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什麽是「天命」?劫後余生的三大帝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2024-04-14歷史
古代封建社會的帝王又被稱為「天子」,【詩經·大雅·江漢】有雲:「明明天子,令聞不已」,說的就是對大周天子勤勉贊頌。
可見自周朝伊始「天子」作為統治者的獨有稱呼已經逐漸出現,而到了封建帝制時代,秦始皇嬴政更是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金句雋刻於傳國玉璽上,足見封建大一統王朝從秦朝開始便有了「君權神授」的考究了。
既然是「君權神授」,帝王們在儒家文化的包裝下又自稱是替代上天管理人間事務,那麽,「天子」們就得有「天命」了,所謂「天命所歸」即是此理。
什麽是「天命」?什麽樣的人才配享「天命」?通俗來講就是你命中是否有無「天子之相」,有沒有做皇帝的命,再說直白點就是你的運氣好壞的問題,特別是在深陷絕境即將身首異處時,老天是否會拉你一把讓你逆襲上位。
要談到「天命」這個話題,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至少有三大帝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一位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一位是東吳孫權大帝,還是一位便是造反做皇帝的朱棣。
劉邦
關於劉邦我們很清楚,這位亭長(派出所所長)出身的老混混48歲沛縣起兵,歷經6年的浴血廝殺最終問鼎長安奠定400年的漢朝基業,可以說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拋開呂公相面、斬白蛇起義等諸多富有神化色彩包裝的外衣不談,在眾多神奇履歷中要論劉邦最為驚險的一次當屬彭城之戰。

公元前205年,漢軍趁項羽深陷齊地戰爭泥潭,采納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迅速還定三秦,並以項羽弒殺義帝熊心之名,聯合各路諸侯56萬大軍直搗西楚國都彭城,項羽聞訊以3萬騎兵火速回援,史載「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猝不及防,乃率數十騎倉皇逃命,而楚軍窮追不舍誓要將劉邦砍為粉齏,正當劉邦命喪黃泉之際,一陣妖風自天兒降,【史記·項羽本紀】載:「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
漢軍數騎趁亂逃出生天,劉邦也在突如其來的「神風」中僥幸躲過一劫,為後來滎陽對峙和垓下之戰埋下了東山再起的本錢,可以說沒有「天命」的人,在這種極度危險的困局中根本無力回天,就連垓下命絕前的項羽也不得不哀嘆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遂自刎而死。
孫權
曹操自公元189年起兵以來,平黃巾、收張繡、滅袁紹、征烏桓,北方大地盡數納入囊中。此後,曹操挾一統北方威勢,於公元208年征發士卒20萬,號稱80萬,向南方的孫劉聯軍發起了進攻,意欲一舉蕩平江南統一天下。
而此時的孫劉聯軍有多少人呢?5萬人!閉著眼睛就能想象的到以5萬人死扛20萬人,就算是打群架也得被揍趴下,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拿下區區江東之地已是十拿九穩無懸念的事情,孫劉聯軍頃刻間覆亡已是無可挽回的定局。
然而,當曹操的北方戰艦橫渡長江時,原本烈烈的西本風突然轉向為東風,孫劉聯軍抓住機遇火燒赤壁,「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資治通鑒】),曹軍大敗。
可以說沒有這場「即時風」的轉向,曹操一統江南勢必成為歷史不可阻擋的潮流,而化用算命先生的話來說,孫權、劉備若無「天子之氣」,歷史還會有三國麽?
朱棣
如果說劉邦、孫權只是僅靠一次「妖風」而獲得了「天命」的殊榮,那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在九戰九敗局面極為不樂觀的情況下,三次「妖風」的神助攻則讓朱棣轉敗為勝,最終問鼎上位。
從這個角度來考察,永樂大帝不愧是實至名歸的「天命所在」。那麽,這三次神助攻的「妖風」究竟是怎麽發生的?又怎樣覆寫了南北雙方的歷史走向呢?
第一次「妖風四起」發生於1400年的白溝河之戰。根據史料描述,當時南軍統帥李景隆以60萬雄師進抵白溝河,朱棣則率20萬部卒迎戰。
雙方殺的昏天黑地時,眼見朱棣的北軍陷入重重包圍行將潰敗之際,「本是晴空萬裏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營中帥旗,只聽得哢喳一聲,旗桿折斷,大旗落地!」(【明朝那些事兒】)
南軍李景隆的帥旗竟然被大風折斷了!朱棣抓住南軍人心惶惶的千載難逢的機會,率軍發起了淩厲的攻勢,南軍大潰,死傷百裏。
在古代帥旗作為行軍打仗的標桿旗號,「旗在人在,旗亡人亡」,軍旗被大風折斷,南軍人心自然立刻陷入了混亂,而朱棣也正是抓住了這一戰機火速出擊,立刻挽狂瀾於既倒,化解了北軍險遭滅頂之災的危局。
而第二次「妖風」則來得更蹊蹺了。公元1401年,盛庸作為南軍主帥取代李景隆,燕軍與南軍大戰於夾河。在此戰中,朱棣的兩名愛將張玉、譚淵先後戰死,北軍潰敗之勢已無法逆轉。
照這樣打下去,朱棣必敗無疑。然而,就在此時東北風驟起迎面吹向盛庸軍,燕軍大呼急擊而進,南軍大敗,退守保定。可以說這次「妖風」作怪又讓朱棣絕地反擊殺潰了本就氣勢如虹的南軍。
也就在朱棣夾河之戰後,第三次「妖風」再度如「神功護體」般挽救了朱棣的北軍。明建文三年,朱棣於夾河之戰後,立即揮師西進,劍指真定,燕王朱棣為將鎮守真定的南軍吳傑部調離出城,率軍進抵滹沱河,南北兩軍遭遇於槁城,朱棣以少量軍力攻擊吳傑部,而親率主力奔襲吳傑的東北軍營,結果遭到了吳傑部的拼死反擊,朱棣眼見淪為戰敗俘虜時,此時,妖風四起,昏天黑他,風沙直撲南軍,朱棣趁勢掩殺斬首6萬。
可以說沒有這三次的「妖風」的助攻,朱棣也許在整個靖難之役中早已命喪黃泉,而次次「神風」護體卻讓朱棣在南下的戰役中每次卻總化險為夷,不得不嘆服朱棣的「天命」。
風向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無法左右,但既然「受命於天」每次老天爺的輕微偏愛,卻總能在歷史前進的車輪中覆寫新的局面,這也許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然而,無論如何,倘若劉邦、孫權、朱棣都是平淡無奇的庸人,上天又豈能在他們遭受險境之際施以援手呢?「天命」也許就是他們的宿命。歷史有偶然性,但大勢所趨卻是無可覆寫的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