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 有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在推舉新太子一事上,向來與八爺黨關系並不密切的馬齊, 為何會支持老八胤祀?
又為何明明康熙已經當眾處置了支持老八的佟國維,馬齊還要硬頂康熙,堅持舉薦老八,以至於被康熙連降兩級?
難道馬齊真的打心眼裏看好「賢王」老八?還是說,馬齊如康熙所言的那般,見事昏憒,隨聲附和,所以才隨大流的支持老八?
答案自然沒有這麽簡單!
今天這篇文章要聊的,就是隱藏在這一謎團背後的真相。
驚雷乍起
熱河返京後的禦前大會上,康熙當場宣布了兩個旨意:
一是,廢黜太子胤礽的名位;
一是,公開選舉新太子;
兩道旨意一出,朝野上下瞬間炸了鍋,只不過每個人的心思卻各有不同——
以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自然是惶恐不安的。
這些將賭註都押在太子身上的官員,本指望著太子繼位而飛黃騰達,如今希望落空了不說,甚至還有可能受牽連。
畢竟, 「新太子」上任之時,就是他們這些廢太子擁護者被清算排擠之日。
相對於太子集團的愁雲慘淡,以老八胤祀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卻是難掩興奮。
太子沒倒之前,八爺黨與太子黨就已成勢均力敵之勢;如今太子倒了,八爺黨在朝堂上幾乎步入了一家獨大的狀態。
況且, 如果新太子的人選由官方指定,康熙一人獨裁,那麽八爺黨未必會如此興奮。可按康熙的說法,新太子的選舉靠民主投票,那麽只要不出意外,老八上位指日可待。
當然,除了自覺奪嫡有望而興奮不已的八爺黨, 還有一部份官員則處於觀望狀態。
這些人大多不屬於任何陣營,身上沒有明確的標簽,更沒有死忠哪位皇子。對他們而言, 誰是新太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誰的勝算大,他們就押寶誰。
因為這樣一來,就算論功行賞時分不到原始股,但多多少少能混到點好處,再不濟至少不會得罪「新太子」。
就這樣,一場各懷鬼胎,充滿變數的議舉新太子大戲正式拉開帷幕。
也是在議舉新太子一事後,大清朝的權力中樞上書房,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人事變動。
燒得一手好竈的佟國維
作為上書房的老大,佟國維是上書房三巨頭中,第一個有所動作的人,而他支持的皇子則是老八胤祀。
只不過,佟國維舉薦老八,可不是為了幫老八上位,相反,這是佟國維配合康熙的一場戲。
之所以這麽說,我們註意一下佟國維表態的時機——「大王八」事件之後。
在「滿朝亂敲東宮鼎」的初期,無論是官員們來探口風,還是老九親自上門拉攏,佟國維都沒有明確表態過。
甚至於,在康熙未從熱河返京之前,得到風聲的佟國維,還做了這樣一件事—— 將賦閑多年的隆科多,安排到了理藩院。
這一舉動足以說明,佟國維並不篤定老八是康熙心中的新太子人選,所以才會為隆科多創造接近老十三,進而向老四靠攏的機會。
而他第一次公開表態支持老八,則是在「大王八」事件的當天。
那天,老八為了撇責,將妖言惑眾的張德明送到了康熙處,並請求嚴懲張德明,以正視聽。可出人意料的是,康熙不僅沒有處置張德明,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因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當晚,回到府邸的佟國維,對著等他表態的官員們說道:
「局勢越來越明晰了,皇上心裏默定的太子,八成是八爺,你們趕緊聯系手下的人,聯名上個公折,保舉八爺。」
從表面上,康熙對待張德明曖昧的態度,讓佟國維誤以為康熙默定的新太子是老八,所以佟國維才會一改之前的模棱兩可,明確表態支持老八。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恰恰相反。
佟國維是透過這件事,意識到了康熙壓根就不想老八上位!
