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的塵埃——一文讀懂大金國興亡史

2024-01-01歷史

原創 沈釀川

大金王朝,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女真人是一個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隋唐時期,被稱為靺鞨,並且分為南、北兩部:

靠南邊的一支叫作 粟末靺鞨 ,大概以遼寧為中心,他們靠近中原地區,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又被稱為 熟女真

隋唐時期,突厥汗國統治著從蒙古高原到新疆天山南北的歐亞大草原,但是,突厥人傳統中的「兩翼」制度,很快便分裂為東、西突厥,因此,被唐王朝各個擊破、分而治之。

不久,後突厥汗國又在蒙古高原上繼起,而契丹人和奚人就是後突厥汗國的附庸,後突厥汗國也時刻威脅著東北地區的靺鞨人,但因為唐朝控扼著進出東北的平州、營州一帶,而無法得逞。

唐朝時期的平州,指的是今天河北 灤縣 一帶,而營州則是遼寧 錦州 一線,都位於從東北進出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上,這一地區在之後的大金國進攻北宋,以及解放戰爭中遼沈戰役時期的戰略意義都十分重要,是致勝的關鍵。

面對後突厥汗國的大唐王朝已經漸次衰落,不得不和在原西突厥領地上崛起的回鶻人(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聯手擊潰後突厥汗國。

就像唐朝滅掉西突厥,一舉解放了回鶻人,而唐朝和回鶻聯手滅掉後突厥汗國,同樣解放了契丹人和靺鞨人,而上一篇中提到的遼太祖淳欽皇後的祖上就是回鶻人。

唐朝中後期,「安史之亂」爆發,吐蕃東進,唐朝防守的重心西移,東北地區的權力真空,則被粟末靺鞨人把握,他們瞅準機會,搶先建立了國家,稱為渤海國。

但是,更北方的一支則被稱為 黑水靺鞨 ,他們居住在今天的黑龍江流域甚至更北的區域,還保持著傳統的漁獵生活,文化較為落後,但也更剽悍和野蠻。

遼宋時期,黑水靺鞨又被稱為生女真,意思是未被文明馴化的部份,後來,為避大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的諱,又改稱 女直

繼渤海建國之後,契丹人也迅速填補了後*突*厥汗*國留下的權力真空,在蒙古高原建立起大遼帝國,因為唐朝早已放棄了平州、營州一線,給契丹留出了吞並渤海國的通道,而部份渤海貴族也被吸納進契丹人的部族中去。

無論是對於大遼國而言,還是對於大金國來說,渤海人都是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尤其是渤海人領先的文化優勢,在契丹人和女真人立國以及其後的制度建設中都功不可沒。

因此,身處契丹人和女真人社會中的渤海人,也必然會一次又一次地主動或被動地卷入到二者的歷次政爭中,上一篇有關大遼國衰亡史的介紹中,就提到了這一點。

天祚帝統治的後期,他的 元妃 文妃 這兩大後族之間上演了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導致了大遼國上層勢力的進一步分裂,以及整個國家的最終覆亡。

其起因便是元妃的兄弟 蕭奉先 想擁立元妃之子 秦王 ,而 文妃 則想聯手妹夫 耶律余睹 擁立自己的兒子 晉王 ,結果,天祚帝信賴的蕭奉先逼走了耶律余睹, 晉王 則被父皇天祚帝賜死。

元妃出自遼太祖 淳欽皇後家族,是淳欽皇後 的弟弟阿古只的後人,其祖先為 回鶻人 ,而文妃雖然出自「國舅大父房」,其實,卻是 渤海人

當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開始發起對大遼國的進攻時,晉王及文妃一族的覆滅,無疑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與文妃同源的渤海人的選擇,尤其是考慮到 渤海人與女真人族源相同 ,同屬於 古靺鞨人 ,這一趨勢就愈加明顯。

果不其然, 渤海人陣前倒戈, 投奔了和自己族源相同的大金國,這也讓大遼國進一步分崩離析,而一旦吸納了文化上更為先進,而且對契丹人、漢人都十分熟悉和了解的 渤海人 的加持,女真人在對遼和對宋的戰爭中更加如虎添翼。

從起兵到滅掉遼國,大金國只用了12年的時間,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致於我們在上一篇中提及的北遼宰相李處溫之子李奭在寫給趙良嗣的密信中如此感嘆,「自古戎狄之興,未有若女真如此之速。」

但是,過去的12年,也是女真人連續征戰的12年,以致於大金國的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還沒來得及完成「變家為國」的轉型,就一命嗚呼了。

那麽,何謂「變家為國」呢?簡單來說,就是把父子兄弟,變為君臣上下,就像一個初創企業,一起創業時,大家都是哥們,一旦規模大了,就要分出個上、下等級了,這個時候,那些做不到或忍受不了將「兄弟」處成「老板」的所謂創業元老們就唯有「出走」這一條路了。

這是任何一個王朝初期都難以回避的難題,問題只是這個王朝的創業團隊,究竟是一群沒有血緣關系的「結義兄弟」,如北宋初期,還是像大金王朝一樣,是一群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子侄?

