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名字將其劃掉,不料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2024-01-28歷史

前言

在歷史的巨輪中,有時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卻可能改變整個王朝的命運。這正如一個曾是狀元的年輕人,本應是朝中風雲人物,卻因為一位權謀高手的嫌棄,被慈禧皇太後輕描淡寫地劃去了名字。然而,命運的軌跡卻總是充滿了戲劇性。

這位被遺忘的狀元究竟有何優點或缺陷,值得如此冷落?慈禧的一時之氣,是否最終成為了她自己權謀的絆腳石?他那原本應該輝煌的前程,最終又是如何扭轉了整個清朝的歷史行程?

一、他本該榮登金榜,卻被唐突劃去姓名,是何緣故?

譚延闿生於一個富貴之家,父親是兩廣總督,家境優渥。他從小就聰慧過人,5歲便進入私塾學習,父親每天為他布置作文和習字,要求極嚴。在11歲時,他的文采便受到了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稱贊和關註。1893年,年僅15歲的譚延闿高中秀才,前途一片大好。

1904年,這是清朝最後一次開科取士的會試。譚延闿勤奮用功,家教淵博,考試成績突出。他深知這是最後的機會,一鼓作氣,在考場上發揮出色。作為寒門子弟,他視這次會試為改變命運的最後希望。童年、少年時期日夜苦讀的種種,都化作了這一次殫精竭慮的付出。

果然,他以全科第一的成績進入殿試。眾人都認為,這次的狀元非譚延闿莫屬。他站在金榜下,心中早已將自己名字寫在了首位。

然而,結果出人意料——譚延闿不僅未能進入三甲,還掉到了二等第35名,如墜冰窟。這結果難以置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究其原因,竟是因為慈禧太後見他姓「譚」,想起了當年被殺的戊戌變法六君子譚嗣同,深惡痛絕,直接將譚延闿的名字從冊子上劃掉。

原來,譚延闿和譚嗣同同在「湖湘三傑」之列。慈禧太後心有戚戚,生怕譚延闿學其兄長譚嗣同,再搞一次變法,奪其大權。當她翻閱到譚延闿的名字時,腦海中浮現出當年譚嗣同揮舞長劍、義正辭嚴的身影。一想到此人與舊人重名,心頭隱隱作痛、怒火中燒。於是他成為了這場政治鬥爭的無辜受害者。

譚延闿對此結果萬分惋惜與不平。他義正辭嚴地上書請求復議,可惜一連串請願石沈大海。他還特地拜訪翁同龢,希望師長為他說句公道話,重新評定。然而翁同龢也無可奈何。一時間,他陷入迷茫和失落,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二、母親歧視遭遇成為反封建決心源泉

譚延闿的母親是父親的一房妾室,地位卑微。她不能與主母並桌而食,只能站在一旁等主母用餐完畢,才能吃剩菜殘羹。譚延闿幼時目睹母親的遭遇,為她打抱不平。每每見母親受辱,他心如刀絞,恨不得代母受過。

他下決心讀書考取功名,好揚眉吐氣,讓母親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每每面對艱難險阻時,腦海裏都會出現母親清瘦的背影,這成為他不懈努力的源動力。

1916年,譚母病逝。譚延闿為母親舉辦喪事,卻遭到族人阻撓。因為妾身死後,棺材不能由族祠正門擡出。眾人勸譚延闿從側門移靈,遵從族規。譚延闿大怒,誓要讓母親從正門移靈出殯。為此,他甚至躺到棺材上與族人對抗。最後,在他的堅持下,譚母的棺材從正門移了出去。

當棺木緩緩移出正門時,譚延闿淚流滿面。他心中充滿了悔恨——母親一生不得善終,沒能品嘗榮華富貴;如今最後一程,也要遭受如此屈辱。這激起了他心中的反抗之火,他悲憤交加,對君權專制和腐朽習俗恨之入骨。

這一插曲更堅定了譚延闿反封建的決心。他意識到,要改變這腐朽不公的社會,光靠科舉是不夠的。他必須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投身革命,推翻君主專制

在經歷科舉和母喪的種種遭遇後,譚延闿的世界觀和人生道路發生轉變。他認清科舉的局限,放棄仕途,轉而投身革命,誌在推翻統治腐朽的清王朝。面對當時的黑暗,他痛定思痛,最終選擇了擔當與反抗。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譚延闿果斷參與其中。起義軍物資匱乏,軍心浮動,他四處奔走,出謀劃策,與同誌並肩戰鬥,經歷了艱險卓絕的革命鬥爭。終於在1912年,大清正式覆亡,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走入歷史。譚延闿為此獻出了青春與熱血。當新旗幟冉冉升起時,身著軍裝的他淚如雨下。

四、國民政府重臣,功成身退

民國建立後,譚延闿並未就此隱退。從那時起心中種下的反抗之火,終其一生。1922年,他前往上海,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事業,現在這個新生而又脆弱的共和之政權。1928年,他被任命為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在任期間,他推動了一系列進步政策。老蔣也是透過他結識了宋美齡。此後不久,老蔣更任命他為行政院院長。

然而好景不長,1929年,譚延闿因病匆匆去世,年僅46歲。他走完了傳奇反復的一生。臨終前,他重復念叨著「民生與憲政」,似在囑咐和憂心後事。當晚國民政府下半旗致哀,所有人都為失去了這位民初功臣和優秀之才而深感惋惜。

結語

譚延闿本可榮登金榜,成為清末最後一位狀元。然他歷經種種不公,母親蒙受欺辱,終於醒悟科舉改良不堪大用,唯有推翻腐朽君主專制,方能實作真正的公平與進步。

他的人生經歷,是那個時代馬蜂腰間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這樣一批不畏強暴、勇於反抗的仁人誌士,這古老的土地才得以翻天覆地,走向新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