之所以這麽說, 註意劇中鄔思道對此的分析。
也是在「大王八」事件的當晚,老四與鄔思道就此事進行了一番深談。在鄔思道表示這出雙簧並不高明之後,老四卻泄氣的說道:
「鬼話說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信的人一多,鬼話也就是變成神話,連皇上也說,多少代表點民意。我真懷疑啊,皇阿瑪是不是真的老了。」
對此, 鄔思道卻提出了質疑:
「四爺這話,就大錯特錯了。鄔某自從來到府上,別的事沒做多少,可是對皇上寫的書作的詩,卻認真地拜讀了幾遍吶……他老人家對儒學的各門各派是深究其理入木三分,而對左道旁門,歷來就是深惡痛絕。可是這一次,為何對那個姓張的術士,如此寬容呢?」
鄔思道話裏的意思很明確, 以康熙的性格和對旁門左道的厭惡,根本就不可能相信張德明的話,更不會將此定義為「民意」。
之所以如此反常,顯然是另有隱情。
至於隱情是什麽,鄔思道雖未明說, 但從他建議老四推舉廢太子胤礽就能看出, 鄔思道清楚,康熙屬意的並不是老八,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在算計老八。
既然鄔思道都意識到了事有蹊蹺,那麽佟國維就真的沒有想到這一點嗎?
自然能想到!
要知道,佟國維不僅是可以直接與康熙對話的上書房大臣,還是與康熙共事幾十載的老臣, 這樣的佟國維只會比鄔思道更加了解康熙,他又怎麽可能沒有察覺到這其中的異常呢?
也就是說,「大王八」事件之後,佟國維透過康熙一反常態的舉動,猜到了康熙很可能是在給老八下套, 而他口中所謂的「八成是八爺」,不是老八有八成勝算,而是八成不是老八。
那麽問題來了: 明明意識到了不是老八,佟國維為何還要帶頭表態支持老八,甚至攛掇其他官員上聯名折?
這便是佟國維的厲害之處。
即便他不押寶老八,老八的呼聲也是最高的,在這種情況下,他繼續押寶老八反而可進可退。
進,康熙礙於民意最終還是立了老八為太子,他有擁立之功;
退,康熙堅決不想老八上位,勢必會私下暗示他,或是找他「談判」。到時,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跟康熙談補償條件了,進而趁機將隆科多這個後手推上位。
而在佟國維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也因此,他才會授意其他官員上聯名折,擡高與康熙談判的價碼。
畢竟,支持老八的人越多,康熙想要平穩且合理的打壓老八的難度就越大;而難度越大,康熙開出的價碼就越高。
顯然,後續事情的發展正如佟國維預料的那般。
聯名折遞交給康熙不久,康熙便單獨召他吃飯,也是在那場飯局上,康熙以「九門提督」這個至關重要的職位為補償,換取他提前退休,以及燒爆老八的熱竈,進而平穩結束「滿朝亂敲東宮鼎」的鬧劇。
可以說,佟國維不愧是不次於鄔思道的存在,從他決定「兩邊下註」,將隆科多安排到理藩院的那一刻起,其實他與佟家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有正確答案的張廷玉
如果說,佟國維與鄔思道的「正確答案」,是憑借高超的職場智慧揣測出來了,那麽張廷玉的「正確答案」,一方面源於深通聖意,另一方面則是康熙親自送上門的。
那天,上書房正在統計各位阿哥的票數,康熙卻突然出現了。
一進門,康熙就明知故問道:
「什麽事兒呀,這麽熱鬧?」
在馬齊回話,他們正在統計官員推舉新太子的薦章之後,康熙又問了一句: 「都推舉了哪些阿哥啊?」
聽說老八的選票最多,康熙瞬間沒了興致,不鹹不淡的回了句「你們弄吧」,然後就去張廷玉聊天了:
「這河南、四川、江蘇,奏折上都說了些什麽?」
註意康熙的這個問題,看似隨意,實則大有深意!
