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華國鋒隱退後逛廟會,被群眾詢問是否是華主席,他低聲回應:不是

2024-03-03歷史

1981年6月27日,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包括鄧小平、葉劍英、陳雲、華國鋒等領導人在內的190多名中央委員參加了會議。

會上,華國鋒辭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從那以後,他逐漸遠離領導核心,淡出政壇。

退休後,雖然他仍然關心國家大事、人民群眾的生活,但嚴格要求自己,一直深居簡出,從不張揚,將低調作風貫徹到底。

每次出門,華國鋒總是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生怕被人認出來。可能他沒有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領導人給國民的印象深刻,不過大家對他還是很熟悉。

華國鋒與家人逛廟會被群眾認出來了,問他是不是華主席,他回答說不是。

主席欽定接班

1976年4月30日晚上,位於中南海的書房裏,時不時傳來交談聲。毛主席正在與紐西蘭總理馬爾登會面,就兩國之間的一些問題與合作進行討論。書房裏除了二位,還有一個人,他就是華國鋒。

送走客人,按照毛主席的習慣,華國鋒開始向他匯報工作,內容主要是中央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全國的形勢。

等華國鋒匯報完了,他伸出手顫顫巍巍地拿起放在一旁的鉛筆。此時,他的身體情況十分不好,甚至不能獨立站起來。

盡管如此,毛主席仍然堅持在紙上費力的寫下:

「慢慢來,不要著急;照過去方針辦;你辦事,我放心」。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華國鋒放心大膽地去幹,不要害怕,給予其支持和信任。寫完,他將紙交給華國鋒。

雖說是一張紙,沒什麽分量,但華國鋒覺得它非常重,因為它滿載著毛主席對自己的殷切希望。

年初,周總理去世。而鄧小平暫時離開了核心領導層,加上國內復雜的局勢,急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控制局面。華國鋒,就是毛主席欽定的接班人。

1976年4月7日,經毛主席提議,他成為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國務院總理。自此,大家都知道他將擔大任。

華國鋒是當時的一匹黑馬,他能迅速從地方調到中央,除了自身能力過硬之外,還有毛主席的數次提攜。

1955年7月,毛主席回到湖南長沙,找來當地領導了解工作。34歲的華國鋒是被召見的四人之一,時任湘潭地委副書記。毛主席對他很感興趣,想看看自己家鄉的父母官是個什麽樣的人,替父老鄉親們考察考察。

華國鋒不卑不亢,邏輯清晰地向毛主席匯報工作。毛主席又問了幾個問題,他都很好的回答了,給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3年後,華國鋒成了湖南省副省長。由於毛主席每年要回湖南一趟,兩人見面的機會多了不少。他的表現,主席很滿意。

所以,當1959年湖南省委改組,需要一個工作細致、踏實的省委常委時,毛主席數次找他談話,讓其擔任該職務。

毛主席曾說:

「我們黨內有兩種人,一種講真話,一種講假話。黨的幹部要講真話,做老實人。華國鋒,是個老實人。」

主席如此評價華國鋒,也是有原因的,也是選定他當接班人的原因之一。

六十年代初,湖南省委在各地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但華國鋒沒有向毛主席報告這些情況,而是向其說明了「五風」帶來的危害。

他對主席說:

「現在人瘦了,牛瘦了,地也瘦了,農具、種子都不如以前。農具恢復要五年,耕牛要七至十年。」

那個年代,很少有人敢說真話,但華國鋒敢對毛主席說實情,不遮遮掩掩。毛主席看中了他這一品質。

1971年初,他被調到中央,協助總理工作。1975年初,他被任命為副總理。

周總理離世後,毛主席先是推薦他當代總理,後提議讓他當總理、第一副主席。由此可見,毛主席對他的重視。

而華國鋒,沒有辜負毛主席對他期望。有了毛主席的支持,再加上有葉劍英元帥等元老在背後保駕護航,他放手去做,和平解決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及其勢力,使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不過,他全面主持黨政軍工作的時間很短。等一切朝好的方向發展了,他不貪戀權力,於1981年辭去職務。

沈默寡言的老人

離休後,華國鋒依然享受國家領導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去一些省市走訪。但他的言行舉止很嚴謹,不給人留下話柄。

從高位上退下來,他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撰寫回憶錄或傳記,甚至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十分低調。

好事的海外記者數次問他對某某事件、某某人物有什麽看法時,他總是「插科打諢」,說幾句不著邊際的話,不會讓自己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他知道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

有的人見到華國鋒,習慣了叫他「華主席」。每次聽到這個稱呼,他都感到很不自在,畢竟他已經離開了權力中心,該稱呼「過時了」,更喜歡別人稱自己「華老」。後來,大家基本上不再叫他「華主席」。

20多年來,華國鋒離開北京的次數屈指可數。一是因為不想惹來不必要的猜測,二是因為出去容易被認出來,他不願意興師動眾,給人帶來不便。

如果要出去,他總是會戴好帽子和口罩,「偽裝」一番。可有時候,還是會被群眾發現。

一年「五一節」,他帶小孫女去北海公園玩。結果有人認出他了,大家也不逛公園了,紛紛來圍觀他,想見見華老,旁邊還有不少人拍照,導致出現擁堵情況。

無奈之下,他只能帶著小孫女離開了公園。沒有逛成公園,小孫女回家後不高興,對他發了「一頓脾氣」。

一次,華國鋒在家待久了,和家人去逛廟會。他又被人認出來了,群眾問:

「你是不是華主席?」

他沒有擡頭,只是低聲回答說:

「不是。」

說完,他匆匆離開。剛走沒幾步,他似乎想起了什麽,轉過身對大家說:

