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萬安痛心疾首,希望兩蔣早日入土為安

2023-12-24歷史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於台北仙逝。遵照其遺願,靈柩暫厝於桃園市大溪鎮的慈湖,待來日有緣,再擇地安葬在南京紫金山麓孫中山先生墓側。

巧合的是,蔣經國辭世前表示,因未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希望死後能與母親相鄰而葬。1988年,蔣經國謝世後,同樣選擇與父親相同的方式,靈柩暫厝於桃園大溪鎮的頭寮賓館,父子倆的靈柩相距僅約一公裏。

「我覺得現在台灣社會真的很混亂,民眾的認知感極差,過去和現在都分不清楚,影響大家參觀,我們只能擇日再來。」

蔣萬安對於近期的「潑漆」事件感到非常痛心與遺憾,他認為這樣的行為只會加劇社會對立,無助於台灣的和諧發展。

他表示,作為蔣介石的曾孫,他希望兩蔣能夠安息,但他認為必須尊重長輩的想法,由家屬共同決定。雖然蔣氏後代為了兩蔣能夠回到家鄉安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已經過去了40年,兩蔣的靈柩仍然保持原狀,未來是否能夠回到祖國大陸安葬仍然是個未知數。

蔣緯國只有一個兒子蔣孝剛,他從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台當局「外交部」有意讓他擔任官職,但蔣孝剛表示對政治沒有興趣,後來甚至赴美定居從事律師行業。

相比之下,蔣經國的子女較多,他也希望能夠從自己的子女中培養出能夠接替他步入政界的人。但是,不僅蔣孝剛,蔣家第三代中在政界遊走得非常少。

蔣家三代培養子女從政,卻屢遭挫敗。長子蔣孝文因嚴苛教育叛逆,被視為接班人的蔣孝武卷入江南命案,被迫結束政治舞台。

更慘的是,蔣家男性成員壽命短,而女性成員卻長壽。蔣經國的兒子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去世,其中包括章孝慈。

許多人以為蔣家就此淡出歷史舞台,但實際上,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仍在政界邊緣地帶遊走。蔣孝嚴雖然不算在政界邊緣地帶,但由於蔣家的名望,他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圖|蔣孝嚴、蔣孝慈蔣孝嚴,1939年出生於浙江奉化,1949年隨家人遷居台灣。2008年11月22日,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提名,蔣孝嚴還當選為國民黨的副主席。

又在2014年當選為榮譽副主席,這一提案在當天的國民黨中常會上全體無異議透過。在蔣孝嚴的影響下,他的子女投身政界就不是很稀奇。

講到這裏,或許有人就明白了,之前我們提到過的蔣萬安,就是蔣孝嚴之子。蔣萬安比較特殊的一點是,他的名字並非是隨蔣家第四代的「友」字輩兒,而是被蔣經國單獨取名。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蔣經國與章亞若所生的兩子一開始都不被認可為蔣氏子孫,以至於後來還引起各方對蔣萬安的懷疑,認為他其實不是蔣氏子孫,甚至在蔣萬安成為「台北市長」候選人時,一度有聲音要將他帶去驗血、驗DNA。

事實上,蔣萬安毫無疑問是蔣氏一族的子孫。當年蔣孝嚴、章孝慈兄弟在中壢中學讀書時,蔣介石還特意到該學校題字,他那時就知道自己兩個孫子在那裏讀書。

甚至於借著視察為名,繞路過去看望這兩個孫子。

根據蔣經國的親信、原台當局「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升的秘書王耀華的回憶,蔣經國在蔣孝嚴生下蔣萬安後,很快就拿毛筆,寫下了「萬安」兩字,交代要替孩子取此名。

因為以前蔣經國在江西萬安縣待過很久,非常喜歡該地,才取萬安兩字。王耀華還特別囑咐時任國民黨中評委的劉東隆:「一定要回去告訴蔣萬安,他的名字是蔣經國取的。

」蔣萬安的父親,蔣孝嚴自己也知道這件事前後的經過:「我兒子萬安的名字,是經國先生取的。萬安出生後,王升先生就跟經國先生報告,經國先生聽了之後很高興,思考了幾天告訴我,孩子就取名為萬安,他說孝嚴、孝慈在萬安吃了很多苦。

我跟孝慈的名字是老先生取的。因為我自己就是在江西萬安長大的,那裏是全江西最窮的一個縣。經國先生取名萬安,就是要我和萬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蔣萬安的形象與其他蔣家第四代人有所不同,尤其是他的活躍程度與蔣友柏相比。這讓蔣孝嚴對他寄予了厚望,認為他具備完整的從政條件。