至於深意是什麽,我們先來看看奏折裏都說了什麽:
河南上奏,往年經常沖缺的堤壩,被去年前去賑災的老四與老十三監修的十分牢固,今年沒有決堤;
四川上奏年羹堯在一年之內,就肅清了四川境內的土匪;
而江蘇的奏折,是請求朝廷嘉獎一個孝子;
而聽完張廷玉匯報的奏折內容,康熙一改之前對待馬齊的冷淡,分別予以肯定與回復。
到此,康熙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這是在向張廷玉透露議舉新太子的「正確答案」。
河南與四川的奏折都與老四有關,且都涉及了老四的功勞。
至於江蘇關於嘉獎孝子的奏折,則是康熙為後續放出老十三做鋪墊,所以他明明已經提前看過了這個奏折,卻還要當眾再問一遍。
老四與老十三都是明面上的太子黨,康熙在議舉新太子的敏感時期,先是肯定老四,然後又放出了老十三,這明擺著是在暗示張廷玉,要選廢太子胤礽。
也就是說, 康熙此行就是專門來給張廷玉送正確答案的,以確保在不久之後的議舉新太子閉幕式上,張廷玉能夠推舉廢太子胤礽。
畢竟,此時的康熙並不知道,老四與老十三已經從鄔思道處拿到了答案,就算沒有張廷玉,康熙也不會尷尬的唱獨角戲。
這裏還要補充一點:
其實沒有康熙的這次暗示,張廷玉也絕對不會給老八投票,大概率還是會投給廢太子胤礽。
之所以這麽說原因很簡單, 熱河狩獵期間,張廷玉是「假手諭」的揭發者。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老八與八爺黨偽造假手諭的嫌疑最大,康熙當時聽從了他的建議,沒有當場徹查此事,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件事就翻篇了。
而從熱河回來之後,康熙馬上就舉辦了議舉新太子的活動,老八又支持者最多的那一個,以張廷玉的段位, 自然能察覺到,康熙此舉就是在「引蛇出洞」,這是準備對老八及八爺黨出手了的節奏。
張廷玉又怎會給老八投票呢?
這也是為何,佟國維與馬齊拉他入夥,張廷玉卻始終無動於衷的原因。
而張廷玉不會投給老八,那麽他能投的人,就只剩廢太子胤礽了。
倒不是說張廷玉不看好老四,而是在康熙明確表態之前,張廷玉不想站隊任何一個皇子。
一旦站隊,或是有所傾向,勢必會引康熙猜忌,惹火上身。而舉薦廢太子胤礽,不僅可以避免遭康熙猜忌,還可以樹立忠心事主、絕無私心、深通聖意的人設。
當然,這次康熙專程而來的暗示,讓張廷玉更加篤定了舉薦廢太子胤礽的想法。
就這樣, 有了正確答案的張廷玉,在滿朝亂敲東宮鼎的閉幕式上,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薦章,而他也因為這次突出的表現,接替了佟國維,成為了上書房的一把手。
揣著明白裝糊塗的馬齊
在滿朝亂敲東宮鼎的閉幕式上,佟國維按計劃燒爆了老八的熱竈,坐實了老八結黨營私的罪名之後,全身而退的回家養老了。
可康熙前腳處置完佟國維,後腳馬齊主動請罪時,卻再一次為老八搖旗吶喊:
「奴才的罪與佟國維一樣深重,求皇上重重懲治,但奴才以為,在阿哥之中,確實只有八阿哥宜乎立為太子,懇祈皇上不要以臣等之過,而棄用賢哲之王。」
對此,康熙說道:
「剛才隆科多說佟國維糊塗,朕看你才是真糊塗。你的罪,在於見事昏憒,隨聲附和,朕降你兩級,仍在上書房行走,列在張廷玉之後。」
這裏涉及兩個問題:
一、在此之前,馬齊就真的沒有察覺到康熙不想讓老八當太子嗎?