解決方案,自然也有兩種,或者像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一樣,將和自己一起創業的功臣一殺了之,或者像北宋王朝的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給一起創業的老哥們多些金錢、女人,來贖回他們手中的權力。

1123年,來沒來得及「變家為國」的金太祖病逝了,這一難題就留給了他的「繼承者」,因為沒有「變家為國」,建立起「嫡長子繼承制」,他不得不按照女真人的傳統,延續「兄弟相傳、父子相繼」的慣例,他的同母弟吳乞買繼位,即金太宗完顏晟,畢竟,金太祖成為女真首領就是延續的這一慣例。

這一點,和北宋初年的形勢也似曾相識,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宋太宗即位之後也同樣面臨皇位傳給誰的問題,是弟弟廷美?侄子德昭?還是自己的兒子以及哪個兒子?

我們還是回到大金國,接下來的問題是,金太宗死後,大金國的皇位又該穿給誰呢?又有誰能實作「變家為國」的終極步驟呢?

為了實作皇權過渡時期的國家穩定,更為現實的解決方案,無疑是像中原皇帝一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完顏宗磐,而這也是完顏宗磐孜孜以求的。

但問題是,在滅遼、滅宋的戰爭中崛起的軍功貴族,卻讓金太宗父子頭疼,和契丹人建立的大遼國中的後族之爭一樣,大金國內部權力的結構性矛盾,也是根深蒂固的,只是性質不同而已。

1130年,「皇儲之爭」終於浮出水面,原因在於此前,金太宗按照傳統,像金太祖立自己為皇儲一樣,金太宗又立自己的弟弟完顏果為皇儲,這一年,完顏果死了,誰將成為下一個皇儲?

此時,如果按照女真人傳統,皇位將繼續回歸太祖嫡長子完顏宗峻,但是,宗峻死的比他的叔叔完顏果還早,如此一來,金太宗將皇位傳給嫡長子完顏宗磐似乎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形勢比人強,此時,女真軍功貴族中,最為跋扈的,便是粘罕(漢名完顏宗翰),粘罕是金太祖的遠房侄子,他和父親撒改,一直是金太族自起兵以致滅遼的主要謀臣和功臣。

但是,在大金的立國之戰中,金太宗似乎一直留守後方,而嫡長子宗磐也談不上有什麽明顯的作為,只是金太宗即位之後,才有意識地想培植宗磐的勢力,但是,已經積重難返。

我們不妨簡要羅列一下左右大金國權力走向的三股主要勢力

1、太祖一系

嫡長子 宗峻 (此時,宗峻已死,而他的另兩位同母弟也先後死去)

庶長子 宗幹 及其兄弟 宗望 (斡離不)、 宗弼 (即後來的金兀術)、宗雋

2、太宗一系

嫡長子 宗磐

3、其他宗室

宗翰 (即粘罕)

這三股勢力可以說是各不相讓,當金太祖、金太宗的弟弟完顏果死後,按照金太祖死前的約定,立 太祖嫡長子宗峻 為皇儲,似乎最具合法性,可是,宗峻已死,太祖再無嫡子,這就讓 太宗嫡長子宗磐 距離皇位更近了一步。

但是,作為太祖一系的「帶頭大哥」,太祖庶長子宗幹卻先下手為強,將一件「 秘密武器 」據為己有,這一秘密武器,便是太祖嫡長子宗峻的兒子 完顏亶

按照女真人傳統,宗峻死後,他的妻妾都歸宗幹所有,包括宗幹的兒子完顏亶,當然,完顏亶並非宗峻嫡子,但是,宗幹移花接木,將完顏亶交於宗峻正妻撫養,由此,便和「嫡子」沾上了點邊。

這裏,插播一條八卦,宋人筆記中,將完顏亶視為宋徽宗之子儀王之子,因為大金國滅宋,儀王妃成為俘虜,被宗峻霸占,而完顏亶就是儀王帶來的「拖油瓶」。

我們繼續回歸正題,因為完顏亶的存在,宗幹一系,就多了一個砝碼,而粘罕雖然軍功卓著,且掌握了主要兵權,但畢竟,屬於旁支,用一句俗話來說,根不正苗不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原本處於盲點和弱勢地位的完顏亶,卻成為一個讓三方都暫時可以接受和妥協的選擇,原因何在?

