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淩家灘遺址——華夏文明先蠶文化的發源地

2023-12-10歷史

作者:含山文化研究者老董

本文經作者授權在「明文辨史」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釋出。

請點選右上角「關註」,以防失聯,並能優先獲得文章推播。

本文是【闡釋淩家灘遺址】系列文章第二篇。

一、淩家灘先民馴養家蠶的推定

淩家灘遺址存在著一片大型的祭祀區和一片大型的墓葬群。上一篇文章裏提到的那幾件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蠶,出現在淩家灘考古遺址絕非偶然。淩家灘玉蠶應該是當時地位極高的女性,在此祭壇主持祭祀活動時,穿戴在禮服(祭服)上的祭祀禮器。這說明養蠶業必定是當時當地社會重要的經濟生活來源。蠶有野蠶和家蠶之分,而野蠶的生產數量不能保證穩定,未必能維持社會所用,所以野蠶不足以成為專門的祭祀物件。只有馴化野蠶為家蠶以後,蠶絲的生產獲取才能夠得到穩定的保障,並一舉成為社會經濟生活具備可持續性發展的產品來源。成熟的家蠶養殖才更具備祭祀的意義。

我們可以據此推斷:淩家灘先民已經能夠大規模馴養家蠶,大量蠶絲已是淩家灘先民的重要物質產出。這意味著蠶桑文明已經成為淩家灘文明所涵蓋的一個組成部份,而蠶桑文明又孕育了先蠶文化的誕生,先蠶文化是遠古祭祀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

蠶桑文明對於華夏民族的重大意義我想各位讀者都能夠心領神會;而祭祀文化在一些人的認知裏就存有誤解,總把祭祀文化跟神神鬼鬼不自覺地聯系到一起。其實祭祀文化是具有豐富的華夏文明內涵的產物。

【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祭祀禮儀在古代是國家王朝的頭等大事。

比如李白的老師趙蕤所著【長短經·卷一·政體第八】記載:「漢景帝詔曰:朕親耕,後親蠶,以奉宗廟,為天下先,欲天下務農,蠶素有蓄積,以備災害。」這裏就很能說明華夏祭祀文化的深刻內涵,漢景帝在禮地的祭祀儀式中親自耕作,皇後在親蠶的祭祀儀式中親自采桑餵蠶,希望以此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帶動民眾積極從事農耕和蠶桑生產,使糧食和絲綢都有積蓄,在災荒來臨時不至於毫無戒備。

所以我們還是要積極看待祭祀文化,不要一解讀古代祭祀文化,就把我們的先民看得跟跳大神兒似的,一群男男女女腰間圍著樹葉獸皮,光著腳丫子和赤裸著上半身,脖子上掛著幾顆獠牙,頭頂插著幾根羽毛,手裏握著削尖的竹竿子,臉上抹著幾道黑乎乎的鍋灰,目光呆滯的集體出場了。你很難想象一些這種未經過文明開化形象的「聚落人群」,手裏會拿著制作如此精美的淩家灘玉蠶,除了玉蠶還有成千上萬件其它石器、玉器、陶器,反復出現在一個經過精心規劃和牢靠建設的大型祭祀區,每年都聚在一起共同舉辦數場有著豐富內涵的先蠶及先農祭祀典禮。

人們不應把自己身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遠古祖先嚴重低估,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早都被華夏民族文明發展前進的腳步突破了。

蠶桑文明是物質文明,先蠶文化是精神文明,這兩樣都始於黃帝元妃嫘祖。而淩家灘遺址出土的這幾件玉蠶,對比各大考古遺址,從年代來說是最早的,從形制來說是鮮見的,從用途來說是高等級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先蠶文化的源頭就在淩家灘遺址,蠶桑文明的興起也包括這片坐落著淩家灘遺址的華夏祖地。

△雙樹墩遺址的「骨蠶」,距今5300年。

雙樹墩遺址的「骨蠶」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蠶形器。現在淩家灘玉蠶可以對此提出反對意見了。

△那斯台遺址玉蠶,距今5000年。

△殷商玉蠶,距今3500年。

我們把這件殷商玉蠶跟被命名為「玉丫形器」的淩家灘玉蠶放到一起比對一下。兩件玉蠶雖相距兩千年,但看上去就像是孿生姐妹。

△左邊是殷商玉蠶,右邊是淩家灘玉蠶(制圖:小謝)

可能有人會說,淩家灘遺址的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上限可以達到5800年甚至6000年,怎麽會出現始於黃帝時代的先蠶祭祀禮儀,黃帝時代不是距今四千多年嗎?

