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縱橫天下的府兵制的徹底崩潰——唐玄宗改革十二衛

2023-12-07歷史

從武周到開元之末是府兵制加速崩潰的時期。均田制加速破壞,農民受田日見減少,貧苦農民逐漸無力承擔自備戎具、資糧的兵役,這是造成府兵制瓦解的根本原因。番上宿衛的衛士原系執行侍衛皇帝的任務,被尊稱為「侍官」,後來被官吏任意驅使,甚至執僮仆之役,身份大為降低,京師人甚至以「待官」為辱罵時的用語。高宗時因為軍鎮增加,僅府兵不足成邊,開始強使征行的一部份兵募也充當鎮兵。戍邊的府兵和兵募本來規定三年輪換,開元時延長至五、六年更代,有的甚至長征不歸,並且他們均遭受邊將的種種虐待和迫害。富人子弟由於勛田逐漸不能兌現,不再願意被揀點為府兵或充兵募,大多數想方設法逃避兵役,故兵役幾乎全部落在貧苦農民身上。均田制的破壞引起了舊兵制的崩潰,舊兵制的崩潰又反轉過來加速了農民的破產和逃亡,唐朝統治者在這種惡性迴圈中陷於兵源枯竭,面臨折沖府「宿衛不給」的嚴重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兵制的徹底改革終於被提到日程上來了。

唐玄宗於開元十一年(723年)采納兵部尚書張說的建議,下令實行募士宿衛的新辦法。招募來的職業兵稱長從宿衛,不久,改稱「弓廣」(音郭)騎」,分隸於十二衛,分六番宿衛。

這種僱用兵,官給資糧,皆免征鎮賦役。開元二十五年改革征防軍,在諸色征行人及客戶中招募情願充健兒長住邊鎮者為兵,家口自隨,官給田地屋宅,稱長征健兒。征兵制已改為募兵制,唐玄宗於是在天寶八載(749年)宣布停折沖府上下魚書,府兵制至此終告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