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初中教科書的神秘消失:超越現代科學的技藝

2024-02-28歷史

在今天,我們還未能對張衡的地動儀的「施關發機」和「牙機巧制」進行更具體的復原,就像在贊美斷臂的維納斯雕像時,我們不願意為它添臂加膀一樣。

我們更傾向於欣賞這種超越時代的缺憾美,將古典文化的無窮魅力保留給我們的後代。對於張衡地動儀的復原問題,國內外地震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復原出的地動儀種類也多達十多種。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裏,有一件神秘的古代儀器——張衡地動儀。據說,有一天,八條龍口內所含銅丸突然掉落,數日後快馬來報,龍頭所指方向天崩地裂。

然而,這個流傳了1800年的神奇傳說卻遭到了現代科技界的質疑。奧地利學者Leopold Lee 對張衡地動儀的科學性,以及張衡對地震學的貢獻,進行了全盤否定。

他表示,中國人把張衡的地動儀看作是國粹,完完全全是一種民族的向往,而不是一種完美的現實。這個觀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人們對張衡地動儀的科學性和真實性進行了探究。

甚至,張衡地動儀的模型也被中學歷史教科書移出了。那麽,張衡地動儀到底存在嗎?

1. 張衡地動儀: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他在數學、物理、天文學、機械制造等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

他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之一,能夠精確地檢測地震的方向和強度。這個儀器的制造工藝十分精湛,采用了精鋼材料,形狀像一個大酒樽,周圍鑲嵌著8條龍和8個蟾蜍。

當某個方向發生地震時,對應方向的龍嘴裏的銅球就會滾出來,落在下面的蟾蜍嘴裏,發出聲音。透過觀察聲音和銅球落下的方向,可以精確地判斷地震發生的方向和時間。

這個發明不僅體現了張衡的科學智慧,也展示了中國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 2. 張衡的地動儀: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他在數學、物理、天文學、機械制造等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

這個發明不僅體現了張衡的科學智慧,也展示了中國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

張衡地動儀的失傳與復原過程 張衡地動儀的執行原理雖被載於【後漢書•張衡】,但只用了196個漢字描述外在特征,張衡本人也沒有留下任何技術資料或傳授他人。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動儀逐漸失傳,成為一個千古之迷。直到1951年,考古學家王振鐸根據【後漢書•張衡】的記載,復原並制造了地動儀模型,這標誌著中國古代科技的發達程度,深深地震撼了世界。

然而,即使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央,"近在咫尺"的地動儀也沒有任何反應,這引發了人們對其真實性的質疑。

張衡地動儀模型2.0:探索地震原理與創新設計 地震時,縱波與橫波的傳播方式與強度是不同的,這在張衡地動儀模型中得到了體現。

在模型內部,一根細長的棍子被用作「都柱」,當地震發生時,棍子會隨機傾倒並觸發機關吐丸。然而,這並非絕對可靠,因為人和動物的走動、關門的動作以及車的執行也可能造成棍子的傾倒。

地震學家馮銳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發現只有當棍子的高度和直徑之比達到1225:1時,儀器才能對地震做出反應,而人沒有感覺。

這種高度和直徑的細度要求,對於模型的實作提出了挑戰。因為,如果棍子太細,可能無法觸發機關吐丸,甚至無法站穩。

那麽,張衡地動儀模型是否真的犯了致命的原理錯誤?事實並非如此。模型的設計者們已經註意到這個問題,並在尋找解決方案。

透過改進設計和技術創新,或許能夠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檢測地震,從而更好地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類早期的驗震器模型並不是只有倒立直桿,馮銳解釋說,我們對外界的否定,其實是針對流傳最廣的王振鐸的「張衡地動儀」模型。

這個模型的問題出在哪裏呢?原來,王振鐸的「直立的棍子」作為地動儀的「都柱」理論其實是出自日本,並不是張衡當初的真實模型。

馮銳查閱了許多資料並仔細論證了張衡地動儀的內部結構,最終得出結論:【後漢書】中提到張衡地動儀的「內有都柱」不應該是「倒立柱」,而應當是「懸垂柱」。

這是因為在地震發生時,假如在房間裏,擡頭可以看到家裏懸吊的燈、風鈴等會不停地來回晃動,甚至當地震比較小,人還沒有感覺,但發現家裏的吊燈無緣無故來回晃動,就說明有地震發生了。

家裏的吊燈就是一種天然的驗震器,古代儀器的發明基本是對觀察現象的模仿和改造。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大膽地推理:激發張衡設計出地動儀的兩個誘因可能是宮燈和吊鐘,宮燈或燈籠是室內常見之物,還有懸掛的大鐘也是廟宇醒目之物,這兩者平時穩定不動,只有在地震時才會左右搖晃。