實際上關於黃帝元年的推算有很多不同看法,距今最遠的考證有的已達8300年(董重光著【上古中國歷朝年代通考】),從距今4500年到距今8300年,據不完全統計有二十多種不同的考據。所以黃帝元妃嫘祖教化先民馴養家蠶的年代,跟淩家灘遺址所處的年代並不沖突,不必成為部份讀者的糾結之處。

淩家灘先民馴養家蠶孕育了先蠶文化的誕生。

二、什麽是「先蠶文化」?

「先蠶」,顧名思義,就是最先教化人們栽種桑樹、馴養家蠶、繅絲織綢的人。因為馴養家蠶帶來的物質文明有力地夯實了華夏民族發展前進的經濟基礎,所以後世幾千年一直延續到清代,歷朝歷代從未間斷過在每年的皇家祭祀活動中,傳承「祭祀先蠶」的儀式。「先蠶文化」由此成為貫穿華夏歷史的舉世無雙的特有的精神文明符號。

就像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家蠶也是由野蠶馴養而生的。在上古時代,野蠶被人們當作祥瑞。【南齊書·卷十八誌十·祥瑞】記載:「漢光武時有野蠶成繭,百姓得以成衣服」。

野蠶作繭豐收這種事,古代地方官員是要當做大喜事上表朝廷的。【唐會要·卷二十八】記載:「十一年六月六日,滁州言,野蠶成繭,遍於山阜。至十三年野蠶又食槲葉成繭,大如奈,其色綠,凡收六千五百七十石。至十四年六月,又收八千三百石」。這裏說的野蠶食槲葉成繭,大如奈,就是說野蠶作繭大如蘋果。不過不是如今一個半斤的那種蘋果,而是我們兒時常吃的一種叫做「沙果」的土著蘋果。沙果有多麽大呢?我的助理小謝是淩家灘本地人,他小時候養過野蠶,用他的話說,就是雞蛋那麽大。小謝他們當地人對野蠶的記憶,是從遠古傳遞下來的,野蠶的生存在當地從未中斷。

透過上述古籍文獻我們得知,野蠶成繭可以豐收,豐收之後可以做成衣服。【七修類稿】記載:「伏羲化蠶為絲」。應該是伏羲氏發現了野蠶作的繭可以繅絲供給人們使用。

那麽又是誰最早教化華夏先民將野蠶馴養為家蠶的呢?

【山海經校註·卷十八·海內經】記載:「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又祀先蠶」。

可見,最早教化先民馴養家蠶的人,是黃帝元妃嫘祖。而蠶桑文明的出現,將華夏文明提高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成為華夏子孫乃至全人類從古至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密碼之一。

野蠶作繭惠及民生,但畢竟那是靠天吃飯,而黃帝元妃嫘祖馴養了家蠶,使得絲綢制品在此後相當漫長的歲月裏,成為華夏民族獨有的特色產出。可以說沒有黃帝元妃嫘祖的偉大功績,就沒有後世西漢的絲綢之路,沒有東風西漸的文明輸出。而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脈絡也在此找到了源頭,新時代的絲綢之路奏響了華夏民族偉大復興的沖鋒號角。

淩家灘遺址附近至今還有蠶業基地,家蠶的大規模養育,也是從遠古傳遞下來的,至今從未中斷。

△當地政府近期對依托蠶業啟用鄉村振興的戰略規劃

△淩家灘遺址附近以桑園命名的村落(小謝供圖)

△當地村落「桑灣」(小謝供圖)

三、先蠶文化的豐富內涵

華夏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當黃帝元妃嫘祖陪同黃帝巡遊時不幸離世之後(根據【山海經校註·卷十八·海內經】記載「帝周遊行時,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為祖神」),五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無論中原王朝如何變遷,在皇家主持的祭祀禮儀之中,每年都不會缺少對先蠶的祭祀之禮,查考古籍文獻,這樣的先蠶、親蠶祭祀之禮可謂隨處可見。

