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莫斯科恐襲上百人慘死,「伊斯蘭國」宣稱負責,它是個什麽組織?

2024-04-21歷史
莫斯科恐襲現場

3月2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一座音樂廳內,當人們正如癡如迷地欣賞美妙的音樂時,3名身穿迷彩服的人突然出現,朝著人群開槍,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音樂廳霎時成為人間地獄,很多人中彈倒地。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40人死亡。事發當天,「伊斯蘭國」便宣稱對此事負責。ISIS這一恐怖組織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一、「伊斯蘭國」的起源

「伊斯蘭國」(ISIS)來源於基地組織。1999年,一個名叫阿布·穆薩蔔

·紮卡維的約旦人想要推翻政府,於是建立了「統一與聖戰組織」,該組織就是「伊斯蘭國」的源頭。第二年,紮卡維與賓·拉登會面。

紮卡維

當時紮卡維並未加入基地組織,但是後者卻慷慨地資助了「統一與聖戰組織」。阿富汗戰爭時期,紮卡維領導的組織同基地組織一樣,也遭到美軍重創,不得不轉移到伊拉克境內。

不過,基地組織也希望他們這樣做,因為這不僅可以打通通往伊拉克的道路,也可以提升基地組織在該國的影響力。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戰後,伊拉克政局混亂,社會動蕩不安,並滋生大量的恐怖組織。其中,紮卡維的「統一與聖戰組織」最兇殘。

2003年8月19日,聯合國駐巴格達發生爆炸,造成24人死亡。幾天後,紮卡維的嶽父亞辛又襲擊了納傑夫的一座什葉派清真寺,造成8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聯合國駐巴格達發生爆炸

這兩起恐怖襲擊性質極為惡劣,「統一與聖戰組織」的名號開始為世人所知。紮卡維也逐漸成為伊拉克恐怖組織中的領袖級人物。

而那時基地組織卻在美國的打擊下處境艱難,急需補充新的力量,而紮卡維也需要基地組織的招牌和認可。因此,紮卡維和賓·拉登走到了一起。紮卡維宣誓效忠基地組織,賓·拉登則任命他為伊拉克基地組織首領。

於是,「統一與聖戰組織」成了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後來,紮卡維招兵買馬,大肆擴充該組織的實力。伊拉克基地組織吸引了大量的「聖戰」團體和個人前來加入。賓·拉登則給予他們大量資金並派炸彈專家前去支援。

由於自身實力不斷強大,伊拉克基地組織有恃無恐地制造恐襲。據統計,僅2006年,該組織便共發動了6000余起恐襲事件,不僅給戰後重建,也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伊拉克基地組織

二、「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的分離

2006年6月,紮卡維在一次美軍發動的空襲中被打死。四個月後,伊拉克基地組織與其他激進組織、部落武裝聯合,宣布成立「伊拉克伊斯蘭國」(ISI)。ISI施行恐怖襲擊,行事殘暴,甚至對平民進行無差別攻擊。

很快,在美軍、伊拉克政府軍的聯合打擊下,ISI遭受重創,被迫轉入地下。不過在這段時間中,ISI也完成了伊拉克化的過程。此時ISI招募的大多是伊拉克人,甚至連領導層也是這樣。

新領袖巴格達迪就是伊拉克人,與基地總部沒什麽聯系,他自然對該組織不怎麽敬重。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印證了這點。

2011年8月,巴格達迪派人進入敘利亞建立新的「聖戰」組織。這群人中有一個名叫約拉尼的,後來建立了努斯拉陣線。這也是個恐怖組織,早期得到過ISI的大力支持。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努斯拉陣線日益表現出獨立傾向。

巴格達迪

巴格達迪可不願意讓其自立,他此時也需要人手呢,於是幹脆對外宣稱努斯拉陣線是ISI的分支,是ISI的一部份。沒過多久,他又宣布成立「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

這下,努斯拉陣線不願意了,雙方矛盾不斷升級,最後演變為武裝沖突。就這樣,兩個極端組織之間開始了「互掐」。

這時,基地組織領導人紮瓦希裏站出來調停。實際上,紮瓦希裏支持的是努斯拉陣線,他並不願意看到ISIS做大做強,而是希望他的基地組織能繼續保持老大的地位。

紮瓦希裏宣布努斯拉陣線是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分支,是基地組織的一部份。他還要求ISIS退回伊拉克。巴格達迪十分氣憤,強硬地拒絕了這個裁決。既然談不成,那就打吧。

2014年初,ISIS在敘利亞發動代爾祖爾和拉卡戰役,將努斯拉陣線趕出拉卡地區。接下來,ISIS 又暗殺了基地組織派出的調停人阿布·哈立德·蘇裏。

ISIS的暴行

這時的基地組織實力下降得很厲害,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對付ISIS,只得將其開除出組織。從此,ISIS與基地組織公開決裂,分道揚鑣。

