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秦能被六國國君奉為上賓,為什麽偏偏秦惠文王對他棄如敝履?

2024-07-28歷史

蘇秦,戰國時期知名說客,合縱連橫的發起人,因聯合六國抗秦,被六國國君奉為上賓,執六國相印。

但蘇秦一開始出外遊說,並不是沖著六國去的。

畢竟,說動一國國君和說動六國國君的難度不成正比。如果能拋開六國,直接說服秦國國君的話,後面的路可就順暢多了。

為什麽口才極佳的蘇秦偏偏說不動秦國國君呢?

1.

蘇秦,東周洛陽人,師從傳奇名師鬼谷子。

同很多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一樣,蘇秦畢業後遊歷多年,混得一直不咋好,後來甚至淪落到了要露宿街頭的地步。

為了「曲線救國」,蘇秦頂著全家人的冷嘲熱諷回到家中,以「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精神悟出了成就大事的訣竅後,決定再次出門大展宏圖。

蘇秦先去求見的不是各諸侯國國君,而是同在洛陽的「老鄉」周天子周顯王。他希望,能幫助周顯王號令群雄,重新奪回屬於周王朝的至尊榮耀。

很可惜,周王室的衰敗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周顯王身邊的人看不起蘇秦,另一方面,周顯王自己也不信他。

可憐那麽厲害的蘇秦,竟然被人當成騙子對待。

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弗信。——【史記·蘇秦列傳】。

蘇秦沒辦法,只好把目光轉到了地處西陲的秦國頭上。

此時,秦國已經透過商鞅變法大大提升了國力,在各國中地位搶眼。

盡管秦孝公死後商鞅遭了殃,但對商鞅恨得咬牙切齒的新上任的秦惠文王並沒有廢除新法,秦國的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費了一番周折後,蘇秦來到秦惠文王身邊闡述了自己的主張: 「秦國四面環山,易守難攻,是真正的天府之國。憑借秦國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實力,完全可以稱帝而統治天下!我有連橫之策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秦惠文王打量了蘇秦半天,無法掩飾內心的反感。對於他來說,一個商鞅那樣的「天天搞事情」的說客已經夠讓人煩心了,現在好不容易解決了商鞅,怎麽又來一個說客,還勸自己稱帝,這人的忽悠水平簡直比商鞅還厲害。

於是,秦惠文王也毫不猶豫地趕跑了蘇秦。

方誅商鞅,疾辨士,弗用。——【史記·蘇秦列傳】。

2.

返回中原的路上,蘇秦十分沮喪,如果周王或者秦王肯重用自己,那大家一定是可以雙向成就、各取所需的。

奈何這兩位有眼不識泰山,白白錯過機會。既然如此,那就走那條最復雜的道路:遊說列國抗秦吧!

接下來的蘇秦,來到六國循循善誘,深入淺出,鞭辟入裏,層層剖析,終於說服了六國國君,開啟了合縱之路。

因為有蘇秦的合縱,秦國十五年沒敢出兵函谷關,六國合縱取得了顯著的功效。

那麽,為什麽蘇秦能說動六國國君,偏偏說不動秦惠文王呢?

第一、時機不對。

秦惠文王19歲即位,即位第二年改「公」為「王」,成為秦國第一王。

在秦惠文王當政期間,他透過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等軍事行動,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樣一位霸氣的秦王,人生目標和蘇秦提出的以「連橫」戰略吞並六國的「提案」,是存在高度一致性的。按理說,兩人應該一拍即合才對。

但問題是,秦惠文王剛即位時的秦國,雖然透過商鞅變法提升了國力,但並沒有具備發兵東進的實力。

一旦冒然出兵,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

秦惠文王的打算是:安穩內部,繼續用商鞅變法來強秦,等到軍力強盛、時機成熟時,再出兵擴充地盤。

而蘇秦恰恰撞在了秦惠文王準備砸牢基礎的時間段,秦惠文王又怎麽可能會在此時重用他呢?

第二、缺乏外力刺激。

蘇秦沒能辦成的事兒,後來被他的同學張儀給辦成了。

史載,蘇秦透過合縱之術取得六國國君的信任飛黃騰達後,落魄的張儀以連橫之術,前去求見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聽完張儀的連橫之策後,高興到手舞足蹈,當場決定重用他,給他至尊的榮耀。

其實,張儀和蘇秦的連橫之道異曲同工,頂多就是比蘇秦講得更詳細更有深度一些,為什麽秦惠文王偏偏就能聽進去張儀的話呢?

那是因為,在張儀去往秦國之前,蘇秦已經透過合縱戰略,聯合各國幾次攻秦,給秦國施加了無數壓力了。

此時的連橫之道對秦惠文王來說,已經不是一統天下的戰術,而更像是解決當下秦國困境的「絕招」。此時再面對蘇秦、張儀這類說客時,秦惠文王當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反感。

這就像是你給一個初中生家長推銷高考用書,磨破嘴皮也賣不出去,而孩子到了高三呢?是不是不用怎麽講就達成合作了?

3.

綜合來說,蘇秦能夠說服六國而說不動秦國,不是因為他能力差,而是出現的時機不合適。

老同學張儀能在秦國受到重用,不是因為張儀的能力遠遠超越蘇秦,而是因為有了蘇秦的合縱術給秦國施加壓力,張儀的連橫術才顯得那麽雪中送炭。

其實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有時候你傾盡全力去做的事,卻沒有辦法取得應有的成果。

有時候你的舉手之勞,獲得的成功卻超越你的想象。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時也,運也」。

蘇秦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要先懷疑自己、貶低自己,有時候真的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時勢的問題。

人生在世,我們既要順勢而為,也要保持一定的鈍感力,學會看淡、看長遠。

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保證自己一直行走在良性的軌域上,柳暗花明,或許就在下一個十字路口。

你怎麽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