比如【唐六典·卷十二·內官宮官內侍省】記載:「凡季春吉日,皇後親蠶於功桑,享先蠶於北郊,則升壇執儀」。這裏說的是唐代皇後在季春吉日親自躬桑,並親赴北郊祭壇主持祭祀先蠶的儀式。

而【宋書·卷十四誌第四·禮一】記載:「周禮,王後帥內外命婦,蠶於北郊。漢則東郊,非古也。魏則北郊,依周禮」。這裏說的是周朝王後率領宮內外女官,在北郊祭祀先蠶;漢代祭祀先蠶不依舊制改在東郊,但也僅限於方位的變化;到了魏朝又改回周代禮儀,仍在北郊祭祀先蠶。

再看【藝文類聚·卷三十九·禮部中】記載:「【漢書】曰,孝元王皇後為太後,幸蠶館,率皇後及列侯夫人桑北郊」。這裏說的是漢代孝元皇太後率領皇後以及所有領受爵位的官員的夫人,去北郊祭壇巡幸蠶館親自躬桑,祭祀先蠶。

透過古籍文獻記載,我們就知道歷朝歷代的先蠶祭祀之禮有多麽隆重,皇太後皇後及諸侯夫人甚至包括文武百官,都是要組隊出席到場的。

甚至先蠶祭祀儀式上,還會奏響專門的樂曲。

【舊唐書·列傳第一·後妃上】記載:「謹進【桑條歌】十二篇,伏請宣布中外,進入樂府,皇後先蠶之時,以享宗廟」。這裏可以看出【桑條歌】多達十二篇,在皇後主持先蠶祭祀之禮時奏響。

限於篇幅作者在這裏僅抄錄一例有關祭祀先蠶的歌辭如下:

芳春開令序,韶(shao2)苑暢和風。惟靈申廣祐,利物表神功。

綺(qi3)會周天宇,黼黻(fufu23)藻寰中。庶幾承慶節,歆(xin1)奠下帷宮。

從歌辭裏我們可以感受到蠶桑文明對於華夏歷史發展前行的卓越貢獻,以及華夏子孫對「先蠶娘娘」(嫘祖的民間昵稱)由衷的感恩和歌頌。

上述歌辭及類似有關歌辭,分別收錄在【舊唐書·誌第十·音樂三】、【樂府詩集·卷七·郊廟歌辭七】、【全唐詩·卷一十二·郊廟歌辭·享先蠶樂章】等文獻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此外,先蠶祭祀儀式上,有的朝代會獻上太牢(最高規格的祭牲包括「牛、羊、豕」),有的朝代會獻上少牢(相對太牢少一樣牛)。這都是非常隆重的高等級祭祀禮儀。

比如【五禮先蠶儀註】記載:「以太牢祀先蠶」。

而淩家灘遺址及周邊都出土過焚燒後的動物骨骼,我的助理小謝就撿到過類似焚燒過的骨骼(年代關系已呈半化石狀態)上交了考古隊。焚燒是獻祭太牢後的固定流程,所謂的燎祭環節。

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經註意到一點,上述記載先蠶祭祀文化的古籍史料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北郊」這個詞。「北郊」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地名,它是一個方位,代表的含義是王城北邊郊區的祭壇。它可以是任何地方,比如北京北海公園內坐北朝南的「先蠶壇」,那就是明清兩代皇家後妃們祭祀先蠶,躬行親蠶祭祀典禮的處所。

在季春吉日由皇後(天後、王後)主持祭祀先蠶的儀式,也非常生動地體現和傳承了華夏文明「男耕女織」兩性分工合作的優秀文化傳統。

那麽把上述先蠶文化對映到淩家灘遺址,又將會給我們探究華夏文明的源頭帶來怎樣的啟示呢?敬請期待【闡釋淩家灘遺址】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淩家灘遺址——北郊祭壇帶來的啟示】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閱讀觀看,感謝我的文字編輯明文辨史先生,感謝我的助理小謝。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請點選右上角「關註」,以防失聯,並能優先獲得文章推播,一起辨析發現真實的歷史文化!

本文版權屬於「明文辨史」和「含山文化研究者老董」所有,歡迎分享、轉載或參照,如果轉載或參照請註明來源於「明文辨史」!

請在今日頭條和微信公眾號正選72小時後轉載或參照,否則可能引發平台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