只有依靠新四軍自己的力量了。

然而,在打還是走的問題上,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有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敵強我弱,不宜硬拼,應該暫時放棄根據地,跳到外線打遊擊,再尋機殲敵。

雖然這種意見有其合理的一面,日偽軍總兵力超過兩千人,其中有第6師團的一個聯隊,光山炮和步兵炮就有十幾門,火力遠勝我軍。

日軍幾路合擊,戰場機動空間也不大,仗確實不好打。既然仗不好打,那就先撤出去保存實力,畢竟「打不贏就走」是我軍的原則之一。

裝備精良的日軍甲種師團多數幹部主張不打,但徐海東堅決要求打。他認為,如果我們不給敵軍一個痛擊,敵軍今後的掃蕩將更加有恃無恐,根據地將永無寧日。

意見不統一,需要最高領導來決策。最終,胡服書記支持徐海東的意見,決定打。經過兩個晚上的研究,我們最終形成了一個絕妙的戰術構思。

徐海東作為新四軍戰士,制定了彈頭署,決定讓9團阻擊大馬廠之敵,而7團的兩個營和一個連則負責伏擊施家集之敵。

此外,他還命令7團3營的兩個連在周家崗西北占領陣地,以防止敵人偷襲4支隊的司令部。徐海東深知7團和9團都是在大別山堅持鬥爭多年的老紅軍部隊,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因此他選擇了這兩個部隊作為4支隊的主力。

自從高敬亭被錯殺後,4支隊的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因此需要一場勝利來提振士氣。總部派徐海東來領導4支隊,正是因為他在這支隊伍中威望很高,而徐海東自己也希望用4支隊來打這場振奮人心的仗。

整個戰鬥過程完全按照徐海東的計劃進行,從大馬廠過來的日偽軍被9團的1連和9連阻擊在玉屏山,敵軍退縮到復興集後調來山炮轟擊新四軍的陣地,但3連立即出擊,在復興集和敵軍激戰了7個小時。

敵軍被擋在路上,前進不得,只好退回到大馬廠。

7團2營和徐海東一手帶出來的紅25軍74師設伏,成功將敵軍引進伏擊圈。雖然先頭部隊得以逃脫,但後面的輜重隊和偽軍卻遭到了突襲。

敵軍在遭受打擊後,急忙向復興集逃去,途中又被我軍伏擊,最後只有殘部狼狽逃竄。經過三天激戰,新四軍兩個團僅犧牲17人,卻成功斃傷日偽軍167人,俘虜1人,繳獲了大批彈藥物資,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全勝。

出人意料的是,周家崗伏擊戰竟成為徐海東軍事生涯的最後一役。1940年1月初,新四軍4支隊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對周家崗戰鬥進行總結。

然而在徐海東講話時,突然口吐鮮血昏倒,自此臥床不起,離開了軍事指揮員崗位,他的一生再未踏足戰場。徐海東的身體狀況一直不佳,青年時期英勇善戰,多次負傷,流血過多,32歲時患上了肺病,便經常吐血。

抗戰爆發後一年,擔任八路軍344旅旅長的徐海東病倒,離開前線休養,病情稍有好轉後,便來到新四軍4支隊任職。

他只打了一仗就病情加重,從此與戰場絕緣。這不僅對徐海東本人,對整個新四軍來說,都是巨大的遺憾。

徐海東在紅軍時期指揮戰鬥,這是世界上最艱難的工作之一。他為了取得勝利,傾盡全力,耗盡心血,過程中的艱辛和付出幾乎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摧殘。

我軍的將領們大多數身體不好,包括林彪、粟裕、劉伯承和陳賡等人。每一場勝利都來之不易,這是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