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楊白勞借錢安葬妻子,債沒還完卻自殺了,為何是黃世仁背上罵名?

2024-01-01歷史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一部家喻戶曉的 【白毛女】 ,揭露了作為勞苦大眾的楊白勞在那個黑暗的舊社會所遭受的悲劇。

那個現實殘酷又嚴峻的時代,作為最底層的勞動人民飽受壓迫,每天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工作,到頭來卻是白忙活一場,全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楊白勞的名字無疑是對這段歷史的最好諷刺,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這段悲劇,【白毛女】的故事簡而言之,不就是黃世仁借了五塊大洋給楊白勞安葬妻子,結果對方還不上債自殺了嘛,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為什麽最後黃世仁還背上了罵名?

從表面看來的確是這樣的,可故事背景和很多埋在深層的原因卻被這部份觀眾忽略了。想要揭開這個故事的真面目,我們還得穿越回那個年代。

底層人民的悲慘遭遇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還維持著封建社會的生產制度,這裏的地主黃世仁每天的生活過得相當滋潤,他只要把土地租給那些老實本分的佃農,就能在家坐享其成了。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佃農,他們過得卻是極其貧困的生活。難道他們沒有努力工作嗎?不,相反的是他們勞作比地裏的老黃牛都要賣力。

他們本以為自己租了黃世仁的土地以後,只要辛苦勞作,就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可以過上夢想中的好日子。並且他們對好日子的要求也很低,溫飽不愁就足矣了。

但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卻總是殘酷的,他們每年不但要交土地租金,還得上交大部份糧食,留下來的甚至連一家三口都很難養活。

佃農心裏自然不願意的,可在那個黑暗的舊社會,不論哪個地方的農民都過著這樣縮衣緊食的苦日子。楊白勞就是其中之一,他早年喪妻 ,膝下只有一個名叫的喜兒的女兒,他每天早出晚歸的勞動,不只是為了養活女兒,更重要的是還要還當初埋葬妻子的五塊大洋。

在那個年代,五塊大洋對於像他這樣的貧農來說,無疑是天文數碼。但楊白勞仍舊心存希望,只要他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一定能把這筆賬還了。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常找苦命人。

隨著喜兒一天天的長大,出落得越來越漂亮,她的婚事也該提上議程了,楊白勞也早已看好了女婿,就是隔壁家的張大春。喜兒和大春青梅竹馬,他們倆的結合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但就在這個時候,地主黃世仁也看上了年輕貌美的喜兒,他家中早已有了多房小妾,看上喜兒也是覺得新鮮。

因此他並沒有想著按照正常流程來迎娶喜兒,他只想白得一個新小妾。於是他和管家穆仁智想出了一條毒計: 提高楊白勞每年的土地租金和上交糧食比例,並且還讓對方必須在年內還上那五塊大洋。

這個訊息對於楊白勞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前一秒他還覺得日子有奔頭,遲早能把賬還完,下一秒命運就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黃世仁的條件無論他怎樣拼命勞作都是完不成的,畢竟除了五塊大洋外,黃世仁還可以隨時調整土地租金和上交糧食比例的,要是不租他的土地,楊白勞和喜兒根本就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如此塑造的深意

黃世仁的奸詐不止如此,在楊白勞為了安葬妻子而忐忑找上門時,他就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的圈套。楊白勞來借錢時其實沒抱多大希望,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黃世仁不僅一口答應了借錢,還熱情的招待了他。

楊白勞隨即便感激涕零,他還以為是自己多年來的辛苦勞作和妻子的去世,終於讓黃世仁開了眼,在等待黃世仁拿來借條的短暫時間裏,楊白勞幾乎以為自己否極泰來了。

待拿過借條一看,他的雙手立馬顫抖起來,除了要償還本金之外,他還得支付高額的利息,這和現代社會的高利貸有什麽差別。

大家都知道 高利貸的可怕,利滾利滾利,黃世仁此舉無疑是把楊白勞往死路上逼 。可楊白勞如果不答應的話,他就無法安葬妻子,本來因為無錢醫治妻子他就已經很愧疚了,現下若是再不能讓她入土為安,他還怎麽面對早早就沒了母親的女兒呢?