「晚上早點回家,明天還要上班,註意安全。」

這一下,大家更加確定他就是華老。見他不想被「打擾」,他們便默默目送老人離開。

雖然華國鋒每天會看黨報和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大事、群眾的生活,可他從來不會談時政、對當下的人和事評頭論足。若有人提過去,他總是擺擺手不聽,沒有半點兒懷念過去之意。

對於自己的功,他始終保持沈默,因此多了一個外號「沈默寡言的老人」。

普通的離休生活

其實,華國鋒的退休生活,跟絕大部份人沒什麽兩樣,只是少了經常外出這一項。他和妻子、兒女住在距離中南海不遠的京西皇城根南街9號院。院子裏,到處搭著葡萄架。

種葡萄,是他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帶著廚師、家人和秘書把院子開辟出來,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葡萄。

為了能將葡萄種得更好,1983年他特意到郊區向人請教。

經過一番學習,他掌握了相關技能。葡萄什麽時候長成什麽樣,他一清二楚。除了種植葡萄,他還在院子裏種上了各種瓜果蔬菜。等它們成熟了,他會分周圍的人嘗一嘗。

據說,華老種的葡萄又大又甜,深受大家的喜愛。他每天的生活,同樣很簡單。

早上七點左右,妻子叫他起床。他穿好衣物,到院子散散步,練練氣功。等廚師謝師傅把早飯弄好了,他就回屋和家人一起吃早飯。

通常,他的早飯是牛奶、饅頭片,雞蛋羹,一份炒圓白菜或洋蔥,有時候餐桌上會有一份水煮羊肉。所有的肉類中,他只吃羊肉,海鮮類不會碰。

華老喜歡在牛奶中放半勺或者一勺咖啡,喜歡謝師傅將饅頭片烤得很硬。吃完早飯,他會看看書、練練字。「毛主席紀念堂」幾個鎏金大字,便是他寫的。

午飯,通常是面食,他是山西人,對面食情有獨鐘。謝師傅剛來時不會做面食,有時候他就親自動手。每年只要西紅柿成熟了,他委托家人去買一大堆,然後自己把它們做成西紅柿醬。

在吃的方面,華老不挑食。廚師做得好吃,他便多吃一點,不好吃就少吃一點,不會說什麽。不過,他的飲食被嚴格控制。

由於他得了糖尿病,可以吃什麽,不可以吃什麽,被醫生和家人「管著」。他每天只能吃2兩8錢主食,不可以吃含糖量太高的食物。所以,他種的葡萄自己只敢吃一兩顆。

有一次,餃子太美味了,華老一口氣吃了10多個,已經超標了。可他還想吃,「可憐巴巴」的看著妻子。妻子無奈,又給了他兩個餃子,他高興得像個小孩子。

吃完午飯,他要休息到下午四點。如果有客人來,基本上需要在四點之後才能見到他。自他離休後,他很少見賓客。

晚飯,他只能喝一碗米湯或者一碗粥,最多再吃個燒餅。緊接著,他開啟電視看新聞聯播、影視劇。

或許很多人想不到,華老竟然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看【鐵臂阿童木】,也愛看【少林寺】等熱映的電視劇。

華老深居簡出,家裏的家具、衣物全都很普通。即便有一個警衛班來照顧,可他不想麻煩別人。工作人員洗衣服時,他老是藏著自己的臟衣服,偷偷讓妻子洗。知道國家能源緊張,他便不開燈,以身作則節約資源。

對於子女,華老要求他們努力奮鬥,當一個節儉的人。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四個兒女沒有出國,也沒有靠父輩的關系經商。而且,他們家有一個規定: 廚師做飯,孫輩洗碗。

他疼愛、關心兒孫,卻從來不會溺愛他們。

雖說他很少出門,但每年有兩天一定會出去,風雨無阻,還會帶著家人。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一天是毛主席的忌日。可見,他對毛主席有著特殊感情。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他離世。

帶著遺憾辭世

作為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華國鋒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見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被西方國家制裁、打壓,甚至用武力威脅。所以,他非常關註國家的發展。

舉辦奧運會,是國際社會對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認可。自1990年起,舉辦一場奧運會是所有中國人的心願。

所有人以為中國會成功申辦2000年的奧運會,結果因為西方國家使絆子,北京以兩票之差惜敗悉尼,中國代表團淚灑摩納哥的蒙地卡羅。訊息傳來,國人都很傷心。

1998年,北京再次申請舉辦2008年的奧運會,與世界多座名城角逐。這一次,終於成功了。

2001年7月13日晚上十點零八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莊嚴宣布:

「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

等候在電視機前的華老聽到這一訊息,非常激動。遺憾的是,他沒能到現場親眼看奧運會。

距離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他想去現場看一看,但身體情況不允許,他的病情已經很糟糕了。

2008年8月2日,相關工作人員送來了奧運彩排的門票,邀請華老去現場,完成他的心願。沒想到他搖搖頭,無奈的說:

「我老了,不去了,你們去吧。」

華老的病情再次惡化,住進了醫院。8月20日中午十二點五十分,他帶著遺憾與世長辭,時年87歲。

離世前,他安排了身後事,斷斷續續地對家人說:

「讓我回卦山吧,那裏樹多,清靜,小時候在那兒,打遊擊也在那兒。」

他要求自己的墓地不能占用耕地、不能破壞環境、不能損壞古跡、不能與老百姓爭地。

其家人遵照他的遺願,將他安葬在呂梁市交城縣呂梁英雄廣場內的「華國鋒陵園」,與他的家鄉永遠相伴。

華老一生為國為民,不計較得失,離休後更是低調做人做事,不給大家添麻煩,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