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民黨新一軍組建,軍長人選本是邱清泉,為何最後卻成了鄭洞國

2023-12-18歷史

在激烈的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普遍裝備遜色於日軍。許多部隊裝備簡陋,火力僅是敵人的一小部份。面對這樣的不利情況,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然而,在這背景下,一支裝備精良的駐印軍脫穎而出。

這就是國民黨新一軍,可以說是當時武器裝備最好的中國軍隊。

而當時軍長人選一開始定了三個,邱清泉、黃維、李及蘭,為何最後卻成了鄭洞國呢

被牽著鼻子走的邱清泉

邱清泉,一位起初在蔣介石眼中不甚出眾的人物,憑借其「非凡才智」和「顯著戰功」,逐漸贏得了蔣的重視。

蔣介石巧妙地利用邱清泉渴望成就的心理,施以恩威並濟的策略,令其深感報國之責。

1924年7月,邱清泉加入黃埔軍校,懷揣著建功立名的夢想。

然而,直到1933年,他仍默默無聞,僅在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擔任政治訓練處長。

命運的轉機出現在1934年5月,當蔣介石派遣年輕軍官赴德學習時,邱清泉憑借出色的考試技巧奪得第一名,引起蔣的關註。

1934年7月,邱清泉赴德國柏林陸軍大學深造。在那裏,他「孜孜不倦」,為獲得最新資料,甚至不惜采取極端手段,又偷又騙。

邱清泉的成績出色,他的論文常見於國民黨軍事刊物,他甚至預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是機械化部隊的時代。

1937年5月,邱清泉載滿海外學識歸國,蔣介石對其才華雖有欣賞,也深知師生情誼的重要,但卻有一絲難以言明的不悅。

在蔣的眼中,邱清泉性格暴躁、自負至極,難以駕馭。

盡管如此,蔣介石並不願放棄這位有價值的「棋子」,因而在對待邱清泉時總是采取既打又拉的策略,讓他如履薄冰。

在國民黨新一軍軍長的人選上,蔣介石顯然不會考慮邱清泉。他以一種巧妙的方式控制著邱清泉,既給予希望又頻頻打壓,使邱在不斷的起伏中搖擺不定。

1942年,蔣介石放出訊息計劃派遣邱清泉前往印度指揮中國駐軍,這對於邱清泉來說無疑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他對此欣喜若狂,以為終於等到了展露才華的時刻。

然而,蔣介石在深思熟慮後,擔心邱清泉粗暴的性格可能會影響與美國人的合作,最終取消了這一計劃。這一決定令邱清泉極度失望,痛苦不已。

1944年的滇西反攻戰役中,邱清泉展現出了非凡的智勇,其指揮下的部隊使日軍陷入恐慌。

這一戰役再次證明了他「邱瘋子」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

邱清泉的戰績此時已遠超其師兄宋希濂,但蔣介石仍以資歷為由壓制他,使得這位黃埔二期的優秀畢業生始終生活在黃埔一期的陰影下,心情郁悶,感到無比的壓抑。

隨著抗戰勝利的喜悅逐漸退去,國內的戰火再次被點燃,蔣介石決心打一場決定性的內戰。

在這關鍵時刻,他意識到自己急需經驗豐富的將領,於是再次想到了邱清泉。

蔣介石深諳邱清泉渴望功名的心理,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不吝以金錢、官職、爵位等物質利益誘惑,使得邱清泉深受感動,滿懷感激地投入到蔣介石的麾下,向解放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1948年,命運之神似乎對邱清泉不再眷顧。在一場關鍵戰役中,邱清泉中計,導致友軍區壽年兵團被解放軍全殲,黃伯韜兵團陷入圍困。

蔣介石得知後勃然大怒,怒斥邱清泉對待友軍的不作為,對此深感痛恨,隨即將其貶回家中休整。

然而,隨著戰局的日益嚴峻,蔣介石很快發現自己手下缺乏能將。

於是,他不得不再次啟用邱清泉,甚至加以籠絡,將其升任為第五軍擴編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雖然再次被蔣介石牽著鼻子走,但他對蔣介石的感恩戴德之情卻未曾減少,慷慨陳詞表示要與共產黨決一死戰。

就這樣,蔣介石巧妙地利用了邱清泉這位「順毛驢」,使其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效力。

即便在邱清泉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然面向南方,朝著他心中的「蔣校長」展示他的忠誠。

據傳,當蔣介石得知邱清泉全軍覆沒、戰死沙場的訊息時,憤怒之極,竟然一槍擊斃了身邊的一條愛犬,以此來宣泄心中的悲憤和挫敗感。

「書呆子」黃維

在國民黨新一軍的軍長人選問題上,最初的選擇圍繞著三位重量級人物:邱清泉、黃維、李及蘭。這一決策不僅關乎軍事指揮,也牽涉到外交與戰略層面。

考慮到這支部隊將在印度與英美軍人合作,人選的外交能力和國際視野成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三位候選人中,李及蘭因其相對欠缺的國際經驗與履歷,首先被排除在外。

那麽黃維呢?

