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胡適:擁有三十六個博士學位,看當時人們怎樣評價他?

2024-01-14歷史

胡適,原名嗣穈,1891年生於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曾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等職務。他一生共擁有三十六個博士學位(包括名譽博士), 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博士學位的人之一。

1960年的胡適

胡適在文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但是當時人們對他的看法卻各不相同,甚至會截然相反。

一、陳之藩

陳之藩,1925年出生,河北省霸縣人,大學修電機專業,碩士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理學,博士在英國劍橋大學修哲學。著有電機工程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系統導論】及【人工智能語言】。

青年時期的陳之藩的文字功底就已經很深,胡適說陳之藩的文字寫得極美。當年胡適在北大當校長的時候,陳之藩曾經在北平見過一面。陳之藩對胡適印象非常好,覺得他「大派」。他們常常通訊,陳之藩承認胡適對他的影響非常大。陳之藩到台灣後,一次見到胡適,胡適便資助他去美國留學。這樣,陳之藩才能夠在後來成為科學家。1962年胡適去世的時候,陳之藩寫了九篇文章紀念他。

二、牟宗三

牟宗三,1909年出生,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的老師是著名的哲學家熊十力。

抗戰初期,牟宗三被困在昆明,非常困頓,生活上靠人接濟。一次,有朋友告知雲大有一個講席的空缺。牟宗三欲就,「終不成」,此職位被燕大畢業的朱寶昌得到。熊十力便寫信給湯用彤問原因,湯先生答以胡先生通不過。牟宗三非常氣憤,「 時胡氏在美,早離北大,猶遙控校事,而校中人亦懾服於其淫威下,而仰其鼻息。 」他對於胡適的評價有些話差不多是人身攻擊了。

彼等墮落而歪曲了北大,乃是北大之罪人,篡竊了北大。吾焉得不悲。當年蔡元培先生氣度恢宏,培養學術自由、思想自由,能容納有真性情、真生命之學人,藏龍臥虎,豪傑歸焉,雖駁而不純,蕩而無歸,然猶有真人存焉。而今胡氏輩排除異己,竟謂北大當年何故請熊十力為教授。殊不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正在其能請熊先生與梁漱溟先生諸人耳。庶孽無知,不但北大之罪人,亦蔡氏之罪人也。而彼恬不知恥,猶假「北大」以偷生。彼區區者何足道,正為其謬種充塞,瞎卻天下人眼目耳。——牟宗三【我與熊十力先生】

三、樂黛雲

樂黛雲,1931年出生,著名的比較文學家。

樂黛雲對胡適的印象相當好。1948年暑假後她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她說,「我們從遠方來,都沒有錢,到了冬天,吃飯也成問題,穿衣服連棉襖都沒有。」後來學生們就找到胡適辦公的地方。「胡適親自出來接見我們,他說:大家都很辛苦,我一定幫你們想辦法。後來都給我們每人一件棉襖,那件棉襖我穿了四年。最低的夥食費也給我們包下來了。所以當時我們對他的印象還很不錯,他很和氣,他穿個黑顏色的大棉袍,對人很溫和的,好像很有親和力的感覺。」

當年樂黛雲的父親樂森瑋和胡適之意也有過一段淵源。樂森瑋當年考北大英文系,筆試考過了,面試是胡適親自面試的,胡適說你的英文口音太重了,念的英文不像英文,你補習兩年再來考。可是,樂森瑋卻一直在北大旁聽。後來樂森瑋成了貴州大學英文系的教授。

四、王元化

王元化,生於1920年,著名文藝理論家。

王元化曾提起一則趣事:「胡繩和另一位大師討論起胡適來,一個說胡適的思想學術很好,但是為人上面很差,另一個認為胡適是為人是很好的,但是學術上沒有太多可傳的,我同意後者的意見。」

五、鄧之誠

鄧之誠,生於1887年,著名的歷史學家。

鄧之誠常常諷刺胡適,他在講課中間有時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現在有兩個人,一個姓胡名適,一個姓傅名斯年。他們搞什麽學問?胡適就是胡說八道,傅斯年就是附會。」後來,年齡大了,鄧先生就不這麽說了。

六、趙儷生

趙儷生,生於1917年,歷史學家。

趙儷生說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批判胡適,「但批得不厲害,所以我也沒有什麽對不起胡適的地方。但是,最近這些年來,受了一些影響以後,我對胡適的印象還是比較好。」

七、溫源寧

溫源寧,生於1899年,著名的轉譯家和外交官。

相對來說,溫源寧對胡適的評價比較中立:

在少數人眼中,胡適博士不是老練的敵手,就是很好的朋友。在大多數人眼中,他是老大哥。大家都認為他和藹可親,招人喜歡,甚至他的死敵也這樣看。他並非風流紳士,卻具有風流紳士的種種魅力。交際界,尤其是夫人、小姐們,所欣賞的是「有一搭、沒一搭,說些鬼話」的本領,看似區區小節,實則必不可少,在這方面,胡博士是一位老手。他有個妙法,能叫人在他面前無拘無束。傲慢的人,受到他的殷勤款待就高興;愚拙的人,看他平等待客也覺得舒暢。他頗有真正的民主作風,毫無社交方面或才智方面的勢力眼。——溫源寧【胡適博士】

八、唐德剛

著名華人學者唐德剛生於1920年,和胡適是忘年之交,有師生之誼。他對胡適的評價是最高的。

在這撐起傳統世界文明半邊天的中國文明中,起棟梁作用的東方文化巨人,自古代的周公、孔子而下的諸子百家,到中古時期的名儒高僧,到宋明之際的程朱陸王,以至於二十世紀的康孫梁胡,嚴格一點來說——也就是以胡適的文化階層為座標來衡量——其總數大致不會超過一百人。——唐德剛【胡適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

他稱胡適為「東方文化巨人」,在中國文明中,起棟梁作用,從周公而孔子,其總數不超過一百人,而胡適是最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