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天殺星」常遇春:常勝將軍為何有殺降的壞習慣?40歲上天歸神位

2024-04-24歷史

華夏歷史5000年,某種角度看,也是一部橫貫「5000年」的戰爭史。

說到這裏,或有人會想到「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人,使之威震數千年,正因這一戰績太過攝人心魄,古之又有「殺降者不祥」的話。

話雖如此,「嗜殺將軍」仍在,尤其出名的,除了「殺神」白起,還有「殺星」常遇春。

怎麽可能,受萬世敬仰的「常勝將軍」,咋就成了「天殺星」?

簡單來講,「常遇春」出生與安徽寒門,說來還是朱元璋的老鄉。

請註意,兩人是淮西老鄉,但不是發小,按今天的地理測算,兩家相隔近30公裏呢。

除此外,兩人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出身貧寒」,這讓自幼習武,臂力過人的「常遇春」時刻都在想出人頭地。

暴元亂世中,身材魁梧的「常遇春」脾氣愈加暴躁,行事也更喜歡爭強鬥狠,由此他天生具備「殺星」潛質。

當然,現代評書、影視中,多將「常遇春」塑造成憨厚猛將的形象,咋與「天殺星」相差這麽遠?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一為藝術加工,二則「勝者續史」。

試想,一個為了生存,敢與亂世中投奔綠林的盜匪、終日以打家劫舍為生的猛人,「常遇春」怎麽可能憨厚、敦實呢?

這裏說明一下,元末亂世,即便落草為寇也不像電視裏演的那樣「大秤分金,小秤銀」,更不可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相反的,「常遇春」做了山大王,一樣的經常吃不飽,哪有那麽多元兵、富戶讓他搶?這就讓他萌生了「當兵吃糧」的念頭。

也是巧合,一次「常遇春」到和州作案,偶見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遂成了他的崇拜偶像,那人就是朱元璋。

此後,「常遇春」跑進軍營毛遂自薦,朱元璋見其身材魁梧,眉宇間滿是英雄氣,便同意將他納入麾下,至此真正開啟了「天殺星」的人生新篇章。

如果按明史記載,「常遇春」一路征戰,取衢州、戰九華、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後功至鄂國公,還和「太祖皇帝」成了兒女親家。

乍一看,這份功勛和榮耀,別說在明朝,即便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是少有人及的!

但要計較起來,朱元璋並不真心喜歡「常遇春」,其實不光朱元璋,包括徐達、湯和等,這些開國重臣都不咋喜歡這位常勝將軍。

與其說「不喜歡」,倒不如直白點講成「畏懼」,這是為什麽呢?

的確,「常遇春」武藝高強、作戰勇猛、未嘗一敗等,這些品質值得眾將仰慕,但他最不受人待見的就是:好殺!

再次強調,時逢刀兵四起的亂世,朱元璋只是眾多義軍中的一支。

那時,雖說各方勢力的終極目標都是「當皇帝」,但起兵還要打著「推翻元朝,為民請命」的旗號,目的是營造良好形象,獲得老百姓的支持和認可。

某種角度看,「獲取民心」甚至比「戰爭勝敗」還重要,這點三國時期的劉備做的相當優秀!

這一道理,朱元璋明白,但「常遇春」不懂,或者懂也裝作不懂,為啥?

因為「常遇春」是武將,主要任務是攻城略地,身為戰爭機器,他只需要在戰場上獲得勝利即可,這就讓北方老百姓遭了老罪,也由此得了「天殺星」的綽號。

公元1367年,「常遇春」率軍攻取河南焦作的懷慶城。

試想,「常勝將軍」的威名傳頌千裏,懷慶城中的老百姓怎麽會不想他贏呢?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這麽想,畢竟那時的元軍勢大,兩軍交戰,孰勝孰敗猶未可知。

百姓不知「勝敗」,但他們很清楚一件事:無論哪方取得勝利,受苦的終究是平凡民眾,這可怎麽辦?