對於宗幹、宗磐和宗翰而言,三個人中的任何一人繼位,都難以讓另外兩個人心悅誠服,但是,和他們三個人相比,完顏亶還是一個孩子,而且,完顏亶的生父宗峻已死,因此,宗幹、宗磐、宗翰三人或許都相信自己有機會成為那個可以「狹天子以令諸侯」的人。

宗幹、宗翰、宗磐都想成為木偶背後的提線人,但是,完顏亶卻並不甘心做一個任人擺布的木偶。1135年,金太宗駕崩,完顏亶即位,是為金熙宗。

即位之後的完顏亶,便步步為贏,開始了大金國版的「削藩」運動,這一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回合:

第一回合,主要目標:宗翰及其代表的軍功集團。

鬥爭的關鍵是分清盟友和敵人,他的首要敵人是恃功自豪的軍功集團的代言人完顏宗翰,而且,宗翰也是與自己學院最疏遠的人。

完顏亶能依靠的,又有誰呢?而他能依靠的,則是養育了自己的伯父—— 宗幹 ——太祖一系的「帶頭大哥」,以及同樣對 宗翰 的跋扈並且力阻自己登基心生怨恨的 宗磐

完顏亶依靠宗幹、宗磐的勢力,先分化、剪除了宗翰的左膀右背,眼見大勢已的宗翰,第二年,便郁郁而終。

第二回合,主要目標:以宗磐為主的太宗一系。

與此同時,完顏亶開始提拔父親一系的後起之秀宗弼等人,並在他們的支持下,又將矛頭對準了剛剛一致對外的宗磐。

宗磐 自認為是太宗嫡長子,因而,自己才是最根正苗紅的人,所以,宗磐是最不甘心將皇位拱手讓給完顏亶的那個人。

此時,完顏亶此時剩下的盟友,唯有自己父親的親兄弟——伯父兼養父宗幹以及叔叔宗弼等人,很快,便以謀反之名,誅殺宗磐一黨。

第三回合:主要目標:以宗幹、宗弼為代表的太祖一系。

當然,羽翼豐滿之後的完顏亶,就能坐視宗幹等人「一股獨大」嗎?哪怕他們是自己的親叔伯,當然,盡管完顏亶對於宗幹、宗弼猜忌不斷,但到底沒有下得了手,而是相繼病逝。

在一系列權力爭奪和手足相殘之後的完顏亶,再經自己立下的皇太子夭折之後,心理逐漸扭曲,而性情大變,這也讓他身邊的臣僚們戰戰兢兢,於是,又一個陰謀家應運而生。

這位新生的陰謀家,便是完顏亮,在中國歷史上,完顏亮以死後便貶為海陵王而著稱。

完顏亮是完顏亶的堂兄弟,完顏亶養父宗幹次子,與完顏亶同為金太祖之孫,曾隨宗弼征戰。

但是,當宗弼等人相繼離世,完顏亶的喜怒無常,讓他身邊的大臣們人人自危,尤其是當宗磐、宗幹、宗弼等人相繼離世之後,完顏亮就成為那個最顯眼的人。

為求自保,完顏亮弒殺了完顏亶,自立為皇帝,為了重塑權威,建立皇權的合法性,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並開始大舉南征。

「萬裏書車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測, 立馬吳山第一峰 。」便是完顏亮南征時的抒懷之作,讓人想起了曹操的橫槊賦詩。

完顏亮受中原文化影響,詩文造詣深厚,據說,他之所以誓誌南征,是因為受北宋詞人柳永的那首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望海潮】影響,但是,此次南征兵敗,部下兵變,殺死了完顏亮。

據說,攛掇部下誅殺完顏亮的,是大金國俘虜的一位北宋宦官,他潛伏多年,終於為他昔日的主人報了一箭之仇。

完顏亮兵敗被殺的同時,他的另一位堂兄弟完顏雍則在大金國的舊都篡立,完顏雍也就成了後來的金世宗。

金世宗即位之後,致力於從制度上決定改變內部人自相殘殺的悲劇,但是,縱橫東亞大陸的昔日女真族的精英們已經在歷次的權力鬥爭中消耗殆盡。

與此同時,當女真人忙於內部爭鬥的時候,被他們滅亡的大遼國昔日的領土上,又有一支更為剽悍的力量強勢崛起,這就是蒙古人,而女真人的黃昏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