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清時期的廣東虎患,虎群一旦下山,至少有100多人慘遭虎口

2024-07-28歷史

相比於稱霸北方的東北虎,華南虎不僅體型明顯較小,而且捕獵能力也遠遜於前者。然而,華南虎在歷史上引發的虎患卻遠超東北虎。明清時期,華南虎肆虐猖獗,從西南邊陲到東南海域,都留下了它食人的恐怖記錄。尤其在廣東,華南虎所造成的災害被清政府形容為「虎暴」。為何廣東地區的虎患被稱為「虎暴」?在沒有現代火器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又是如何與老虎鬥智鬥勇的呢?

廣東虎患猖獗的原因

其一:康熙頒布遷海令,造成人虎沖突

首先,康熙帝頒布了遷海令,導致了人類與老虎之間的沖突。在大約500年前的明朝中期,廣東境內曾有大量的華南虎族群。這些老虎經常成群結隊地襲擊人類,最嚴重時甚至導致上百人喪生。在當地官府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捕捉老虎的行動一度有所成效。然而,隨著一場戰爭的爆發,廣東的虎患變得更加猖獗。

在明清更替之際,社會動蕩不安,華南地區的廣東尤為成為清朝與南明之間爭奪的核心區域。在叛明勢力李成棟和尚可喜的領導下,清遠和廣州相繼淪陷,二人在此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導致數十萬無辜百姓慘死。

戰亂不僅導致了大量人員傷亡,還引發了瘟疫和饑荒的嚴重爆發。幸存者們要麽因病死去,要麽因缺乏食物而餓死。隨著死亡人數的不斷上升,曾經繁華的內陸地區已變得荒涼不堪,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人們開始向南部沿海地區遷移。

隨著大量耕地的拋荒,森林植被逐漸擴充套件,這為灌木叢等植被的恢復創造了有利環境,老虎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從分布範圍來看,當時的廣州和清遠地區幾乎成為華南虎活動最頻繁的區域。如果不是遷海令的頒布,人虎之間的正面沖突可能會被推遲。

康熙元年,為了削弱鄭成功及其父子所領導的抗清力量,清朝政府特意派遣使臣前往廣東巡視海域,並命令沿海居民遷往內陸。結果,數百萬人口隨即返回內陸,與棲息在此的華南虎爭奪生存空間。

移民的湧入無疑加劇了人地矛盾,原本郁郁蔥蔥的森林被大規模砍伐,農田的阡陌也再次顯現。人類的活動迫使老虎退縮,這大大縮短了人類與老虎的生活距離,從而引發了虎患。據康熙初年的【從化縣誌】記載老虎原本是獨居的生物,除非食物資源受到威脅,否則它們不會成群結隊地進入人類的生活區域。尤其是這些老虎竟然圍繞縣城肆意傷人,這表明虎患已經正式降臨。

其二:全域皆有老虎分布,不分白晝黑夜出沒

廣東的虎患之所以被稱為虎暴,不僅是因為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還由於老虎分布範圍極其廣泛,並且呈現出一種無法預測的散布狀態。

廣東省的地勢總體呈現出東北高、西南低的特點。北部多為山地和丘陵,其中最高峰石坑崆位於與湖南交界處,海拔達1902米。中部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區,平均海拔約50米。南部則為台地與平原相交的地貌,海拔在70至120米之間。廣東全境,老虎不僅在北部的丘陵山區大量分布,在中南部和東南部的平原地區也極為常見,其危害性甚至超過前者。

虎患大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

老虎是一種對生態環境有極高要求的動物,它們的棲息地必須具備三個關鍵條件。首先,必須有充足的獵物資源供其捕食;其次,需要有密集的森林作為天然屏障;最後,還需有充足的水源供其飲用。廣東北部的丘陵恰好滿足了這三項條件。然而,珠江三角洲位於中南部和潮汕平原位於東南部,這些地區雖然水源豐富,但並不適合大規模的虎群繁衍。

由於人類在該地區進行的破壞性開發,占用了老虎僅有的棲息地,導致老虎的瘋狂報復。據【新會縣誌】康熙年間的記載,一次虎患就能導致數百人傷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老虎咬死,廣東的民眾不得不加強防禦。到了夜晚入睡時,他們不僅在屋內放置刀斧,還將家人集中在一間屋子,以防老虎逐個襲擊。盡管防範如此嚴密,虎患依舊猖獗,只因廣東的老虎不分晝夜出沒。

依據老虎的生理特點,它們通常在夜晚或黃昏時分活動。然而,廣東的老虎卻格外喜歡在白天出沒,甚至有直接從屋頂跳入院子將人叼走的情況。縣誌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群虎白天攻擊人,被咬死者上百人。」