三、遭受打擊與卷土重來

2014年,ISIS 與伊拉克政府軍交戰,很快就占領伊拉克多個地區。這年6月,巴格達迪自稱「哈裏發」,宣稱自己是整個穆斯林世界的權威,並號召全世界的穆斯林支持並效忠他。

ISIS不僅擴張迅速,而且行為專橫。他們到處搞爆炸襲擊,暗殺政治對手,統治殘暴,幹涉百姓生活自由,使得民眾極為憤怒。法國【查理周刊】事件、斯裏蘭卡連環爆炸案、代爾祖爾大屠殺等惡性事件背後都有ISIS的影子。

由於ISIS倒行逆施,挑戰人類文明底線,因此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和制裁。2014年9月,美、英、法等組建了一支國際聯盟來打擊ISIS。

同ISIS作戰的軍隊還有敘利亞、伊拉克的政府軍以及庫爾德人武裝。在多支力量的打擊下,ISIS最終全面崩潰。

2019年3月,幼發拉底河東岸小鎮鎮巴古茲被「敘利亞民主軍」攻下,標誌著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所有領土喪失殆盡,ISIS政權正式覆滅。當年10月,巴格達迪也被美軍擊斃,ISIS似乎徹底消失。

美軍對ISIS進行轟炸

然而,事情卻沒那麽簡單,「伊斯蘭國」形雖滅,影猶在。徹底鏟除極端主義的戰爭遠未結束,ISIS的崩潰並不等於該恐怖組織滅亡。自2021年初以來,「伊斯蘭國」似有卷土重來之勢。

不僅伊拉克境內的恐襲活動此起彼伏,全球各地恐怖主義活動也再次出現反彈。原來ISIS采用了新的「聖戰」模式。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力量,為躲避安檢,他們正在想法提高炸彈的隱匿技術。再如,他們千方百計尋找核材料,企圖使用放射性物質襲擊平民。在宣傳方面,他們頻繁使用臉書、推特等新媒體傳播極端思想。

ISIS還對其戰術進行了大振幅調整。他們采用了新的戰術形式,如遊擊戰、個人作戰、藏兵於民、夫妻合謀等,使反恐變得更加艱難。

而比這更為可怕的是,ISIS思想意識、組織、成員的外溢以及回流。

伊拉克恐襲現場

四、恐怖主義的外溢與回流

「伊斯蘭國」雖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遭受重大失敗,但由於其在世界上擁有大量分支機構,而且擅長蠱惑和欺騙,使得ISIS的影響從中東迅速外溢至世界多國。其中,尤以阿富汗、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國受害最深。

2021年11月17日,「伊斯蘭國」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連續發動兩起爆炸襲擊,導致1人死亡,6人受傷。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國也先後發生過ISIS制造的爆恐襲擊。

喀布爾爆炸現場

「伊斯蘭國」的外溢,也往往與其成員的回流密切相關。據統計,「伊斯蘭國」在鼎盛時期約有4萬名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外籍「聖戰」分子。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ISIS政權被摧毀後,這些人員又「回流」到自己的母國中去。

在原籍國,這些極端人員往往又會受到ISIS總部的遙控,到處滲透,積極發展組織成員。他們吸引了眾多對社會有不滿情緒,且宗教思想狂熱的人員。這種現象在中亞、南亞尤為突出。

ISIS的外溢與回流造成的威脅最為嚴重的國家是俄羅斯。來自俄羅斯的猛烈打擊是ISIS走向失敗和覆滅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也導致後來ISIS殘部對俄羅斯的仇恨和報復。2015年10月,一架俄羅斯客機在從埃及飛往聖彼得堡的航行中發生爆炸,機上224人全部遇難,其中大部份是俄羅斯公民。事後ISIS宣布對此事負責。

爆炸墜落的客機

2023年9月5日,俄羅斯駐喀布爾大使館遭到恐怖襲擊,造成俄羅斯使館二等秘書和一名警衛死亡。經調查,此事件也與ISIS有關。

ISIS一直不斷地尋找機會報復俄羅斯。今年3月22日發生的莫斯科恐襲案,絕對不是簡單的孤立的襲擊,而是有預謀的報復。雖然這次恐襲可能還有幕後主使,但是「伊斯蘭國」的報復心理是絕對存在的。

文史君說

莫斯科恐襲案表明「伊斯蘭國」雖然在中東遭到嚴重打擊,但並沒有完全被清除。ISIS的外溢和人員的回流,更需要整個世界的高度警惕。更為重要的是,各大國不應該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去扶持、資助那些具有反人類的極端組織。

參考文獻:

郭強:【「基地」組織與「伊斯蘭國」:從合作到競爭】,【國際研究參考】2015年第12期。

王世達:【「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的前世今生】,【國際研究參考】2021年第9期。

丁工:【「伊斯蘭國」形雖滅、影猶在】,【軍事文摘】2022年第1期。

廖成梅等:【俄羅斯面臨的「伊斯蘭國」威脅及應對措施】,【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李捷、雍通:【外國恐怖主義戰鬥人員轉移與回流對中亞和俄羅斯的威脅】,【國際安全研究】2018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石頭)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