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統一之戰,65萬大軍枕戈待旦,「誰」阻止了解放台灣

2024-01-03歷史

1950年6月,開國大將之首粟裕揮師三野四野65萬大軍南下。海、陸、空三軍雄踞東海,虎視台灣,統一之戰,一觸即發!65萬大軍枕戈待旦,是「誰」阻止了人民軍隊解放台灣?正題開始之前,各位看官不妨點點關註,和老閆一起回顧歷史。

海南大捷,劍指台灣

金門戰役失利之後,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四野在認真研究並吸取 金門作戰失敗的教訓後,重新制定更加詳細周全的計劃,激戰兩月,終於順利解放了海南全境。海南島戰役的勝利拉開了解放台灣的序幕。在同年6月上旬召開的中國七屆三中全會上,毛主席代表黨中央作出了解放台灣的重要指示,並指定了這一任務的總指揮——粟裕大將。

與此同時,蔣介石糾集各方力量,整頓五十萬兵力誓要死守台灣。鑒此,粟裕在三野整軍參戰的基礎上,抽掉四野的四個軍,使總兵力達到了六十五萬之巨,並制定了三軍聯合兩棲登陸的作戰計劃。

為了配合粟裕解放台灣,海軍、空軍精銳齊出,華東軍區特意組建了第一支空降兵部隊,國家拿出60億斤糧食以保障部隊的後勤供給。國際方面,蘇方同意向中國共產黨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用於進攻台灣的戰役,並承諾幫助訓練飛行員。美國主要領導人於1950年初的公開演講和聲明中表示:美國目前無意在台灣獲取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並且宣稱台灣和南韓都在美國的安全防禦線之外,美國不不會動用軍隊保護這兩個地方的區域安全。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占其二的情況下,粟裕可謂穩操勝券,只待中央一聲令下,浩浩蕩蕩的人民軍隊將會跨過台灣海峽,解放祖國的最後一塊失地。

大戰之前,暗流湧動

時間回溯到1949年,渡江戰役之後,國民黨敗局已定,中共主要領導人已經意識到台灣之戰將會是解放戰爭中最為關鍵、也是最為艱難的一戰,那時人民海軍剛剛成立不久,難以在海上與國民黨的軍隊爭鋒,所以來自蘇聯的軍事援助變得至關重要。

七月中旬,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秘密訪蘇,史太林同意提供飛機並幫助訓練飛行員,卻明確拒絕了直接提供海軍和空軍援助的請求。12月,毛主席存取蘇聯,希望蘇方能夠以誌願軍的形式派遣飛行人員或者秘密特遣艦隊幫助中方解放台灣。史太林的態度十分曖昧,他沒有直接拒絕,卻又擔心蘇聯的援助被美方發現後,可能導致美蘇之間在中東爆發沖突。

事情在1950年初出現了轉機,美國政府主要領導人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紛紛在公開聲明中明確表示:中國和北韓都在美國的防禦圈之外。美國的這一表態終於讓舉棋不定的史太林下定決心,他同意向中方提供必要的軍事裝備及軍事顧問。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的空軍和海軍迅速開始具備雛形。中國的統一大業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在東亞的另一片土地上同樣存在著對國家統一的迫切渴求。北韓領導人多方奔走謀求北韓半島的統一。中方領導人允諾解放台灣之後將會幫助北韓完成統一。但史太林卻有著另外的打算。

他認為美國既然沒有幹涉中國的統一,更加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北韓。而統一的北韓半島將會是蘇日之間的緩沖帶,這對蘇聯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對比之下,台灣的解放變得無足輕重。

於是在沒有事先知會中方的情況下,史太林與北韓領導人達成協定,優先統一北韓,並讓北韓領導人存取北京告知中國共產黨這個訊息並尋求中方的同意。如此一來,中方完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即將準備就緒的攻台計劃不得不被暫緩,因為,一旦韓戰爆發,美國未必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坐視不管,台灣問題的解決勢必會受到影響,無論戰爭勝負,解放台灣的計劃都將增加許多變數。

風雲突起,局勢驟變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1950年6月25日,北韓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了統一北韓的戰爭。

6月27日,美國第七艦隊公然進入台灣海峽,為茍延殘喘的蔣家王朝提供了救命稻草。

同時,美國政府一改之前的表態,在聲明中稱:美國第七艦隊將會阻止中國大陸進攻台灣,也不會允許台灣反攻大陸,台灣問題的解決應該等太平洋地區恢復穩定後,由聯合國商討決定。

6月28日,中國外交部長周恩來代表對美國的行徑給予斥責 :「杜魯門前後不一的聲明以及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是對聯合國精神的踐踏。無論任何人采取任何行動,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但道義上的譴責並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彼時中國的國力軍力都不允許中國兩面作戰。隨著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介入韓戰之後,北韓節節敗退,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並對中國東北邊境城市進行轟炸。