因此,無論白天黑夜,或是山地平原,老虎總是肆無忌憚地出沒在人類的生活區域。在冷兵器時代,古人僅有刀槍作為防身武器,在缺乏捕虎技巧的情況下,他們所面臨的恐懼可想而知。

廣東虎患消失的原因

其一:保甲制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威脅嚴重的虎患,當地縣官絲毫不敢松懈。這不僅是因為老虎的存在危及了民眾的生命安全,更因為捕虎已成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縣官竭盡全力尋找解決虎患的方法,最終還是采用了基層的保甲制。

滿清入關後,為了強化對基層的掌控,在全國推廣了保甲制度。這個制度以家庭為基本單位,每十戶組成一個甲,並設立甲長;十個甲合成一個保,選出保長。保長不僅負責征收賦稅,還承擔地方治安的維護職責。

廣東的保甲制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因為該地區的宗族關系尤為緊密,使得保甲制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更為顯著的作用。在虎患頻發的茂名,當地知縣盲目驅趕老虎,結果導致虎群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最終,問題得以解決還是依賴於鄉民們的共同圍捕。

此外,保長還與宗族族長合作,專門挑選強壯的男子參與捕虎。捕虎的方式主要有獵殺和火攻兩種。火攻是指在捕捉老虎時,將其逼入死角,然後點燃燃料,令老虎在火中焚燒而死。獵殺則是將弓弩和土槍分配給捕虎隊伍,組織成5人一組的捕虎分隊,每組設有分隊長,多個分隊組成一個大隊,大隊設有大隊長。大隊長帶領分隊在山川叢林中晝夜不停地遊獵,分隊內部有明確的分工,包括偵察、驅虎和射擊等任務。

由於保甲制與宗族制的緊密結合,南部平原的虎患在無需官府幹預的情況下逐漸消退,並且呈現出由南向北轉移的趨勢。

其二:番薯的傳入,導致虎患消失

在清朝中葉,人口突破了3億大關,華南地區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盡管全國人均耕地為2.19畝,但廣東省的人均耕地僅為1.67畝,幾乎是最低水平。面對日益增多的人口,人地矛盾難以調和,平原地區的居民不得不遷移到山地。

根據地理資料的統計,廣東省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占據了約58.6%的面積,且大多分布在北部。這些區域曾經是老虎的棲息地,在未受到外力幹擾的情況下,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虎群。因此,如果人類執意向這些山地進發,就不可避免地會與華南虎群發生直接的沖突。

從低窪的平原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山地,現如今看來幾乎難以置信,但當時卻存在著現實的條件,即在山地種植番薯讓人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在明朝末期,隨著全球大航海時代的推進,番薯首先被引入了東南沿海地區,這一變化顯著改變了廣東以稻米為主的農業結構。相比稻米,番薯不僅單產更高,還具有良好的土壤適應力和較低的種植投入等天然優勢。

正因為番薯的大規模種植,當地居民紛紛向丘陵地帶拓展,與華南虎爭奪生存空間。到道光年間,番薯已在「粵中各地普遍種植,鄉民皆以此充饑」,農業面積的擴張必然導致森林的急劇減少,從而引發老虎的瘋狂報復。同治年間的州誌記載了許多清遠村莊遭到老虎襲擊的情況。

北部丘陵地區曾經的虎患雖然很嚴重,但從未發生過百人被虎襲擊的悲劇。這種情況再一次促使人們對老虎展開集體捕殺。然而,山地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使得老虎失去了遮蔽的屏障,不得不四處躲避人類,最終那些未能成功躲避的便遭遇獵殺。

從道光初年到民國成立的數十年間,廣東地區的虎患已得到基本治理,盡管偶爾仍有老虎傷人事件發生,但縣誌中已經不再有虎暴的記載。根據明清兩朝的地方誌統計,共有3000余人因虎患喪生。

結語

1996年,聯合國釋出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為十大瀕危動物之首,而粵北則是其最後的野生棲息地。實際上,早在1991年,科研人員就在廣東車八嶺自然保育區發現了華南虎的蹤跡,但在隨後的三十年間,未能捕獲活體標本。這可能表明,中國境內的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

作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人類在創造智慧文明的同時,是否也曾善待過身邊的朋友?歷史上的廣東虎患涉及戰爭、移民等多重因素,但如果不是由於人類為了拓展生產範圍,主動侵犯了老虎的棲息地,也許二者能夠和平共處。如今,為了拯救華南虎的自然命運,動物學家透過野化訓練來增強華南虎的生存能力。在廣東,已有兩只華南虎能夠在野外自主捕食。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實作放虎回山,讓華南虎重返其棲息地,並實作自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