黃維,黃埔一期出身,早年成名,卻對戰爭缺乏興趣,帶有濃厚的書生氣質。1940年代後期,他逐漸轉向軍事教育領域。1948年,黃維擔任新制軍官學校校長。

那時,蔣介石的內戰正激烈進行,急需人才。雖不愛征戰,黃維卻被蔣介石以往的「厚恩」所牽引,再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蔣介石在用人上註重資歷,黃維作為黃埔一期的嫡系,深受重視。他在北伐戰爭中已顯勇猛,南京棲霞山之戰中更是表現出色,加之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的推薦,使得蔣介石對他賞識有加。

黃維原名「悟我」,蔣介石改之為「培我」,這一舉動反映出蔣介石對他的栽培期望。

1928年,蔣介石創立陸軍第十一師,並親點黃維為師長。同年,黃維進入陸軍大學深造,在校期間,蔣介石對他進行了多次個別訓話。

1933年,蔣介石派黃維赴德國考察,體現出他對德國軍事教育的推崇。

到了1938年,蔣介石將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軍交給了年僅34歲的黃維,成為軍長。

在此之前,黃維深受蔣介石信任,30歲便成為師長,從師長晉升至軍長僅用了四年時間。

作為黃埔一期的畢業生,黃維在年齡上比黃埔二期的邱清泉小兩歲,起點自然較高。然而,邱清泉擁有黃維所缺乏的優勢,特別是在作戰時的勇猛和靈活性。

相較之下,黃維的戰鬥風格相對呆板,有「書呆子」之稱。

1936年底,黃維前往德國學習軍事,但由於全面抗戰的爆發,他的學業被迫中斷,不得不提前回國參戰。實際上,黃維在德國的學習時間僅為半年。

與此相對,邱清泉的德國留學經歷更早、更長。他於1934年7月前往德國,在工兵專門學校和陸軍大學深造,甚至還在德軍中接受了訓練。

邱清泉在德國的留學時間長達兩年半,直至完成學業後才回國。

在重慶軍委會的高層討論中,特別是在蔣介石和何應欽的眼中,邱清泉似乎比黃維更具備擔任新一軍軍長的資質。

邱清泉甚至已經開始為這個職位做準備,甚至選定了隨行的幕僚,並聘請了外國專家來教授他英美禮儀。

然而,蔣介石對邱清泉個人並不感冒。邱清泉雖然自信滿滿地等待著這一任命,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他的預料。

就在他滿懷期待的時候,陳誠的第六戰區長官部突然收到了一份來自蔣介石侍從室的電報,內容簡潔而直接:命令第八軍軍長鄭洞國立即前往重慶,蔣介石要親自見他。

這種直接由侍從室發出的命令,直接點名要求一個戰區的軍長前往重慶,是極不尋常且罕見的。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陳誠,也對這突如其來的命令感到困惑,但他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思考,只能迅速安排鄭洞國馬上啟程前往重慶。

為何是鄭洞國?

鄭洞國在接到緊急召喚的通知時內心充滿忐忑。

安排好軍部事務後,他與妻子陳碧蓮迅速乘坐小火輪前往重慶。

到達時已是傍晚,侍從室早已關門,他們便在街頭小攤匆匆吃了晚飯,並在一家旅店暫作休息。

次日一早,鄭洞國急忙趕到侍從室,進行了必要的報到與登記。稍候片刻後,一名侍從官出來,告訴他傍晚時分再來。

傍晚時分,鄭洞國如約赴蔣介石在軍委會的辦公室。蔣介石通常面對黃埔出身的將領頗為嚴肅,而對於其他將領則態度溫和以求拉攏。

但這次,蔣介石的笑容異常和煦,讓鄭洞國感到不適應,不知該如何是好。

兩人閑聊了幾句後,蔣介石主動給鄭洞國遞水果,打破了一般的會面常態。

隨後,一個侍從官低聲告知晚飯已備好,蔣介石便邀鄭洞國一同用餐。

那晚的宴席除了蔣介石和鄭洞國,還有三位校級軍官級別的侍從官,這種待遇讓鄭洞國感到困惑。

餐桌上,蔣介石發問,鄭洞國回答,對話自然流暢。

蔣介石時不時鼓勵鄭洞國多吃,甚至半開玩笑地說他應該能像古代的廉頗那樣吃得下去。

三名侍從官看著蔣介石如此隨和,心中皆感驚訝,頻頻打量鄭洞國,就連鄭洞國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