為把損失降到最低,懷慶城中的百姓想了一個法子,他們提前做好「慶祝勝利」的牌子,一面寫上「慶祝元軍獲勝」的話,另一面則寫「歡迎常勝將軍進城」的字樣。

如此,假如元軍勝,老百姓將牌子的另一面用紙糊住,只展示「慶祝元軍獲勝」的字;反之義軍勝,老百姓會糊住另一面,只展示「歡迎常勝將軍進城」。

今天看,懷慶百姓似乎在耍「小聰明」,其實不然,那時兵荒馬亂,普通百姓的願望很簡單:誰獲取最終勝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還能活著」。

結果,「常遇春」獲得最終勝利,懷慶城門大開,義軍威風凜凜地進城,城中百姓舉著牌子夾道歡迎,如此得民心,該是一件大好事了吧?

哪知一陣風吹過,眼尖的「常遇春」發現百姓手中的牌子背面另有玄機,遂下令「屠城」!

可嘆懷慶城中血流成河,數萬百姓到死,也不知道為什麽。

說到這裏,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傳說故事,是元軍故意抹黑‘常勝將軍’的說辭,怎麽能當真呢?」

如果這是故事,那就講一個真正的傳說。

傳說,初時的朱元璋窮苦落魄,還曾當過乞討和尚,行至山東宜縣被當地人歧視和刁難。

也因如此,朱元璋誓要報復山東宜縣人,做了皇帝後,這事就交給「常遇春」去辦。

哪知,常遇春錯把「山東宜縣」聽成「山東一線」,屠戮無辜百姓數萬之眾,嚇得朱元璋連下3道軍令,這才約束住已經紅了眼的常遇春。

有人說,這才是「天殺星」的正解出處。

強調一下,這是民間傳說,料想朱元璋不會這麽小心眼,但常遇春的「天殺星」是真的威震山野。

史料中明確記載,上至朱元璋,下到徐達、湯和等眾將,都曾曾勸過「常遇春」:如此弒殺會引起民憤,爾也會遭報應的!

如此淺顯的道理,「常勝將軍」怎會不知?奈何誰勸他也不聽。

公元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九月),「明軍」大戰陳友諒,「常遇春」效仿當年的白起,坑殺降卒4000余人、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常遇春」攻取泰州,後下令屠城。

即便帶病北上,「常雲春」仍舊火性不減,魯中重鎮「濰縣」所有元軍,以及城中大部百姓均被其所殺。

尤其攝人心魄的還數北伐時的「東昌屠城」,那時城中及附近莊村,史載「斷絕人煙」、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常遇春」再屠平饒。

一樁樁,一件件,類似的殺戮從未停止,真要比較起來,「常勝將軍」不比「殺神」差,幾十萬無辜生靈,就這樣在殘酷戰爭中灰飛煙滅。

但是,「常遇春」終究取得大勝,為大明江山奠定了堅實基礎,朱元璋雖然心中不滿,但也說不出什麽,其他將軍更是敢怒不敢言,或者幹脆就是「畏懼」。

今人常問,如此一位戰功赫赫的猛將,怎會這麽好殺呢?有專家做出分析。

這裏僅說較為主流的觀點:

其一,有專家認為「常遇春多疑」,對待轉投自己的降兵,他會有「詐降」疑慮,所以才「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走一個」。

其二,有專家認為「常遇春脾氣暴躁」,尤其哪個城池久攻不下,會更加激怒常勝將軍,待城破時,也成了「天殺星」的泄憤口。

其三,有專家認為「元末缺糧」,如果常遇春接收大量降兵,同時也會造成己方的糧食危機。

當然,還有「消耗敵人有生力量」、「震懾敵人」等軍事戰略的說法,這裏就不細講了。

或許應了那句話「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可惜常遇春沒能等到「夕陽紅」,四十歲便暴病身亡,傳說:「天殺星」上天歸神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