於是在明知有詐的情況下,楊白勞還是簽了字,答應了這個不平等的借條。楊家少了一張吃飯的嘴,生活本應稍微寬裕,但新增加的巨債卻壓得父女倆喘不過氣去來。

即使楊白勞已經竭盡所能的比以往更努力的勞作,但他卻連五塊大洋的所產生的利息都還不上。黃世仁在這個時候提出的條件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多人不理解黃世仁為什麽要這麽大費周章的給楊白勞設下圈套,身為地主階級的他有權有勢,直接強搶民女不就得了嗎?其實這樣的安排才能更深刻的揭露地主階級的反動本質,畢竟【白毛女】是部藝術作品,適當的藝術手法的添加才更有利於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黃家的大門上常年掛著「積善堂」的牌匾 ,可他日常的所作所為卻跟這塊牌安全不相符,充分證明了他的偽善面目。黃世仁表面吃齋念佛,實則奸殺擄掠惡貫滿盈。滿口的仁義道德背地裏幹的卻是些男盜女娼的事。欺男霸女、逼債殺人沒有他不敢做的。

臉譜化的反派一般只會虛造單面的形象,看起來沒有立體感,但人本就是個復雜多變的物種,表面一味的只強調黃世仁壞,觀眾心裏是毫無波瀾的,只有展現出人物深層次的動機才會讓人覺得真實。

而黃世仁不以權勢強搶喜兒,非要楊白勞在賣身契上簽字畫押,這樣才能得到封建法律的保護就是最好的例子。

面對現實的壓力,楊白勞最終還是決定逃跑了。擔心黃世仁找到自己,他一直在外東躲西藏,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讓他沒想到的是,黃世仁這次的計劃針對的卻不是他,而是年輕貌美的喜兒。

大雪紛飛的舊歷除夕,楊白勞還是沒能抵擋住心裏對女兒的思念。趁著夜色不明,他揣上二斤白面、一對門神和新扯的紅頭繩冒著風雪回家了。走在路上他還期待著喜兒見到自己的笑臉,卻沒想到黃世仁早就派人等著。

楊白勞剛剛進村,黃世仁的手下就連忙通風報信去了。沒等父女倆團聚一會兒,黃世仁就帶著打手找上門了。面對來勢洶洶的一行人,楊白勞只好拿出僅剩的七塊五毛大洋,可這些錢哪裏夠呢。

黃世仁不但沒有放他一馬,還讓打手把他毒打一頓,接著又趁楊白勞昏迷不醒的時候,強行讓他在喜兒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

可喜兒一直是楊白勞的掌上明珠, 即使生活過得再怎麽苦,他也沒想過要賣女兒 。如今因為自己的無能,讓女兒落入毒手,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醒了之後的楊白勞痛不欲生,覺得自己無顏面對喜兒,於是在這個闔家歡樂的除夕夜,他選擇用富鹽水來了結自己的生命。

歌劇中的楊白勞是喝富鹽水而死,舞劇中卻是因為和打手對抗被扁擔掄死的。但無論是哪種死法,楊白勞都是不得不死的。

因為故事是發生在1935年的河北農村,楊各莊的農民飽受當地地主黃世仁的壓迫和剝削。在沒有黨的領導和思想指導下,農民很難找到自己的出路。而楊白勞一家世代居住在楊各莊,以務農為生,到了他這一代,獨留他和女兒相依為命。

黃世仁總共租給楊白勞六畝地,如此一來,高昂的租金和驢打滾似的的高利貸,便足以讓他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掙紮了。

但是由於沒有黨的領導和教育,貧農出生,沒有了解過外面世界的楊白勞有著自身的階級局限性。他的生活環境和思想教導他故土難離,不能反抗,久而久之懦弱寡言就成了他的性格底色。