然而,蔣萬安並不完全同意父親的看法,他表示這只是他的個人立場。 至於「兩蔣」移靈的事情,蔣氏子孫長期以來一直努力希望將兩蔣的靈柩遷回大陸老家安葬。

其中,蔣孝勇是最積極的一位。1988年,蔣經國病逝前,就囑咐兒子蔣孝勇將祖父移靈到南京,祖母百年後移至上海,他自己則希望死後能回到溪口。

由於他未能在母親毛氏生前盡孝,所以希望在適當的時候將母親的墳墓遷至他身旁,以便生生世世陪伴她。

蔣孝勇表示,他希望將父母的靈柩移至浙江溪口,以盡孝道。他堅信「一個中國」的觀點,並希望大陸方面對此表示友好。

1982年,廖承誌寫信給蔣經國,希望在祖國統一後,蔣介石能夠遷回故土。蔣孝勇一直為實作父親的願望而努力,但他的身體狀況卻一直不好,後來被診斷為食道癌晚期。

1996年,蔣孝勇帶著妻子回大陸看病,並回浙江溪口探親。他堅持自己爬上了有600階的石頭台階,盡管很多人都勸他雇轎子。

他帶著妻兒獻花祭拜曾祖母的墓。

蔣孝勇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後,立即提出申請,希望能將祖父和父親的靈柩運回溪口老家安葬。然而,他的提議被拒絕了。

當時,許多人認為,兩蔣的靈柩最好維持現狀。蔣孝勇對此感到非常難過,他抱病參加了記者招待會,並說出了兩句話:「我的祖父蔣介石和父親蔣經國在生前特別強調要回到故鄉安葬,這是人之常情,永遠不會改變。

作為蔣家的已故先人,我們應該盡力實作他們的遺願。」雖然蔣孝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的想法連蔣氏族人也無法完全接受。

在所有蔣氏族人中,只有蔣緯國支持蔣孝勇的做法,而蔣孝嚴則主張暫時維持現狀。宋美齡原本也支持移靈大陸,但由於現實壓力,改為「兩階段移靈」,先在台灣安葬,然後在祖國統一後移回大陸安葬。

對於蔣孝嚴反對兩蔣移靈的意見,蔣孝勇毫不客氣地批評:「你沒有資格談論蔣家的事。」畢竟,從出身淵源來看,他們之間有矛盾是正常的。

然而,蔣孝勇在批評的同時,還提到了一句話:「國民黨已經不是國民黨,兩蔣移靈大陸總比被自己人鞭屍好。」

蔣氏父子相繼離世後,台當局對蔣氏一族的態度漸趨惡劣。自蔣經國去世後,台當局開始推行「去蔣化」運動,拆除各地的蔣介石雕像,甚至連蔣介石的陵墓和紀念堂也不放過。

甚至有人將雕像捆綁在廁所旁邊以示羞辱。讓蔣氏族人更加憂慮的是,台當局在宋美齡還在世的時候,就將蔣介石在台北的士林官邸向大眾半公開開放。

正是這一系列的變化,讓蔣氏族人感到不安。然而,由於蔣氏族人之間的分歧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兩蔣靈柩一直暫厝桃園大溪鎮。

1996年,蔣孝勇因病去世,第二年,蔣緯國也因病去世。盡管蔣孝勇的妻子蔣方智怡仍然主張將兩蔣移靈大陸安葬,但始終沒有進展。

2004年1月27日,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與蔣緯國的夫人丘如雪以全家的名義致函,請求將兩蔣移靈到「國防部」管轄的五指山「台軍示範公墓」。

所謂五指山「台軍示範公墓」是台當局為了表彰官兵,於1980年規劃修建的,並於1982年3月29日落成後使用。

這也是在多年後,「兩蔣」移靈問題再次引起大眾關註。

台灣當局曾提出修建計劃,但隨著蔣方良的去世,事情被擱置了。蔣氏墓園的規劃也被擱置了十幾年。直到2018年2月28日,蔣介石棺槨被潑漆,這個事件再次引起了大眾的關註。

3月1日,蔣萬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向蔣介石陵寢潑漆是一種違法的行為,無法被台灣社會認同,他對此感到十分痛心和遺憾,因為這種行為不僅無法幫助雙方和解,還會加深台灣社會的對立。

值得一提的是,潑漆事件發生在台灣「二·二八事件」紀念日,這個事件是1947年由台灣省人民自主發起的反對專制、反對獨裁的運動,波及範圍廣,死難人數多。

因此,台灣後來實施了長達38年的戒嚴,盡管蔣介石、蔣經國在當時無人敢提起此事,但沒有人提起並不代表被遺忘。

在當時,記者問蔣萬安是否會借此機會促成兩蔣移靈,他回答說,這件事情必須由親屬共同決定,也要尊重家裏長輩的意見。

盡管如此,作為蔣氏子孫,他希望「兩蔣」能夠入土為安。

這起事件導致慈湖陵寢關閉了四個月,期間原本允許遊客進入的四合院被禁止入內,遊客只能在新增的玻璃前遠觀。

由於爭議不斷,兩蔣移靈事件至今沒有定論。蔣萬安回歸政界後,他的身份以及蔣介石銅像、移靈問題再次引發關註。

國民黨中常委正式提名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有人問他是否會拆除蔣介石銅像,他回答說這不會是市民關心的議題。

蔣萬安表示,他的家族不應成為選戰焦點,民眾真正關心的是市政未來發展。許多人誤傳蔣孝勇是蔣氏家族中唯一一個回到過大陸的人,但這並非事實。

蔣孝嚴六次回浙江溪口祭祖掃墓,還表示希望留些照片作為紀念。至於蔣氏父子的靈柩能否回歸大陸老家安葬,還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