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安史迷夢,安祿山造反帶了三個藩鎮,那麽另外七個又在哪?

2024-04-14歷史

華麗變幻的唐代戰略版圖

初唐盛世之際,大唐帝國奉行府兵制,以軍隊駐紮於全國各地,大力征召英勇善戰的府兵作為核心戰鬥力。這些府兵們多配備精良的武器裝備,平日賴恩心務農,待到戰爭來臨之際,便挺身而出,披掛請纓,殺敵衛國!為了犒勞壯士,朝廷慷慨地賜予每名府兵可耕作的肥沃土地達150畝之豐盈。

然而,邊疆戰爭愈演愈烈,加上國內土地兼並現象日益嚴重,中央政府已無力再向府兵們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府兵制度由此逐漸走向衰落。

到了唐玄宗統治時期,大唐帝國果斷推行募兵制,建立起專業化的中央軍隊。

與此同時,邊境軍區的節度使們也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成長為大唐戰略版圖中的重要支柱。其中,範陽節度使駐守北方,平盧節度使鎮守遼東,河東節度使坐鎮中南部草原地帶。

河西節度使負責連線西域,朔方節度使堅守大草原核心,隴右節度使對抗吐蕃,劍南節度使鎮壓西南,北庭節度使管轄西域北部,安西節度使負責西域西南,嶺南五府經略使鎮壓兩廣及中南半島。

這十大節度使猶如大唐王朝軍事力量的基石,各盡其責,相互扶持,共同捍衛著大唐的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鑄就了大唐的輝煌歷史!。

唐玄宗的失誤抉擇

然而,更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唐玄宗自身的決策失誤也是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身為大唐皇帝,唐玄宗手中掌握著一支號稱擁有20萬兵力的中央軍,按理來說,這無疑是一股無人能擋的強大力量。

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這支中央軍的構成極為復雜,主要包括兩大分支:北府禁軍和南衙番軍。前者是皇室的私家武裝,後者則是地方軍府輪流上繳的民兵。

在唐朝後期,隨著皇位繼承問題的日益嚴峻,北府禁軍的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了皇帝維持政權穩定的關鍵砝碼。而南衙番軍由於府兵制的崩潰,早已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淪為一支毫無戰鬥力的民兵隊伍。

盡管唐玄宗曾經千方百計籌措兵力,力求強化中央軍的戰力,然而他所組建的那支龐大的中央軍隊,其實際戰鬥力卻令人堪憂!

封常清這樣的傑出將領,在面對皇帝時都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手中所指揮的中央軍,簡直就是一堆烏合之眾,毫無實戰能力,甚至連殺雞都未曾嘗試過,又豈能派遣它們去抵禦外敵?

高仙芝被譽為「高山之王」,然而在潼關戰役中,他卻選擇了堅守不出,這無疑揭示了中央軍的無能程度。哥舒翰雖然是一位勇猛無比的將領,但為了能夠出關迎戰敵軍,他不得不接受太監擔任監軍的安排,由此可見,唐玄宗對於軍事事務可謂是一無所知。

在最緊要的關頭,唐玄宗竟然還決定調動這支看似強大的中央軍,妄圖一舉消滅安祿山。然而,結局卻是慘痛的,那20萬所謂的大軍,最終只剩下8000人,潼關失守,長安城也陷入了危機之中。

因此,可以說,之前各節度使遭受的重大損失,以及唐玄宗對中央軍的誤用,正是安祿山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安史之亂的根源,恐怕並不僅僅在於安祿山的野心勃勃,更重要的是整個大唐軍事體系存在的內在缺陷。

安祿山趁虛而入

既然已經談到了這個問題,那麽我們或許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探討一番,安祿山究竟是如何憑借著怎樣的力量,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如此規模宏大的叛亂呢?