二、明明康熙已經處置了支持老八的佟國維,馬齊為何還固執推舉老八?難道他就不怕惹康熙不悅嗎?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 閉幕式之前,馬齊知不知康熙不想讓老八當太子?
知道!
這一點毋容置疑。
能爬到上書房老二的位置,那可不是靠裙帶關系就行的,沒點真本事,別說進不了大清朝的權力中樞上書房,可能早就倒在權力的爭鬥之中了。
也就是說, 馬齊絕非他表現的那麽簡單,他的段位應該與佟國維、張廷玉在一個等級,否則,他又豈會穩坐上書房「老二」的位置。
既然馬齊的段位與佟國維、張廷玉不相上下,我們再思考另一個問題, 佟國維是透過「大王八」事件揣測出聖意的,張廷玉則是透過三個奏折確定了正確答案的。
而發生這兩件事的時候,馬齊都在場。
這就說明,佟國維與張廷玉得到的資訊,馬齊同樣得到了,且同樣都察覺到了康熙的真實意圖。 這一點,在康熙透過奏折暗示張廷玉時,馬齊與佟國維的眼神對視就能得到驗證。
都是千年的狐貍,誰又比誰的道行低呢。
可以說,上書房「三巨頭」其實都知道正確答案,且彼此都清楚,對方都明白康熙的心思。
我們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馬齊為何要支持老八?
馬齊支持老八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佟國維的異常表現。
在馬齊看來,佟國維知道正確答案,卻還不遺余力的推舉老八,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裏面有故事,要麽是康熙授意,要麽是佟國維與康熙達成了某種交易。
畢竟,佟國維才不會傻到跟康熙頂著幹呢。
而這也意味著, 佟國維支持老八,康熙是默許的, 既如此,他跟著佟國維投票,就不會惹怒康熙,同時還避免了得罪頂頭上司與整個八爺黨。
其二:康熙對張廷玉的暗示。
馬齊之所以堅持推薦老八,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康熙對張廷玉的暗示。
知道正確答案的馬齊自然可以臨陣倒戈,與張廷玉一樣推薦廢太子胤礽。可問題是,康熙的暗示是對張廷玉說的,而不是對他說的。
這就說明,康熙不想,或是不需要他給出正確答案。
同時, 康熙暗示張廷玉推舉廢太子,也讓馬齊意識到,康熙是想讓張廷玉取代佟國維, 畢竟,老八不可能上位已是事實,那表面上支持老八的佟國維的結局,大概率就是讓位或是受處罰。
因為不處置佟國維,就無法將老八踩下去。
而佟國維讓位,按道理應該是他接任一把手,可康熙卻直接忽略他去暗示張廷玉,為張廷玉創作表現的機會。
這足以說明,張廷玉才是康熙心中默定的接下來的上書房一把手。
既然領導已經有了明確的提拔物件,他自然沒有擋路的道理,非要橫插一腳,反倒會惹怒康熙,更加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 馬齊之所以堅持推薦老八,是不想影響康熙給張廷玉設計的升職計劃。對野心並不大的馬齊來說,與破壞康熙的計劃,徹底惹康熙不悅相比,安安穩穩的做個「二把手」也挺好。
況且,張廷玉升職的代價,是與整個八爺黨以及所有推舉老八的官員站在了對立面,這個代價,是馬齊不願意承受的。
至於馬齊請罪時的最後堅持,那不過為了把戲做全套,把糊塗裝到底罷了。
畢竟,有時候看透領導的心思,尤其是領導不想讓你知道的心思,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這也是馬齊堅持舉薦老八,康熙卻只降了馬齊兩級,並沒有將其逐出上書房的原因,畢竟,馬齊不僅在燒爆老八熱竈這件事上出了力,也沒有影響他給張廷玉升職的計劃。
縱觀馬齊在「滿朝亂敲東宮鼎」一事上的表現,說明了一個道理: 越聰明的人,越懂得「難得糊塗」,這四個字的藝術與好處。
卿心君悅,一部劇,一群人,一個草台戲班子!看戲!說劇!品人!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