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賡打黃維,減員三分之一,為何越戰越強、夥食越來越好

2024-01-27歷史

作者:莫孤煙

淮海戰役中,中原蔣軍屢遭重創,喪失了主動發起進攻的能力,但華野和中野也都進行了多次劇烈戰鬥,減員很大,同樣需要休整補充,恢復元氣。兩軍都在失血的狀態下,誰造血功能強大,恢復得快,誰就占據主動。論造血能力之強,我軍遠勝蔣軍,這也是淮海戰役我軍以少敵多能取得全勝的原因之一。

4縱是中野的主力部隊,該縱也是中野各縱在淮海戰役中出力最大的。戰後,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參謀長王啟明聯合署名寫了一份綜合報告,呈送劉鄧首長。這篇報告資訊量很大,值得分享。

【淮海戰役我軍部隊在行進中】

報告中說,在淮海戰役之前,4縱一共是39221人,其中有30361人參戰,其他8000多人在後方留守。整個戰役下來,全縱隊傷亡11300人,其中陣亡2091人,負傷後送醫院的6183人,輕傷留部隊的有2021人,失蹤人員805人。

此外,4縱從10月到年底一共跑了1696人,調出單位的有134人。這樣一算,除去輕傷留部隊的,全縱隊在淮海戰役中一共減員11109人,超過了參戰人數的1/3,可見戰況之慘烈,部隊損失之大。

一支部隊如果減員超過1/3,意味著戰鬥兵員基本打光,基本失去戰鬥力。不過,在戰役過程中,4縱補充的「解放戰士」多達9263人,加上傷愈出院人員以及在後方受訓後的補充人員近7000人(重傷員半數殘疾,傷愈歸隊的不到500人),總兵力恢復到3.3萬人。

【支前民工運送傷員】

部隊減員嚴重時,為保持戰鬥力,肯定要壓縮編制,對各單位進行合編。4縱在戰前每個團3個營,大部份營都是5個連(4個步兵連加一個機炮連)。戰役中不斷減員,於是實行合編,10旅的每個團都縮編成2個營,11旅和13旅勉強保持每個團3個營,但各營都縮成4個連(3個步兵連加一個機炮連)。戰後補充完,一律調整成每個團3個營,每個營4個連,總共砍掉了18個連隊。

此外,4縱還將大批的直屬隊人員補充進戰鬥連隊。因為連隊數量減少,所以每個連均比戰前更充實。報告中說,10旅28團戰前有2518人,戰後為2767人;11旅32團戰前有1887人,戰後有2442人。戰前連隊人多的有130人,人少的只有70人,戰後人最少的連隊也有90人。

【中野某部在阻擊戰地上】

由於我軍打的是殲滅戰,戰後控制戰場,繳獲非常多,所以4縱的裝備大為改善,體現在自動武器增加,步槍減少,而且擲彈筒全部淘汰不用,因為60炮多了很多。報告中說,戰後4縱的各營機炮連標配是重機槍6挺,60炮6門,每個步兵連配輕機槍5到6挺,60炮一兩門,衝鋒槍則基本配到各班。這個裝備水平比起華野來還有差距,但在中野部隊中是首屈一指的。

由於戰鬥極為激烈,4縱的戰鬥骨幹損失很大,因此也借鑒了華野的經驗,開展即俘即補,各團補充進來的「解放戰士」比例都相當高。前面說了,整個淮海戰役期間4縱補充的解放戰士多達9263人,占了總人數的27%,而基層連隊這個比例更高,普遍達到50%以上。

4縱在淮海戰役中主要承擔了三個任務。一是打鄭州,結果守敵棄城而走,被9縱消滅。4縱沒有戰鬥,所以沒失真失。二是牽制邱清泉、孫元良、劉汝明兵團,損失也很小。三是殲滅黃維。這個任務相當艱巨,經過了澮河阻擊和雙堆集總攻兩個階段,部隊遭受的重大損失基本都是在這一時期,當然部隊取得的收獲和得到的鍛煉也是最大的。

經過之前的整軍運動,我軍的軍政素質有了很大進步,遊擊習氣得到很大改變。以往部隊習慣於保存實力,不太願意打硬仗,不擅長打正規戰,協同的時候往往各顧各。這些現象在淮海戰役中有很大的轉變,各部傷亡雖大,卻從不叫苦,相互配合中也不埋怨,而且每打一仗都能研究總結經驗教訓,結果越打越精,戰鬥力不斷提升。

大兵團作戰,後勤補給是命門所在。淮海戰役中,豫皖蘇軍區設定了充足的支前糧站,糧食接濟源源不斷。從11月25日到12月14日,4縱一共補給了各種面粉和糧食130余萬斤,白面給前方戰士及傷員吃,高粱面給後勤人員和民兵吃。

【淮海戰役中的蔣軍傷兵】

4縱的官兵普遍認為,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是非常艱苦的,但生活水平反而比其它時候要好。當初在豫西作戰時,不少戰士生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吃好,導致營養不良。到了豫東之後,物價相對便宜,生活大為改善,多數有些連隊每人每天吃油7錢,肉3兩,菜10兩以上,一些連隊甚至每人每天能吃到4兩肉。吃的最好的是11旅32團1營機炮連,16天裏吃了12種飯,包子、饃饃、面條、畫卷、油條變著花樣吃,該團一個半月時間內因病住院的僅1人。

淮海戰役規模空前,解放區調動了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線的力度是空前的。4縱在傷員轉運中,使用了民工擔架2101副,大車811輛,總共運送糧食139萬斤,彈藥59萬斤,被服2000斤,傷員5248人,保證前方戰士有飯吃,有子彈打,受傷了有人擡。

【淮海戰役中的支前隊伍】

4縱總結經驗,認識到對民工一定要講信用,說好的什麽時候更換就什麽時候更換,否則民工可能會有情緒波動,一旦遇到炮火危險可能跑掉。另外,對民工要隨時進行表彰獎勵,因為群眾是最實際的,如果想著在完工以後再表彰,那就成了「雨後送傘」。至於運費,那更是不能拖欠,因為新解放區的群眾和老區群眾的覺悟是不一樣的,如果不給他們及時發鈔票或者糧票,他們就會說這是「只敲鑼不唱戲」,跑回去後一陣亂說,影響就很不好了。

人們常說,淮海戰役我軍是以60萬兵力擊敗蔣軍80萬大軍,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對。我軍60萬大軍的身後是300萬支前民工!相當於5個老百姓供給一個解放軍戰士,這才是我軍勝利的根本原因。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