面對生活突然出現的不平等的巨變,他無所適從,想不出解決的辦法,最後只能選擇逃避。當面對力量遠遠大於自己的地主黃世仁之時,他也生不出反抗的心,走投無路之下他只悲憤自殺,這一切都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局。

楊白勞的經歷,形象的概括了舊社會農民的悲慘命運,更是深刻的揭露了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

階級壓迫下底層人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所以【白毛女】的故事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欠債還不上就自殺的故事,根本原因還是階級不對等,上層階級可以肆意妄為,底層人民卻只能「認命」。楊白勞雖然死了,但故事還沒有結束。

黨的領導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失去父親庇護的喜兒孤苦無依,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黃世仁搶走了,隨後便遭受了慘無人道的暴行。在無盡的痛苦與和折磨中,喜兒無時無刻都盼望著有人能來拯救自己。

得知喜兒落入魔爪之後,大春怒火中燒,深夜闖入黃世仁的家中營救喜兒,但因為勢單力薄最後還是沒能成功。事後他擔心黃世仁報復,只好遠走他鄉。

這次營救失敗的行動讓喜兒的日子更加難過起來,黃世仁找不到罪魁禍首,只好變本加厲的折磨她,動輒就是辱罵毒打。

喜兒雖然還是他的小妾,但在黃家的地位卻連最低等的奴仆都不如。久而久之,她在黃家的悲慘經歷也讓同為的底層人的某些下人心生憐憫,時不時的接濟她。

這個時候村裏眾人也得知了喜兒和楊白勞的遭遇,他們感同身受,也相當同情喜兒。在兩撥人齊心協力的合作下,喜兒終於逃出生天。

雖然已經從魔窟出來了,但喜兒仍舊是後怕不已,為了徹底擺脫黃世仁,她躲進了深山老林裏。大山裏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怎麽也比在黃家的日子好過。

可是 因為長期缺少鹽分的攝入,喜兒年紀輕輕便是滿頭白發 。山裏食物短缺的時候,喜兒只能迫不得已去廟裏偷些貢品。

久而久之,滿頭白發的喜兒就成了當地百姓口中的「白毛仙姑」。另一邊大春逃離家鄉之後,因為沒有落腳的地方而選擇加入八路軍,兩年之後他跟隨大部隊一起回到了家鄉。

從父老鄉親那裏他得知了喜兒的遭遇。在戰友們的幫助下,他最終找到了喜兒。有情人終成眷屬,喜兒和大春終於登記結婚。

而作惡多端的黃世仁也終於得到了報應,因為勾結日寇殘害同胞,八路軍帶領當地百姓一起闖入黃家,讓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看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了面對封建社會下的地主階級,推翻封建剝削制度才是那個時代底層農民的唯一出路。

【白毛女】之所以廣受大眾好評,就是因為這部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下,底層勞苦大眾和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地主階級之間,所存在的尖銳階級矛盾沖突。故事裏的楊家父女實際上是當時無數貧苦百姓的縮影。

貧苦百姓的善良憨厚和以黃世仁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形成了鮮明對比,地主利用農民的勤勞為自己斂財,以各種無恥的手段壓迫的農民難以翻身,不斷的剝削和壓榨讓他們苦不堪言,最後只有走向滅亡這一條道路。

我們同情楊白勞的遭遇,痛罵黃世仁的奸詐,就是因為這兩個階級具有天然對立性,人民要想站起來,就必須推翻壓在我們頭上的這座大山,不然就永遠無法擺脫貧困,擺脫階級的桎梏。

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使鬼變成人」 !正是這樣的現實才會讓我們與楊白勞共情,無數先輩的奮鬥和努力才有了我們如今幸福安定的新生活,人民當家做主的現狀不過才短短幾十年,難道就已經忘記了那些貧苦百姓的遭遇,竟然同情起黃世仁來?

看完【白毛女】的故事,螢幕前的你又有什麽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資料:

1.談楊白勞之死

2.伍拼拼. 楊白勞悲劇性形象塑造方式探究[D].華中師範大學

註:文章中出現的人物對話皆為作者根據史實資料和當時的情景合理設計的,不可作為參考!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 」,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