飯後,蔣介石帶著鄭洞國回到會客廳,神情一變,變得嚴肅起來。

他直截了當地告訴鄭洞國,經他和何應欽商議,決定派鄭擔任新一軍軍長,並前往印度。

這突如其來的任命使鄭洞國一時不知所措,他後來回憶稱自己對與外國軍人打交道毫無經驗,擔心一旦處理不當,後果難以承擔。

面對鄭洞國的猶豫,蔣介石的表情也顯得有些不悅,語氣透露出不滿。

鄭洞國察覺氣氛緊張,立刻調整情緒,堅定地表示願意前往印度,承諾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任務。

蔣介石的臉上隨即又現笑容,他解釋稱此任務確實艱巨,但鄭洞國是最佳人選。

兩人繼續深入交談,直到夜晚。臨別時,蔣介石囑咐鄭洞國第二天去見何應欽,並告知何已了解情況。

次日,鄭洞國拜訪何應欽,後者詳細說明了赴印度的註意事項,特別強調美國人的傲慢和英國人的狡猾,勸鄭小心行事。

鄭洞國忍不住問起為何自己而非傳聞中的邱清泉被選為軍長。

何應欽解釋,雖然邱清泉一度是首選,但考慮到其脾氣暴躁,可能難以與英美將領相處,故最終選擇了鄭洞國。

徐庭瑤和杜建明推薦鄭洞國,認為其穩重成熟,蔣介石和何應欽一聽便認同此推薦。

邱清泉雖起初不滿,但很快被安撫,被推薦擔任第五軍軍長,避免了與外國軍人的直接交往,隨即釋懷。

這一過程也展示了杜建明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連難以駕馭的邱清泉也對他心服口服。

在被任命為新一軍軍長並準備前往印度前,鄭洞國投入了一個月的時間來精心組建他的軍部班底。在選定參謀長的關鍵崗位時,他的思緒回溯到了他的老部下舒適存。

回想起當年自己擔任第五軍榮譽一師師長時,舒適存是他的得力副手。

後來,當鄭洞國升任第八軍軍長,他毫不猶豫地推薦舒適存接任榮譽一師師長的職位。

1940年6月,宜昌的失陷讓蔣介石憤怒不已,導致一場軍事檢討會的召開,處理了二十多名將領,其中包括舒適存。

盡管舒適存被判處五年徒刑,但實際上他並未入獄,而是在鄭洞國麾下的第八軍繼續服役,帶著罪名而戰。

考慮到自己即將離開第八軍,鄭洞國深知舒適存將面臨的困境,因此決定召其擔任新一軍的參謀長,以保其安全。

此外,鄭洞國從第八軍中挑選了一批可靠的人員作為新一軍軍部的參謀,並聘請了幾名英語轉譯,確保與盟軍的順暢溝通。

一切準備就緒後,鄭洞國和他的團隊乘坐飛機前往昆明,這標誌著他們新的軍事旅程的開始。

在昆明的日子裏,鄭洞國不僅備受重視,更受到了昆明防守司令杜津明的熱情款待。杜津明的熱誠招待不僅體現在精心安排的宴席上,更在於他對鄭洞國的真誠建議與關懷。

3月底,當鄭洞國準備啟程前往印度時,杜津明深情叮囑,他的話語沈重而真切:「此去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敢於堅持,否則就會付出沈重的代價。」

這番話是杜津明對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教訓的深刻反思,多年後提及仍是心有余悸。

鄭洞國與親隨分乘兩架飛機,穿越了著名的駝峰航線,最終降落在了印度的加爾各答。

短暫休整後,他帶領舒適存等隨從,乘坐火車前往距離加爾各答二百多公裏遠的度蘭姆伽。

沿途上,鄭洞國沈浸在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的深思中,他的心情既緊張又充滿期待。

抵達度蘭姆伽時,孫立人和廖耀湘率領的新一軍高級軍官們已列隊等候,場面莊重而熱烈。鄭洞國從火車上走下,正式邁入了新一軍軍長的軍事生涯。

參考資料:

被蔣介石抓住弱點」的3個黃埔將領 韓 博 王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