從表面上看,安祿山麾下僅有三個節度使,而中央軍的數量則多達15萬之巨,似乎應該輕而易舉地擊敗叛軍。然而,現實情況遠非如此簡單明了。

安祿山作為朔方、河東和平盧三個節度使的統帥,雖然手中掌握的兵力僅有區區三個,但這些部隊都是歷經多年戰爭洗禮的精銳邊防軍。

相較之下,那些名義上強大的中央軍,實際上早已變得渙散不堪。

以封常清為例,當唐玄宗詢問他是否有把握調動中央軍6萬人消滅安祿山時,封常清信心十足地拍著胸脯答應下來。然而,事實證明,這6萬所謂的中央軍,連殺雞都未曾嘗試過,又怎能在戰場上與安祿山手下的老兵相抗衡呢?。

在大唐歷史的長河中,高仙芝將軍無疑是光芒熠熠的名將之一,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他壯誌難酬,僅能在潼關一役中固守防線,無法發起進攻,從中足以窺見中央大軍戰鬥力的嚴重不足。

而曾經勝任劍南節度使一職的楊國忠大人,盡管他的英勇事跡為人稱道,但他也無法再向戰場輸送大量精銳部隊。

與此同時,河西、隴右兩軍在石堡城一戰中所遭受的巨大損失,使得這些原本作為大唐支柱的節度使們,陷入了元氣大傷的困境。

唯一能夠寄予厚望的,或許只有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大人了,然而即使是他,手中的精銳部隊也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面臨由安祿山率領的由三位精銳節度使組成的強大聯軍時,中央大軍實在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因此,盡管安祿山所掌握的三大邊軍在數量上遠遠不及中央大軍,但他們憑借著多年征戰磨礪出來的超凡戰力,反而成為了壓倒性的優勢。

再加上中央大軍的疲軟無力,使得安祿山得以趁虛而入,最終成功發動了震撼大唐的叛亂。

大唐王朝從此步入沒落

安史之亂的爆發,無疑是給大唐王朝敲響了喪鐘。唐玄宗匆忙出逃,導致潼關失守,緊接著長安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亂,大唐的輝煌盛世就此畫上句號。

值得註意的是,唐玄宗手中的二十萬中央大軍,實際上除了兩三萬來自河西、隴右的精銳部隊外,其他的都是缺乏戰鬥力的民兵。

而這支被唐玄宗視作王牌的中央大軍,在關鍵時刻竟只剩下區區八千人,這無疑揭示了它的無能。

相較之下,邊境上的節度使軍隊雖然在數量上略顯不足,但他們憑借著多年戰爭的歷練,其戰鬥力反而超越了中央大軍。例如安祿山麾下的三大節度使,以及郭子儀大人領導的朔方軍,都是歷經實戰考驗的老兵勁旅。

然而遺憾的是,唐玄宗的一些錯誤決策,卻恰恰削弱了這些邊軍的實力。此前的一系列重大戰役,已經消耗了大量寶貴的軍力,使得即便是朔方軍,也難以獨自對抗安祿山。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唐玄宗非但未曾對這些勉為其難的邊防部隊進行有效的補給和調整,反而是固執己見地調遣他們投入到了與安祿山的殊死搏鬥中去,這無疑是在原本就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又添了一筆沈重的負擔!

更為嚴重的是,唐玄宗竟然對中央軍隊的無能視若無睹,將其視為可有可無的擺設,一再盲目地發動戰爭,最終導致潼關失守,長安城淪陷於戰火之中。

自此之後,盡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試圖重整旗鼓,建立起強大的中央軍隊,例如後來的神策軍等,但收效甚微。也許,這是因為大唐帝國已經步入了衰敗的道路,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

一個曾經擁有如此強大軍事實力的大唐王朝,竟然在安史之亂的叛亂中一蹶不振,實在讓人扼腕嘆息。然而,我們必須正視的是,安史之亂的根源,恰恰在於唐朝軍事體系內部存在的諸多問題。

安祿山無疑是一位善於抓住機遇的狡猾之徒,但他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正是源自於大唐自身的脆弱不堪。安史之亂的爆發,象征著大唐由盛轉衰的歷史性轉折,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恐怕都要歸咎於唐朝軍事體系本身的種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