建國初期,東北三省是國內的工業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經過黨內的艱難討論,最終毛主席拍板,決定派遣誌願軍進朝,足以載入史冊的抗美援朝戰役正式打響。

1950年7月13日,中央軍委調令粟裕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後因故未到職),解放台灣的計劃只能被迫中止。

美國的介入無疑是台灣戰爭被擱淺的直接原因,但美國為何突然「變臉」?蘇聯為什麽選擇優先發動韓戰?抗美援朝之戰為何不得不打?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政治的迷霧之中。

永不沈沒的航母

事實上,在白宮內部在對華政策上一直存在著分歧。國民黨戰敗退守台灣後,這種分歧就反映在台灣問題上。分歧更多是來源於資本主義陣容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對峙。

美國的保守派認為應該從中國的亂局之中抽身,不應該徹底得罪中國共產黨;

主戰派則認為應該采取強硬的政策,用武力保住台灣,並以台灣為基地,輻射亞太地區的共產黨勢力。

1950年初,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支持了保守派,宣布不會介入中國與北韓的事務,但到五月中旬,以軍方和共和黨的主戰派獲得了主動權。

新任國務卿杜勒斯在向國務院送出的檔中表示:新中國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並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二戰以後,世界平衡的局面正在被破壞,社會主義力量在增強,這對美國是不利的。如果美國仍然對台灣及南韓問題袖手旁觀的話,美洲和北大西洋條約國以外的地區存都將被蘇聯控制,甚至中東石油地區也將有陷入社會主義陣營的危機。為了防止以上情況的發生,美國必須改變現有立場及政策,采取強有力的手段。杜勒斯建議,對台灣問題采取武力保護的手段是最有利的,美國應該保持台灣的獨立性,不能讓其被共產黨占據,也不讓其成為反抗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基地,除非蘇聯方面發動熱沖突,這一政策一定夠堅持下去。

同時,素來反共的美國遠東駐軍司令官麥克阿瑟也向他的上司國防部長莊遜傳遞了自己的意見,他聲稱台灣是美軍一艘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如果台灣地區被中國共產黨控制,將對美國遠東的布局產生巨大威脅。他主張美國采取武力措施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莊遜認可了麥克阿瑟的意見,上報總統,並建議美國改變不插手台灣的政策。這樣,先前艾奇遜的對台政策被美國政府拋棄。加之麥卡錫主義的興起,主戰派成為主流,艾奇遜只好改變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恰逢韓戰爆發,美國為自己對台政策的反復找到了體面的借口。

事實上,如果蘇聯能夠優先支持中國解放台灣,即使美國橫加幹涉,中國依然有很大的把握獲勝。優先發動韓戰無疑是蘇聯只考慮自身利益的一招錯棋,究其原因,中蘇忽略了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美國軍方如此強硬的插手台灣問題完全在於台灣問題的解決將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戰略要沖,兵家必爭

首先台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是中國第一大島,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和第一道防線,對中國的海線防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能夠為中國的縱深防禦以及整體國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台灣東鄰太平洋,海岸線30公裏以外就是深度超過4000公尺的海溝。東北接琉球群島,直指日本;南通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接壤;西與福建省隔台灣海峽相望;北連東海。台灣鎮守著台灣海峽和巴士海峽,與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構成堅固的海上防線,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史書記載,台灣素有"四省左護"、"東南鎖鑰"、"七省藩籬"之說。

控制了台灣就等於控制了從南方菲律賓到日本、南韓的海運,它是西太平洋上海道的交通樞紐。台灣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線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沿線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的交通要塞。中國國內的船運以及從世界其他大洲到中國東海的船只都要從此經過,台灣的戰略位置對中國及周邊國際關系乃至全世界都至關重要。

所以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來看,台灣都是重中之重,解放台灣勢在必行,只是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還不夠強大,無法掌握主動權。

大國博弈,不做棋子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矛盾似乎隨時可能引發更加可怕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了維持表面的平衡,蘇聯一方始終不肯在台灣問題上傾囊相助,並最終錯誤的優先發動了韓戰,導致美國插手,台灣問題就此被擱置。

解放台灣乃是中國內政,只因為當時的中國還不夠強大,才要仰蘇聯人之鼻息,美國無端插手也無計可施。因此,只有自身擁有強大的實力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不會在處理國際糾紛時處處被人掣肘。

我們要成為大國強國,要做棋盤上的博弈者,而不是任人擺布的棋子。

覺得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別忘了給老閆點點關註,跟著老閆一起銘記歷史,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