吊鐘和鐘錘都是典型的懸垂擺,它們高高地置於鐘樓之上,對地震面波的晃動特別敏感,很容易引起古人的觀察和模仿。

因此,地動儀很可能不是「倒立直桿」模型,而是透過對天然驗震器——懸掛物結構的模仿和發展,在地動儀尊體內懸吊「都柱」,即在尊體內懸吊著粗大的柱子。

從物理學角度看,懸垂擺當在地面垂直顫動時,懸垂擺不會反應,但當地出現水平晃動時,它才會振蕩,而地面的水平晃動恰恰是地震的剪下力源所產生的一種獨特的運動,振幅最大。

觸發「都柱」晃動的,不是縱波,而是一種振動的振幅和周期都遠比縱波還大的瑞立面波。因此,懸垂擺的晃動被視為唯一能與地震相對應的運動方式,從而實作驗震器自動分辨出地震波與幹擾波的基本功能。

然而,相隔較遠,地震波是非常微弱的,「都柱」晃動所能產生的力更是微乎其微,以致無法觸動「機關」。那麽,張衡是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的呢?

據考證,【後漢書】所記載的那場「地不覺動」的隴西地震,發生於東漢楊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即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動儀造出後的第三年)。

京師洛陽距離震央500~700公裏,洛陽地震烈度3~4度,地面的水平位移量3~4mm。遠在隴西的地震波傳來,地面發生微小水平晃動,引起了洛陽城南靈台上一座巨大尊體的搖晃,繼而帶動「都柱」的來回晃動、觸發機關、吐丸等一系列反應。

為什麽人們對於輕微的地震無法察覺,然而尊體卻會發生晃動?這主要是因為尊體本身較高,位於2.6~2.9 m的土坡上,高度的放大效應使得搖晃更為明顯。

就如同在地震時,我們能夠觀察到摩天大樓的擺動一樣。此外,靈台位於洛陽城南,在洛陽與靈台之間恰好有洛河透過。

河床兩邊的土層松軟,這便能夠利用地基松軟的放大功能,增加地動儀的靈敏度。然而,張衡的高明之處遠不止這些。

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采用了觸發機構,解決了對地震波微弱訊號進行檢測的觸發機構。透過「施關」、「發機」兩步機械連帶動作,實作了懸垂擺在微弱的地面運動和低頻條件下的拾震問題。

【後漢書】和【續漢書】中對地動儀結構的描寫幾乎完全一樣,只有四個字——「施關發機」。那麽,這四個字背後又隱藏著什麽玄機呢?

古代倒立擺模型專家王振鐸曾認為「機關」只是一個結構,但在字斟句酌的推敲和苦苦的思索之後,他發現「機」和「關」其實並不是同一個結構。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施關發機」之後寫到「其牙巧制,皆隱在尊中」,「皆」意味著「機」和「關」都是隱藏在尊中的巧妙裝置。

經過推敲,王振鐸發現除了原來的「柱」、「道」、「關機」和「丸」四個裝置之外,地動儀內部還應該增加一個重要的裝置「關」。

在古漢語中,「關」代表門栓或道路交匯點,具有觸發機制。當地震波傳來時,即使力量微弱,「關」也可以觸發聯動其他裝置工作,從而實作準確地檢驗地震波的秘密。

這種設計思想在東漢時期已經實作,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超群智慧。因此,張衡的地動儀原理就像現代地震學之父英國人米爾恩創立的「懸垂柱理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1700多年前的張衡就已經成功運用了這一理論來觀測地震。

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爾恩,於1835年發表了一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闡述了板塊構造理論。他首次提出了「板塊運動」這一概念,指出地球的外殼是由一系列可動的板塊構成的,這些板塊相互碰撞、分開和滑動,從而導致地震和火山活動。

這一理論對地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並被譽為「現代地質學的基石」。

米爾恩復原的模型(1883年)結束了,但張衡地動儀的誕生並非偶然。在東漢期間,地震活動頻繁,幾乎每年發生一次地震,甚至在公元122年,京師地震持續不斷,導致最高長官司空陳褒被免職,可見問題之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衡憑借著卓越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創造出了世界第一台能檢測並記錄地震的科學儀器——侯風地動儀。

這是真正的、科學的,比歐洲人制造出第一台地動儀早了1700多年。

盡管米爾恩等人設計的世界第一架地震儀模型地動儀的失傳令人痛惜,但值得慶幸的是,文字的記載讓我們有機會傳承張衡的科學思想。

他的發明對於19世紀末現代地震學的起步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是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傑出代表,侯風地動儀是我們的驕傲,值得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